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78章 索勛伏誅(創世首發,三更)

「姑父,你沒想到吧,回鶻人居然會把你出賣了,龍家更是一群廢物,連肅州都沒守到一天就被朝廷禁軍攻破。

我不明白,你可是我的親姑父啊,為什麼你要這麼做?若不是你,歸義軍怎麼會像現在這個局面,你就是歸義軍的罪人。」

看到跪在地上的索勛,張承奉很想一刀殺了對方,但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他不能那麼急著殺,他需要用對方來成就自己。

自從朝廷大軍用那秘密武器炸開肅州城並一舉攻破後,張承奉一行人便前途無阻,直到他抵達瓜州,索勛才發覺。

雖說其的陰謀告破,但索勛自然不會這麼束手就擒,于是決定動用最後一招,那就是出兵對抗。

可李明振的幾個兒子在其母的勸說下率軍反抗索勛,張淮鼎的舊部也趁機起兵,加上張承奉是帶著朝廷的任命而來,于是戰斗還未打響,索勛內部就出現分歧。于是索勛便被其手下擒獲,然後迎接張承奉進入了沙州。

這跟當初張淮鼎進入沙州何其相像,不愧是父子。

「呵呵,我是歸義軍的罪人?我是歸義軍的罪人?哈哈哈!」索勛看了看張承奉,突然大笑著,然後死死地瞪著張承奉,咆哮道,「你的父親才是歸義軍的罪人。

若不是他勾結朝廷,發動兵變奪取了歸義軍大權,哪有今天?

為了進入沙州,他勾結朝廷,甚至把歸義軍下轄第一大城送給了朝廷。

你看看如今歸義軍還有幾座城池?論罪名,他張淮鼎才是歸義軍最大的罪人。

殺了自己的堂兄還有姐夫,貿然對甘州回鶻發動大戰,結果導致大敗而歸,不然歸義軍會有今天?」

「你胡說什麼?明明是你殺了伯父一家,而且十四姑父也是因為你勾結回鶻人才被回鶻人伏擊導致重傷的。」張承奉神色有些慌亂,他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胡說?沒有你那父親的命令,我敢殺他張淮深一家?他就是既想當婊……子,又要立牌坊,我不過是為他背了鍋而已。

還有李明振。」說著張淮鼎便看向旁邊李明振的三個兒子,大笑道,「我承認,是我勾結回鶻人,我跟他李明振也的確不合,但甘州一戰,是他張淮鼎同意後,我才給回鶻人傳的信。」

「不可能!你在說謊!」一旁的李家二郎有些不相信。

「二弟,讓他說完。」李家大郎拉住自己的兄弟,沉聲道。

「不敢相信是吧?但就是這麼回事。當初張淮鼎想的是,利用李明振的軍隊來消耗回鶻人的實力,然後他率領歸義軍大軍趁著雙方激戰的時候殺出。

知道他為什麼這麼做嗎?因為他想除掉李明振,當然還有我這個威脅,在他看來,我和李明振的存在都是他統治歸義軍的威脅。

若不是回鶻人有重騎兵,不然張淮鼎還真成功了。不僅能擊敗回鶻人樹立威望,還能鏟除異己。

沒錯,刺殺張淮鼎的刺客是我找的,我故意找的回鶻人。因為我知道張淮鼎遲早會對我下手,我自然是要先下手為強。

這歸義軍也有我的一份功勞,我不比他張淮鼎差。李家的三個小子,是不是很驚訝,你們一心幫助的表弟,他的父親卻是害死你們父親的凶手之一。

哈哈哈!哈哈哈!」

「不可能,不可能,這都是他胡說的,別听他胡說八道!」張承奉這下著急了。

李家三兄弟雖然沒有說話,但他們都不約而同向後退了一步,看向張承奉的眼神也充滿了戒備。

「妖言惑眾!」

張造示意旁邊的禁軍士兵直接動手,後者當即拔出橫刀,直接一刀砍下索勛的頭顱。

索勛的頭顱‘咕嚕咕嚕’在地上滾著,那雙眼楮睜的大大的,嘴角還帶著一絲笑意,仿佛在嘲笑李家三兄弟幫助了仇人。

「大哥……」

「來人,把索勛的頭顱掛在城門上,震懾一下城中的不法之徒。」說著張造看向李家三兄弟,「這張造妖言惑眾,已經被本將斬殺,三位將軍不必多想,那都是索勛臨死前故意的離間計而已。

既然三位將軍也到了沙州城,那就參加明天的繼任典禮。」

「謹遵上使的吩咐!」

李家大郎踢了兩個弟弟一腳,三人一起拜謝了張造。

雖然索勛最後身死,但張承奉卻高興不起來,因為索勛死前的那些話讓他也有些懷疑自己的父親,自己的三個表兄弟也顯然有些相信了。

本來還以為他們能成為自己統治歸義軍的堅強後盾,但被索勛這麼一攪和,能不刀兵相向就很不錯了。

「將軍,這李家三兄弟顯然是相信了索勛死前的話啊,會不會亂來?」姜雄有些擔心道。

「他們不敢亂來。」張造淡淡一笑,「沒想到這索勛死前還送上一份大禮。正好朝廷不需要一個團結的歸義軍,索勛干的不錯。

索勛也算是立了功,他已經伏誅,他的家人就別株連了,把他的家眷都送到涼州去,看都督怎麼處置。」

「遵命!」

姜雄點頭道。

第二天,歸義伯張承奉正式在沙州繼任歸義軍新一任節度使。

不過張承奉卻未高興不起來,因為張造的大軍並沒有離開沙州,而是直接駐扎在沙州城外。

當然後續還有好幾件事讓他始料不及,可沒有多雄厚實力的張承奉,面對朝廷的一系列舉措,毫無反抗之力。

大唐乾寧四年五月,安西大都護府正式宣布遷至涼州,轄地也增加歸義軍下轄的四州之地。

同年,朝廷成立甘肅都督府,下轄甘、肅二州。

同年,朝廷任命溫憲為甘州刺史,鄭谷為肅州刺史,原甘州刺史調至河東。

同年,甘州回鶻和大唐和親。甘州回鶻以其汗國的哈桑特勤孫女為公主,下嫁大唐吉王長子。這件事雖然讓回鶻那邊有些不滿,不過在大唐的兵威之下,加上大唐同意在邊境互市,回鶻人這才不再追究此事。

乾寧四年是值得記住的一年,這一年標志著大唐徹底恢復了對河西的控制,東到秦州,西到沙州玉門關。

只待安西大都護府整合了轄地的軍隊,到時候無論是西出玉門關,還是南下吐蕃高原,主動權都掌握在大唐的手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