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78章 大戰沙陀軍(八)

「存孝,我們得去救四叔!」

李嗣源擊退面前的幾名禁軍將領的進攻後,來到李存孝的附近,有些著急。

不怪他著急,那邊李克恭的局勢越來越不妙,他們還是小瞧了禁軍。雖然同等數量的禁軍不如沙陀軍,但僅憑兩支加起來才千余名的騎兵就想活捉李曄,只能說太想當然了。

「跟我來!」

李存孝也知道若是坐看李克恭出事,他那義父一定饒不了他。所以在李嗣源提議的時候,他就放棄了活捉李曄的打算,而是去救李克恭。

不過李存孝忘了他的面前還有姜雄等人,就在他準備策馬而去的時候,兩支鐵槍突然刺中他的戰馬,戰馬嘶鳴,一時不查的李存孝直接朝著地面摔去。

「想走,問過我們沒有?」

看著眼前擋路的幾人,李存孝臉色發狠,咬牙切齒道,「你們是找死!」

「是不是找死,打過才知道!」

說完姜雄就一槊刺了出去,雖然四打一有些不厚道,但李存孝的武藝太高,他們單對單根本不是對方的對手。

而且這是戰場,只要能殺掉敵人,什麼過程不重要,重要的只是結果。

被人攔住去路,加上座駕慘死,李存孝突然狂性大發,一時間姜雄幾人感覺壓力驟增。

不過此時,他們更不能讓對方輕松離去!

「啊!」

一聲慘叫在這嘈雜的戰場上格外刺耳,連忙躲過眼前那支長槍的一刺的李存孝下意識看向遠處,發現自己的四叔李克恭胸前被一支長槍貫穿,然後不甘地倒在戰場。

看到這里,李存孝雙眼發紅,大吼一聲,趁著眼前敵人不注意,一槊刺死其中一人,然後便奪馬而去。

突然的變故讓姜雄等人措手不及,等他們發反應過來的時候,李存孝已經跑出十數步之遠。

所過之處,沒有任何人能擋住。

看到李存孝在戰場大殺四方,李曄臉色有些難看。不過在得知李克恭死于劉奎槍下後,他也有些驚訝,他倒是听過李克恭,李克用的胞弟。

李克用的親兄弟,加上他一共四人。李克用是老大;老二李克讓早年擔任金吾將軍,只不過死于黃巢攻入長安期間;老三是李克寧,李克用十分信任之人;這個李克恭是老四。

不過四人中,李克恭是最廢的。若不是對方執意要活捉李曄,也不會被禁軍包圍,最後死于劉奎槍下。

大戰一直打到下午,打得昏天黑地,這個位于渭河北岸的戰場鮮血染紅了大地。在看到自己四弟戰死後,傷痛欲絕的李克用本想親自去報仇,不過一匹從華州而來的戰馬改變了他的看法。

「報!王重盈兵敗華州,一萬禁軍騎兵正朝著這里殺來!」

「什麼?」

李克用一臉的不可思議,就在他準備詢問具體原因的時候,那匹戰馬搭載的騎兵因為竭力暈倒過去。

「殿下,我們必須撤退了!」

旁邊蓋寓勸著李克用保持冷靜,不過看到死傷慘重的部隊和眼前到死都沒能閉眼的四弟,李克用不禁仰天長嘯了一聲。

「啊……」

「撤!」

雖然有些不甘,不過李克用還是咬牙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隨著李克用下達撤退命令後,這場大戰便意味著畫上了一個句號。看著有序撤退的沙陀軍,禁軍和涇原軍的將領不是沒想過追擊,但李曄最後制止了。

受傷的狼,才是最危險的。

既然李克用這匹狼選擇遁走,他何必去緊追不舍,萬一逼得對方來個魚死網破,最後吃虧的還是他。

他的軍隊也損失不小,他不想再損失了。而且他的目的並不是全殲李克用的大軍,只需要擊敗即可。

從參與平定黃巢叛亂以來,李克用就只是在上原驛吃了一次大虧,其他地方都是順風順水。

之前因為忌憚沙陀軍的強大,無人敢捋李克用的胡須。不過現在這匹狼受傷了,想要從其身上咬下一塊肉的大有存在,何必讓李曄親自動手……

大戰過後,李曄正在听取下面人統計出來的戰報,當听到具體的數字時,李曄不禁也忍不住有些激動。

「傳本王的命令,參與此戰的將士,都有賞賜,本王要犒勞三軍!」

「恭喜殿下,賀喜殿下!」李振笑著對李曄行禮道,「此戰沙陀軍損兵折將兩萬余人,可謂元氣大傷,幾年內,想必李克用都不敢與殿下作對。

張鈞心里突然有些失落,沒想到這一仗居然贏了,看來這壽王崛起之勢不可阻擋了啊!

不過張鈞臉上依然面帶笑容,「恭喜殿下,沙陀軍自平定黃巢賊軍一來,未嘗遭到如此重創。第一次慘敗就敗于殿下之手,可見殿下指揮有方,連不可一世的沙陀軍都只能匍匐在殿下的腳下。」

「哈哈哈!」

李曄不禁大笑道,「此戰能取得勝利,張帥和涇原軍功不可沒。」

雖然涇原軍出力不小,不過首功卻輪不到對方。準確來說神機營算是首功,若不是對方固守華州,讓李克用不得不分兵,他也沒辦法逐個擊破。

之所以沙陀軍最後撤退,不是因為他們這里的大戰,也不是李克恭戰死,而是那一萬天策軍騎兵騎兵殺來的消息傳到了李克用的耳中。

此時沙陀軍跟朝廷軍隊殺得難分難解,若是突然出現一萬騎兵,毫無意識對沙陀軍會是個致命的打擊。

既然已經沒有了贏得可能,李克用自然沒有了繼續打下去的想法。

不過此戰,李曄贏得也不輕松。

僅僅是關中這邊,從開始到現在。神策軍傷亡兩萬九千人,天策軍傷亡一萬五千人,涇原軍傷亡一萬四千人,華州方面傷亡四千人(神機營傷亡一千人),總共傷亡六萬兩千人。據估算,由沙陀軍造成的傷亡數字達五萬人。

而戰果只有四萬三千人,其中沙陀軍只陣亡了兩萬人,可見沙陀軍的強悍。

「臣李洪!」

「臣劉奎!」

「臣李茂貞!」

「參見殿下!」

「都起來吧,這一戰,你們也立下了大功,等統計完戰果,回到長安,本王再行封賞。」李曄笑著道。

「謝殿下!」

幾人听到這話,心里大喜,不過嘴上還是謙虛了幾句。

看到傷勢有些重的劉奎,李曄不禁關心道,「你這沒事吧?趕緊讓軍中的大夫處理一下傷口,等回到長安,本王叫兩個御醫去你府上給你好好看看。」

「殿下,都是皮外傷,不影響。」劉奎抱拳道,不過用力太猛,扯到了傷口,面色漲紅。

劉奎的武藝不差,身上的皮外傷大多是李克恭造成的,不過這些傷都是小事,最大的傷口是腰間的那處長約兩寸的傷口,是李存孝造成的。

在斬殺李克恭之後,李存孝狀若癲狂,直接不顧一切地殺了過來,劉奎不是對手,被李存孝重傷,好在親兵拼死保下,不然此時劉奎可就沒法坐在這里了。

「好了,別逞強了,你能殺了李克恭,也算是大功一件。來人,帶劉駙馬下去包扎一下傷口。」這個時候可沒有消炎藥,要是傷口感染,距離死也就不遠了。

十來萬人的戰場,尸體都有幾萬具,打掃戰場也不是那麼快的。趁著有空,李曄把姜雄,還有另外兩名與李存孝對戰的小將叫了過來。

「你們叫什麼名字?」

「回稟殿下,卑……卑職叫王彥章。」

「卑職趙元章!」

看到那背著雙槍的年輕男子,李曄沒想到還真是對方,只是他不明白對方怎麼會在天策軍中,自己怎麼沒有听說李洪手下有這麼一號人物。

這位可是唐末五代赫赫有名的名將——鐵槍王彥章。雖然其不如李存孝,但在五代初,可以成為第一名將,可見其不凡。

他的特征就是雙槍,兩根大鐵槍耍的游刃有余,李曄開始就有猜測,現在只是確認了而已。

唐末五代名人,算上李振、王建和李茂貞,這位王彥章應該是第四個投靠自己的名人。相比于王建和李茂貞都是混出一番名堂才投靠自己不同,對于才24歲的王彥章,李曄更加重視。

趙元章就是協助姜雄和王彥章迎戰李存孝的兩名小將之一,本來還有一人,只不過後面死于李存孝的槊下。

雖然這二人的武藝不如姜雄和王彥章,可是在那個時候能站出來幫忙,可見也是不錯的。之前李存孝所過之處,盡皆死于其槊下,殺得周圍的禁軍士兵膽寒不已。

「王彥章?趙元章?不錯,本王記住你們了,特別是王彥章你的鐵槍很不錯。姜雄,你帶他們下去包扎一下。」

雖然李曄比較欣賞王彥章和趙元章二人,不過初次見面,李曄也不想讓兩人覺得自己很重視對方,以免對方恃寵而驕。

「是,殿下!」三人連忙領命道。

「姜校尉,沒想到壽王殿下如此平易近人。」走遠後,想到剛才被壽王夸贊一番,趙元章也有些激動。

「那肯定的,你們是加入的晚。在前幾年天策軍成立之初,殿下經常住在大營,與將士們一起訓練,只是這兩年事情太多,殿下才沒有這般,不過也經常去軍中犒勞將士。」姜雄笑著解釋道。

「沒想到姜校尉知道的這麼多。」趙元章有些驚訝。

「嘿嘿!」姜雄得意地笑道,「姜某不才,是錦衣衛的一員,跟隨殿下去軍中犒勞過將士。」

一旁沒說話的王彥章不禁高看了一眼旁邊的姜雄,想到對方的武藝,忍不住搓了搓手,「姜校尉,王某見你的武藝不凡,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討教幾招?」

姜雄拍了拍王彥章肩膀,笑著道,「你不說我都想開口了,你這鐵槍使得真不錯,剛才殿下都贊不絕口。看著吧,等後面論功行賞時,你兩絕對高升,能讓殿下記住的人可不多。」

「姜校尉,在下之前听到你與那李存孝以前交過手?」一旁的趙元章忍不住問道。

姜雄臉色突然變得凝重起來,點了點頭,「交過手,之前要不是手下兄弟拼死相救,我可能都死于對方槊下了,不是因為他,我的那些手下不會死,我也不會被貶為校尉。

不過對方的武藝的確在我之上,想著之前,我自以為武藝高,沒想到人外有人。李存孝不愧是當時第一猛將!」

王彥章二人听完,才意識到姜雄的身份不凡,對方既然是被貶為校尉,那麼之前的職位更高,起碼是都將吧。而且對方多次跟隨壽王出行,想來也是壽王身邊的人,起碼經常見到壽王,想到這里,二人心里就產生了一絲其他想法。

不說巴結對方,起碼與之交好是沒有壞處的。

「姜校尉放心,只要我們勤加練習,一定能打敗對方的。」……

「殿下是起了愛才之心?」

看到李曄一直盯著離去的王彥章,李洪不禁問道。

「算是吧,這個王彥章的本事倒是不錯,本王怎麼沒听說你手下有這麼一員猛將?」李曄問道。

李洪有些尷尬,「回稟殿下,其實之前臣也不知道有這麼一人。之前對方也是不顯山不漏水,估計下面人也就當作一名普通的人了,也沒有上報。」

「這樣的人得好好培養,這次回去晉升他為校尉,然後去武學堂學習學習吧!」李曄想了想說道。

「那臣就代他謝過殿下的賞賜!」見李曄這麼重視對方,李洪也有些驚訝,不過也沒多想,只當是自家殿下起了愛才之心。

李洪倒也不會去嫉妒一個低級將領,反倒是自己手下有這麼一名猛將,對他來說也是個好事。

晉升為校尉,其實並不是多高的賞賜,最大的賞賜其實還是進入武學堂學習的機會。

現在的武學堂更加規範,除了從各學堂和民間招收學員外,還會讓軍中的一些低級軍官回爐深造。

現在無論是天策軍、神策軍,還是羽林軍,其中下級軍官中,武學堂的學生佔了四分之一,這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比例。

若不是最近一段時間擴軍速度快,這個比例會更嚇人。

原本的學員滿足不了不斷擴張的軍隊,所以把已經服役的中下級軍官送到武學堂學習的模式應運而生。

從武學堂出來的軍官,只要你不犯錯、有能力,晉升幾率明顯大于其他人。

一期的武學生,混的好的,像秦易安被賜予了爵位,封為縣男,而且還是一個廂指揮使;也有混的差的,因為作戰不力或者貪污受賄被砍頭的也有。

這些,李曄也改變不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