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73章 初聞鳳翔變(三)(三更)

「恭喜節帥大人!」

鳳翔節度使府邸,在李昌符等人的高呼下,李昌言坐上了那屬于節度使坐的位置。相比于李昌言的高興不同,下面的人不少都五味陳雜,表面雖然也在祝賀,不過內心卻苦澀不已。

在一個時辰前,鄭畋帶著少數親信和數百親兵離開了鳳翔城,並把節度使的大印交給了李昌言,算是徹底放棄了鳳翔節度使的位置。雖然不甘,不過局勢到了如此地步,要麼鳳翔生靈涂炭,要麼放棄這位置,只是鄭畋選了後者而已。

「諸位不必客氣。這次起兵,實屬無奈,只要諸位願意奉我為這鳳翔節度使,我也不會為難大家,我的初衷也是為了保住鳳翔府。大家也不必擔心,諸位依然擔任原職。」

李昌言知道,自己這次得位名不正、言不順,不滿自己的人很多,但現在肯定不能亂來。起碼要等他徹底控制住鳳翔府之後才能把那些不服自己的人換下,現在他要做的就是安撫人心。

很快李昌言就宣布了兩個任命,任命自己的幕僚趙瑞為鳳翔節度使府下行軍司馬,任命李昌符為隴州刺史。其他的職位,他暫時沒有動。

不過鄭畋辭去鳳翔節度使並不意味著李昌言就能接任,鄭畋的辭職沒有得到朝廷的準許,李昌言這節度使之位也是其自己任命的,朝廷也沒有承認。若是朝廷一日不承認其節度使的身份,其就是叛軍,那樣周圍的諸鎮就有理由來攻打他。鳳翔府現在的軍隊也只有兩萬出頭,兵力並不雄厚,所以李昌言現在必須解決身份問題。

「趙司馬,你有何辦法可以讓朝廷承認我的節度使身份?」趙瑞在這次行動中給李昌言出謀劃策甚多,不然他也不可能這麼快就拿下鳳翔府,所以他才力排眾議,任命對方為行軍司馬。

趙瑞沉吟了一會兒,很快想到一個主意,「下官倒是想到一個好主意,不過就看節帥是否采納。」

「先生請說!」李昌言連忙道。

「若是節帥想讓朝廷這邊承認節帥這節度使的合法性,從王鐸那邊肯定不行。節帥趕走鄭相公,勢必會惹王鐸的不快,到時候肯定會在陛下面前參節帥一本。

所以要想得到朝廷承認,就不能從王鐸這邊下手。下官听聞太監田令孜貪財,若是節帥願意以重金賄賂田令孜,以田令孜對陛下的影響,定能讓陛下下旨承認節帥的節度使。」

「那先生認為需要多少錢財才能買通田令孜。」李昌言沉聲問道。

「起碼十萬貫,節帥最好是準備二十萬貫,以備不時之需,否則以田令孜貪婪,不一定會幫節帥說話。」趙瑞沉聲道。

「十萬貫?」听到這個數字,李昌言不禁皺眉。

之所以此次李昌言兵變能夠成功,就是因為利用了軍中對削減軍餉的不滿,但這也說明鳳翔府府庫空虛。雖然不知道府庫中還有多少錢糧,但十萬貫也不是一筆小數字,這讓他有些猶豫。

「節帥不可因小失大。只要節帥可以坐穩節度使之位,這點錢財算不了什麼,而且節帥還可以趁機從黃巢那里詐來一部分錢糧,這樣節帥就不會出太多。」趙瑞見李昌言神色猶豫,當即勸道。

「行,就這麼辦。」李昌言咬了咬牙,然後看著趙瑞,「不知先生可否代我前去求見田令孜,其他人去,我不放心。」

「節帥放心,下官定不辱使命。」……

等李曄接到宮中太監的消息而趕到行宮的時候,發現大殿內的氣氛很微妙,不僅田令孜、陳敬在,在他到後,裴澈、簫遘、韋昭度三位宰相也相繼趕來。

「你們都來了,看看吧,這是王卿從關中派人送來的奏折。」

楊復恭顯然是知道奏折的內容,沒有去拿,所以第一個拿的自然就是田令孜。田令孜拿起奏折看了之後,有些驚訝,不過李曄卻是從其眼神中發現了一絲高興、幸災樂禍,這讓他對奏折的內容有些好奇。然後裴澈、簫遘幾人先後拿起奏折,每個人的表情都不同,不過臉色都有個共同點,那就是充滿擔憂。最後奏折才來到李曄手上。

其實按地位,應該李曄最先看,不過田令孜卻是搶了過去,然後順手就把奏折給了幾個宰相。李曄當然知道田令孜是故意的,不過他也沒發作,犯不著因為這小事而當場鬧翻。

「陛下,臣建議立即出兵平叛,不可縱容這等叛亂行為,否則朝廷的威嚴將會受到很大的打擊。」一旁的簫遘最先站出來,一臉正氣,大有親自披掛上陣的意思。

「陛下,這是老奴以為應該慎重考慮,等查清事情緣由再做決定不遲。」簫遘贊成的,田令孜就反對,誰叫這簫遘老是跟他作對。

本意王鐸走後,自己就少了一個勁敵,誰知這簫遘比王鐸還不給自己面子,這讓他很不喜,不過暫時沒合適的借口收拾對方。

「晉國公此言差矣。」簫遘針鋒相對道,「若是主張此等叛亂之人,朝廷威信何在?鄭相乃陛下肱股之臣,于社稷有功,而李昌言不思報國,反而犯上作亂。若是不嚴懲,其他藩鎮將領都照做,怎麼平叛?還談何收復長安?」

「此時李昌言已經控制鳳翔府,此時若率軍進攻鳳翔,萬一黃巢賊軍趁機進攻興平、,則興元委矣,到時候三川之地不保。」田令孜冷言相對道。

听到田令孜這話,李儇有些猶豫,他可是很看重他的命,若是真的因為進攻李昌言而讓黃巢軍隊鑽了空子,豈不是更不妙?

看到一旁眉頭緊皺的李曄,他便不禁問道,「壽王,你覺得如何?」

「皇兄,此等軍國大事,臣弟也不敢妄作評論。不過鄭相對皇兄的忠心不言而喻,這次雖然丟失鳳翔,但主要責任也不在鄭相。臣弟只是希望皇兄不要降罪于鄭相。」想到鄭畋和田令孜兄弟二人的關系可不好,李曄也怕這位大唐的功臣被田氏兄弟二人趁機迫害。

當然,李曄擔心的還不是這個,而是李昌言的這次叛亂。李昌言這次叛亂可謂開了一個不好的頭,他心里肯定贊成嚴懲李昌言,不然到時候其他軍隊都這麼做,還怎麼指揮軍隊?

不過田令孜的話也有些道理。朝廷在關中的軍隊本就薄弱,旁邊還有擁兵十余萬的黃巢大軍,若是此時進攻李昌言,無異于給黃巢機會。所以現在的局勢對于朝廷來說,很尷尬,這麼做不是,那麼做也不是。

李曄沒有給出建議,李儇有些失望,不過還是點了點頭,「鄭卿乃國之棟梁,朕自然不會怪罪于他。傳朕的命令,任命鄭卿為太子少傅,讓其盡快趕到成都。」

太子少傅,太子太傅的副職,也就是負責教導太子的人。不過此時李儇沒有子嗣,張淑妃雖然已有身孕,但還未臨產,是皇子還是皇女也不知道,所以這個太子少傅其實就是個虛職。

「是,陛下!」一旁的太監劉季述連忙點頭,並記下李儇的吩咐。

劉季述現在並沒有名,不過在歷史上卻是大名鼎鼎,就是他和楊復恭把歷史上的唐昭宗捧上位,不過後面又發起宮廷政變,廢唐昭宗,立昭宗太子為帝,當然後面失敗了。

當然現在的劉季述只是李儇身邊的一個太監,他其實也有背景,當初擁護李儇登基的三個權宦中,就有他的養父劉行深,只不過劉行深沒多久就死了。沒有了靠山的劉季述自然混的不行,不過現在倒是深得李儇信任,但距離權宦尚遠。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