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51章 尚廣思來京(一)

自從劉奎西征後,昌寧公主除了去安化公主府串門,更多的時候就是來大明宮找劉晨妍等人談心。

她的公主府倒是大,可惜男主人不在,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加上昌寧公主也算潔身自好,沒去包養什麼面首什麼的,所以日子就比較單調。

她到皇宮里,除了散散心,加深一些跟李曄、劉晨妍等人的聯系外,更多的是想打探一下劉奎的消息。

要論消息靈通,肯定是皇宮里。而她作為皇帝的胞姐,出入皇宮比較方便,這是常人比不上的。

這天,喜歡舞刀弄槍的劉晨妍也開始學做衣裳,當然她能坐下來學就算很不錯了,至于美觀嘛,暫時可以不要求。

「哎喲,皇後娘娘什麼時候開始做起衣裳來了?」昌寧公主一來到皇後的宮殿里,就看到劉晨妍苦著臉在宮中年齡稍大的宮女的指導下做著衣服。

由于關系本來就挺親密,所以昌寧公主也沒事開開玩笑。

昌寧公主並不是一個人來,還帶著自己的孩子。小孩子看到小孩子自然高興,在那里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的李佑看到昌寧公主身邊小家伙,臉上便露出了笑容,可想到不遠處的母後,趕忙憋住,那表情別提有多可愛。

「好了,佑兒,出去玩會吧!」

看到兒子那模樣,劉晨妍便善心大發。

听到劉晨妍的話,李佑一下原形畢露,對著劉晨妍簡單行了個禮就帶著小家伙跑了。

雖說李曄的長子和次子前後至相差一個月,而且都住在大明宮,可是李佑和李(yu)兩人一起玩的時間很少,大致原因無非就是劉晨妍和孫梅(即孫媚,李曄登基後,因‘媚’字不太端重,便取諧音‘梅’)的關系早不如以前。

一個是皇後,一個是麗妃。

李曄登基後實行的是一後四妃九嬪的後宮制度。

九嬪雖然有好幾個,但四妃只有孫梅這個麗妃。

兩個人分別誕下李曄的長子和次子,這關系還能像以前那樣親密無間嗎?

在李曄未登基前,這矛盾就已經顯現,登基後矛盾更大,只是還沒到無法控制的地步。

畢竟李曄才剛20歲出頭,現在肯定不會著急立太子。而且就算立了太子,也不代表位置就穩,只要李曄一日在位,太子一位就有變數。

兩個目前的關系不好,兩個小孩自然不可能經常一起玩,除非是李曄在的時候。

小李佑一走,劉晨妍就把手中的針線扔在一邊,顯然這種針線活是折磨她一樣。

「皇後,你怎麼想起做這個針線活了?」昌寧公主掩嘴輕笑道。

劉晨妍苦著臉,「我也不想,可其他妃嬪不少人都在做這個,陛下還穿著她們做的衣服,帶著她們繡的荷包,我這看著不舒服。」

昌寧公主便明白了,原來是因為這個原因,後宮的紛爭本就殺人不見血,加上孫媚的威脅,所以劉晨妍才會有一種危機感。

「其實皇後你在後宮最大的威脅還是麗妃,其他的都不可能影響到你。

當初老七登基的時候把你立為皇後就可見他還是疼愛你的,不然也不會讓你當個這個皇後,不是嗎?

至于麗妃那里,我听說麗妃的父親身體不太好,可能當不了多久西川節度使了,到時候肯定會調回長安擔任其他閑職,你自然不用擔心他能威脅到你。」

劉晨妍點了點頭,雖然她不想跟昔日的閨中密友鬧成這樣,但她也不能不管不顧,她不僅有父母,還有兒子,總得為他們著想。

說到這兒,劉晨妍想起一個事,「對了七皇姐,我听陛下說要冊封駙馬為烏蘭侯,那可是從三品的爵位,就是為了獎勵駙馬在西征中的功績。」

「烏蘭侯?」對于這個侯爵,昌寧公主並沒有太看重,而是想到另外一件事,連忙追問道,「西征結束了?」

劉晨妍點了點頭,「已經結束了,听陛下說已經在返程途中了。朝廷不是要成立安西大都護府嗎?本來陛下想讓駙馬擔任的,但一些大臣認為駙馬的年齡偏小,而是無法服眾,所以陛下就讓我爹去的。

我本來想讓陛下把我爹調回長安,可陛下就是不同意。」

安西大都護府啊,雖然現在的安西大都護府跟一百多年的不能混為一談,但那可是真正的大權在握。

現在朝廷掌握下的各道,節度使權力被削,不再掌握軍權,就連監察權也從節度使手下剝離。

但都護府不同,那可是軍政合一的機構,權力極大。

沒當成重設後的第一任大都護,昌寧公主也有點為劉奎可惜,不過那些大臣說的沒錯,劉奎的確差了點。

「陛下這是皇後你的厚愛,你應該感激陛下才是。」昌寧公主輕笑道。

她並沒有打算為了這個大都護去找七皇弟鬧,她知道對方的性格,既然已經定下,不會改變的。而且這個七皇弟對她很好,這里劉奎封侯何嘗不是補償,而且想來賞賜也不會就這麼點。

「不去。」劉晨妍使著性子道。

「對了,娘娘,駙馬他們什麼時候能到?」昌寧公主眼力勁也不差,自然不會去摻和皇帝和皇後的夫妻感情。

「應該十來天左右吧,听說有個吐蕃首領要歸順我大唐,所以回程要慢點。」

要歸順的這個吐蕃首領自然是尚廣思。

尚廣思不傻,自然唐人已經絕對出兵隴右,又擊敗了聯軍,肯定不會坐看他盤踞在洮州。與其坐等被唐軍剿滅,還不如果斷歸順大唐,說不定還能混個好前程。

如今吐蕃是完了,統一吐蕃?他也想,可惜他做不到,既然這樣,還不如投靠大唐。他倒不擔心大唐會不搭理他,其他人都能接受,他又沒有和大唐兵戎相見,大唐想來不回歸順他。

正如尚廣思所說,對于其率領洮州吐蕃來投,李曄十分重視,提前便讓禮部那邊做好準備。

這天上午,禮部尚書李從大明宮回來後,就讓人把主客司員外郎李旺杰叫了過來。

若是熟悉李旺杰的人就會驚訝,這不是前吐蕃松州節度使次旦旺杰嗎?怎麼變李旺杰了?

李旺杰就是次旦旺杰,在朝廷收復松州後,次旦旺杰听了張雄的話,到了長安,然後歸順了朝廷。

當時李曄並未登基,不過在登基後就冊封其為正四品上縣伯,然後讓其擔任禮部主客司的員外郎,負責協助主客司郎中負責吐蕃以及外交事務。

此時朝廷可謂百廢待興,特別是禮部主客司一直缺人,倒不是沒人願意去,而是沒合適的。

主客司主要負責民族和外交,而此時的朝廷正缺這樣的人才,特別是對了解土撥的。

說實話次旦旺杰屬于敗家子,空有大好家產,可惜卻志大才疏,守不住。但其因為是吐蕃貴族之後,對于吐蕃的情況很是了解,加上他主動歸順,所以賞了一個長松伯的爵位後,李曄便任命為禮部主客司員外郎。

這個職務並不高,只是一個從六品上的官職,但其有爵位在身,加上本身家境頗厚,又跟張雄關系密切,兩人合伙做生意,倒也不缺錢財。

雖然員外郎一職不高,但次旦旺杰也很滿意,事情不多,不用天天去,還能滿足他的虛榮感。

至于現在叫李旺杰,是張雄勸他改的姓,這樣才能更好的融入長安上層社會。

听到尚書李召見,李旺杰雖然不解有什麼事,但還是一路小跑的來到其面前,發現主客司郎中也在。

「見過李尚書!」

看著眼前這有著自己都沒有的爵位的手下,李的心情也有些復雜,不過倒也沒忘記正事。

「長松伯,現在陛下吩咐下一個事情,正好跟吐蕃有關,所以你要負責協助司馬郎中做好這件事。」

李旺杰听的一頭霧水,有些不解,「不知道尚書說的是何事?」

旁邊的司馬郎中連忙解釋道,「長松伯,是這麼回事。洮州吐蕃要率領洮州上下一萬多戶吐蕃部族歸順大唐,原洮州刺史尚廣思正跟隨西征大軍前往長安的路上。

陛下對于這件事情特別重視,希望禮部做好接待。」

「洮州?尚廣思?那家伙也歸順我大唐了?」听到昔日的對手也跟自己一樣歸順了朝廷,李旺杰一愣,覺得有些詫異,這挺有意思的。

「咳咳!」

見李旺杰如此草率,司馬郎中也有些尷尬,沒想到在尚書面前丟人了。

李旺杰反應過來,連忙對著李行禮,「請尚書放心,對于吐蕃,下官很熟,下官一定協助好郎中做好迎接事宜,不會讓朝廷顏面出現損失。」

李滿意地點了點頭,「長松伯,這件事做好了相信陛下也會有賞賜。而且洮州吐蕃新近歸順,對我大唐不太了解,需要你去好好開導。」

李旺杰拍了拍胸脯,保證道,「請尚書放心。」

想到尚廣思那不可一世的家伙也最終歸順了大唐,李旺杰心里別提多高興,他可沒忘記當初就是對方和其他幾個部落讓他丟了松州的。

要是讓對方知道是自己去迎接他,估計那場面會很有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