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0章 天賜的機會(二更)

听到李曄所說是府上長史裴榮所說,李儇也就沒繼續追問。不過李曄明顯感覺到田令孜的神色變化,有一種大松一口氣的感覺,里也沒感覺錯,仿佛之前那話不是李曄自己想到的,對方很放心的感覺。

不過李儇的下一句話,田令孜放下的那顆心,又提起來了。

「壽王以後就隨朕參與處理政務,作為親王不能老靠府中長史,也需要多接觸政務。」

李曄一愣,這算是好事嗎?毫無疑問,這的確是好事,李儇讓他參與機要事務,意味著他不再像以前那樣只是一個普通的親王,也意味著田令孜又多了一個威脅。以前李儇遇事就與田令孜商量或者全由田令孜處理,這就給了田令孜很大的權力,而他借這個權力控制李儇。

但如果讓李曄參與這些機要事務,田令孜再想像之前那樣欺上瞞下,可就不容易了,除非是他能把李曄變成自己的人,或者把李曄趕走。但以目前的局勢來看,這好像很並不現實。

「多謝皇兄。」

為了不讓對方反悔和田令孜等人反對的機會,李曄說時遲那時快,直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搶在田令孜開口前謝了恩,這讓田令孜很是不快,但確沒法發作。

「都是兄弟,壽王不必如此客氣。」李儇揮了揮手,顯然不以為意。

田令孜則是不想僖宗再胡來,當即說道,「陛下,老奴建議陛下應該立即啟程前往成都。黃巢賊子在長安自立為帝,肯定會率領大軍來襲,鄭節度使手上兵力並不雄厚,之前就出現不少將領投降叛軍,萬一鄭節度使不敵叛軍而投降,陛下聖駕危矣。只有立即前往成都府,憑借蜀地之險,學玄宗皇帝之策,在成都指揮各地勤王大軍平叛,等平定叛軍、收復長安後,便可重回長安。」

「我相信鄭大人不會投降黃巢叛軍。」李曄開口辯解道。

田令孜神色不悅,看向李曄的眼神充滿寒光,「壽王殿下年幼,不知這些臣子的情況。當初安祿山不同樣是手握大軍的將領,最後還不是反叛了?殿下不要輕而易舉相信旁人的話,到時候威脅到陛下安危,殿下能擔起這個責任?

別看咱家是不全之人,但對于聖上的忠心沒有絲毫的改變。不像那些大臣,拿著聖上給的俸祿,在聖上有難之時,不想著救駕,反而投降叛軍。」

面對田令孜這冠冕堂皇之話,李曄心里冷笑不已。或許對方說的沒錯,但完全是跑偏概念,而且讓他沒法去反駁。

歷史上的太監,的確很少有叛亂的。因為太監失去了男人那重要物事,篡權也沒用,最多是當一個權宦。但臣子則不同,臣子勢力太過龐大是能威脅皇權的,也是這個原因,歷史上的諸多皇帝都很信任太監,利用太監來平衡那些不听話的大臣勢力。

「好了,阿父。」李儇有些不高興,「壽王並沒有這個意思,阿父就不要逮著壽王不放。你們都是朕十分信任之人,萬不可內訌。」

「是,皇兄(陛下)!」

「阿父說的沒錯,興元距離關中太近,我們不能冒險。阿父,吩咐下去,明天就啟程前往成都府,並派人先趕到成都府做好準備。牛節度使,你坐鎮興元府,一定要守住各個交通要道,若是叛軍來襲,務必阻擋住叛軍,等平定叛軍,朕一定會論功行賞。」

「微臣遵命!」

听到李儇的保證,牛勖當即大喜。在牛叢下去之後,田令孜見李曄並未離去,稍稍有些猶豫,但隨後還是開口。

「陛下,此次聖駕前往成都府,身邊只有幾百神策軍將士。而神策軍在之前的作戰中損失慘重,十不存一,老奴想懇請陛下允許老奴招募新兵,重建神策軍。」

「重建神策軍?」李儇並未反對,「阿父打算組建招募多少新兵?」

「老奴打算組建神策新軍54都,每都千人。到時候神策新軍將成為陛下手中的精銳,也不會再出現這次的情況,無論是平定叛亂,還是震懾各路藩鎮,都有很大作用。」田令孜語重心長地說道,不知道的還真以為對僖宗忠心耿耿。

田令孜等宦官的權力就是靠掌握了神策軍。自從安史之亂之後,神策軍逐漸成為唐王朝震懾地方的精銳部隊,全盛時期規模高達20萬人。後來宦官逐漸控制了這支部隊的指揮權,也正是因為手握軍權,宦官才能干涉朝政,隨意廢立皇帝。

不過神策軍現在早已腐化,戰斗力不行。黃巢進攻潼關更是把神策軍打的損失慘重,現在的神策軍要麼分散四方,要麼被各路藩鎮所收編。而神策軍是田令孜等權宦把控朝政的重要工具,在目前神策軍面臨崩潰的時候,自然要重建,只有這樣,田令孜才可以繼續維持其地位。李儇繼位的時候很小,長大後,多沉迷于馬球等與國家大事無關的愛好中,對于這些並不是很了解。他的世界觀,主要就是由田令孜等權宦塑造出來的,自然無法理解田令孜此舉的真實意圖。

「一切就如阿父所說的辦,有阿父在,朕很放心。」對于軍隊,李儇並不在乎,既然田令孜要這麼做,那麼肯定是對的。

看到田令孜這麼容易就組建新的神策軍,李曄不羨慕是假的。可是他現在年齡太小,想去爭取,也沒那麼容易,只能看著田令孜掌握那數萬神策軍。

李恪一回去就把這個事給裴榮說了一下,雖然對田令孜得到重組神策軍的權力而感到憤恨,但想到李曄後面可以跟隨僖宗身邊,參與機要事務,裴榮臉上頓時笑容滿面,對于田令孜重組神策軍一事直接拋在了腦後。

「殿下,陛下準許你隨侍左右,並參與機要事務,這對殿下來說簡直就是天賜良機。殿下可以借這個機會,獲得陛下信任,以及在朝堂面前展露殿下的才華。」

「裴大人,現在陛邊除了殿下,就剩下田公公那批人,南司(朝官,北司指宦官)官員現在都還在長安。裴長史說這些,跟沒說有什麼區別?」張威撇撇嘴道。

李曄發現一個事,那就是宦官和朝官好像真的尿不到一個壺里去,就像他身邊的張威和裴榮,就互相看對方不順眼,這樣互相拆台的情況好像一直都有。

「張公公這話,在下不敢苟同。黃巢建立偽齊政權不得人心,相信很多忠于大唐的大臣會前來追隨陛下。現在是殿下的機會,殿下現在年幼,而且在朝臣面前並沒有什麼影響力,若是在未來一段時間殿下能夠嶄露頭角,對于殿下未來的幫助很大。」裴榮直接無視了張威那不高興的眼神,自顧自地說道。

李曄看了一眼裴榮,也在思考對方的話。自己現在的確不適合掌兵,不過卻可以積累自身實力,無論是硬實力,還是軟實力。增加在朝臣心中的好印象,這是軟實力,要是當今陛下遇到不測,他上位的反對聲音就不會很大。

想到這兒,他開始明白裴榮的打算了。對方可能在押寶,或許通過這段時間兩人的交談,對方可能猜到自己不會甘于平庸,特別是對現狀的不滿。對方猜到也沒什麼,那都是對方的猜測而已,不過要是對方願意輔助自己,對他來說自然是個好事。

殊不知,李曄這邊在為得到天子的恩賜而高興的時候,那邊田令孜等人也在談論李曄這個年幼的壽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