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沈逸造兵買馬的事情被紕漏,眾多朝官攻擊。

更多人直接將意圖造反分裂國土的罪名加到他頭上。

沈三問對此很無奈,不過好在女帝的強硬態度之下,眾人也沒有什麼辦法。

沈逸掌管突厥,李和示好沒有反饋之後,兩兄弟暗自較上勁。

李和在突厥的補給上面做手腳,使應該運抵突厥的物資晚了一個月才到。

沈逸直接命令突厥當地的煤場全部停工,同時對北部幾大煤場進行了武力接管。

事情追責,沈逸自然首當其沖,但是李和也因此受到了不少朝官非議。

事情到了最嚴重的時候,沈逸甚至直接帶兵沿途詢問,直接在李和命令物資停放的點拿走物資。

雖然沒有襲擊朝廷的罪名,但是卻有了罪證之實。

再一月,崔玄假借節日之名請沈逸入京。

沈逸直接拒絕。

沈逸已經想明白兩族和睦需要的條件,物資不能斷,同時也要在下一代中廣布突厥和大周是一家的觀念。

突厥邊緣的幾大州府對于沈逸的獨斷專行和敵我不分十分恐慌,奏章接連奏報請求陛下治罪沈逸。

李和在其中推波助瀾,希望限制沈逸的軍權。

崔玄樂見其成。

女帝隨著這兩兄弟折騰,將小部分邊遠地區軍隊指揮權交給李和。

軍權到手,李和突然覺得沉重,不敢輕舉妄動。

沈三問詢問女帝的想法。

女帝回答,遲早他們有獨掌權力的一天,不如現在就看看他們是什麼品行,一面以後給國家帶來災難。

好在李和並未不顧兄弟情誼輕浮的出擊。

但是李和的行為,收到邊境人民的非議,朝廷對鎮北王不滿的消息充斥著每個人的耳朵。

沈逸听那些消息時常大發雷霆。

等到兩地新一批的物資再次交接,交接官對于這個不受寵從小在外的王子格外不留情面,被沈逸部下所殺。

朝廷因此恐慌,邊境州縣戒嚴。

沈逸一氣之下,直接帶兵攻入城中。

朝廷再次分為兩派,一派主張派兵前往鎮壓,一派主張議和,女帝再三詢問,李和崔玄都緘口不言。

邊疆消息傳來,沈逸乃是因為州官出言不遜,以下犯上,欲要治罪州官,絕無對朝廷和皇帝的不滿,也沒有自立旗號稱王稱霸。

但是他所作所為確實與謀逆無異,女帝派人前往慰問,同時對沈逸除以杖刑指責他的所作所為。

沈逸雖然受刑,但是沒有只言片語傳回洛陽。

這時,李和方才確認,沈逸雖然有獨斷專行之意,但是絕對沒有想過武力叛亂,謀奪江山。

女帝本來打算讓李和自己領悟其中的尺度,但是最終事情愈演愈烈,她只能親自出面擺平。

崔玄對此事早有預料,趁著李和分心的這段期間,將他認可後制定的政策推行的更加廣泛。

李和因為北疆的事情失了先機,請求女帝指點。

公主只是安慰他,人生的路還長,一時的得失無關緊要,只要努力不懈怠,終有能夠超越前人的一天。

李和表示受教,逐漸對洛陽的整體勢力和各方動向分析的更加全面。

沈三問徹底辭去朝中所有職務,對于文部和教育事業的管理也轉變為方向領導。

吳勝宇逐漸在教育事業中佔據領導地位,王成和歐陽林開始協助他將教育事業鋪開。從州區開始輻射,每一天都有越來越多的人想要送子女入學,預期報名第二年學校的人數基本覆蓋施行的全區,朝廷加大投入開始招收教師。

武延秀正式退出文部寫作者行列,開始一心一意做管理。他在文部推行勝者晉級的推薦制度,以收入為檢驗標準,獲得沈三問的大力支持,同時更加完善的作者保障制度,還有高收入寫作者的福利推薦更加完善,凝聚了新一批的新作者加入。

武家在政治上逐步失勢,讓武延秀承受了更多的壓力,迫使他放棄年幼的夢想,年幼時的愛情故事也正式完結,在文部他已經沒有遺憾。

雖然有拋棄官身的舉動,沈三問仍然憑借超然的地位,在洛陽是一方不能得罪的權貴。

沈逸為北境人謀求教育權利的時候,找上了被沈三問委托辦理多州業務的李睿。

李睿早對這個皇子格外在意,如今沈逸缺錢缺物,正好是他出現的絕佳時機。

李睿一擲千金,憑借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對突厥無與倫比的貢獻,成功成為沈逸的心月復。

另一邊,李和為了與崔玄抗衡,找到了沈三問的心月復,從小看著他長大的叔叔王彬。

王彬屆時正結束周游之旅,因為沈三問貌似失勢,王家讓王彬速度進入政治中心,為王氏取得一席之地。

李和的出現與王彬的心意不謀而合。

李和承諾與崔玄乃是君子之斗,只為政見不同,絕沒有你死我活的意思,王彬對此十分滿意,決定相助李和。

有了王彬的相助,借助王家的勢力和王彬父親在官場的影響力,李和勢力進一步提升。

崔玄听聞消息,感嘆王氏果然是千年的士族,每朝每代他們的落子都從未輸給旁人。不過崔家並不屑于這種投資,崔玄更希望崔氏子孫能靠著真才實學被朝廷承認。

他做出的應對是,命令各支脈負責人加強家族對子弟的培養,對于王權帝位之爭各自扶持各自滿意的君主都可。

李睿在文部推廣事業中做陰陽賬簿被武延秀發現,最終資金流向確實沈逸處,讓武延秀不敢秉公處理。

沈三問得知此事之後,想要追究李睿責任,卻被告知李睿已經逃亡突厥。

而沈逸選擇力保李睿。

李睿出逃,朝廷直接追究趙郡李氏,因為財務數額巨大,賠償困難。

李家家主四處借債,奈何各家起了瓜分李家事業的心思,紛紛落井下石。崔王兩家各有依仗立于不敗之地,對于李家所作所為皆有微詞選擇袖手旁觀。

世家離心且已經各自做出選擇和變化。

千年的豪門大族一下子破落不堪,讓人唏噓。

李睿帶著嫡系子弟在突厥如履薄冰,一心想著離間沈逸與中央朝廷的關系自立為王,再造自己的輝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