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54章 復松州(一)

「微臣涼州刺史張淮鼎見過壽王殿下。」

壽王府,一個吐蕃和大唐混合風格的中年男子站在李曄面前,深深鞠躬行著禮。

「張刺史請起,請旁邊就坐。」

看到眼前這男子,李曄的態度比較客氣,當然更多的是給其父的面子。

張淮鼎就是張議潮的兒子,二十年前,張議潮入京,實際上是充當人質,把歸義軍的軍政大權交給了其兄長的兒子張淮深。

不過李曄不知道的是,現在張淮深在十年前伊州(今哈密)失陷後,勢力開始衰落,此時的歸義軍表面上還算統一,實際上暗流涌動。

原因很簡單,歸義軍的情況與李曄想象的不同。

最初的歸義軍十二州,都被第一任節度使張議潮分給了自己的兒子、佷子和女婿們。結果在其入京為官後,卻把大權交給了佷子張淮深,這就留下了禍端。

張淮深的大本營在伊州,擔任歸義軍節度使早些年,倒還能穩住局勢。隨著蘭州、伊州先後失陷,張淮深的勢力開始削弱,不過因為其當了多年的節度使,加上其又是張議潮任命的,還算勉強能坐穩這個節度使。

不過這麼多年下來,當初的各州跟割據勢力沒什麼區別,想取而代之的人不是沒有。

眼前這位張淮鼎就是其中之一,這次來長安,並不是張淮深下的命令,而是張淮鼎的個人行為,只不過對此,李曄並不知道。

不過對于李曄的客套,張淮鼎並沒有領情,而是一直彎著腰。

「臣代表歸義軍向壽王殿下請罪,之前田令孜作亂之際,歸義軍也曾出兵相助田令孜,致陛下避至寶雞。」

「張刺史不必如此,當初田令孜把控朝局,以朝廷的名義下令,歸義軍遵從派兵並不是錯事,而是忠心之舉,可見歸義軍還是忠于朝廷的,何罪之有。」李曄笑著道,然後走上前親自把對方扶起來,勸慰著。

之前沙苑大戰,歸義軍的確派了兵,只不過沒等趕到沙苑,戰斗就結束了,隨後就退了回去。其實派的也不多,也就兩千人,意思意思一下而已。

之所以歸義軍會不遠千里派兵,主要還是想得到朝廷的支持。歸義軍名義上屬于大唐治下,但其實一直是割據狀態,這比李克用、朱溫等的割據狀態不同。

歸義軍除了名義上屬于唐朝治下,實際上的管理、任命等都是自行決定。

歸義軍佔據河西,河西又是四戰之地。除了要面對強敵回鶻外,還要與吐蕃、溫末等部落作戰,壓力也很大,最近幾年的情況更加不堪,所以就想得到朝廷的支持,這樣也能讓歸義軍壓力小點。

誰想到張淮深站錯了隊,本來打算幫田令孜的,誰想到田令孜居然敗了。這也把張淮深嚇得夠嗆,一直擔心朝廷問罪,然後被下面的不臣之人利用,作為推翻他的借口。

「多謝殿下不追究歸義軍的罪過。」既然是以歸義軍的名義而來,張淮鼎自然得把戲做全套。

「不知道現在河西情況如何?朝廷與歸義軍聯系不便,也不知道歸義軍現狀如何,正好張刺史親臨,本王也想听听河西的情況,然後給陛下匯報。」李曄讓人給張淮鼎上茶後,然後便笑著問道。

「回稟殿下,河西乃四戰之地,周圍的外族勢力強大,蘭州、伊州也因此丟失。此次臣來京城,其實是想得到朝廷的支持,歸義軍上下願意協助朝廷大軍拿下蘭州等地。」張淮鼎語氣誠懇道。

李曄臉上有些為難,「本王也想收復蘭州,可現在朝廷剛剛結束混亂,無法對外用兵。而且若是朝廷出動大軍,勢必引起吐蕃各部落的警惕。」

張淮鼎臉上閃過失望,不過很快又恢復如初,也沒刻意回避李曄。

接下來李曄也沒跟張淮鼎聊太多,都是一些客套話,他感覺對方此行還有目的。

反正張淮鼎既然來了,肯定也不會很快就走。等明天見了李儇後,看這位河西來客會不會吐露出其此行的目的。

「殿下,這個張淮鼎肯定沒有說實話。」李英旭肯定道。

「本王也看出來了,不過對于河西,朝廷也知之甚少,若是對方刻意隱瞞,我們也沒什麼好辦法。不過有一點,只要對方有求于我們,那就好辦。」

張淮鼎不遠千里繞行戈壁灘來到長安,肯定不只是過來向朝廷請罪。就算是對方之前幫助了田令孜,此時的朝廷也拿對方沒轍,而對方也知道這點,何必冒著危險來到長安?

所以李曄斷定對方肯定另有所圖,或許是河西那邊發生了什麼變局,讓歸義軍不得不派人來朝廷尋求支援……

「這不次旦將軍嗎?怎麼這副模樣了?」

看著眼前這一臉落魄樣的次旦旺杰,張雄不禁覺得好笑。

他跟對方打了不少交道,次旦旺杰部落的武器、盔甲、茶葉和鐵鍋這些都是他提供的,所以兩人也算是很熟了。

為了從他這里獲得更多的武器,對方也賄賂過他,還送了幾個部落里比較漂亮的女子。金銀財寶他自然不會拒絕,但是其部落里的美女,他拒絕了。

倒不是張雄潔身自好,這位張威的佷子,靠著張威的權勢和壽王對其的重視,家中妻妾成群。只是次旦旺杰部落里的女子都有點黑,他有點接受不了。

猶如喪家之犬的次旦旺杰看到張雄,眼神不禁躲閃,臉上也有些尷尬。

「張賢弟說笑了,現在老哥實在是有些丟人,沒想到偌大的家業被人奪去。只要大唐能助我奪回松州,我願意歸附大唐。」次旦旺杰保證道。

張雄笑了笑,拍了拍對方肩膀,聞到那股騷味,不禁捂著鼻子,「我說次旦將軍,你就不能洗洗澡?這麼味,也不知道你的那些女人怎麼受得了你的。」

次旦旺杰抬起手聞了聞,有些尷尬,「我們這哪像你們唐人那麼經常洗澡。對了,你們會幫我奪回松州嗎?」

張雄搖了搖頭,「這個你別問我,我也不知道,我只管做生意,打仗的事我說了不算。

不過我听說殿下已經決定派出一萬騎兵前來,估計就是為了你這個事。」

「一萬騎兵?」次旦旺杰吞了吞口水,突然想到一點,「你們不僅僅是幫我奪回松州的吧?」

現在次旦旺杰突然有些後悔了,別真的是引狼入室吧?周圍所有部落的聯軍加起來也才八千,而且還損失了不少,要真的是唐軍觸動一萬騎兵,奪回了松州,還會還給他嗎?

「你擔心什麼?」張雄玩味的看著對方。

「沒什麼!沒什麼!」次旦旺杰連忙搖頭,「你們真的是來了一萬騎兵?」

「自然,作為老朋友,我怎麼會騙你呢。」張雄打著哈哈道。

此次由石凌率領的軍隊的確有一萬騎兵,其中右神策軍3000人,右御林軍3000人和維茂二州的羌族等部落出兵4000人。

綿州一戰,維茂二州的羌族騎兵損失慘重,雖然是天策軍造成的,但是卻不敢反抗天策軍。游牧民族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信奉誰的拳頭大,誰就是老大,雖然天策軍殺了他們不少人,但是最後還是臣服了李曄。

雖然這兩個州的羌族部落面對吐蕃是失敗者,不過由于其全民皆兵的習俗,即便是損失數千青壯,但在朝廷的征召令下達後,還是湊出了4000人。

不過跟之前的還是有些差距,起碼有些參差不齊,連15、6歲的都有,可見之前那一仗對兩州的羌族部落還是有些影響。

雖然這次維茂二州再次湊出了4000騎兵,但面對天策軍和羽林軍的騎兵,依然差距很大。

從軍隊性質來說,維茂二州的4000騎兵嚴格說只是州兵,屬于地方部隊,加上維茂二州的半獨立性,就算是朝廷給其配備武器、盔甲也不會是多好的。

維茂二州的裝備比吐蕃境內的各部族稍微好點,起碼人人都有皮甲。不過跟屬于禁軍的右天策軍和右羽林軍的騎兵相比,又差了不少。

看到那清一色的鐵甲和精良武器,本來還抱有僥幸心理的次旦旺杰心里徹底涼涼了。

唐軍不止這一萬名騎兵,還有超過數千步兵,這肯定不只是對松州有想法。若是能收復成州、武州以及岷州,對于河西戰略會有很大的幫助,而且也能確保松州收復後的安全。

不過這得看具體情況,因為這一戰,朝廷派出的軍隊只有右羽林軍一個廂和興州、文州的州兵而已。

李曄也不想大打,若是能收復就收復,不能收復就算了,但是松州必須拿下,這樣朝廷在戰馬上才不會受制于人。

本來開始石凌對于松州一戰還有些擔憂,畢竟他也清楚麾下騎兵的情況,與其說是騎兵,還不如說是騎馬的步兵,在跟游牧民族天生的騎兵面前,肯定有所不足。

不過在听了次旦旺杰、文州刺史、張雄以及維茂二州對松州情況的了解後,石凌對于這次的出征便心里有底了。

對于這場即將開始的大戰,在場的人大多都激動不已,惟有次旦旺杰神色不佳,善于察言觀色的張雄自然發現了這點。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