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四章 出走半生,終已不是少年

祝玉妍道︰「閣下這般想法,就不怕天下人與你為敵,你辛苦打下的天下幾十年而崩?」

「天下人?誰是天下人?如果說所謂的天下人是指儒家、佛家,或者那群門閥世家,與他們為敵又何妨?」

「至于辛苦打下的天下幾十年而崩……」

徐遷不在意道︰「若我在位時,幾十年而崩,那是我的問題,若我已不在位,那就是繼任者的問題,我只能管好我在位之時!」

這話听得祝玉妍心頭一震,這位居然根本不在意他的王朝是否能千秋萬載、萬世不易,這可是其他帝王處心積慮都想做到的,雖然沒一個成功。

但從另一方面想,這位不在意王朝是否能千秋萬載,不正也給了除儒家外的其他學派機會嗎?

儒家之所以能成功上位,達成「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成就,正是因其符合了統治者心意,統治者從儒家思想中看到了讓自家王朝萬世不易的可能,才將儒家高高捧起。

若沒統治者支持,儒家怎麼可能一舉超越其他百家?

魔門這些年也已懂得了這個道理,也在想辦法改變,他們曾扶持過不少人登上天下舞台,想讓他們奪取天下,成為新的統治者,從而達到光大魔門的目的。

自家扶持出的人應該會支持自家吧?

然而,他們想錯了,其中一些人發展得不錯,雖未統一天下,但也割據了一方,可這些人往往在發達後,都開始排斥魔門,轉頭信了儒家,甚至打壓殘殺魔門中人。

如祝玉妍的好徒孫明空,達成了魔門中人一直想要的成就,登上天下至高之位,只是那位好徒孫登頂後,轉頭便殘殺魔門中人。

因為魔門學說不利于他們政權穩固、長治久安,而儒家卻不同,天人感應、君君臣臣那些理論很適合牧民,且利于政權平穩交接給自家人。

可以說,除非魔門主動改變思想,迎合統治者,否則在統治者眼里,先天就不如儒家。

現在徐遷卻給了他們一個機會,他不想用儒家那套思想,魔門便有了頂替儒家的可能。

直到出殿後,祝玉妍還滿腦子想著同徐遷的對話,那絕對是個瘋子,祝玉妍自認為她不算是個正常人,但那位比她更不正常。

「你跟著我做什麼?」

回頭看著跟在她身後的石之軒,祝玉妍玉容清冷︰「不要以為這里是江都,我就不敢動手殺你!」

「玉妍……」

石老邪神情復雜,這幾十年他銷聲匿跡,不僅是為了治好自身的精神病,同時也有躲祝玉妍之意,他著實不知該怎麼面對祝玉妍。

可今日听徐遷說後,他也覺得這確實是個和祝玉妍解釋清楚的機會,何況躲了幾十年,他也不想躲了,而且他是真冤啊,他當年真沒跑路,也沒故意躲著她,只是練功出了岔子,不是要拔鳥無情。

瞧見祝玉妍臉上的冷意,石之軒苦笑道︰「教主很恐怖,比所有人想象的還可怕,玉妍你千萬莫與教主為敵。」

祝玉妍皮笑肉不笑道︰「不敢當邪王關心,我祝玉妍如何行事,用不著石邪王管。」

石之軒深吸口氣,遲疑了下,還是主動解釋道︰「玉妍,其實當年之事是場誤會……」

一听石之軒提起當年之事,師尊那含恨而死的畫面、她孤獨無依跪在師尊靈柩前的畫面,統統涌上祝玉妍心頭,恨意狂涌,冷喝一聲「住口!」,運足天魔真氣,一掌向石之軒 去。

殿門口,寇仲手搭涼棚,望著這個方向,看見祝玉妍和石老邪打起來了,一臉興奮︰「打起來了,打起來了!」

一邊的徐子陵和衛貞貞悄悄往旁挪了兩三米,擺出一副「吾與此人不熟,不認識」的表情,但二人目光同樣在看向石之軒、祝玉妍的方向。

徐子陵問同樣在吃瓜看戲的徐遷︰「教主,他們誰會勝誰會負?」

徐遷笑道︰「依我看來,會以石兄重傷結束。這兩人雖過了這麼多年,經歷了這麼多事,但各自心里仍有對方,可恨了這麼久,祝玉妍肯定要在石兄身上發泄怒火,所以石兄雖傷,卻不會有性命之憂。」

「若論誰勝誰負,兩者皆是贏家,也都是輸家。誤會解開,他們或許能重歸于好,可出走半生,歸來之時終究已不是少年!」

寇仲、徐子陵、衛貞貞盡皆沉默,心里為陰後和邪王感到惋惜,本該好端端的一對,偏因誤會而到了如今。

三人心中想到,如不是當年的誤會,邪王、陰後或許會成為一段傳揚天下的佳話。

如徐遷所料一樣,第二天,石之軒咳著血前來辦公,雖身受重傷,但石老邪沒半點不虞,反而還頗為開心,整個人都似年輕了不少。

見到徐遷後,石之軒立即行禮謝︰「多謝教主昨日指點,如非教主,我與玉妍間的誤會不知何日才能解開。」

徐遷點了點頭,笑道︰「恭喜石兄和陰後解開誤會。」

這波最大的贏家屬于徐遷,他不過說了幾句話,便賣了石之軒和祝玉妍一個大人情,兩人誤會解開,不論哪方都會記他的人情。

這對徐遷收攏魔門有極大幫助!

石之軒道︰「玉妍今早已離開江都,她讓我轉告教主,陰癸派不會立即投入教主麾下,若教主大戰得勝,陰癸派自會信守承諾,不過教主要是用得著,她願個人支援教主!」

這意思是她可代表個人支援徐遷,但不會代表陰癸派!

徐遷道︰「陰後有心了!陰後若是願來,那便來吧,倒不必參戰。」

祝玉妍功力雖比不得石之軒,但好歹也是宗師高手,對武學一道自有其獨到思考理解,即使不參戰對敵,能與之探討交流武學,亦是不錯,甚至徐遷更看重這點。

徐遷打算將認識的些高手召集過來,展開場武學探討會,交流各自對武學的理解。

他認識的這世界高手不多,石之軒、祝玉妍、宋缺、單美仙,即使算上宋閥可參加的宋魯,陰癸派可參加的婠婠,原書第一章就領了盒飯的石龍,再算上寇徐衛三人,也就那麼些人。

但人雖少,也可交流不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