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59章 流民危機(一)

「李參軍,這情況有些不妙啊!」

韓建看著安置點周圍明顯巡邏加強的利州駐軍,便回到一個剛剛搭建起來的茅草房里,對著正在整理床鋪的年輕男子說道。

這茅草屋里的床鋪自然不能跟其他相比,只是在地面上鋪了幾層稻草,然後做成一個床鋪的模樣,晚上就躺在上面睡覺。正在鋪床的李振並沒有起身,一邊把稻草捋平,一邊回答身後人的問題。

「難道韓刺史想放棄了?不過這個時候,就算是韓刺史你想放棄恐怕也晚了。現在,要麼繼續按照計劃實施,要麼就做好當階下囚的準備。」

看見一臉無所謂的李振,韓建此時有些後悔了,就不該听這位的來偷襲利州。

雖然李曄率領天策軍抵達利州,但韓建想到自己剛剛被鹿晏弘手中獲得利州刺史的任命,就這麼放棄了,有些不心甘。剛好這個時候李振說有辦法拿下利州,韓建便動心了。

李振的建議很簡單,把士兵藏于流民中,然後跟著流民隊伍混進利州城,再不濟也要拿下利州北面幾個重要關口。于是韓建就從自己和李師泰的部隊中挑選一部分精銳混進流民隊伍中,同時看到作為鹿晏弘重要謀士的李振也混進流民隊伍,他也跟著一起。

正是李振這自信的舉動,讓韓建選擇了相信李振。同時王建、晉暉和張造三人也答應會跟他們一起行動,在他這邊對利州發起進攻的時候,王建三人的軍隊也會沿著米倉道進攻巴州。

而且除了五人的部隊,鹿晏弘還讓自己的親信帶著數千軍隊駐扎在勉縣,牽制興州的牛勖部,同時還派出一千余人听從李振的命令,跟韓建一起同行。

就是這些因素,讓韓建比較有自信。雖然利州除了本州的駐軍外,還有天策軍,但是根據他們得到的消息,天策軍從成立到現在,沒打過幾場仗,而且都是平定農民叛亂而已。所以韓建沒有把李曄這個壽王放在眼里。

只不過當行動後,沒想到事情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為了不打草驚蛇,他們在經過三泉時,並沒有輕舉妄動,而是隨著流民隊伍來到利州。

不過到了利州後,情況就發生了一些出乎他們預料的變化。這一萬多流民中,他和李振率領的軍士有兩千余人,沒想到利州官府把流民分散在三個安置點。

他的手下,大多在利州城東的那處安置點,其次在利州城東的那處安置點,第二是利州城西的安置點,城北這處最大的安置點,反而最少。好死不死,城東和城西的安置點就在天策軍的軍營附近。

跟他不同,李振帶來的手下則是大多集中在城北這處安置點,大約700人,而他只有不到200人。

除了力量分散外,利州駐軍的反應也讓他有些驚訝。就說這城北的安置點,外面居然有上千的軍隊負責維持秩序,顯然有些反常。

听到李振的話,韓建有些有些不悅,「李參軍,事已至此,該如何辦,總得拿個主意出來。這次行動是你提議的,現在大家是一條繩上的螞蚱,所以希望李參軍不要藏私才是。」

李振拍了拍身上的草屑,站起來笑著道,「韓刺史何必這麼著急,雖然情況有些變化,不過還在掌握之中。想要拿下利州,可不是一件容易事,韓刺史這麼著急可不行。」

這次行動,是李振一手策劃,鹿晏弘也大力支持,而且還忽悠了韓建和李師泰直接派兵參與。本來他還想忽悠王建的,誰想到王建並沒有上鉤,而是選擇在米倉道配合。

說是配合,但李振卻是看出王建並不太相信自己的謀劃。不過有韓建和李師泰二人,李振也滿足了。

之所以鹿晏弘會同意這個計劃,自然是因為李振說的讓他很心動。

毫無疑問,等李曄手上的軍隊集結完畢後,肯定會揮師北上進攻佔據興元府的鹿晏弘部。雖然鹿晏弘並不怕,但王建和韓建等人跟鹿晏弘並不是一條心,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所以李振便想出了這驅虎吞狼之計,很簡單,以利州為誘,吸引韓建去進攻利州。只要韓建經不住誘惑,那麼其就別想月兌身,只能听從他鹿晏弘的驅使。

而且利州的重要性,即便沒有李振提醒,鹿晏弘也知道。如果能借韓建的手,拿下利州,這樣不僅能把朝廷大軍隔在利州以南,而且還能讓韓建去正面抵抗朝廷大軍的壓力,而他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為了讓韓建相信,李振提議他自己帶著一部分人參與行動。對此,鹿晏弘也有些猶豫,畢竟目前李振展現的才能,讓他不想失去對方,就不想讓其去冒險。不過李振堅持,認為只有這樣,驅虎吞狼的計策才能實現,鹿晏弘勸說無果,只能答應。

在外人看來,鹿晏弘都把最倚重的謀士都派出去了,對于這次行動的疑慮也就打消了。

「李參軍,你倒是說的輕松,這利州軍隊明顯察覺到什麼,戒備明顯變嚴。本將擔心沒等我們行動,反倒被外面的軍隊給一鍋端了,到時候大家都得成為階下囚。」韓建不滿地說道。

見韓建如此沉不住氣,李振沉吟了一會兒說道,「韓刺史,可否容李某去打探一下情況,也好從長計議,貿然行動,只會失敗。」

「現在對于我們這些人走動,外面的軍隊都在嚴加盤查,李參軍出去不會那麼容易吧!」

「韓刺史忘了,李某好歹也是讀書人。」李振略帶驕傲地說道。

韓建出自軍伍家庭,沒讀過什麼書,對于李振的驕傲,他雖然不滿,但卻沒法打壓下對方的氣勢。

不過正如李振所說,他的讀書人身份的確讓他輕易就出了戒備森嚴的崗哨,那些執勤的士兵听到李振的讀書人身份,特別是听到對方是去成都府趕考的考生,也不禁有些羨慕,自然沒有橫加阻攔。

不過在李振帶著一個隨從離開這處流民安置點後不到半個時辰,天策軍左廂騎兵都和左廂第一都就抵達了城北這處安置點,虎視眈眈的看著這處安置點。

「韓將軍,這些騎兵來著不善,現在怎麼辦?」李振的手下不禁有些著急,急忙來到韓建這里,李振不在,他的手下群龍無首,只能來找韓建。

「你們李參軍呢?」韓建追問道。

「李參軍半個時辰前離去後還未歸來!」

「告訴你的人,不要輕舉妄動,到時候看我的吩咐行事。」韓建沉聲道。

在韓建等人的注視下,安置點外的軍隊則是把這群流民集合起來,然後開始在流民隊伍中尋找著什麼……

「殿下,城北的那處安置點有左一都和騎兵都,城東的安置點是右廂騎兵都,城西是左二都。若是流民中有叛軍存在,必然是青壯年,直接把流民中的青壯年篩選出來即可。

有著天策軍在一旁監督,殿下不必擔心那些流民。」裴榮自信地對李曄說道。

「你們也不要掉以輕心,這是我們來利州的第一個挑戰,必須處理好。」李曄叮囑道。

「殿下,流民中叛軍畢竟只是少數,若是動武豈不是傷及無辜?」孫燁不禁擔憂道。

「他們對于叛軍藏匿其中隱瞞不報,那就是從犯,沒有無辜一說。」李曄可不是什麼聖母婊,他這雖然有些不近人情,但他不想去為了那些並不無辜的流民而把自己置于險地。

「殿下……」

孫燁還想再勸,但被李曄打斷,「孫長史不必多說,怎麼處理流民的問題,等這件事情過了後再說。」

就在此時,一個親兵隊正來到李曄面前,抱拳行禮道,「殿下,府外有一人想求見殿下。」

「胡鬧!殿下是什麼人想見就能見的嗎?」未等李曄發話,一旁的張威便指責道。

「這……」隊正臉色不太好看,不過硬著頭皮說道,「殿下,府外那人自稱李振,說是來幫殿下平定興元之亂的。」

「平定興元之亂?」李曄不禁有些驚訝,然後笑著對一旁站立不語的李英旭說道,「英旭,這李振跟你有的一拼啊,一樣那麼傲。沒想到也姓李,難道也是隴西或者趙郡兩支李氏的族人?」

李英旭有些尷尬,尬笑道,「殿下就不要打趣下官了。不過這個李振是不是隴西李氏或者趙郡李氏,下官不太清楚,畢竟分支太多。不過下官好像在哪里听到過李振這個名字,不過一時有些想不起來。」

「本王也有些這種感覺,難道他真的出自隴西李氏或者趙郡李氏?」

在唐朝,李乃國姓。除了隴西和趙郡兩支外,還有李唐皇族以及那些有功之臣被賜姓李的,所以姓李並不稀奇,而且重名重姓也有可能。

不過這個李振算是勾起了李曄的好奇,見見也無妨,畢竟對方也算是來投靠自己的,總不能拒之門外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