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89章 科舉改革(一)

雖然有些猜測,不過听到這位剛登基的陛下要對科舉進行改革,這些大臣依然有些驚訝。

在眾人眼里,眼前這陛下其實就是個年輕人,因為李曄今年才20歲。在場的,即便是李英旭也快30歲,其他的大多都在30歲到50歲之間。

年輕人有想法,想要做一番大事,他們能理解。可這陛下才登基,就要去改科舉,是不是太心急了。

「陛下,臣等愚鈍,陛下可否細說一下做出什麼改變?」杜讓能起身行禮後,詢問道。

鄭從讜不在,王徽和杜讓能是在場這些人資格最老的,而且也不算李曄的親信,走到現在大多是靠著自己的能力。

本來杜讓能以為王徽會最先站出來,不過當他對其眨眨眼示意的時候,對方居然視而不見。旁邊的劉崇望更不用說了,沒辦法,只有他自己站出來當這個出頭鳥。

「很簡單,取消進士科、秀才科、明經科、明算科等,統一為一套試卷。考試內容涉及時務策、詩賦、文章、經義、算學、律學、書學、醫學等內容,擇優錄取。」李曄想了想說道。

眾人一听,都有些驚訝,這可謂是把原有的科舉制度推翻了啊。以前都是各考各的,所以導致明算科等考的人越來越少,最後干脆就取消了。

在場這些人里,只有兩人沒露出驚訝的表情,分別是李振和李英旭二人。

「陛下,這恐怕不合適吧?」杜讓能遲疑道,這太天馬行空了,準確說叫叛經離道。

只不過這些話肯定不能說出來,不然他第二天可能就得被貶到那個偏僻地方去。

「怎麼不合適?」李曄眯了眯眼。

他倒沒有表露出太多的情感,畢竟他開頭就說了,是要與眾人商量,要直接表態,那就不是商量了。

杜讓能皺眉道,「陛下,若是如此改革,恐怕會引起廣大士子的不滿。畢竟歷年科舉考試以進士科和明經科為主,主要靠時務策、詩賦、文章和經義,若是此時改變考試內容,這些士子豈不是來不及準備?

現在朝廷初定,陛下應求穩,不宜大動干戈。」

李曄眉毛一挑,這杜讓能雖然說得比較委婉,但其實就認為不該這麼改。說白了他們都是這麼過來的,自然不想考試有所改變。

「陛下,臣附議。杜侍郎說得有道理,而且把算學、律學、醫學等加入考試內容完全沒有必要。算學等為雜學,實乃旁門之道,于培養忠君愛國之士毫不相關。

若是陛下執意要開算學等,可以單獨開設明算科和明法科。」相比杜讓能,劉崇望對于算學等的鄙視更加顯露無疑。

或者說,他最後一句話不懷好意。

大唐的科舉有明法科和明算科的考試嗎?

有,肯定有。

只是因為前途不好,當不了大官,所以學的人少,考的人更少。就算是開設這兩門考試,也沒多人報名。

因為當朝宰相,大多是出自進士科。

「劉侍郎這話請恕在下不敢苟同。」看到陛下臉色有些難看,坐在一旁的李振當即起身充當皇上的急先鋒。

「李大學士有何高見?」

劉崇望稱呼其為大學士,而不是其品級更高的錦衣衛指揮使職位,可見劉崇望根本看不起李振,故意貶低對方。

他實在不敢想象一個只是負責情報的機構,居然其主官是正三品,跟他平起平坐,而且對方還是一個進士數次不中的人。這讓他有一種恥辱的感覺。

李振眼神中閃過一絲細不可聞的寒芒,轉瞬恢復笑容,「在下听說劉侍郎曾經在戶部管理過鹽鐵事務?」

「沒錯,當時正值裴坦宰相擔任戶部侍郎期間,在下曾擔任過一段時間的參佐。」劉崇望引以為傲道。

李振心里不禁冷笑,在皇上面前,你這幅模樣不是找死還是什麼?在看到皇上臉色發生變化了,李振心里便有了底氣。

「敢問劉侍郎管理鹽鐵事務期間可曾見人使用過算學?戶部又可否使用算學?」說到這里,李振看向一旁的李泌,「李尚書,不知您能否為在下解惑?」

李泌點了點頭,「指揮使說的沒錯,若是沒有算學,整個戶部可能就會陷入癱瘓。」

李振面露微笑,看向劉崇望,「難道劉侍郎認為戶部的人就不是忠君愛國之士?難道取消算學就算是忠君愛國?那劉侍郎可否提出一個更好的辦法幫助戶部處理這些稅收?」

劉崇望被擠兌的面紅耳赤,不禁反駁道,「李大學士這是偷換概念。在下只是認為算學不應與詩賦、經義等一起考試,即便是要考也得分開考。

難道這些人還能治國不成?」

「劉侍郎口中所謂的分開考,其實不就是依然認為算學不重要嗎?」說著李振對李曄微微行禮,「陛下,臣以為陛下所言有理。把算學納入考試之中,可以提升整個士子群體的能力,不然只會之乎者也,怎麼敢讓他們去管理戶部、工部這些?

同樣,律學、醫學等也是如此。」

「陛下,臣以為此舉不妥,請陛下三思。」劉崇望針鋒相對道。

「陛下,臣也以為應穩妥點,不宜把雜學加入進士科等考試內容中。」杜讓能起身附和道。

看著三人針鋒相對,鄭凝績則是起身行禮後說道,「陛下,臣以為應該擴大明法科的規模。從臣擔任刑部尚書以來,發現刑部之中對于大唐律法熟悉者甚少,這樣豈不是在斷案中容易出現冤假錯案?

冤假錯案太多,勢必對朝廷的聲譽帶來不利影響。」

鄭凝績此話一出,讓杜讓能臉色很那看。

杜讓能之前是刑部尚書,這樣豈不是意味著他存在失職的可能?鄭凝績看似在為刑部說話,其實矛頭直指杜讓能。

隨著鄭凝績的插話,李英旭等人紛紛發表看法,支持改革科舉的有不少人,反對的人也很多。

而李曄則是穩坐釣魚台,在那里看著這些大臣的爭吵,也沒急著作出決定。

「皇叔祖,你覺得呢?」最後李曄問起坐在角落里一直沒說話的大理寺卿——嗣彭王李惕。

彭王睜開眼楮,顯然對于李曄叫他有些‘驚訝’,不過其顯然是在裝,只是不想摻和這個事而已,但不代表他沒听。

「陛下,臣以為諸位大臣爭來爭去,還不如讓陛下聖斷。」彭王一本正經地說道。

呸!

听到彭王這和稀泥的話,其他人心里不禁鄙視,但臉上卻不敢表現出來。

自從李曄掌權後,宗室也是在朝中任職,除了李戒丕和李嗣周二人擔任大將軍外,彭王李惕也擔任著大理寺卿。這三個宗室親王,知道自己的身份敏感,所以也很知趣,保持著低調,做好本職工作就行,其他的也不摻和。

對于眾人的鄙視不同,李曄則是對于這個皇叔祖愛死了,恨不得把對方抱起來親一口……額……還是算了。

「咳咳!」

李曄故意大聲咳嗽了兩聲,爭吵的眾大臣當即停下來,恭敬地站好,「既然諸位愛卿各持己見,朕以為這個事暫時還是不下決斷地好。李尚書,科舉本就是禮部的事,今天其他大臣的意見你也听到了,綜合眾大臣的意見,重新給朕呈一份奏折上來。」

「臣遵旨!」李連忙行禮。

看著其他欲言又止的大臣,李曄補充道,「其他愛卿要是對科舉有想法的,也可以上奏。不過有一點,那就是這件事沒有確定下來之前,不能對外透露,包括你們的家人。

朕會讓錦衣衛盯著,若是有人故意泄露出去,朕一定會嚴懲不貸。」

說到最後,李曄眼神變冷,讓剛剛還燃起一絲用士子的力量來逼迫眼前這位陛下改變主意的想法頓時被掐滅了。

「臣遵旨!」

「天色不早了,眾位愛卿盡快回去歇息吧!」

「臣等告退!」

眾人連忙行禮,然後便朝著殿外走去。

本來李英旭還想跟李振等人聊聊的時候,李不知什麼出現在他的身後,並開口叫他,「英旭,不知你有沒有空?我有事要問你。」

李英旭一愣,跟李振等人告別後,來到李面前微微行禮,「尚書大人。」

「我們邊走邊談?」李微笑道。

李英旭猜到對方可能是想打听關于科舉改革的事,不過對方是族中長輩,他也不好拒絕。他可是知道陛下的決心,也不想眼前這位因為這件事,在陛下面前失分。

今晚,看似陛下被杜讓能等持反對意見的大臣給嚇到了,但其實這並不會讓陛下改變後續的計劃。

這次科舉改革,看似阻力大,其實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大。

首先,參加科舉的士子並不是很多,估計蜀地兩道會佔據一大半。其他地方的士子因為戰亂,能趕來參加科舉的其實並不多,所以阻力主要還是在朝堂。

其次,朝堂的阻力,大多來自世家,不過此時世家的力量很弱。

山東士族,因為黃巢之亂和現在的秦宗權叛亂,戰亂不休,損失慘重;同樣,關中士族也是如此。加上長安先後遭遇三次戰亂,加上被陛下清洗掉不少人,所以阻力也不會很大。

若是不趁著現在阻力不大的時候進行科舉改革,後面更加困難重重。若是削藩,地方藩鎮肯定不會坐以待斃,但改革科舉制度,跟他們一點關系沒有,自然不會干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