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906章 重回遼東(二更)

李愛卿有什麼辦法?」李曄問道。

李振拱了拱手,「此時跟渤海國全面開戰的確不妥,但安東都護府故地肯定得收復。

陛下可以派得力之人出使渤海,商談雙方沖突以及遼東歸屬之事。

遼東本為高句麗故地,高句麗被我大唐覆滅後,此地便成為我大唐的領土。

安史之亂後,契丹強大,我大唐對遼東的控制就下降了很多。雖然如今遼東之地為渤海國領土,但渤海國並未在遼東進行過有效的管理,依然以高句麗和我的唐人的豪族勢力為主。

既然遼東原本為大唐之地,渤海國又未進行過有效管理,此時讓出遼東之地也是理所當然。」

「李大學士,渤海國會舍得把那麼大一塊土地讓出來?」韋昭度有些不信。

遼東之地的人口佔了整個渤海的三分之左右的人口,若是失去這里,渤海國的國力肯定會削弱不少。

所以在韋昭度看來,渤海國不會這麼容易妥協。

「那就打!」李振淡淡道,「如今渤海國處于內憂外患中,國力衰退。

我們不需要這個時候去覆滅渤海國,只需要打疼渤海國軍隊幾次,對方若是不想面臨滅國的風險,肯定會乖乖讓出遼東。」

李振這一說,在場這些人也有些遲疑。

對于李振的打算,他們看懂了,以打促和。

目前雙方已經發生了沖突,而且收復遼東肯定會跟渤海國交惡,既然避免不了,那就只能打。

李曄思忖了一會兒,點了點頭,「這倒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以打促和。

楊師厚攻佔了渤海南海府兩個州數個城池,渤海國肯定不會坐視不理。傳令下去,給平壤都督府再撥三千兵馬,騎兵一千,步兵兩千。

另允許他在本地再招募兩千士兵,讓平壤都督府保持兩萬常備軍隊。

兩萬兵馬,也足夠楊師厚去面臨眼前的困境。要知道當初薛仁貴統領安東都護府時,手下的兵馬也就是兩萬。

告訴楊師厚,朝廷會維持平壤都督府兩萬兵馬的編制,讓他自己想辦法處理目前的困境。

此外,召回李文忠。」

召回李文忠?

聖上突然把這個殺神召回洛陽干什麼?

讓他出使渤海?好像也不現實啊!……

「劉奎,你覺得朕讓李文忠去遼東如何?」

紫微宮一處湖邊小亭中,李曄詢問著劉奎的意見。

如今劉奎雖然賦閑在家,但倒也沒人敢忽視他的存在,只是如今也需要低調一段時間,以免被蓋上一定功高蓋主的帽子。

之所以問劉奎,一則對方戰場經驗豐富;二則李文忠曾經當過他的部下,比較了解對方。

「陛下是想讓李文忠去遼東殺出一條血路?」劉奎猜測道。

對于李文忠這個多年當過自己部下的將領,劉奎有些了解。說實話,軍事才能不弱,就是過于殘暴,當然在河西那樣的環境,那也是不得已。

劉奎不認為聖上不知道李文忠這個缺點,但依然打算派對方去,其中目的不言而喻。

「那里的人已經忘了大唐曾經的強大,特別是高句麗人勢大。若是派一個手段柔軟的人,估計鎮不住那些人。」李曄解釋道。

「若是這樣的話,李文忠的確很適合。」劉奎點頭道。

「所以朕打算任命李文忠為遼南都督府都督,以積利州為大本營,向北收復遼東全境。

都里鎮這邊已經願意歸附我大唐,朕的打算就是從登州渡海抵達都里鎮,然後攻克附近的數個山城,佔領積利州。

有安東都護府在西邊,遼南都督府在中,平壤都督府在右,收復遼東指日可待。」李曄說出了自己的計劃。

「陛下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契丹?」雖然沒有地圖在手,但劉奎憑借自己的記憶,還是看出了這幾個點最終匯聚的地方都在契丹,而不是渤海國。

「自然是契丹,這可是一個能武裝起幾十萬騎兵的大部落,若是不除,必為我大唐東北邊境大患。

渤海國,已經日薄西山,不足為懼。待攻滅契丹後,再去滅了渤海諸國。」李曄說道。

「陛下雄心壯志,臣不能及。」劉奎恭敬道。

「你沒事也好好研究怎麼北伐契丹,朕有一股感覺,北伐契丹的時間可能就這兩年了。

到時候,你可不能繼續在家中賦閑了,朕需要你們這些戰將領兵出征,平了東北邊境之患。」李曄道。

他的話並不是危言聳听,因為根據錦衣衛傳回來的消息,耶律阿保機這個家伙也東山再起了。

而且這兩年契丹也在東征西討,室韋、渤海國、烏古、女真等部都被契丹打的不輕,而契丹也在東征西討中不斷壯大。

如今的契丹已經跟渤海國全面接壤了,毫無疑問,渤海國的壓力也很大。

所以這個時候,渤海國也不敢大唐全面開戰,到時候面臨的可不止唐軍,還有契丹騎兵。

就算是渤海國在強盛時期,一對一也打不過,如今國力衰退,還一對二,結果可想而知。

沒幾日,李文忠就回到了洛陽,然後朝廷就發文任命李文忠為遼南都督府都督(中都督府),統率五千右天策軍和八千從河北、河東和齊魯抽調的州兵。

在李文忠這邊率軍開赴登州,準備登陸都里鎮的同時,朝廷也任命了前往渤海國的使團,以禮部尚書鐘傳為首,由明州水師派人護送走海路前往渤海國東京所在的龍原府,再由陸路抵達渤海國如今的都城——上京。

對于朝廷的任命,楊師厚得知的時候,朝廷補充的三千兵馬並沒到。

別看只有三千人,但需要從各地抽調,集結也需要時間,等到平壤都督府起碼也得一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

「都督,朝廷如今建立遼南都督府,出兵遼東,對我們來說的確是好事。」崔遠笑著道。

「若是我平壤都督府有兩萬兵馬,就算是跟渤海國開戰,也就不懼了。」

楊師厚沒說大話,當初大唐滅亡高句麗後,設立的安東都護府也不過兩萬兵馬,管轄的地方還包括遼東半島全部、如今的新羅北部、渤海國地區和新羅西南部的原百濟故地。

「都督,那朝廷的旨意是什麼意思?打還是不打?」杜建徽疑惑道。

「當然是打。」楊師厚毫不猶豫地說道,「朝廷想以打促和。只有把渤海人打疼了,他們才會乖乖和談,並主動讓出遼東地區。

渤海人目前並不知道朝廷的打算,我們佔領了安州和椒州,渤海人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我們得好好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在反擊渤海大軍的同時,還能一舉攻進渤海國的南京。」

「攻進渤海國南京?」

听到楊師厚的想法,杜建徽被嚇了一跳,這都督的膽子也太大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