簡體版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炮和獵兵

朱琳渼又繼續道︰「雖然鐵鑄重炮有很大的風險,搞不好便有炸膛的可能。」

「但是,」他話鋒一轉,「只要有合適的鑄造方法,外加我們鐵場的鐵質量甚高,我可以保證,用鐵鑄出來的重炮絕不會比銅鑄的差。」

用生鐵鑄炮最大的難度在于炮管冷卻。由于重炮的炮管壁非常厚,管壁內外冷卻速度不一致。且通常是外層先冷卻收縮,而內層還處在熱膨脹狀態,導致外層拉裂。

另外炮身冷卻速度過快會導致產生白口鐵。所謂白口鐵是指鐵中的碳元素和鐵結合成了碳化三鐵,這種物質會使整塊金屬發脆,極易裂縫。

朱琳渼雖然不是鑄造專業,但是對這些基礎的金屬加工知識還是清楚的。

炮管冷縮問題最佳解決方案是羅德曼鑄炮法,給炮管內壁通水冷,讓內壁先冷卻收縮,外壁冷卻之後還能對內壁形成「箍緊」效果,制出的炮管甚至比青銅炮還可靠。

但羅德曼法這種十九世紀的技術對水冷控制要求極高,有數萬參數,朱琳渼根本不可能記得。

他的解決方案是分層鑄造。先澆鑄一半厚度的炮管,由于厚度小,避免了出現外層縮裂問題。

等炮管冷卻後,再澆鑄外層,使炮管達到需求的厚度。此時外層冷卻就不會產生拉裂,甚至還有部分羅德曼法的箍緊效果。

其實若非鐵場鋼產量不夠,他真想直接造鋼炮,那質量絕對秒殺這個時代所有的火炮。

此外分層鑄造還能有效解決白口鐵問題。對于白口鐵,其實只用煆燒一下就能使其灰口化。灰口鐵中的碳以石墨形勢存在,能極大提高鐵的韌性。

但若炮身太厚的話就無法徹底燒透,僅有表層灰口化,里面仍是白口鐵。分層鑄造則可以鑄造一層,煆燒一層,整炮幾乎都能轉為灰口鐵。

但在場的工匠們哪知道他有這般成竹在胸,都以為東家是因搞不來銅,病急亂投醫而已。

待朱琳渼向他們大致講解了分層鑄造法,眾工匠听得雲里霧里,都尋思著東家咋說就咋干。

只有宋應星雙眼放光,拿筆拼命抄記,什麼白口鐵、灰口化、冷卻拉裂,听都沒听過,簡直為他打開了一扇通往鑄炮學新世界的大門。

朱琳渼又繪制出火炮鐵範的圖紙,開始安排具體事宜,「分層鑄造所需的鐵範也要分制兩層。」

制範工匠來到蘇記鐵場已數月,早就會認這種標準工業圖紙了,又有宋應星在一旁指導,到次日己時,二十四磅巨炮的內外兩層泥範便已制成。

朱琳渼立刻又拿出昨晚畫好的兩套圖紙交給工匠。分別是一門六磅炮和一門九磅炮的泥範。

雖然鐵場里有一副六磅炮的鐵範,但那是用來鑄銅炮的,鑄鐵炮需要更厚的炮身,所以必須重新制作。

自從成立炮兵營之後,龍衛軍已有四個連的炮兵。但由于在外征戰無法補充火炮,故而一直只有8門六磅炮。

這個搭配比例是很不合理的,朱琳渼一直計劃為炮兵營配置16門六磅炮,再加上4門九磅炮,以達到滿編。這樣火力便已接近之前的三倍之多!

畢竟他將要面臨的對手是更強大的滿八旗兵。特別是他們的騎兵射擊及「豬突」能力極強,殺傷力不容小覷,有多少大明的部隊就是被這兩招所擊潰的。

使用步兵空心方陣雖能有效抵御建虜騎兵,但若敵人鐵了心拼命,龍衛軍也將會付出巨大的損失。

而且朱琳渼此次要將新兵營帶上戰場,雖然他們的訓練水平很讓人放心,但他不敢保證絕對不會有人怯場。

方陣之中只要有一塊頂不住,整個方陣就會被騎兵沖垮而面臨屠殺。

所以炮兵將是此次加強的重點!對付結陣沖鋒的騎兵,在遠距離用九磅炮打亂陣型,再集中大量六磅炮形成交叉火力射擊。待騎兵抵近之後所有火炮再全部換散彈殺傷。

在這樣凶猛的炮擊之下,即使再精銳的騎兵也不可能保持良好的陣型。而散亂的騎兵就容易對付多了,至少對步兵方陣將的沖擊力將成倍降低。

甚至歐洲戰爭史上常有騎兵在這樣的大炮猛轟下直接崩潰的。

至于那三門三磅炮,朱琳渼計劃直接丟給步兵讓他們增強火力,由營級軍官調用。

二十四磅炮的泥範剛送入陰干棚中,徐爾路來了。由于此次鑄炮關系重大,楊廷麟特將他派來幫忙。

行過禮,他對朱琳渼稟道︰「學生急欲聆听殿下教誨,便先騎馬趕來了。另有工匠近二百人後天便到。」

「為遠,你來得正好。」朱琳渼旋即對徐爾路說了讓他四位兄弟來格致學府授業之事。

徐爾路得知要修建學府教授格致之學,也是甚為興奮,表示立刻寫信給家里,他的四位兄長當不會拒絕。

有了徐爾路這個鑄炮專家,朱琳渼便放心地將制範的事情交給了他,另讓他帶工匠多制兩套泥範,以便燒制失敗時備用。

等泥範陰干還需要一段時間,朱琳渼隨即又趕往火器工坊。

除了增強炮兵火力之外,此次他還計劃要制作一種重要的步兵武器——線膛槍。

龍衛軍經過幾次實戰鍛煉,涌現出不少槍法出色的射手。朱琳渼準備從中挑選一些佼佼者,為他們裝備線膛槍,組成獵兵隊。

線膛槍顧名思義,便是在槍管內側刻上數條螺旋線槽,並使子彈邊緣嵌入螺旋槽中,這樣子彈在射出槍膛之後便會產生高速旋轉。

比起毫無準頭的滑膛槍,線膛槍的子彈由于旋轉作用,可以保持筆直的飛行軌跡,射擊精度極高。同時旋轉的子彈破甲能力也遠強過普通鉛彈。

另外線膛槍的有效射程更比滑膛槍遠了一倍以上,只要槍法準,近兩百步外都能做到一槍致命。

其實早在十六世紀歐洲就已出現了線膛槍,卻始終沒有大面積列裝。其最主要原因就是想要子彈邊緣能嵌入螺旋槽中,鉛彈的直徑就要略粗于槍管。

這就讓裝彈變得極為困難,早期的線膛槍都需要用錘子將鉛彈砸入槍管,不僅速度慢,還很容易傷到槍管引起炸膛。(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