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65章 定三州(四)

「肖大人,你剛才是什麼意思?你不是說不答應嗎?怎麼突然變卦?」

一回到下榻的迎賓館,楊翰舟便怒不可遏地質問著肖榮。

「楊大人莫非是誤會了?」肖榮並沒有生氣,反而一臉詫異的看著楊翰舟,「肖某剛才搖頭意思是不要反對,難道楊大人理解成不要同意了嗎?」

楊翰舟一時語頓,臉上的表情不太好看。他可以肯定,對方肯定是說不同意,然後對方便率先答應了壽王的提議,博得壽王的好感。對于軍權一事,肖榮肯定不像自己那麼倚重。

巴州乃下州,軍隊本就不多,交出去影響也不大,所以自然不怕什麼。但肖榮的態度卻讓他很難辦,讓他不得不答應壽王的提議。

「難道我們就這麼交出團練使一職?」雖然對肖榮心里有怨氣,但楊翰舟也知道此時並不好發作。

「莫非楊大人還要反對不成?壽王殿下可是派著軍隊隨行,我們還是老老實實的接受任命吧,要著那點軍隊干什麼?」肖榮淡淡地笑道,一臉無所謂。

看著對方那欠揍的表情,楊翰舟恨不得揍對方一頓,兩人關系算不上多好,但畢竟毗鄰為官,也算熟悉。只是沒想到之前熟悉的人,今日居然變了一個樣,這讓他心里一時難以接受。

「可壽王也太蠻不講理了,直接奪去我們的軍權。」楊翰舟不滿道。

「這只是臨時而已,說不定平定了叛亂就還回來了呢?」肖榮笑著道。

雖然兩人臉上並沒有什麼異樣的表情,但心里對于壽王能否把軍權還給他們還不得而知,或許永遠不會還給他們了。

兩人心里的擔憂並沒有錯,剝奪兩人的軍權只是開始,剩下七州的刺史軍權被剝奪也只是時間問題。李曄不會允許手下的刺史掌握軍權,那樣他這個節度使很有可能就會被架空,到時候出現在之前牛勖的情況,他可就真的是‘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了……

「父親,壽王殿下的使者到了!」

就在王建操練士卒的時候,一個年輕軍官便小跑過來匯報道。

「是宗佶啊,壽王使者在什麼地方?」看到來人,王建笑了笑問道。

「已經安排在縣衙休息。」來人恭敬道。

「讓人好生招待著壽王使者,為父去沐浴一番便去接見使者。對了,去給晉都將和張都將帶個信,讓他們跟隨為父一起去接見壽王使者。」王建吩咐道。

「是,父親!」

這個年輕人叫王宗佶,並不是王建的親子,而是養子。在唐末五代時期,特別流行收養子,李克用有‘十三太保’,其中十二個都是養子,朱溫也有養子。當然要論數量的話,還是比不上王建,據史料記載,王建一生一共收了一百二十個養子,比較有名的有四十二人。

之所以這個時候流行收養子、認義父什麼的很流行,主要還是因為時局混亂,人與人之間很難信任,所以就通過這個加強關系、取得信任。當然父子鬧掰的也不是沒有,畢竟在這個亂世,為了權力而鬧掰,那都是很正常的。

現在的王建自然沒有這麼多養子,只有十幾個而已,都在他的手下任職,這個王宗佶是養子中最年長的。王建就是靠這些養子來控制軍隊,不僅是他,其他幾個都頭也都差不多。

一個時辰後,南鄭縣衙。

「殿下使者到來,王某便去沐浴更衣方感前來見面,還望使者恕罪。」別說,沐浴一番後的王建倒也人模狗樣的,只不過身上的那股痞氣是怎麼沐浴也遮蓋不了的。

「王都將客氣了。」

看著眼前這王建,要不是從李振和韓建口中知道他的一些底細,或許他還不知道這位年輕時是個無奈之徒,以殺牛、偷驢、販賣私鹽為業,更是被人稱呼為「賊王八」。不過仔細觀察,王建身上額痞氣,還是能看出來的,那是一種從小養成的,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消除的。

「不知道使者怎麼稱呼?」王建客氣道。

之所以王建這麼客氣,那也是有原因的。他已經知道韓建和李振的計劃失敗,而且還從來往商旅的口中得知天策軍已經在前往集州的路上。

「在下姓李,添為壽王府錄事參軍事。」李英旭淡淡道。

「原來是李參軍!」王建一愣,然後笑著道。

「又是個李參軍。」王建身後傳來一陣嘀咕聲,只見是從一個皮膚黝黑的將領口中傳出。

「晉都將。」王建低聲說道。

「晉暉都將說的是李振吧?」李英旭瞬間反應過來,「多虧了這位李振先生,不然殿下哪有那麼快平定韓建對利州的偷襲。不過他現在並不是參軍,而是王府祭酒。」

听到對方這話中有話,王建心里便確信這位壽王使者並不是易于之輩。

「不知道李參軍來見王某有何事?」王建不動聲色道。

「自然是給三位都將指一條陽關大道。」李英旭笑著道。

「何為陽關大道?」

「自然是投靠殿下,為殿下、為朝廷效力,而不是當叛軍。」李英旭回答道。

「我們不是叛軍,那只是被迫!」王建右邊的一位將領說道,這讓王建頓時不滿,這話搶的,把他之前的計劃一下打亂了。

「不管是不是被迫,那也是附逆。想當初楊都統指揮天下兵馬平定黃巢之亂,忠武軍更是平叛大軍的主力,與黃巢叛軍浴血沙場。

誰知道楊都統病逝後,忠武軍四分五裂,作為楊都統最為信任的忠武八都,更是叛亂,攻打興元府。要是楊都統泉下有知,是否會安生?也愧對‘忠武’二字!」說著李英旭便盯著眼前這些人,先打掉他們的自信。

「這……」

听到李英旭這話,在場的將領都有些愧疚,大部分人之前都還盯著李英旭,這會兒都避而不見,心虛不已。的確,他們現在做的的確跟楊復光生前的追求和命令南轅北轍。

「李參軍不必這麼咄咄逼人吧?鹿晏弘要背叛都統大人,我們根本沒法反駁,或許李參軍不知道,忠武八都,現在以鹿晏弘為首,我們其余五人雖然佔據五都,但兵力加起來還不足鹿晏弘,而且鹿晏弘還有著都統大人的幾個義子支持。

若是王某幾人真心謀逆,也不會一直不進攻集州。集州只有一千余兵馬,王某幾人雖然不濟,但五六千人還是有的。

而且王某幾人只想按照都統大人的遺命,前去成都護駕。這一點,王某再給集州王刺史的信中已經說明。」王建沒想到李英旭跟李振一樣難纏,不過最為在場這些人實際的領袖,他可不能退縮。

「李某可以認為是幾位都將無法拿下易守難攻的米倉道,而且得知了韓建和李振的計劃失敗後,所以才遲遲未進攻嗎?」李英旭笑著看向王建,他自然知道說服了這位,晉暉和張造二人就不在話下。

「李參軍這是來為王某等人指明道路的,還是來問罪的?」王建並沒有直接回答李英旭的問題,而是反問道,因為他不好回答那個問題。

「自然是前來指明道路的!」李英旭不禁高看了一眼這個王建,能作為三都的領袖,還是有點刷子,「不過你們真的要去成都府護駕?你們應該知道楊都統的兄弟楊復恭樞密使已經被貶為飛龍使,去成都府,你們覺得田令孜會怎麼對付你們?」

王建不禁沉默,對于這個問題,他之前也考慮過。他們是楊復光的手下,楊復光的兄弟楊復恭跟田令孜關系很不好,他們去了成都,肯定日子不好過。

他們三人商量過,但並沒有結果,甚至晉暉干脆說留在山南西道算了,到時候一人搶一州,過過癮也不錯。

「那不知李參軍是何意?或者說壽王殿下是什麼態度?」王建看著李英旭,想從對方知道其真實來意,

「很簡單,投靠壽王殿下,留在山南西道助殿下平定興元府叛亂,戴罪立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