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石迪文所給出的這個解決方案,听起來無疑具有很強的可行性,而且也能最大程度地兼顧到接下來的鄉試能順利舉行。

相較于只能提出問題而無法解決問題的兩個年輕人,面對突發事件能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就制定出一套完善的解決方案,石迪文的老辣也由此可見一斑。

當然了,這個方案雖然听起來算是面面俱到,既顧全了大局,又不會放任舞弊的行為,但在白樂童和陶弘方看來,卻不免還是隱隱覺得石迪文的措施有庇護手下官員之嫌。換句話說,石迪文對于此事的反應過于沉穩,所采取的措施也遠沒有他們預計的那麼激烈。

在他們看來,既然鄉試辦的官員有營私舞弊的嫌疑,就應該立刻展開調查,提審相關人等,落實胥文林調查報告中提供的那些線索。一旦查實,哪怕是火線換將,也應該要將涉案人員立即撤職查辦,而不是把事情拖到鄉試結束之後再來慢慢清理。

但眼下他們的確也提不出更妥善的處理方案,畢竟查案和保證鄉試順利舉行難以兼顧,為大局考慮,似乎也只能接受石迪文的意見了。

白樂童道︰「還是石伯父考慮周全,既然此事有石伯父親自過問,我們就放心了,但我還有一事想補充。」

石迪文望向他道︰「樂童,你是不是對考題一事仍然心懷疑慮?」

白樂童的心思被一眼看破,只好坦然承認道︰「伯父所料不差,小佷覺得如今既然有線索表明鄉試辦有漏題舞弊之嫌,那除了立刻隔絕相關人等與外界的聯系,還應再次審核考題內容。如有必要,應及時更改考題,以免有人利用這方面的漏洞在鄉試中獲利。」

石迪文有些不耐煩地說道︰「剛才不是說了,只要與鄉試辦官員有私人關系的生員,再參考你們呈上的這份名單,等落實身份之後就會禁止他們參與今年的鄉試,還有誰能從中獲利?就算真有考題提前泄露的情況,他們也總不會蠢到把考題傳播出去,給自己制造更大的風險,更多的競爭對手吧?」

白樂童一時語塞,無從反駁石迪文所下的結論。按情理來說,的確不太可能出現大面積泄題的情況,因為一旦傳播渠道失控,就有可能反噬鄉試辦的官員。除非泄題者的目的不是為了謀利,而是單純想要攪黃今年這次鄉試,但鄉試辦的這些官員都是在地方上有名望有家業的人物,也完全沒有必要跟官方弄出個魚死網破的局面。

而更改考題這事,白樂童也不是第一次向石迪文提出了,前些天在石府會面的時候,他就已經提過一次,只是石迪文並未對這個提議表現出興趣。而再次提出後,石迪文顯然還是不太願意支持白樂童,其態度並未因白樂童檢舉的事情而發生改變。

石迪文道︰「你們報告的情況,我稍後會做出相應安排。樂童做得不錯,繼續盯著那邊,如果還有什麼情況,及時向我報告。」

白樂童和陶弘方從官邸出來,心情卻並沒有變得輕松,因為這件事看似已經解決了,但又沒有完全解決。石迪文所采取的措施只是防止漏題舞弊可能會給鄉試造成的負面影響,但事情的真相在短期內還無法通過官方調查得出正式結論,困擾在他們心頭的疑慮也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

「我總覺得事情沒這麼簡單。」白樂童的憂慮毫無掩飾地寫在了臉上︰「仔細想想,鄉試辦這些老狐狸,怎麼會留下了這麼明顯的馬腳?」

陶弘方道︰「你覺得我找的人調查不妥?」

白樂童擺擺手道︰「我不是這個意思。陶兄找的人能在短短數日內查到這些人際關系,已經殊為不易。但既然民間人士花些工夫就能查到的線索,想必官方介入調查之後更是不在話下。我是在想,這些官員為了照顧熟人,甘冒如此之大的風險,真的值得嗎?一旦被查獲,這可不只是要賠上仕途和聲望,搞不好連身家性命都要搭進去!」

陶弘方道︰「以前我曾听長輩說過,犯罪之人在被審判之前,總是會心存僥幸,認為自己的罪行只有天知地知。如果鄉試辦這些官員真的有舞弊行為,那或許他們也是懷著類似的心理,覺得自己的行為能夠瞞天過海,不被旁人察覺吧!」

白樂童點點頭道︰「你說的也有道理。如果不是有我這麼一個突然空降杭州的外來者,或許根本就不會有人質疑此次浙江鄉試的組織工作,更不會去調查這些官員的家世背景。他們那些子弟、學生,就可以順利通過這次鄉試進入海漢官場,今後也不會再有人回過頭去調查他們當年的鄉試是怎麼過關的。」

白樂童頓了頓,話鋒一轉道︰「但是我觀察石伯父的態度,似乎對這事的重視程度很有限,如果我們不提要求,很可能連鄉試結束後的調查也不會有。」

陶弘方道︰「石伯父一時失察,如果急于挽回,難免會在我們面前失了臉面,先以維護大局的名義擱置一段時間,也是情理之中的做法吧?」

「我就擔心他並不是一時失察……」白樂童說了半截就戛然而止。他的想法實在有些出挑,不便公開議論。

陶弘方一听也嚇了一跳,連忙應道︰「沒有真憑實據,不可編造罪名!」

白樂童的意思顯然是在懷疑石迪文是知情者,但這種想法本身就太過不敬,所以陶弘方也立刻阻止他繼續說下去。

石迪文掌管著東亞地區最為富庶的一塊區域,麾下兵強馬壯,財雄勢大,而且即將進入執委會擔任要職,此次鄉試可以說是他唾手可得的一份功績,照理說絕不會容忍有人搗亂。

而且他若想從民間提拔某人做官,似乎也不需要通過鄉試這種渠道來進行,東海大區之內,有他簽名印鑒的一紙公文便可任免官員,哪里還用得著考科舉。即便陶弘方和白樂童是外來者,也不難想明白其中道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