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百四十三章?美人遲暮(二十二)

長安,驪山,華清宮。

一燈如豆。

上官婉兒在值房逗留許久,將手中的奏疏改了又改。

神都留守、宰相狄仁杰,會同洛陽府尹蕭至忠,聯名奏報洛陽府新安縣異變。

瘟疫是不曾有過的,大周天朝的內斗殺戮,也是不會有的。

罪過都是靺鞨人的。

大祚榮酷厲嗜殺,借著出迎使團的機會,暴露凶殘本性,在新安縣作威作福,引起百姓義憤,遭毆打致死。

大祚厲聞報,不問情由,便恃強逞凶,悍然攻城,城破之後,更肆行殺戮,新安縣百姓生靈涂炭,成為鬼城。

幸有安東都護府其余使節團與羽林衛將軍駱務整力挽狂瀾,解救百姓倒懸,將大祚榮及其狼心獸行的扈從人等,一並殲滅。

更因死傷之人尸首遍地,難以及時收斂,導致流毒橫行,周邊鄉野,沾染疫病者為數不少。

上官婉兒看得連連搖頭。

如此奏疏上呈,固然將因果撇得干淨,但也太著痕跡。

梅花內衛和奉宸府激烈纏斗,如此多的人,如此大的動靜,諱莫如深,只字不提,只會適得其反,引來武後的更大疑慮。

上官婉兒在奏疏上頭,添加了一些字句,將前後因果理得更加順直。

同時,將駱務整留了活口的新安縣令派上了用場,用他的口吻和名義,以春秋筆法點明其事。

「……新安縣令遇事便逃,有虧職守,臣等執其下獄,專候有司裁定論罪……據其交代,大祚榮入城之前,新安縣城中曾先後有大批人馬進駐,皆為精壯,觀其行止,進退有序,似有建制……」

「……只因新安縣城乃是通商要道,車馬來往輻輳,新安縣令膽小怕事,未曾深究……」

「……臣等曾接獲河南道其余州府奏報,提及有大批人馬過境械斗,又有新安縣百姓逃離本土,往投外地……其中或有關聯蹊蹺,是有朝中敗類,與外藩勾結,禍害民生,抑或是有人陰謀算計,蓄意挑起禍端,以掩蓋陰謀,另需徹查……」

上官婉兒寫到此處,筆鋒一頓,一向笑意盈盈的鵝蛋臉頰上,泛起絲絲艷羨。

她極擅洞察武後心思,無微不至,武後胸懷天下,有胸襟如海,也有婦人特有的敏感,不會察納細節,但會計較真偽虛實。

狄仁杰等人的奏疏只字不提,有欺瞞之意,武後定會追究到底,她更改之後,坦言實際,明言請旨徹查,武後信個七七八八,反倒會顧忌自己的顏面和威嚴,不會明面處置此事。

如此一來,有權策的羽翼庇護,謝瑤環的逃亡之路,已然成功。

消蹤匿跡于宮廷,卻可以在郎君身邊,得到真正的大自在。

「瞧你清清冷冷的,卻也有任性沖動的時候,你賭了個大的,還賭贏了,恭喜」

上官婉兒喃喃自語,提起筆來,又在奏疏後頭,添上了兩句誅心言語。

「大祚榮蒙天朝奉養教化,卻濫施婬威,生民何辜?」

「大祚厲入境朝賀,卻戾氣深重,動輒屠戮,此恨何由?」

梅花內衛和奉宸府之事,可以提,卻不能沖淡了主題,最終仍是要回歸到靺鞨人上頭來,也要給武後留下一個台階。

她只須作個勃然大怒,下令安東都護府問罪靺鞨,再令狄仁杰撫慰新安縣百姓,重建縣城官府,便可將神功元年最後一樁大事件,了結得順順當當。

料理完此事,上官婉兒令親信將這封面目全非的奏疏送了出去,明日再由神都方面遞到通政司,公之于眾。

她一手托著香腮,眸光深邃悠遠,嘴角邊緩緩蓄起一彎淺笑。

謝瑤環一葉障目,滿懷愧疚,只覺得她一時任性,給權策帶來了無窮無盡的麻煩。

上官婉兒卻不然,她看得更要透徹一些。

新安縣事變,就在神都旁側,事關武後手中的暗人勢力。

權策動用的,還不是核心倚仗的軍隊和朝臣。

以蕃將、藩邦為主力,便可在短短時日,掀起滔天風浪,悍然斬斷武後臂膀。

將此事控制在極小範圍之內,波瀾不驚,無人因此拿住把柄,也無人跑風漏氣。

權策手中文武勢力的忠誠度和掌控局面的能力,經此一事,得到了一次可貴的檢驗,公然打破了某些似有似無的桎梏,凝聚力和向心力,勢必更上一層樓。

「郎君,也恭喜你了」

事態的進展,一如上官婉兒所料。

武後看了奏疏,面沉似水,沉吟良久,到底無言以對。

下旨狄仁杰親往新安縣安撫民心,銓選干才接任縣令,發少府監內帑百萬貫,重建新安縣城。

「靺鞨人在新春佳節,給朕添堵,朕又豈會吝惜刀斧?」武後惡狠狠地道,「擬旨,讓高陽王武崇訓領羽林衛北上,協同權瀧,剿滅靺鞨鼠輩」

「陛下,婉兒求您三思」

上官婉兒沒有去擬旨,而是雙膝跪地拜倒,滿頭青絲披散在凝脂白玉的香肩上頭,備顯青春明媚。

武後頓了頓,深吸了口氣,身子委頓,肩頸微微佝僂下去,她自然知道上官婉兒的言下之意。

新安縣事變,必有貓膩,靺鞨人不可能無緣無故發瘋,又巧之又巧地覆蓋了她剿除謝瑤環的行動,派武崇訓去,有威懾警告之意。

然而,安東都護府肇建于權策之手,權瀧接力經營數年,又效法權策,娶了藩邦貴女,早已根基深厚,武崇訓一去,前途未卜……

「三思?呵呵」武後心緒驀地寡淡清涼,意興索然。

武三思只剩下兩個兒子,武崇烈是癆病鬼,只剩下武崇訓還拿得出手。

不知不覺,她的近支子孫,已經七零八落。

「罷了,讓權瀧料理吧」

「臣妾遵旨」上官婉兒俯首听命,知曉武後心情不佳,沒有在九龍殿擬旨,而是緩步退了出去。

武後呆呆地坐著,良久之後,突地出聲問,「權策在作甚?」

「陛下,權相爺迎了千金公主回長安,在公主府中待了兩三日,安樂公主打上門去,才離開……」

「清河崔氏的崔鶯娘子在曲江之畔籌設格物書院,權相爺與安樂公主搜羅了不少大食工匠,時常去那里,似是要琢磨著制作一種叫做玻璃的物事……」

「相爺理政,效率頗高,諸司听令運轉,一切如常……只有新任的鴻臚寺卿段成式曾登門拜會,相爺閉門不納,只說讓他去見上官昭容……」

「除此一樁事,總體,並無異常」

武後仰著頭,眼前仿佛浮現出權策與千金公主花前月下、不務正業操持工匠之事、耍脾氣不見鴻臚寺卿的模樣。

忍不住紅唇輕挑,溢出一句意味莫名的話,「這小賊,壞雖壞著,卻總讓人恨不起來」

擺了擺頭,不再多想,撫了撫自己的魅惑身段,欲念升騰。

「傳張昌宗來……」

「等等,罷了,預備湯池,朕要洗浴」

《盛唐破曉》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手打吧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手打吧!

喜歡盛唐破曉請大家收藏︰()盛唐破曉手打吧更新速度最快。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