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46章 興元府變故(二)(二更)

「殿下,這是荊南目前的情況。」

王府中,李英旭拿著一份厚厚的資料,讓張威交給李曄。這些資料自然不是李英旭在李曄確定要去荊南才搜集的,而是之前就在準備,不然不會這麼快。

看著眼前的資料,對于荊南,李曄了解的更加透徹。

荊南節度使前身為荊州大都督府,同時在治所江陵,設立了江陵府。

從唐朝建立到現在一共設立了八個府,其中安史之亂前一共有京兆府、太原府、河南府(即洛陽)和河中府,安史之亂後,又陸續設立了四個府,分別是鳳翔府、成都府、江陵府和興元府。

不過這八個府的設立並不同,除了江陵府外,其他七個府都跟皇帝有關,都是因為皇帝到過。而江陵不同,江陵設府,存粹是因為人口激增,所以才設府。

別看荊南節度使下轄七州,但人口卻不比西川少。此時的荊南節度使下轄的七州在冊人口就有50萬戶,其中江陵府就有20多萬戶,佔據了荊南近半的人口。

荊南的情況,之前李曄便有所了解。在此之前,名義上的節度使是鄭紹業,實際上卻是陳儒,但荊南又真正控制在監軍朱敬玫手中,所以荊南的局勢比較復雜。

但總體來說荊南的軍事力量並不強,或者說陳儒和朱敬玫二人的實力不強,至于下轄的各州刺史,對于誰擔任這個節度使並沒有多大意見,所以李曄入荊南,主要是對付陳儒和朱敬玫二人。

此時的荊南,陳儒控制著三千牙兵,朱敬玫控制著五千忠勇軍,雖然陳儒是被朱敬玫推上位的,但兩人之間也不和。

朱敬玫在荊南的名聲也不好,經常以莫須有的借口誅殺很多將領和商人,奪其財物。按照資料上所說,朱敬玫在荊南做的事是天怒人怨,而且忠勇軍也毫無軍紀,所以即便是李曄處理掉這位,荊南的反對聲音不會多大。

而且李曄還看重的是朱敬玫的家產,對方奪了那麼多人的財物,想來身價不菲,若是能搶過來,起碼短時間不用擔心軍費問題。

「殿下,若是按照這上面所說,我們或許可以從陳儒和朱敬玫兩人之間的矛盾下手,誘使兩人內訌,這樣殿下在荊南的阻力就會小很多。」一旁的鄭凝績看後,沉吟了一會兒說道。

「鄭司馬此言差矣。」裴榮搖了搖頭,「鄭大人所說的情況,是對殿下最有利的,不過也不排除兩人摒棄前嫌,聯合抵制殿下。

要知道殿下此去不僅僅是擔任江陵牧,而且還要出任節度使。陳儒自稱留後,顯然也很看重節度使的位置,殿下此去,無異于奪了本屬于陳儒的位置,若是在朱敬玫的唆使下,兩人聯合起來的可能很大。」

「殿下有天策軍,難道這兩人還敢犯上作亂不成?」孫燁不屑道。

雖然自己的女兒不是壽王正妃,但好歹是個側妃,所以孫燁這段時間也很高興,說話的底氣也增加不少。

而看到孫燁這副表情,裴榮也很不爽,要不是自己沒有女兒,豈會讓對方後來居上,爬到他的頭上?好在李曄並沒有因為孫燁是其岳父就刻意偏袒對方,對于天策軍的事,並沒有讓孫燁插手。

「孫長史,話不能這麼說。雖然殿下有天策軍隨行,但若是能不戰而屈人之兵,自然是最好的。」李英旭並沒有顧忌孫燁的身份,而是就事論事。

「對于荊南,本王了解的並不多,只是在這紙上得知。肯定不能靠這片面之說,便定下結論,所以本王需要有一人先行一步,去荊南為本王打前站,模清荊南各方勢力的情況。」李曄想了一會兒說道。

按照資料上的介紹,荊南雖然地處長江沿岸,但畢竟是交通便利之地。北可上山南東道和山南西道,南接湖南觀察使、黔州觀察使,西扼東西二川,東聯淮南等地。

更重要的是這里的人口。雖然荊南之地只有50萬戶,不如西川,但要知道西川可是有十幾個州,荊南只有七州。在這個年代,人口是最重要的,人口越多,意味著士兵更多。

「殿下,下官願往。」李英旭站出來請命道。

李曄認真地看著對方,沉聲道,「你可要想好!」

「殿下,下官乃江夏人,從小便在附近游歷,對于江陵比較熟悉,殿下手下的人沒有比下官更為合適的。」李英旭認真道。

「既然你執意堅持,那這件事就交給你了,若是立下大功,本王一定重重有賞。」李曄說道……

「給我守住,只要守住,本帥都重重有賞。」

興元府,此時的城樓上,一聲戎裝的牛勖在一眾親兵的保護下,在來回巡視,並不忘鼓舞軍心。

而在城外,密密麻麻的軍隊正在逼近城牆,箭矢橫飛。突然‘錚’的一聲,一支利箭射穿了他旁邊的一個親兵,看著那插在脖子上的箭矢,沒怎麼上過戰場上的他頓時胃不舒服,連忙在親兵的保護下很快就下了城樓。

本來城樓上的守軍士氣就不佳,作為節度使的牛勖又逃離城樓,讓士氣大幅下跌。好在城外的敵軍,沒有多少登城器械,不然能不能守住都是一回事。

下了城樓,牛勖連忙尋得一安全之處,便問著身邊的人,「晉國公那邊傳來消息了嗎?」

旁邊的人神色有些為難,「節帥,消息三天錢才傳出去,興元距離成都有上千里之遙,估計消息還沒有抵達成都府。」

「怎麼這麼慢?其他州的援兵呢?不是讓他們來增援嗎?怎麼還不見人?」牛勖大罵道。

「節帥,只有鳳州、巴州兩地派了援軍,其他各州還沒有消息傳來。」旁邊的人吞吞吐吐地說道。

「廢物,都是一群廢物,到用人的時候,沒一個靠得住。還有這些忠武軍的逆賊,居然敢進攻興元,等這件事過後,本帥一定要把他們大卸八塊!」

想也不想,那些沒有回信的各州,十有八九是想作壁上觀。想到平時那些刺史畢恭畢敬,真到用人的時候,一個個都不出手,脾氣本就暴躁的牛勖頓時怒不可遏。

對于進攻興元的軍隊,他也打听清楚了,是楊復光組建的忠武八都,帶頭的就是鹿晏弘。他沒想到鹿晏弘膽子這麼大,居然敢進攻興元,而且也沒想到自己的軍隊敗的這麼快,對方基本上一天下一城。

其實這也很正常,山南西道的軍隊雖然有數萬,但沒有上過大點的戰場,封閉的地形,讓這里的軍隊軍容渙散,怎麼可能是南征北戰的忠武八都的對手。而且忠武八都人多勢眾,很多地方官員,要麼聞風而降,要麼聞風而逃,都沒什麼抵抗,忠武八都就打到了興元府城下。

現在鹿晏弘手上就不到五千軍隊,城外的忠武八都有著近兩萬人,這怎麼打?並不是鹿晏弘手上沒軍隊,整個山南西道的軍隊加起來也有四五萬,不過卻分布在各個大小軍頭手上,听從鹿晏弘指揮的軍隊只有不到兩萬人,而且還有一半在鳳州,那是當初用來防備黃巢大軍的。

之前,山南西道的威脅是來自佔據長安的黃巢,自然得在鳳州囤積大軍,誰能想到會有敵人從東邊打來。

興元府的軍隊跟忠武八都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對手,更別說現在數量佔據劣勢,任誰都不看好這守城之戰。

生在這個年代的人,藩鎮割據,城頭變幻大王旗,要是死忠某一人,肯定在這亂世活不長久。之前牛勖勢大,他們選擇投靠牛勖,現在忠武八都勢大,他們為什麼不可以投靠忠武八都?

在這個年代,朝三暮四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你看看李克用,人家還造過反的,現在不也當上了河東節度使?

正在那里大發雷霆的牛勖自然不知道自己認為忠心的手下,已經在開始考慮後路了,要是他知道了,不知道會不會氣死……

「鹿將軍,我們缺乏大型攻城器械,這樣攻城,傷亡會很大,不如先停下來,等攻城器械做好了再攻城不遲。」

看著數次進攻都未拿下興元城,正在軍隊後方觀戰的王建不禁建議道。

「王將軍此言差矣。根據降將吐露的消息,此時興元府並沒有多少軍隊,若是等對方援軍到來,我們就不好打了。攻打興元府,我們要的就是攻其不備,若是不能在朝廷反應過來前拿下興元府,我們就真的成了叛軍了。」旁邊的綠袍男子笑著說道,並不在意攻城的傷亡。

「李參軍說的是,只要拿下興元府,傷亡大點並不影響。」鹿晏弘哈哈大笑道。

「將軍,營外有人前來,自稱是城中牙兵將領派來的代表。」

「什麼情況?」鹿晏弘眉頭微微一皺。

一旁的綠袍男子則是笑著對鹿晏弘行禮道,「恭喜將軍,賀喜將軍,看來城中的牙兵並不想跟將軍拼個你死我活,是來投降了。只要將軍把這事交給李某,李某一定不會吹灰之力便把興元府給將軍拿下。

只要拿下興元府,山南西道其他地方,歸附將軍都是遲早的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