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42章 民心所向(一)

「張大將軍,你這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把這麼多將士都給趕出大營,這些可都是跟隨本將軍征戰多年的老人。」

徐州,右驍衛駐地。

一大早,朱友恭就怒氣匆匆地從節度使府趕到右驍衛駐地。

「原來是節帥!」

張造起身簡單行了一個禮,也沒把對方的怒火放在心上。

「張大將軍,你還沒解釋你那是何意?為什麼要把那些將士給趕出右驍衛?你這是要排除異己嗎?」朱友恭很不高興。

右驍衛以朱友恭部為基礎組建的,這並不是什麼秘密。

不過也沒有全部以朱友恭的軍隊,從平盧軍調來了李文忠和一個廂,並且也從禁軍的傷愈老兵中抽調了數千人,加上武學畢業的學生充入右驍衛。

右驍衛的全額編制只有25000人,而朱友恭部就不止25000人,所以肯定會剔除不少人。

特別是朱友恭的死忠、親信,都要被剔除,這樣才能確保朝廷對右驍衛的掌控。

但這對于朱友恭來說,卻是不能接受。

在節度使和禁軍大將軍之間,朱友恭選了前者。

因為他知道禁軍調動頻繁,到時候隨便把自己一調,他就真的‘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在他看來,還是節度使保險一點。

當然他沒擔任過朝廷的節度使,不知道這個節度使跟其他藩鎮節度使的不同,他還以為節度使可以掌控一陣的軍政大權。

「節帥怎麼會如此說?這些被踢出來的人,都是違背了軍紀以及老弱病殘,這都是監察署查出來的結果。推薦閱讀TV//

節帥剛剛接觸監察署,可能不知道監察署的情況。就算是張某,也無權干涉監察署的事情,否則就是一紙彈劾送到樞密院,到時候張某就會吃不了兜著走。

不過節帥放心,那些老弱病殘,朝廷會好生安置。如今叛亂初定,良田荒蕪,他們都會被分配不少土地,足以安度余生。」張造笑著說道。

「監察署?」看到張造的表情不想死說謊,朱友恭也有些不確定了,「就算是如此,但如今這些將士跟著本帥新近歸附,現在就大張旗鼓地整頓,未免會引起動蕩。」

「所以要節帥在一旁協助,把這些不穩定因素都消弭與動蕩發生之前。節帥,再提醒一下,雖說右驍衛監察署的監察使跟地方並無隸屬關系,也彈劾不到節帥,但是觀察使會。

節帥身份敏感,不知道多少人都盯著節帥。後面這段時間,節帥還是低調行事好,要是觀察使和錦衣衛這邊都傳出對節帥不利的消息,恐怕節帥的日子不會好過。」

張造這話看似友情提醒,但朱友恭卻是听出一絲威脅。

大致就是,你再管右驍衛的事,觀察使和錦衣衛這邊都會彈劾你朱友恭了。

「多謝大將軍提醒,本帥還有事情要處理,就不打擾大將軍了。」朱友恭臉色不太好地客套了一番。

「節帥慢走,張某軍務繁忙,不便相送!」張造笑著說道。

「告辭!」

說完,朱友恭便神色陰沉地離開了右驍衛官署。

「大將軍,你這麼對朱友恭,不怕他心生怨恨嗎?」听說朱友恭來了,便趕了過來,正好听到後半段的對話。

「怨恨?只要他不是現在謀反,那都是小事。」張造搖了搖頭,不以為意。

的確,以目前朝廷的情況,若是朱友恭現在起兵,而且還能聯合楊行密的話,估計還真能打朝廷一個措手不及。

因為戰亂初定,別看現在朝廷有18支禁軍,但損失都不小,短時間若是發生較大的叛亂,還真是個麻煩事。TV手機端/

但朱溫剛被平定,那些藩鎮雖然知道朝廷下一步也要對付他們,但是誰也不敢、也不想當出頭鳥。

包括朱友恭!

「殿下……不,節帥,現在怎麼辦?右驍衛顯然是想把節帥安插的親信都給趕出右驍衛。」

「你很聰明是嗎?當本帥不知道?」朱友恭狠狠地瞪了一眼這個手下。

從剛才的話,他便知道這是張造等人故意的,而且很有可能是朝廷的授意,削弱他朱友恭在江淮道的實力。

「節帥,末將倒是有個建議。」旁邊一個將領說道。

「有什麼建議直接說!」朱友恭不耐煩道。

「節帥,雖然右驍衛,節帥無法安插親信,但是江淮道的地方駐軍可以啊!江淮道的地方駐軍,那都是歸節帥管的,安插一些親信不是很容易的事嗎?

被右驍衛趕出來的人那些人完全可以安置到地方駐軍去,問題不久迎刃而解了?」

「地方駐軍?這倒是個辦法。」朱友恭點了點頭說道。

就在這個時候,幾個小吏便在遠處的一個告示欄張貼告示,在群眾圍聚過去沒多久,緊隨著就傳來,「聖上萬歲!」

「聖上萬歲!」

「怎麼回事?」看到那此起彼伏的歡呼聲,朱友恭眉頭緊皺,這一切他覺得是莫名其妙。

很快,他府上的幕僚便騎著馬跑了過來,來到他的面前翻身下馬,喘著氣說道,「節……節帥……」

「這是怎麼回事?」朱友恭眉頭微皺。

「節帥,是朝廷的政令傳來︰聖上下令免去江淮道等地今年所有的兩稅錢,同時從乾寧八年開始,不再征收青苗錢。」幕僚著急地說道。

「什麼時候的事?為什麼本帥不知道?」朱友恭有些生氣。

「今早的事,而節帥正好來了右驍衛官署。布政使說這是利國利民的大事,不能耽擱,便下令在整個江淮道張貼告示,把這個消息傳到各州縣。」說著幕僚便小心翼翼地看著朱友恭。

而朱友恭的臉色很難看,照理說這個事應該經過他這個節度使的同意,再不濟也要知會他一聲,結果他卻一點都不知情。

想到先前的張造,再想到如今的布政使王摶,朱友恭心里突然有些憤恨,這明顯是針對自己。

旁邊的幾人看到朱友恭那難看的臉色,也不敢插話,生怕觸霉頭。

最後朱友恭是拂袖而去,而大街上此時到處傳來‘聖上萬歲’的歡呼聲。

不僅是今年面前兩稅錢,從今以後不再征收青苗錢,對于這些普通的百姓來說,壓力會小很多,家里的余糧也能多出不少。

本來他們就對于偽梁沒什麼歸屬感,反倒是長安的朝廷給了他們實惠,減輕了他們的負擔。

自然他們就更加認同大唐了!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