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81章 出兵,亂起(二更)

不過李曄對于這個神機營很少對外透露,所以鄭凝績也知之甚少,其他人就更別說。神機營的駐地比較偏遠,周圍荒無人煙,倒是隔著軍械司比較近,這就讓不少人對于這個神機營不太了解。

眾人不解的是,這個時候派出這個所謂的神機營難道可以對目前的局勢有幫助嗎?

眾人本想多問幾句關于神機營的事情,但是李曄顯然不想在這個事情上解釋太多,眾人也就識趣地不再追問。

神機營是在年後組建而成,第一任統領是龍治。其實可以的話,李曄本來想讓林克去負責,但現在林克成為典軍,自然就不適合,所以他才選了見識過火藥威力的龍治。

之所以把火器部隊取名為神機營,也是源自歷史上明朝的神機營。

當時的神機營是明朝京軍三大營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支專業的火器部隊。初期的神機營編制是3600人的步兵(都配備火器)、1000騎兵和400炮兵,總計5000官兵。

當然這只是官兵的數量,民夫這些加上的話,肯定有上萬人,畢竟那些炮彈、火藥、大炮什麼的,都是民夫的事。

神機營主要裝備的火器是火槍、火銃,後面添置了火繩槍。在明朝,神機營擔負著「內衛京師,外備征戰」的重任,主管操練火器及隨駕護衛馬隊官兵,是皇帝直接指揮的戰略機動部隊。

當然跟歷史上明朝的神機營相比,李曄組建的神機營寒酸地不止一點半點。是真正的營,總共官兵不到五百人。按照之前的配備是三百五十人的弩手和一百人的投石機射手,其中弩手分為使用輕弩的臂張弩和重弩的伏遠弩,前者單兵可以使用,後者需要幾個操作。

火槍、火銃、火炮?很抱歉,都沒有,因為鋼材不行。火炮倒是可以用銅解決,但是火槍卻不行,鋼材不合格的話,也造不出合格的火槍。

唐朝的冶煉技術其實不差,不然也造不出唐刀這樣的優質冷兵器,但是用于制造火槍,還是有點差強人意,因為若是無法去除鋼材中的雜質,很容易炸膛。只不過李曄對于煉鋼可不懂,他倒是知道有個坩堝煉鋼法,但是怎麼練,卻是不知道,他又不是理科生。

雖然目前的煉鐵技術還達不到李曄煉制火槍和鋼炮的要求,但是青銅技術卻是很強。青銅冶煉技術,中國古代說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而且青銅炮的質量在現階段,甚至百余年內,都比鋼制火炮強,除非是煉鋼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否則鋼制火炮在性能和安全性上都不如青銅炮。

雖然現階段的神機營很弱,但卻是李曄手中的大殺器。之前的邸店遇襲,展現了火箭的威力,若是有神機營相助,或許能彌補天策軍的不足……

「節帥,壽王傳來命令,讓我東川出兵協助壽王平叛!」

梓州,鄭君雄拿來一封信件,呈交到楊師立手中。

楊師立當眾打開信件,信中的內容很簡單,就是要求他履行當初出兵五千協助天策軍平叛的諾言。

看完後,楊師立把信件扔在一邊,笑著道,「給張士安發報,讓他率領麾下部隊前往利州,接受壽王的指揮。五千兵馬而已,我楊師立還不至于毀約。」

「節帥,難道我們真的要派部隊去?可目前鹿晏弘叛軍勢大,這五千人去了,要是有所折損,豈不是節帥的損失?」鄭君雄有些擔憂道。

楊師立搖了搖頭,「必須給,就算是損失也得給。目前陳氏兄弟對我已經不滿,想著辦法要找茬,若是不給這五千兵馬,先不說壽王這邊反應如何,田令孜和陳敬兩兄弟肯定會給我強加一個罪名。

而且不給這五千兵馬,勢必惹壽王不快。到時候,我們東川就會面臨月復背受敵的處境,為了五千兵馬,把自己陷于不利境地,有些得不償失。

而且這五千人是張士安率領,就能確保這五千人不會被壽王當作炮灰使用,就算是不能平定叛軍,見勢不對撤回還是可以的。若是我們連基本的樣子都不做,有些說不過去。」

「節帥高見。」鄭君雄笑著恭維了一句。

楊師立笑著揮揮手,「告訴張士安,讓他盡快出兵,不要惹壽王不快。」

「是,節帥。」鄭君雄便領命前去。

隨著楊師立履行承諾,李曄手上一下多了五千兵馬,雖然這不是自家的部隊,但也算是緩解了他手上兵力不足的問題。

就在李曄集結軍隊增援劉麒的時候,李振所預料的壞消息真的發生了。金州楊守亮,出兵沿著荔枝道進攻壁州,壁州刺史不敵,現在已經退至壁州州城,打算堅守州城。為了不讓楊守亮拿下壁州,李洪下令歐陽靖率領兩都兵馬增援壁州,確保壁州不失。

王建那邊還是拒絕了李曄要求其出兵的要求,理由還是不想同室操戈,雖然李曄心里很不爽,但暫時也不能把王建如何。不過王建的舉動也讓李曄對其的好感直線下滑,並且讓孫家孟好好監督著王建以及麾下部隊的一舉一動。

為了防備王建,李曄讓裴榮、鄭凝績、劉奎坐鎮利州,並把後廂和利州兵馬留在利州,其則是親自率領東川張士安部、王府親兵以及神機營共七千兵馬前往增援劉麒。 ……

「你說的是真的?壽王率軍去平定叛亂去了?」

成都府,得知李曄親自出兵去平叛後,田令孜不禁大喜過望,顧不得儀態,連忙追問是否屬實。

「回稟國公大人,消息準確無誤。感義軍節度使、山南西道節度使都有奏報傳來,叛軍鹿晏弘部攻陷興州,現在正大舉進攻鳳州和利州。」

「四弟,這可是好消息啊!」陳敬也難以掩飾臉上的笑容,直接從座位上站起來,笑著道。

「沒錯,楊師立這廝居然對咱家心存怨念,已經留不得。之前壽王沒有去平叛,咱家還擔心其會與楊師立聯合,不敢擅動,現在就沒有這個顧忌了。」田令孜冷笑道。

楊師立雖然是他曾經的親信,但這個親信現在已經不怎麼听話了,甚至對他說三道四,臥榻之側豈容他人他人安睡,楊師立已經不听話,那就換個听話的就是。

「那四弟打算如何做?我立即去集結軍隊,準備進攻東川。」陳敬當即說道。

「胡鬧。沒學過兵法嗎?攻心是上策,出兵是下策。咱家立即進攻面奏陛下,晉升楊師立為右僕射,看他到底什麼反應。」田令孜瞥了一眼自己這不知事的二哥,沉聲道。

「右僕射?不錯不錯,就讓他當個有名無實的右僕射又如何。」陳敬愣神後,隨即大笑道,「只要他同意,以後想怎麼收拾他,就怎麼收拾他。」

雖然是昔日同僚,但對于楊師立,他早就沒有了同僚的感情,不然之前也不會許諾高仁厚節度東川。

「讓其擔任右僕射只是一個計策。楊師立不一定會應允,對方若是答應,倒還好;若是不答應,我們就有了出兵的理由,以朝廷名義出兵東川。」田令孜解釋道。

「那我馬上給高仁厚下令,讓其集結好軍隊。」陳敬當即說道。

「二哥,你手上就沒其他人了嗎?這個高仁厚也不是善茬,若是尾大難甩,豈不是自找不快?」田令孜皺眉道。

陳敬有些無奈,「四弟,我這沒辦法。手下的將領能打仗的就這個高仁厚,其他人除了恭維一下我,真要打起來,又不頂用。不過四弟你放心,我會讓親信之人監督高仁厚,諒高仁厚也不敢亂來。」

「這樣最好。」

雖然有陳敬的保證,但田令孜臉上的擔憂之色並沒有消去,不過目前倒也沒太好的辦法,先把楊師立這個不穩定因素除去最好。

說完,田令孜便急忙趕去行宮。一路上田令孜都沒有通報,直接闖入行宮。自從李曄‘被貶’,鄭畋也獨木難支,在朝中,田令孜的權勢愈發強大,不少大臣選擇了明哲保身,更助長了田令孜的權勢。

而宮中,李儇對于田令孜的奏報,雖然不喜,但還是選擇了同意。下旨召回楊師立,讓其擔任右僕射……

「田令孜欺人太甚!」

看到眼前這聖旨,楊師立氣得胡子豎起來,然後直接把聖旨扔在地上,任其散落在一旁。

「大膽楊師立,你居然敢扔聖旨,你這是對聖上不敬。」宣旨的太監看見地上的聖旨,連忙撿了起來,然後便對著楊師立大聲斥責道。

「狗太監,你說什麼?」氣頭上的楊師立雙眼死死地盯著面前這宣旨太監,殺氣凜然。

「你……你想干什麼?」宣旨太監被楊師立這麼一瞪,之前的氣勢瞬間一垮,下意識後退了一步,語氣有些顫抖。

「殺你!」

說著楊師立拔出旁邊親兵的武器,一刀砍在宣旨太監頭上。宣旨太監根本沒反應過來,就看見自己的頭和身子分開,然後頭在地上‘咕嚕’滾了幾圈,雙眼睜得大大的,沒想到宣個旨,居然會死在這兒。

旁邊的鄭君雄等人也沒反應過來,還沒來得及勸阻,宣旨太監便已經人頭落地。

看著那死不瞑目的太監,鄭君雄也不禁吞了吞口水,看向楊師立,遲疑道,「節帥,現在怎麼辦?」

「怎麼辦?把那個姓田的監軍給我抓起來。既然田令孜不仁,就不怪我不義。田令孜、陳敬兩兄弟把持朝政,陷害忠良,今天我楊師立就來個清君側,還大唐一個朗朗乾坤!」楊師立也有些後悔自己的沖動,不過人都殺了,也由不得他返回了。

既然已經這樣,還不如先發制人,自己又不是造反,只是清君側而已。

「是,節帥!」鄭君雄猶豫了一會兒便答應下來,然後快速地離開節帥府。

而在鄭君雄離去之後,便有親兵進來把死去的宣旨太監的尸體抬出去,並把隨行的太監控制起來。

隨著楊師立的一聲令下,整個東川的軍隊便開始調動起來。跟陳敬、牛勖不同,楊師立在東川的統治比較牢固,軍隊更是掌握在其手中。

很快,東川那些官員、將領便知道大戰即將開始,除了感嘆這時局的混亂,他們也沒什麼辦法可以改變這亂世。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