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888章 定淮南(八)(二更)

下官淮南節度副使,奉淮南節度使之命,攜我家主帥的長子和長女,以及淮南馬步軍指揮使周本、壽州刺史朱延壽、和州刺史安仁義入東都面聖。」

洛陽碼頭,在淮南一行人抵達洛陽之前,朝廷便派了人在碼頭等候,負責接待的是時任禮部主客司郎中王禹鶴。

王禹鶴是王徽的兒子,雖然王徽在兩年前便已經去世,但借著其父余蔭以及聖上對其父的恩典,王禹鶴以乾寧二年秀才科榜首的出身出任這禮部主客司的郎中一職。

雖說只是五品官,但畢竟是六部之一禮部四部門之一的主官,下一步無論是外放,還是進禮部侍郎一職都是很有可能的。

王徽雖然已經去世,但其擔任過太子幾年的老師,有著這份恩情在,王禹鶴也不會過得太慘。

王禹鶴沒管李神福這個淮南節度副使兼楚州刺史的淮南大將,而是在淮南使團左右望了望,打量著淮南使團。

看到王禹鶴這舉止,李神福便知道要出事,朱延壽和安仁義兩人則是在那里面帶笑容,有些幸災樂禍。

「敢問你家節度使呢?」王禹鶴露出疑惑之色,盯著李神福。

李神福連忙解釋,「回王郎中,我家節帥眼疾復發,不便前來,以免怠慢聖上,還請王郎中見諒。」

「什麼?你們家節帥借病抗旨?你們家節帥好大的膽子,居然敢抗旨!」听到楊行密不在淮南使團之中,王禹鶴的臉色瞬間就變了。

也不知道是听到抗旨,旁邊的禁軍士兵就有些激動還是什麼,紛紛把手放在刀柄上,神色不善地盯著淮南使團。

剛剛還一片和氣的場面,轉瞬便充滿了肅殺之意,這讓淮南使團一行人也有些緊張。

楊渥和楊尋陽這對兄妹嚇得在那瑟瑟發抖,兩人在淮南可謂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誰想到到了這里,居然有人對他們刀兵相向;朱延壽和安仁義則是安撫著自己的護衛,讓他們別緊張,也別去踫武器,周圍幾百禁軍,他們這點人動手不是找死嗎?

至于李神福和周本,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沒想到朝廷這邊居然直接翻臉。

「王郎中見諒,我家節帥並不是有意抗旨,而是真的眼疾復發。王郎中若是不信,可以去淮南驗證,我家節帥以前是否有過眼疾,這些年因為比較勞累,這才導致眼疾復發,現在連走路都得別人引導,還望王郎中向聖上稟明。」李神福一邊安撫自己的人別亂動,一邊客氣地解釋。

他在淮南再怎麼說也是節度副使,同時還是一州刺史,可到了這里,一個小小的禮部郎中居然這麼不給他面子。

說實話,李神福心中也是有些怨言的。

「為什麼事前不稟明?你們知不知道,這是欺君。」王禹鶴呵斥道。

想到楊行密居然不在淮南使團一行,王禹鶴也覺得頭大,這是要出事的節奏啊,心中便把怨氣發泄到了淮南使團身上。

「還望王郎中見諒,在下會親自向聖上請罪!」李神福繼續解釋道。

「向聖上請罪?你們能不能見到聖上還一說!」王禹鶴有些不悅,對旁邊部下以及禁軍將領吩咐道,「把他們帶到住處,嚴加看管。謹記,不能讓他們隨意走動。」

「是!」

說完,王禹鶴便上了馬車,連忙讓車夫駕車去紫微宮。

正常情況下,他應該先給禮部尚書匯報,可鐘傳這位禮部尚書目前在長安留守,並不在洛陽。所以王禹鶴就可以跳過這一級,直接去紫微宮,希望能得到聖上的召見。

「看吧,若是節帥親自來洛陽,這事可能就過去了。現在節帥抱病不來,聖上肯定會動怒,到時候我們這群人就慘了。」在王禹鶴急匆匆走後,淮南一行人就被禁軍士兵帶到了一處迎賓館,嚴加看管起來,一臉無所謂的朱延壽則是開始嘲諷了。

「朱延壽,你這是很高興嗎?早就知道你是身處曹營心在漢,現在到了洛陽,露出了本來面目了?」周本指著朱延壽的鼻子罵道。

「周本,飯可以亂吃,話可不能亂說。」朱延壽打開周本的手,神色自若地坐在那里,「本來一件皆大歡喜的事,被節帥這麼一鬧,直接變成了一件壞事了。」

「朱延壽,你到底還是不是淮南的將領?」李神福也有些看不下去朱延壽這態度。

「我怎麼不是?我勸節帥來,不就是為了淮南著想嗎?你們在干什麼?非得跟朝廷作對。我不僅是淮南的將領,同時也是大唐的將領,效忠朝廷、效忠聖上有錯嗎?」既然說開了,朱延壽也就不那麼顧忌了。

「還有你,李神福。別忘了,當初你也勸節帥來洛陽的,雖然我們的初衷不同,但你應該也知道,節帥來洛陽才是皆大歡喜的結果。

你們看看錢和鐘傳,一個是湖北道布政使,一個禮部尚書,朝廷有虧待他們嗎?但節帥一意孤行,不來洛陽面聖,若是聖上動怒發兵,到時候淮南又會變成戰亂之地。到時候,你我等人,還有淮南上下,甚至節帥,誰能獨善其身?

你們有把握打敗朝廷的軍隊嗎?李神福,你行嗎?還有周本,你不是吵的最凶,你有把握擊敗朝廷二三十萬大軍嗎?」

李神福語頓,有些啞口無言,旁邊的周本卻是看不下去。

「就算是這樣,我們也必須忠于節帥。」

「要忠,你自己忠去吧,我寧願忠于朝廷。看那個王郎中的態度,你們可以想象,過兩天洛陽官場會發生什麼,我們現在算得上是人質了,你們或許可以想想朝廷會怎麼處置我們?

會不會殺我們祭旗?」朱延壽不客氣地反駁道。

「老朱,少說兩句吧。」旁邊的安仁義勸道。

這個時候,淮南一行人還在爭吵不休,而朝廷這邊卻是很快得知了楊行密沒來的消息。

其實李曄早就從錦衣衛這邊得知了楊行密借病不來的事,本來他還有些動怒,但在得知楊行密的兩位牙兵指揮使打算兵變的時候,他就沒那麼生氣了。

他也想看看這次兵變的結果,若是成功了,淮南的事情也就結束了;若是失敗,正好出兵,打一個措手不及。

至于出兵的理由嘛,難道還找不出來嗎?

抗旨不遵,意圖謀反,這不就是很好的理由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