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講道理,這好事自然是輪不到王彬的,就算他是沈三問的兄弟也不行。他入府里晚,做得事情也少,這享受果實也得有個先來後到,辛苦奉獻的人主動拒絕了,沈三問很懵啊。

可這事現在沒得改了,崔玄宋先後拒絕,王彬那句話又等同于「我好想去」,他們二人還能說,你別去了不成?

那真的是三個人都不高興了。

這叫什麼事。

沈三問︰「那就這麼定了?」

恩,這事就這麼不算太草率的決定了。

事情商議完,其他人就先走了,崔玄借口還有新的規程沒確定留了下來。

這自然是有要事,還得瞞著兩個重要人物,並且這兩個重要人物還很主動的走了。宋沒有留下來解釋為什麼,放心讓崔玄留下來解釋。王彬有些理虧,先行告退。

宋崔二人,在對外人的時候,自然是團結無比的,可是在處理具體問題時,就算方向一致,方案也會有很多差別,他們又是不分主次的。

所以很多事情,都是公主在拿主意。

二人是合作中有著差異和競爭的,但大體上二人又是相互信任的。

大事,互不相讓,據理力爭,小事,宋都會相讓。

這次又是怎麼了?

崔玄給出解釋,「這巡游看似是個美差,但不適合宋,他一直有清廉之名,不喜歡收禮,也不喜歡宴飲,到了外面,不收禮反而是得罪人,對他來說是種折磨。」

沈三問點點頭,有些習俗是很難改變的,宋這樣的「老實人」,收了吧名聲毀了,不收吧,別人心慌。哇!要是王彬去,得收多少庸才的禮物,有必要預定一份禮單,畢竟宋好糊弄,王家少爺的眼界可高的多,還是奉旨收稅。

貪,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得有個限度。能夠帶來一地的繁榮,適當為自己謀些私利,沈三問也認可,畢竟近水樓台,做官的能量和消息都快,他們的富裕不可避免。但是靠剝削、收稅,吸別人的血,將自己的富裕建立在讓他人的痛苦身上,沈三問只想一口鍘刀伺候。

一刀見血,見血封喉,鋒利無痛,帶你體驗身首異處的快感。

當然,現在是英明的武則天陛下統治,這些事情也不用他操心。

計劃定好了,一個月內將消息發往全國,兩個月後,由王彬和楊平一起出游,巡查各州。

白楊樹,那象征錚錚鐵骨和不屈傲氣的樹,也被運送到了京城。

沈三問已經有一月沒有上朝,可朝堂上卻有關于他的傳說,樹林無用的各種言論被有心人傳的風生水起。明明此事只在朝廷中被人知悉,有心人倒是省去了他宣傳普知的功夫,感激不盡。

最可笑的一種言論是,旱澇乃是天降罪惡,懲罰不明之君或者無良百姓,老天自有公道,就算植樹可以抵御災害,也不應該造林。

今日,沈三問屹立朝堂,打算打破這種奇怪的輿論。眾臣看到這位稀客,心里暗自判斷,他本人再一次親臨,勢必引起一番腥風血雨。

此時,狄仁杰一邊在與皇子們授課,一邊關注著朝堂的動向,沈三問又來了,造林之事該有個結果了,這明明利國利民的好事,為什麼這群人就這麼猶豫。沈三問兩個月沒怎麼在朝堂出現,看來是很難處理。皇帝那邊不一定相信,朝臣又是這個態度,他是不是積極性受到打擊了,然後一直在想對策,想出來嗎,這次上朝不會是放棄了吧。

若是事情實在難辦,他怎麼也得出廷說句公道話。就他翻閱的資料而言,森林與旱災的確是有關的。

武則天抬頭就看到沈三問,接著就頭疼起來,起了造林的勢頭,一個月偶爾上朝,一個月無影無蹤,真是豈有此理啊。

也不等隨侍高聲傳唱,直接金口一開,「沈三問有何事要奏?」

沈三問心里有些委屈,旁人都是愛卿,或者官位姓氏後面加上大人二字,他難道已經失去吾皇的喜愛了嗎。

「有了天降喜事,所以臣特意稟奏。」

沈三問頓了頓,朝中眾人心里發寒,這是要整什麼ど蛾子,要被天子知道的喜事,他們怎麼不知道。

武則天冷淡開口︰「說。」

沈三問︰「西域商人給臣送了件禮物,據說是來自佛國,是受了佛祖指引前來,托微臣轉呈陛下的。

是一種神樹,名叫白楊樹。」

朝堂又開始哄堂大笑。

「不就是楊樹嗎?與胡楊樹,青楊樹,大葉楊,有什麼區別,居然用神樹稱呼。」

「駙馬爺是不是被異族商人給騙了,佛祖為什麼不讓他給我們每個人送一棵,那樣大家才好相信。」

沈三問呵斥道,「大膽,佛祖賜的樹自然是神樹,這是只要有小草生長的地方就能存活的樹,誰敢說他不是神樹。異族商人耗費巨大,千里送樹,然後又馬不停蹄的趕回去,就是為了欺騙我?一棵樹運到洛陽來需要多少錢你們知道嗎,還給不相干的人每人送一棵?佛祖你也敢編排。」

像我這樣長的帥的才可以得到佛祖的恩典,你們是哪根蔥?

剛才還笑得得意的幾人,被點名批評,臉色漲紅不再出言嘲諷。

武則天︰「繼續。」

沈三問回道,「臣以為種植這種神樹達到一定的面積,那旱災再也無法侵擾我大周百姓。」

武則天︰「有把握嗎?」

沈三問呈上奏折,里面寫明了具體事宜。

「只要朝廷願意褒獎那些造林有功,使一地月兌離旱災的官吏,此事必成。另外路徑數目茂密的荒山,也該接受朝廷管理。」

部分手中有山地的人又不樂意了,雖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是自用地內是有絕對支配權的,現在還得受管理,太過分了。

「陛下,旱災自有天意,天意不可違啊。」

「忘陛下三思。」

「忘陛下三思。」

「忘陛下三思。」

跪了一地。

沈三問站立著,感受著自己的尊貴與睿智。

武則天不屑于與這一眾人解釋,「沈愛卿以為當如何處理。」

沈三問︰「對官吏的褒獎可以半年為期,但是看到效果需要三年,臣給天下愛民如子的官吏討一個升遷的恩典。

至于諸位大人的天意直說,臣不敢苟同。造林只是對抗旱災的一種形式,若天意真的要鬧旱災,自然有他自己的鬧法。三年不發旱災,那說明天意不反對大周造林啊。

天佑大周,所以才賜下神樹,讓臣想明白造林之法不是嗎?

至于那些覺得天意是懲罰臣民的,莫不是心中有愧,以為天意要懲罰他們的,期待著百姓為他們應災?」

眾臣無言,這什麼破樹,看來必然不是從天竺來的了。

武則天沒有在意沈三問的誅心之言,開心的應道,「準。此事交于你全權負責,朝廷任何人不得阻攔,五品以下官吏,可以依此升遷。」

若是真的就三年,旱災就得到緩解,那百姓的日子就更好過了,她這個皇帝當的也舒心,也對得起最初的志願。整天這群大臣就在哪里吵這里需要錢,哪里需要錢,少開支賑災那一部分,她就能財大氣粗不少。

想到這里,看向沈三問的眼神又變了,這女婿真的不錯!

下了朝,沈三問提腿就走,我不知道什麼叫天意,我只知道皇帝就是大周的天,我想做的事,都是天支持的,你們能奈我何。心里眼里只有自家那點芝麻綠豆事,對不起這身官袍,要不是還有點用熟悉業務,分分鐘讓你們下崗。

下了朝,一些不願意造林和被管理自家山地的人也在心里說了一句,年輕。要施行全國的事,議都不議論就直接走人,陛下看來沒有真心造林,駙馬爺躲在府邸寫自己的書yy就好了,大家看在你的身份都會尊重你,為什麼要來摻和朝廷的事呢。

下了朝,消息終于傳到了狄仁杰耳中。

先是借助神靈之說,然後借陛下之口,都沒給這群人說話的機會,就把事情輕松辦好了,好!

不過,造林的具體執行,沒有在朝堂上議論,若是這些人再繼續拖延,這等利國利民之事,要等到多久才能得到執行,陛下怎麼能容忍他如此胡鬧。朝中這些官吏有不同的見解,如何能心甘情願的去執行。

這林兩年要是造不起來,那每年會有多少百姓吃糠,國庫開支還夠用嗎?

感慨之下,狄仁杰來到了陛下的書房外求見。

武則天很快宣了他,「可是和兒的功課有什麼問題?」

狄仁杰︰「皇長孫天資聰穎,臣是為了造林之事來的。」

武則天笑呵呵的問道,「你這是來給誰當說客的?」

狄仁杰一身正氣的回道,「我是來為天下百姓做說客的,是特意為了陛下前來。臣以為,造林之事,應該從速討論施行,絕對不可拖延,因為沈駙馬的性子此事已經延後了兩個月,可如今有了白楊樹,不能也不該再拖了。」

武則天意外的「哦」了一聲,「愛卿言重了。」

說完,將奏折遞給他。

如何種樹,如何獎勵,選擇種樹之地寫的明明白白。

這樹,也不佔用耕地,只是在路旁、田地附近、庭院旁加強綠化,將荒山之上的森林覆蓋率提上來,有主荒山,也不得隨意砍伐幼苗,只能動用老樹。也在不適合耕種的土地上種樹,再者是將近期砍伐樹林之地還回去,從今往後,只鼓勵對非林地的地區開荒,否則無法取得田產地契。

等等。

規劃詳盡細致,末了還附上最近兩個月的試驗種植成果,證明他沒有偷懶,附上洛陽一些小世子的勞動和趣事,證明他親力親為的用心良苦。

狄仁杰看著看著就笑了,「江山之福,社稷之福。」

不過,武則天想的更加深遠,「你有沒有覺得他變了,開始接受權勢了。」

狄仁杰愣了,「臣相信一個人不會輕易改變的,他不會有更多想法的。」

武則天︰「他這麼轉變也是好事,太平的性子終究有些仁慈,這樣朕才放心。」

狄仁杰問道,「陛下放心,有長孫呢。」

武則天笑著回應,「和兒甚和朕的心意。」

君臣都笑得開懷,後繼有人啊。

沈三問回府之後,繼續琢磨造林的事情,陛下那句任何人不得阻攔,是不是在暗示這些老東西會給他使絆子。

他們有這個膽子嗎?

他們又能怎麼阻撓?

思考了幾種可能,也想好對策,沈三問一一寫下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怕。

忙完這個,他覺得,崔玄的事,也應該給公主提個醒。只是這話有些說不出口,該怎麼暗示呢。

沈三問在公主面前踱步來去,然後開口道,「公主以為,明君逍遙,賢臣把持朝政,這樣的朝廷好嗎?」

公主瞪了他一眼,與武則天的眼神如出一轍的犀利,「你有听過那個對朝政不管不顧,逍遙自在的皇帝,被人稱為明君的?把持朝政,你確定他是賢臣嗎?你是不是對賢臣有什麼誤解。」

沈三問點點頭,「公主慧眼識珠的崔玄是賢臣嗎?」

公主回道,「君弱臣強,君強臣弱,明君之下才有賢臣,有治世的奸臣,也有求安的昏君。」

沈三問︰「公主與崔玄意見相佐的時候多嗎?」

公主︰「不多。」

沈三問︰「那以後可能會多。」

公主︰「能臣是可遇不可求的,劉邦為什麼要用韓信打仗,因為沒有韓信,他六十萬大軍也打不過項羽十萬人。」

沈三問︰「可是韓信最後死了。」

公主︰「劉邦還算一個重感情的人,韓信太過了。」

沈三問︰「其實劉邦也不希望韓信活著,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公主︰「你不必擔心,我知道長孫無忌的教訓和作用。」

雖然沒有嘉靖帝養肥嚴嵩的霸氣,但是唐太宗給兒子的考驗,這教育還是流傳到了這一輩。

沈三問︰「那我就放心了。」

不止是擔心公主出什麼問題,他也很想救救他的老友。

這一天的末尾,沈三問又投身文部,文部的財富已經堪比大州的稅收,這筆錢需要好好利用。若是一直囤積著,是社會財富的浪費,只有花出去,才能讓大周更加繁榮。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