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21章 行宮除夕夜(二)

今天的安化公主打扮比較漂亮,一身淺紅色的宮裙,身姿婀娜,秀外慧中。由于李曄等人的大皇姐早逝,所以安化公主就相當于長姐的存在,雖然其母妃出身並不高,但在幾個皇弟、皇妹心中的印象很好,都忍不住跟起親近。

可本該心情愉悅的欣賞歌舞、吃著美味佳肴的對方,此時臉上則是濃濃的有仇,讓人看了有些心疼。

一旁的金華公主和仁壽公主雖然有些看不下去,但卻沒有來安慰。這兩位公主和昌寧公主的年齡一般大,也就相差一歲而已,也都到了可以嫁人的年齡。

雖然不忍心二皇姐嫁到南詔那蠻荒之地,但若是真的和親,肯定會嫁出去一個公主。若是安化公主不去,就是從下面三個公主中選一人,昌寧公主有喜歡的人,還是壽王的胞姐,肯定不會讓其去的,也就只有金華公主和仁壽公主。

兩人的母妃也不是什麼尊貴的身份,要是輪到她們,根本容不得她們拒絕,所以這個時候她們不會去自找麻煩。這就是皇室,有句話說的很對,皇室無親情,有的只是利益而已。就像之前李儇對李曄很器重,但現在也跟當初對吉王一樣,慢慢疏遠了。

跟金華公主和仁壽公主不同,昌寧公主不忍心看著二皇姐如此憂愁下去,便徑直來到對方身邊,柔聲勸道,「二皇姐還是在位和親一事擔憂?其實二皇姐不必太擔心,我听老七說,五皇兄對于和親屬于那種不支持也不反對的態度,現在老七也參與著這個事,一定不會讓二皇姐你嫁到南詔去的。」

說到嫁人的事,昌寧公主就想到了在天策軍中任職的劉奎,對方為了等她也一直未婚,不過兩人的婚事能不能成還不好說。畢竟劉奎並不是什麼世家子弟,而她則是大唐公主,這身份的差距注定兩人的是困難重重。不好好在有李曄在一旁撮合,不過現在李曄也被五皇兄疏遠,兩人的事就少了一個有力的助力。

當然她這還不著急,可眼前的二皇姐過年後就二十歲了,放在民間那都是老姑娘了,可一直被和親一事給耽擱了。這一切都怪那個高駢,提什麼和親,對方是渤海郡王,朝中重臣,他的建議就連五皇兄這個皇帝都不能忽視,沒見田令孜都對高駢沒轍嗎?

可安化公主被傳出要與南詔現任皇帝和親一事後,其他大臣家的子嗣,肯定就不會考慮安化公主了,所以對方就這麼被耽擱了下來。讓好好地一個公主,硬生生變成了一個大齡女子。

安化公主強打起笑容,看著真二八芳齡的七皇妹,「昌寧,壽王他能行嗎?現在五皇兄對他……」

說著安化公主看了看對面正在閉眼欣賞樂曲的李曄,心里也沒底。

昌寧公主勸道,「二皇姐,現在除了老七能幫你,其他人也幫不到你。老七素來聰明,肯定有辦法的。六皇兄雖然也好,不過他在五皇兄面前根本說不上話,也只有老七了。」

之所以昌寧公主跟安化公主關系好,除了親情之外,兩人的處境也差不多,婚姻注定了多磨難。

「不說我了,我這個事沒那麼容易,你跟那劉都頭怎麼樣了?」或許是不想自己的事情影響其他人的心情,安化公主很貼心的轉移話題,也不想去想這煩心之事,暫時忘卻這煩惱。

昌寧公主白皙的臉蛋兒微紅,有些害羞的看著安化公主,扭捏道,「二皇姐怎麼提起這個了?他只是一個都頭,家境也一般,若是沒有五皇兄的賜婚,也很麻煩。」

說到後面,昌寧公主的情緒也有些低落,她雖然有喜歡的人,但情況並不比安化公主好多少。但說服李儇賜婚,這何其之難,而且還是有宗室的反對,這都是她需要考慮的。

「麻煩算什麼?你比皇姐好,起碼有個喜歡你而且你也喜歡的人。」安化公主自嘲道,這也是作為皇室公主的悲哀。

雖然唐朝比較開放,但現在不是盛唐時期,而且她是一個公主,自由戀愛什麼的,根本不可能,一般都是賜婚。而且她們在其父皇在世時,都很年幼,而且不得李的喜愛,她們的婚事也就沒有下文。後面又遇到一個不務正業的五皇兄當皇帝,成了宮中沒有存在感的人。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魚玄機《贈鄰女》中的兩句詩算是寫出了她們女兒家的想法,或許只有同為女兒家的魚玄機才懂得女兒家的心思。皇室本無情,作為皇室的公主,她們的婚姻根本由不得自己做主,其中摻雜了多少利益糾葛,想要得到一段真正的感情何其之難。

劉奎或許是因為昌寧公主的身份,但其從長安帶著昌寧公主從叛軍手中逃月兌,可謂是共患難。而對方為了等她,也願意一直不考慮結婚一事,能遇到這樣的人,安化公主也挺為自己這個妹妹高興的,起碼比她好,而且有盼頭。

就在兩女在那竊竊私語的時候,大殿里卻是傳來嘈雜聲,原來是高興的福王想讓李曄當場作首詩詞,雖然李儇對這個不感興趣,但這會兒也沒壞眾人的興致。壽王在作詞方面的能力,他也有所听聞,也想借這個時候看看壽王能做出什麼詩詞。

由于是除夕夜,李曄倒也沒推辭,反而想讓這個除夕夜的節日氣氛更濃一點,他很享受這種家庭的氣氛。看到人群中意氣風發的壽王,安化公主也在思考,正如昌寧公主所說,現在她能否擺月兌和親,恐怕也只有靠對方了。雖然希望不大,也只能死馬當活馬醫……

相比于行宮中的熱鬧非凡,迎賓館里雖然燈火通明,大紅燈籠也是高高掛起,可是節日氣氛還是差了點。倒不是因為民族問題,雖然南詔現在的皇帝是蠻族,朝中也有不少少數民族,但漢族也不少,而春節也是他們要過的日子。

不過對于這個春節,以楊奇肱為首的使團眾人雖然有心過這個節日,但想到此行目的,對于唐人這盛大節日,也都沒了多少興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