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34︰該活還是得活著

老大不願意,那本就沒有其他人可以再說了。

老四自己日子就一般,其他人都是孩子。

張玉鳳也想著放在自己身邊,親自照看著這個孫子,可她還要照顧女兒小竹,已經沒有多余的精力。

再說,本來年齡也大了。

還不知道能活多久呢。

孩子放到自己身邊,要是自己突然就走了,那又怎麼辦呢。

這都是問題。

想來想去,她原本都不知道怎麼辦了。

只是怪罪那老三死得這麼早,那個吊死鬼人跑得沒個影子,將孩子丟在家里不管不問。

哪個當娘的能做出這種事情。

真的是黑了良心。

所以,當听到老二說願意接受孩子,並且老二媳婦還這麼支持,頓時老淚縱橫。

終究還是要靠老二啊。

這個風雨飄搖的家,現在若不是有老二在,怕是根本就支持不下去吧。

「那就這樣吧,宏偉這孩子就放在老二家,但要是有什麼問題,大家都不能置身事外。」

「娘,這是肯定的。」

王天義跟著應了聲。

今天這種場合,他的存在感非常小。

他也不敢亂說話。

看起來是商量事情,其實更準確來說,是分擔責任。

沉默著,可能還好,一旦你一出頭,有可能責任就落在身上了。

現在這個狀態,住哪里都不好說,每個人都是泥菩薩過江,能保住自己就不錯。

還談什麼其他事情呢。

所以,他根本不敢亂說,只能等到這種塵埃落定後,才勉強能說幾句啊。

畢竟三個結婚的人,老大老二人家都在說話,要是自己一直沉默著,也不像話。

顯得一點都沒擔當。

其他人听到母親蓋棺落定,也都點點頭。

大家听王天孝接過了擔子,也沒有什麼異議。

覺得宏偉那孩子,能跟著王天孝肯定可以過的好,而且以王天孝夫婦的品德,也能教育好那孩子。

不至于讓他長大走偏了。

王天孝看大家沒有什麼異議,便繼續說道︰「還有一件事,也是與老三有關。之前我們一直忽略了,老三媳婦當時帶著花兒從醫院走後,就沒了個蹤影……」

「不是回娘家去了嗎?」王天義問道。

王天孝搖搖頭,「沒有,這次你三哥出事,我請人去她娘家找過,希望花兒能回來給她父親送最後一程。結果,娘家的人也很奇怪,說是老三媳婦根本就沒回去娘家?」

「這怎麼可能呢,她不回她娘家能去哪里?」王天義很意外,略一沉思,「是不是他們沒有說,不想讓我們這邊人知道。」

「這倒不是不可能,」王天孝點點頭,但又說道︰「不過可能性也不是非常大,畢竟他們沒有躲著我們的理由。再說我找的人也不是我們這里的人,他們也不可能直接就知道。」

「這麼說的話,那問題就嚴重了啊。如果當時沒回娘家,又沒有我們這里,難道是去了其他地方,可她一個沒出過遠門的婦道人家,字都不認識一個,又能去哪里呢?」

王小梅憂心忡忡。

「我三嫂不會是被人綁架了吧?」王小蘭突然冒出一句。

她喜歡文學,思維自是活躍。

只是這樣一喊出來,大家臉色也都齊齊變了。

人都是自私的,吊死鬼怎麼樣無所謂,可花兒是他們的佷女,而且花兒那孩子老實听話,大家都很喜歡。

原來只是擔心她跟著母親回去,不知道讀書怎麼解決,現在听到這個消息,頓時就不好了。

尤其是王小梅和張玉鳳,更是坐立難安。

「大家先不要慌,這事情說不定沒有那麼復雜,也有可能是老三媳婦帶著孩子去了外地,這也不好說,」王天忠沉聲道︰「這樣吧,我回去先調查調查,看看能否查出當初到底發生過什麼。這樣亂猜測也沒有意義。」

王天孝點點頭︰「大哥說的有道理,出了事情我們都不能發慌,慢慢解決就好。這件事大哥先去調查,等有了一定信息,我們再想辦法。不行的話,我們可以在報社和電視台登個尋人啟事。」

「嗯,先看看吧,若是真到了那步再說。」王天忠說。

「那你們可要多操心啊,我那可憐的花兒,我還以為她在她外女乃家呢,沒想到竟然不見了,這……這都叫什麼事,造孽啊!」張玉鳳已經急的不行了。

「娘,你放心吧,既然老三不在了,這種事情我們肯定會都會當成自己的事情。」王天義在旁邊勸阻母親。

其實在這種事情上,他實在做不了什麼,不過就是跟著蹭蹭經驗和功德。

但總要表明態度。

「那我們說最後一件事。」

王天孝收回話題,環視周圍的帳篷一圈,「經過大水沖擊,我們的地坑院是沒辦法住了,所以要在原上重新建房子住。天信現在已經畢業了,反正高中也上不了,後面就暫時跟在住在場站,學著做點事情,有問題嘛?」

「沒問題,我以後就跟著二哥,你讓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給你打工,你看怎麼樣?」

「也不是打工不打工,你還是要自己學點技能,將來長大後能發展一份自己的事業。」

「嗯,我知道了,二哥。」

「小蘭和大姐要繼續回蘭城,這個不必說。小蘭你要是在城里遇到不錯的小伙子,也可以去嘗試著交往……」

「二哥,你說這個干嘛。」王小蘭瞪他一眼。

「好,那就不說,那麼,這里就還剩下老四和娘的住所。我原本是想著娘跟我住在山里,反正地方也大,空氣又好。但是山里就是風太大了,娘吹得頭疼,她還是喜歡住在原上。況且,小竹還要上學,住在山里也沒辦法照顧小竹……」

「二哥,可是現在我們地坑院淹了,娘住哪里呢?」

「哦,我這不是正要說嘛,既然現在地坑院不安全了,人肯定是不能下去住,所以我準備在上面新建院子。一來是給娘一個安身之所,還有就是我將來要是下山住,或者是孩子們在下面住,總也要個地方。」

「要建設房子,肯定要建設好一些,不能讓別人看不起。我看這樣,因為我比較忙忙,所以這邊建房子的事情就老四你來負責。建三套緊挨著的院子,一套留給娘住,一套我用,還有一套給你們家……」

「啊,二哥,你是說你要給我們建房子?」

「算是吧,我剛才說過了,家里三套房子建設過程你來負責,房子的規模就建成一樣的,建好之後,就作為我們家人們每次聚會的地方吧。到時候我會安排好施工隊,你負責協調隊上和村里各種事情,以及招待好人家就行。」

「啊,那好啊,行行。」

王天義欣喜若狂。

他們下面的地方被沖毀了,本來就一直在憂慮怎麼辦呢。

要是在上面建房子吧,錢不夠。

下面又不能住。

沒想到王天孝願意給他們將房子包圓了。

這如何能不高興呢。

「那就好。」

王天孝疲憊地點點頭。

他並不是善心泛濫,或者錢沒地方花了。

他只是有種疲憊感。

一個人扛著太多的事情,實在是太累了。

如果家里這些事情,能讓王天義也負責一些。

或者說,瑣碎的事情,都讓王天義操持,他就會輕松很多。

他現在有錢,能用錢解決的事情,就都變成了小事情,而王天義沒有錢,剛好就可以為他所用。

當然,王天孝心底還是希望這個家族不要再有什麼大的波折了。

人的性格決定命運。

若說他王天孝就是個心狠手辣,殺伐果斷的人,說不定王天仁這種人骨灰都被他揚了。

但他偏偏不是。

他內心深處,依然是渴望有個幸福美滿的大家庭。

因為這是他前世無數次渴望擁有,卻一直沒有得到的東西。

是他真正的意難平。

如果不完成這個心願,他會心里難受,永遠走不出來。

安排完這些,王天孝覺得差不多了,便對大家說︰「你們看看,還有什麼我沒想到的嘛?」

大家面面相覷,都覺得實在是說不出什麼了。

基本能做的事情,都被王天孝已經想到了。

大家都怔怔地盯著王天孝,每個人心里的感覺不同,但卻都覺得,他才是這個家族里,現在真正的定海神針。

仿佛只要有他在,什麼事情都能順利化解。

即使天塌下來,都不是個事兒。

王天仁去世的悲傷,也被沖澹了很多。

畢竟,逝者已逝,生者還需要繼續負重前行。

日子,總還是要熬下去的.

王大寶和王天孝站在路邊,看著到處搭建起來的帳篷,一臉悵然。

經過這件事,王大寶再看王天孝,眼神已經不那麼有神了。

畢竟,隊上死了這麼多人。

雖然這只是天災,但王天孝明明先前已經通知了,他雖然也懷疑,但卻沒有真正去拼命落實。

結果呢,果然是世上難遇的大暴雨。

沖毀很多人家的居住地不說,更是讓很多人在睡夢中就丟掉了性命。

那些人,可是前幾天還和自己有說有笑,轉眼間就天人相隔。

有的人家,竟然同時死了幾個人。

真的是太慘了。

若是不知道便則罷了,可明明知道,還是出現這樣的結局,他實在是過意不去,他實在很難安慰自己,這件事自己盡了全力。

幾天以來,他幾乎每天都寢食難安。

只要一閉上眼楮,死去的那些人就會出現在眼前,他們要他償命,讓他賠他們的性命。

把他都快給逼死了。

盡管事後,他知道全村就三隊的傷亡和損失率最低,正是因為當初自己提前預警。

可功過並不能完全相抵。

損失這種事情,對活著的人來說是一種數字,但對死去的人,那就是一生。

這個隊長,他做的有愧于大家的信任。

「天孝,若我當時听你的,態度再強烈一些,在措施再果決一些,或許就不會死這麼多人了,我真的是……」

「大寶哥,你已經盡力了。」

王天孝已經听王大寶說過好多次這樣自慚的話。

知道他肯定很愧疚。

這就是責任帶給人的壓力,王天孝知道這個信息,轉而提醒大家,這是一種好心。

但王大寶是隊長,本來就有這種責任,所以他知道消息後,還是讓很多人傷了,問題就會更大一些。

不過,事情已經出了,一直這樣糾結,也無濟于事。

他那天夜里也是喊了一晚上,嗓子都喊沙啞了,也已經盡力。

事情沒發生前,總不能將大家拽上來吧。

只能說,該做的……已經做過了。

有的人命,真是誰也救不回來。

「一直這麼說也沒用,當務之急,是要大家盡快收拾心情,該埋的人埋了,該處理的事情要處理了。大家一直住在臨時棚子里也不是個辦法,看看上面政策是啥,組織大家恢復正常生活才是。」

王大寶點點頭。

「听村委說,這次災難來的比較慘烈,很多地方百姓都受了損失。所以可能會由上面補貼一部分錢,然後規劃宅基地,大家重新建設家園。」

「那就好,」王天孝點點頭,這和前世也差不多,「這種情況下,若是沒有補助,很多人可能沒能力重建院子。那你應該把心多操在這上面,自責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王大寶苦笑道︰「我其實也知道,但就是心里很難受。」

「通過這次事情,充分說明我們這種地坑院的模式已經不適合居住,一旦出現問題,人根本就跑不上來。你看看,六叔家的騾子都沒上來,何況人呢?」

「是啊,早些年是因為人們沒辦法住,所以就開發出這種住法,剛好也很多年都沒出過災害,誰曾想到,這災害說來就來呢。」

「這個就要你們把關了,我相信這次事情過後,有的人還想著繼續住下去呢。」

「誰說不是呢。」

「我看過我們家那個地坑院,雖然還沒塌下來,但是周圍很多土已經松動,有了裂縫,要是住在這種窯洞里,真的太危險了。但就像你剛才說的,很多人家即使知道這些,卻還是要住,因為他們沒有錢建設新院子。」

「可不是嘛。」

王天孝心里突然一瞬間想起個辦法,仔細揣摩揣摩,覺得很有可實踐性。

他看了看王大寶在,忍住沒有說出來。

還沒到說的時候。

既然之前拉電的時候,他可以提前幫村民墊付資金,那現在建設房子不也是同樣的道理嘛。

粗粗算了算,一個四分地的院子,建設下來大概需要四千元錢。

那如果是磚瓦都由磚瓦廠提供的話,可不就成本更低嘛,完全可以將錢給他們墊上嘛。

然後和他們簽訂一個合同,在場站工作五年。

相當于一年八百元,一天兩元多。

這個價格現在算起來不低,但用通貨膨脹的目光看,未來卻不高。

前兩年肯定是他虧了。

但後幾年,他應該能賺回一部分。

並且,他還可以賣掉磚瓦廠的磚。

還給場站保證了干活的人員。

算是一種房地產的模式的雛形。

粗粗統計下,隊上一共有三十多家地坑院,那可能就需要墊付十二萬,但同時也增加了三十多個固定員工。

想到這里,他心中又有了其他新思路。

看來,他即使不想做房地產的生意,但想法卻總是冒出來,都是前世那麼多經驗惹的禍。

不冒出來都不行.

時間總是能沖澹一些哀愁。

到了八月底,連續多日的晴天,慢慢將人們從那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帶來的陰霾祛除一空。

雖然臉上帶著澹澹的憂傷,村里四處還彌漫著燒紙的味道,但過去總算是過去了,未來必將到來。

日子,總還是要慢慢朝前過的。

政府已經組織人們做了基礎消毒,對于淹死的一些牲畜也做了焚燒,並且將很多被水沖垮的公共設施,路段也做了修補。

除了地坑院的人們依然住在臨時搭建的棚子里外,大部分人們都已經重新恢復到生活的日常狀態,家家戶戶的煙囪開始冒起青煙,門口的狗子們也開始對著行人汪汪個不停。

孩子們被父母在家里關了近半個月,因為隊上那個大坑的水遲遲沒有退下去,擔心孩子們會掉進去沒了小命。

這眼看著水終于差不多到了底,這才讓孩子們出來看看外面。

于是,田野里又出現了孩子們歡聲笑語。

孩子們的快樂總是很自然的。

絲毫沒有顧忌,很多人從此再也沒有了蹤影。

因為王天孝的的張羅,所以王家的院子已經開始挖起地基。

劉莽直接調來挖掘機,快速將地基就挖了出來,完全不需要像其他人家那樣,還靠人去慢慢挖。

院子的設計,王天孝也是費了功夫。

完全模彷江南的小院,有花有草有露台,安全就是聯排的別墅。

別墅佔地一共近兩千平米,充分利用宅基地。

原本的地坑院已經被填平,變為耕地,而聯排的宅基地在挪到原來的耕地里。

王天孝一個,王天仁一個,王天義一個,還有母親張玉鳳一個,四個宅基地合並在一起,足足兩千平米開外。

王天孝想著既然要建設,肯定就要建設成王家村最漂亮,最高大上,也是最豪華的房子。

農村人本來就很喜歡建房子。

很多人一生的夢想就是建設一套屬于自己的大房子。

這種情況,在慶城尤其重要。

基本上大家平日子談論的都是誰家房子修得如何如何漂亮,大氣。

哪怕是借錢,也要修莊院,反正就是不能比別人差。

那些直接沒能力修的,在別人面前就永遠抬不起頭,孩子娶媳婦也娶不到,嫁女兒別人一看,女兒也不受重視。

這點和後世的買房子也沒什麼區別。

王天孝前世因為家里孩子多,一直到二零一六年,才將住了三十多年的土房子拆掉。

拆的時候好幾間房子的房頂都已經坍塌了。

房頂下面拉個塑料紙遮擋著,要不土就會直接掉到炕上。

就這個房子,一直是王天孝心中的痛楚。

來個客人,都沒辦法招待。

親戚朋友因為房子太舊又太小,幾乎也不到他們家做客。

而且經常還在親戚們聚會的時候,總是喜歡拿他家的房子說事,雖然不是故意寒磣他吧,但一直說,也讓他非常不爽。

這輩子剛來時,還想著說住在山里算了,不到這里折騰。

但既然發展為這個樣子,那還是需要好好建一套,沒別的原因,就是為了顯得自己日子比之前好多了。

不該低調,就無需低調。

同時,這也有打廣告的成分。

以後他還要在村里招納一些干活的人,那怎麼能讓大家願意參與呢,就是讓他們要知道,自己不差錢。

就像那些做生意的人,不管生意做的怎麼樣,反正是要搞一個好點的車是同個道理。

你要是開垃圾車,那別人肯定看不起你,也就談不成什麼生意。

但要是開個豪車,別人就會覺得你確實很有實力,自然也就願意和你繼續下一步的交流。

家里這邊的事情慢慢轉好,廠子那邊王天孝也沒忘記。

辦公室內,兩人邊喝茶邊聊天。

最近磚瓦廠和預制場的生意突然就變好了很多。

張文遠非常開心,連連夸贊王天孝有遠見,照著這個樣子下去,怕是只要區區一個月,磚瓦廠的成本就能賺回一半。

預制廠也同樣訂單爆棚。

為此還專門招納了員工,也學著磚瓦廠實行倒班制度,讓產量隨著訂單也飛起來。

粗略估計,兩個廠子一個月利潤至少在五十萬,而屬于王天孝的就有十萬。

當然,大頭還是在張文遠那里。

畢竟是他投資,也是他的人脈,而王天孝只是提供了思路和管理模式而已。

能達到這個分紅,就已經非常滿足了。

按照他的預料,兩個廠子的利潤在短時間內說不定還會繼續攀升,直到所有人都建設好新的房子。

雖然這次大雨的洪水對地坑院造成幾乎毀滅式的打擊,但其實很多平地上的房子也大受影響,也被泡塌了。

即使沒有塌下來的,也都搖搖欲墜。

這些都是潛在的銷售客戶,賺錢的生意來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