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百九十二章 弈者風度(十一)

武後的一系列動作之後,長安的暗流暫時平息。

權竺晉升了爵位,快馬加鞭趕回神都,坐鎮右玉鈐衛。

權策前往藍田縣,犒勞左領軍衛。

李旦的圖謀,遭到劇烈抵制,事實上已經宣告失敗。

上官婉兒給他預留的退路,也被王之賁盛怒之下一擊而碎,征召了半截的地方鋪兵,全數解送返回原籍。

武後下制,以安西軍撤回的三千老兵,並入焰火軍,焰火軍滿編兵額九千人,以安東軍撤回的四千老兵,並入虞山軍,虞山軍滿編兵額一萬人。

仍舊以安國相王李旦總領兩軍擴編整訓之事。

不久之後,檢校地官尚書狄光遠和夏官侍郎王之賁,相繼上奏自劾,自劾的罪名也頗有意思。

狄光遠自劾不當仗恃父權,逼迫朝中和宮中同僚,為他驅馳傳送公文,有礙朝野觀瞻,有僭越妄為之罪。

王之賁則自劾毀壞夏官衙門公物,行事不謹,下令草率,致使地方鋪兵返回原籍之時,輜重籌備不足,令兵員遭遇凍餒之患。

兩人的自劾,都沒有送達御前,上官婉兒以口頭方式轉達,武後嗤笑一聲,讓她酌情處置。

上官婉兒遂傳令,令狄光遠登門,向代他傳送公文的王之咸、趙倉、李多祚、楊思勖等人道歉,令王之賁出資,修復夏官尚書簽押房的大門。

一來一往,有如兒戲一般,將長安先前暴裂無聲的事態,緩和了下來。

但這當中,仍有太多深意,值得品味再三。

李旦膽大妄為,闖下禍端,卻沒有得到怪罪,反而得了擴編的尚方寶劍,是不是代表著他重新得到武後恩寵,要重回朝堂中樞?

狄光遠打著老父親狄仁杰的旗號自劾,是不是代表著才改旗易幟的狄仁杰,已經一步到位,加入了兒子狄光遠的激進勢力?

又比如王之賁在夏官衙門震懾全場,讓夏官尚書鄭愔顏面掃地,告病在家,他是上官婉兒的人馬,這是不是預示著因為鋪兵之事,權策與上官婉兒矛盾更加尖銳?

再比如,權策在藍田縣召見狄光遠和王之賁兩人,隨後他們便上奏自劾,顯然是承受了權策的壓力,不得已而為之,那麼,是不是代表著他們二位,日後在權策黨羽之中,地位會邊緣化,不再受到信任?

眾說紛紜,不管怎樣,權策對麾下黨羽的控制力,最是令人側目。

這種于無聲處听驚雷的方式,是權策恪守大規矩,從不逾越的產物,也是他一以貫之的風格,令人欽佩,也令人清晰感受到權臣的真正模樣。

任你如何張狂,如何勢大力沉,敢于串聯軍伍、地方和中樞,悍然挑起朝政火花,到他手中,爪牙盡去,只有俯首帖耳一途。

像無數次證明了的那樣,權策就是朝廷的定海神針,有他在,朝局便不會亂,更不會失去控制。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李旦闖的禍,好不容易才平靜下來,太平公主又來上奏,內容令朝臣又一次頭皮發麻。

她要辭爵歸庶。

太平公主要辭去一品公主爵位,自貶為庶民。

顯然,這位幾乎擁有天下,得寵數十年的公主殿下,在武後對李旦一而再、再而三的扶持和晉封當中,她已經忍無可忍,失去了耐心。

這封辭爵歸庶奏疏,是她的態度,重新申明她的誓言,李旦繼位登基,她便自戕,並不是虛言,在武後開始重用寵愛李旦的時候,她也將開始籌劃著踐行誓言。

頭皮發麻歸頭皮發麻,文武群臣和皇族公卿這次卻是無人能插得上手,只能站在一邊,靜靜地等候著武後的反應。

可惜,他們失望了。

上官婉兒第一時間將奏疏上呈武後,武後看了一遍又一遍,嘆息了一聲又一聲。

卻沒有做出任何反應。

上官婉兒難以置信,特意側面強調了一下,武後只是說了句,「累了權策了,亙古君臣,何止千萬,沒有帝王像朕,也沒有臣子像他」

上官婉兒聞言,登時失了興致。

她想起不久前,權策主動要求武後屏退左右,她出了宮殿,布置了軍事異動,那段時間內,肯定發生了什麼事情,有關太平公主的。

她的心頭泛起幾分憐惜,她那可憐的郎君,這回,又不知該如何頭疼。

太平公主府,氣壓極低。

太難過公主的正堂寢居,關門閉戶,不準任何人入內。

包括她的兩個兒子薛崇胤和薛崇簡。

「香奴姐姐,母親的奏疏,是誰出的主意?」薛崇胤沉聲詢問站在門前的香奴,面上神情一片陰晦,很是壓抑。

「就是,大兄與我一同返回長安,沒有跟大兄商量過,母親何以如此行事?是誰在攛掇母親?」薛崇簡也是滿月復怒氣。

香奴淡淡苦笑,「兩位郎君,近段時間,公主殿下心緒不佳,身子也不爽利,未曾召見過任何人」

她沒有直接回答問題,但等同于側面回答了。

沒有誰出主意,都是太平公主自己做的決定。

薛崇簡郁悶至極,用力跺了跺腳,在門前拉磨一樣轉來轉去。

「香奴姐姐,你讓開,我有話要與母親說」

他在藍田縣听了大兄的謀略,顯然已經放棄了勸服武後立李旦為儲,轉而因勢利導,著眼將李旦視作個緩沖踏板,圖謀在後,他必須要將此事內情說清楚,緩解母親的憤懣和焦慮。

香奴搖搖頭,「殿下吩咐了,不見人」

薛崇簡憋得極其郁悶,轉頭拉了薛崇胤一把,「兄長……」

薛崇胤卻無動于衷,只是默然無語,像一根木頭樁子,杵在原地,陰沉沉的臉上光彩變幻,竟有些許解月兌之意。

從上官婉兒預備鋪兵開始,到李旦上奏要吞並右玉鈐衛和左領軍衛,再到武後下旨分派安東、安西兩軍,以及李旦晉封安國相王。

一樁樁一件件,太平公主府電閃雷鳴。

非常時期,只能做非常之事,繁文縟節,些許小節,顧不得了。

「崇簡,安排人去請了大兄了麼」薛崇胤開口了。

薛崇簡點頭,「去了一炷香了……」

遲疑了下,撓了撓頭,惴惴不安地道,「兄長,大兄將母親這一邊,交給咱們,咱們沒有完成差事」

薛崇胤听了,竟然呵呵笑了聲,「大兄負責陛下那一邊,不也沒有完成麼?」

「打平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