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20章 神兵天降(三)

听到李罕之的追問,剛才出來報信的人一愣,仔細回想了一下之前的情形,遲疑道,「回稟節帥,好像是清一色的鐵甲,而且還有大量的陌刀。」

「什麼?大量陌刀?還清一色的鐵甲?」

听到這結果,李罕之後背不禁散發出絲絲寒意,王珂的軍隊再好,也不可能保證清一色的鐵甲。至于陌刀,目前的藩鎮中,並沒有大規模的陌刀兵存在,就連李克用和朱溫這樣的強藩,陌刀都很少,陌刀更多一些戰將的武器,而不是大規模配給普通士兵。

現在每個藩鎮的軍隊都很多,此時大唐境內的軍隊是盛唐時期的好幾倍,但財政收入還不到盛唐時期的一半,就河陽這麼一個只下轄幾個州的藩鎮,軍隊加起來就有四五萬,以這些藩鎮的實力,養活這麼多軍隊何其之難。

這樣的情況下,給每個士兵配備鐵甲自然就很奢侈,也沒幾個藩鎮能承受得起。

當然,朝廷除外。

目前朝廷掌控蜀地,充足的賦稅完全可以支撐起這樣奢華的配備。

難道是朝廷大軍?

想到這里,李罕之臉色就很難看。

就當他胡亂猜的時候,前去北門打探情況士兵已經回來,一臉驚慌地說道,「回稟節帥,北門那邊起碼有兩萬守軍,王大帥的軍隊岌岌可危。」

听到這個消息,李罕之臉色大變,整個臉蒼白無比。

陷阱,這是陷阱!

明明城中守軍只有一萬多人,但現在變成了三萬多人,多出來這些肯定是援軍。可以目前河中府的情況,援軍只能來自一個方向,那就是——朝廷。

想到自己接受了李克用的任命,狠狠地打了朝廷的臉,他就有些害怕!此時若是朝廷大軍出動,肯定不會放過他!

至于朝廷大軍什麼時候來的,怎麼進的府城,也不難猜。雖說他們數萬大軍兵臨城下,但並沒有完全包圍府城,西面和南面的城門依然暢通無阻,只要趁著晚上入城,他們也很難察覺。

可想到自己那三千騎兵陷在城里,李罕之就有些著急,那可是他辛辛苦苦湊來的騎兵啊!

「來人,馬上去城里,讓里面的人撤退,特別是騎兵,要快!」李罕之大喊道。

他的話音剛落,就有數名斥候策馬狂奔而來,一邊跑一邊喊,「節帥,節帥在哪?」

看到幾名斥候驚慌失措的表情,旁邊意識到出了大事,馬上給幾人指了指李罕之的位置,很快幾人便來到李罕之面前。

等幾名伺候來到近前,李罕之臉色十分難看。為首的斥候他認識,是他派出去偵查周邊情況的,可此時對方身上的盔甲破爛不堪,臉上帶著血跡。旁邊一人更慘,鮮血染紅了大半個身子,甚至背上還插著一支黑色的羽箭,隨著策馬狂奔的抖動,鮮血順著羽箭不斷流出。

眼尖的李罕之發現那支羽箭不是河中軍隊的,更不是符存審的,那就只有一個可能。

「節帥,大事不好了,騎兵,大量的騎兵,足足有數千之多,後面還有大量的步兵!」

「哪來的騎兵?打的什麼旗號?」雖說他肯能猜到了結果,但依然抱著僥幸心理。

為首的斥候正想回答,但突然摔下馬,旁邊的親兵連忙翻身下馬扶起對方,只見對方臉色蒼白,嘴唇沒有一絲血色,「是朝廷禁軍,旗號是神策軍。我們十幾個斥候就回來我們四個。」

確認了這個消息後,李罕之頓時很是著急,而就在此時,突然大量披著紅色戰袍的神策軍騎兵殺來。而在前面的府城,他的軍隊還在不斷進攻,急的他不禁大喊,「快撤,命令城里的軍隊撤出來!」

李罕之卻是沒有讓城外的軍隊撤退,這個時候撤退,根本就是騎兵的靶子,他不想自己這些軍隊就這麼白白損失,連忙讓步兵列陣迎敵。

而就在此時,府城的東城門猶如一只吞天巨獸的大口緩緩合上,看到這一切的李罕之,沉重的心早已沉到谷底。

與此同時,北門那邊,看到自己的部隊陷入不利境地,王重盈心里便有了怨氣,認為他被李罕之坑了,便下令撤軍。

不過城中的河中軍和左神策軍怎麼可能讓王重盈的軍隊這麼容易跑掉,便打算一舉擊潰王重盈的大軍。

到了現在,河中軍已經成為了附庸,與王重盈部作戰的主力是左神策軍。

隨著左神策軍開始反攻,城樓上、護城河中,到處都是橫七豎八的尸體,有王重盈部的,也有左神策軍和河中軍,不過王重盈部的要多不少。

雖說王重盈佔據了河中大部分州縣,但河中最重要的收入來源——鹽池卻在王珂手中,所以王重盈雖然人數眾多,但跟之前王重榮在的時候,還是差了不少。

除了之前的老兵,新招募的士兵連普通的皮甲都配不齊,更多的都沒有盔甲,這樣的士兵面對武裝到牙齒的神策軍,自然很吃虧。

不過這些尸體的模樣,證明著這場大戰有多激烈。不少士兵死的時候還緊緊地握著刺進敵人身軀的橫刀,而身上確實被另外一個敵人捅穿。

若是論整體實力,王重盈的部隊的確要比王珂的強,若不是左神策軍的支援,或許北門在第二天就被攻破。

到了這個時間,王重盈部早已沒有了繼續戰斗下去的,面對不斷殺出的左神策軍和河中軍,節節敗退。

「姜指揮使,符指揮使,你們二人率領本部軍隊追擊敵軍,若是遇到沙陀軍,必須停止追擊,等待大軍的到來。」李茂貞看著不斷後撤的敵軍,當即對兩個正在帶隊砍殺敵軍的將領下達命令。

對于李茂貞,李曄的內心也有些猶豫,是否要解決掉這個不穩定因素。

相比于王建早早地就投靠他不同,李茂貞投靠他的時候已經有了不小的實力,在左神策軍中有些威望,這無疑是個不穩定因素。

聯想到歷史上,對方對此朝廷的所作所為,李曄自然有些擔心。

不過他又沒有借口去處置對方,若是不分青紅皂白地處置,很容易惹出事端。但想到現在朝廷復興之勢愈發明顯,李茂貞雖說有野心,但也知道分寸,所以才一直沒動對方。

而且為了確保對左神策軍的控制,李曄不僅向左神策軍塞了不少忠心于朝廷的將領,如萬百川、姜雄,而且有著監察署的存在,也能進一步監督李茂貞。

若是對方忠心耿耿,李曄自然不會虧待他;若是對方有異心,他的這些布置也能讓損失降到最低。

「遵命!」

姜雄和符存審抱拳道。

符存審心里則是有些震驚,听李茂貞這話中意思,顯然是朝廷猜到李克用會插手。

跟北門這邊的戰斗相比,東門的戰斗無疑更加激烈,因為李罕之部的戰斗力更加頑強。而且跟王重盈膽怯後退不同,李罕之很快組織起步兵擺出戰陣發起反擊。

右神策軍的進攻一度被李罕之遏制住,但隨著李罕之麾下的精銳步兵不斷倒下,右神策軍的騎兵就徹底釋放出來,開始在戰場上展開收割。

見局勢已經無力回天,李罕之即便是再不甘,也只能下令全線撤退。

「撤,都撤退,能撤回多少算多少!」

李罕之是含著血淚喊出這道命令,他知道一旦撤退,自己的手下在朝廷騎兵的追擊下,很多人都會飲恨當場,可是現在他也沒辦法扭轉這一切。

本來他還寄希望于王重盈,可下面的人卻匯報王重盈也已經潰不成軍,自保都難,怎麼可能來解救他。

隨著李罕之下達全線撤退的命令,這場大戰的結果已經注定。雖說右神策軍是利用消息的時間差,打了李罕之一個措手不及,不然他們也不可能這麼快結束大戰,但最終還是贏了。

很多時間,戰爭看的只是結果,至于用了什麼計謀,那也是各憑本事,不能說勝之不武。

「張將軍,你率領前廂、左廂和中四騎兵都、右四騎兵都追擊李罕之潰兵。記住佔領安邑縣,控制兩湖鹽池後便停止追擊,不能進入河陽境內。」

看著李罕之部的撤退,劉奎也沒有了親自追擊的。李罕之是個人物,但此時朝廷並不想直接跟河陽對上,那樣敵人就不止一個李罕之了。

「遵命!」張造抱拳領命道,然後便策馬而去。

而劉奎看著身後的河中府城,露出一絲微笑,策馬慢慢走向城門,「走,我們該去見見那個少帥了,希望他識趣點。」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