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41章 兵出關中(一)

十六王宅,作為大唐宗室的聚集地,現在荒涼無比。

在李克用尚未攻進長安的時候,居住在這里的皇子皇孫大多跑了,即便有慢點沒跑掉的,那也是小貓兩三只,根本沒什麼利用價值。

就在這個情況下,位于十六王宅的襄王府則是很不一樣,在府內外,有著不少軍士嚴加防守。

一大早,一隊騎兵突然來到襄王府,府前的士兵看到來人,立即上前迎接。

「襄王現在怎麼樣了?是否還在大吵大鬧?」三十多歲的朱玫翻身下馬,詢問著迎上前的那名軍官。

「回稟節帥,襄王今天暫時沒有吵鬧,用完早膳後,正在書房練字。」負責襄王府守衛的軍官連忙回答道。

「書房練字?這襄王倒是挺會裝。」朱玫笑著點了點頭,然後就讓人打開了襄王府大門與一眾親兵進了這王府。

這名軍官不是神策軍,也不是襄王府的親兵,而是寧節度使朱玫手下的親兵,其責任就是負責看著里面那位被俘獲的宗室親王。

看到突然闖入的士兵,里面的人也被驚到了,不過朱玫並沒有管這些人,而是徑直來到王府的書房中。

此時書房里一個穿著紫色錦袍的中年男子正在寫字,看到直接推門而入的朱玫等人嚇了一大跳,連忙起身行禮。

「小王見過朱帥。」

錦袍男子大約三十多跟朱玫年齡相仿,看著文質彬彬。這人就是襄王李,因為在從鳳翔逃跑的途中被王行瑜俘獲,然後就被押解至長安。

這襄王的輩分也挺高,他乃唐肅宗的玄孫,按照輩分跟李儇和李曄的祖父憲宗李純是一個輩分。

輩分高除了在宗室內部有些地位,對于朱玫這種地方藩鎮將領來說,並沒有多大區別。十六王宅之前居住的皇子皇孫多了去,李也不是其中輩分最高的。

被朱玫俘獲的親王有不少,但他還是選擇了李。原因很簡單,李雖然輩分高,但是沒有多大才能,別看對方文質彬彬,還在那里練字,只不過附庸文雅,肚子里其實沒什麼墨水。

這意味著這個襄王李威脅不到朱玫的地位,所以他才選中對方。

看著眼前這難成大器的襄王,朱玫回了個禮笑著道,「不知道襄王殿下考慮清楚沒有?」

朱玫話中讓他考慮的事,李自然知道,雖然他很心動,但也有些沒底氣,為難道,「朱帥,這事實在是有些大逆不道,小王有些不敢答應。」

答應什麼?自然是答應當皇帝。

本來朱玫的想法是奪回李儇這個皇帝,然後挾天子以令諸侯,沒想到田令孜居然先一步帶著李儇跑了。

沒辦法的朱玫就想到另外一個辦法,從俘獲的宗室里選取一人立為新帝。而且還得選一個便于掌控的,李于是就出現在了他的視線里。

當皇帝誰不想?可是李也怕皇帝每當多久小命就沒了,畢竟李儇還在,他就算是登上皇帝之位也是名不正言不順。

「襄王多慮了。自古這皇帝之位是能者上,當今陛下昏庸無道,坐視田令孜為禍朝堂,致使天下大亂,此乃大過錯。

殿為大唐帝冑,難道就願意看到大唐這麼衰落下去?朱某也是一心為了這大唐,望殿下能明白朱某的苦心。」朱玫勸道。

「話雖是這麼說,但是地方藩鎮是否支持,朝中大臣是否同意,這都是未知之數。這皇帝位置雖然好,但是小王爺擔心會因此付出身家性……」

「父王,孩兒以為朱帥說的有道理。既然當今天子昏庸無能,父王作為宗室親王,就應該挺身而出,挽救大唐于危難之中。」

就在李還沒說完的時候,一個年輕的男子突然跑了進來,勸著李接受朱玫的建議。

「有你什麼事?滾出去!」看到被權欲燻了頭腦的長子,李厲聲道。

來人是他的嫡長子,這麼勸他稱帝無非是對方想當太子,所以才這麼積極地勸他。

年輕人不甘地退了出去,李連忙對朱玫賠禮道歉,「朱帥不要見怪,小王教子無方,驚到朱帥了。」

朱玫看了一眼退出去的那人,淡淡一笑,「殿下言重了,朱某倒是覺得郡公說的挺有道理的,殿下應該多多考慮一番。畢竟這個機會不是經常有的。」

朱玫本想勸著襄王答應,但是勸了半天後也沒個結果,這讓他也有些不快。

「節帥消氣,在下有一計或許能幫到節帥。」王行瑜勸道。

「有話就直說。」心情不好的朱玫沒好氣道。

「是,節帥。襄王之所以拒絕,無非是擔憂過多。古有劉備三顧茅廬,節帥何不效仿劉備來個三勸襄王。

節帥勸不動就讓那些大臣來,朝中的宰相可是大部分都在長安,節帥只要表露出決心,相信那些朝中大臣會很樂意勸說襄王登基為帝。」王行瑜低聲道。

朱玫頓時眼前一亮,重重地拍了拍王行瑜的肩膀,滿意地笑道,「不錯,這個主意可以。既然襄王想要面子,那本帥給他足他面子,主要他肯好好合作。」

「節帥,那李昌符那邊怎麼辦?」王行瑜提醒道。

朱玫模了模下巴,這李昌符倒是個麻煩事。此時長安是兩人的部隊一起佔領,雖然鳳翔軍不如他多,但他現在也需要這個盟友來壯大聲勢。

想到這兒,他便說道,「本帥親自去跟他談,相信對方會看清楚局勢的。」

朱玫的速度很快,李昌符在得知其打算立襄王為新帝的時候,也同意了,前提自然是朱玫答應他一些條件。

取得了李昌符的支持,朱玫便底氣十足,隨後便讓朝臣來勸說李。

對于冊立新帝,朝中大臣和宗室一些人都表示贊同,誰不想立下從龍之功。而且李儇現在流落至寶雞,威望大跌,加上朱玫的軟硬兼施,不少人選擇了支持。

其中就有宰相裴澈、鄭昌圖,宗室則有許昌莊肅公主(宣宗李忱女)的駙馬柳陟。

雖然得到支持,朱玫也沒有立即擁立新帝,而是以朝廷的名義讓襄王李監國,然後傳諭天下。

長安和山南西道就隔了秦嶺而已,而且錦衣衛在長安有暗子,所以在嗣襄王李監國的消息剛傳開,李曄就得知了這個消息……

「真的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李不過一嗣襄王,居然還想稱帝?他是嫌命長了嗎?」

李曄把情報往旁邊一扔,冷笑道。

監國就是個幌子,誰都知道下一步肯定是稱帝,可憐自己那皇兄才20多歲就要被尊為太上皇了,皇帝當到李儇這地步,也算是窩囊至極。

「殿下,我們應該怎麼辦?立即出兵?還是?」裴榮連忙問道。

「陛下現在情況如何?」

「陛下被田令孜擄至寶雞,下一步應該是打算去鳳州。目前陛下已經啟用飛龍使楊復恭取代田令孜,想利用楊復恭和李克用的關系來拉攏李克用。

不過田令孜目前控制著陛下,可能我們擊敗東西川聯軍的消息也傳到了田令孜耳中。這個情況下,田令孜更加不會放棄陛下,在他眼里,陛下就是一道護身符。」李英旭解釋道。

「李洪,軍隊集結得如何了?」李曄沉聲道。

李洪當即起身,抱拳道,「回稟殿下,左天策軍已經集結完畢。」

「既然集結完畢,下令趙雄率領兩廂兵馬分別沿著陳倉道和連雲道,拿下興鳳二州,堵住田令孜難逃之路。

左天策軍主力負責佔領斜谷,然後按兵不動,沒有本王的命令不允許邁出斜谷一步。

現在局勢並不適合出兵,本王需要一個合適的時機。」李曄認真道。

雖然左天策軍完成了集結,但是錦衣衛和神機營還沒準備好。一旦出兵,他面臨的敵人可不少。

近點的就有寶雞的田令孜,其次就是朱玫和李昌符的軍隊,甚至還有李克用和王重榮的軍隊。

田令孜身邊並沒有多少軍隊,倒還好說;李克用退到河中,短時間也不會再次進犯關中。

惟有朱玫和李昌符的軍隊比較麻煩,這也是李曄出兵必須面對的坎。

想要進入長安,不擊敗朱玫和李昌符二人的軍隊,是很難實現的。

對于佔據興鳳二州的牛勖,李曄早就想收拾對方了,只不過之前沒空搭理他,現在趁著這個時候拿下興鳳二州,想來也不是難事。

「殿下,若是朱玫真的擁立嗣襄王登基,我們是直接兵進長安,還是先去寶雞護駕?」裴榮問道。

「殿下,下官以為應該同時進行。陛下那邊的安全必須要保證,而且還需要擊敗朱玫等叛軍,收復長安,只有這樣殿下入主長安才名正言順。」

很快眾人又開始爭起來,不過都沒有說不出兵的,只是在具體的一些事情上,這些人有不同的看法。

要是在平時,李曄早就大發雷霆了。不過這兩天李曄的心情很好,因為他不僅有了兒子,還有了女兒。

孫媚也生了,相比于劉晨妍只生下一個兒子,孫媚則是生下一對龍鳳胎。

這一前一後,李曄喜得兩子一女,心情自然格外高興。

只不過也有些人對此表示擔憂,李曄的長子和次子僅僅差一個月,也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