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百一十四章 手可摘星辰(十二)

驪山,華清宮,溫泉湯。

權策在外頭候見,仰面瞧了瞧日頭,有些費解。

六月伏天,正當熾熱,這個時節,洗溫泉浴,實在不合時宜。

據上官婉兒所言,武後移駕到驪山之後,幾乎每日,都要在溫泉湯沐浴。

女子畏寒怕冷,不出奇,但大熱天洗溫泉,還如此頻繁熱衷,武後的身子,應當有些陰虛,怕是與她過于糜爛的私生活有關。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天行有缺,武後英明天縱,世所罕有,在這賢才熠熠的盛唐武周,仍能開天闢地,與天下為敵而致勝,無論是前期銳意精進,大開大闔,還是後期綿密求穩,春風化雨,手段都是頗為不服是不行的,奈何獨獨堪不破二字。

他在這里胡思亂想的當口兒,謝瑤環引著一行人在門前巡視,在他面前駐足施禮,紅唇翕張,語速極快,「見過權相爺……」

「……請封的陷阱安然度過,婉兒姐姐好似有些生氣,你自己去解決……安樂公主遇到襲擊,通津渠巷道牆壁倒塌,至今不知究竟,後一次牌匾墜落,傷了安樂公主後背,是將作監中人作祟,李旦嫌疑最大,此事我已稟奏了陛下……」

「見過謝女官」權策還了一禮,神色平穩不動,李裹兒打的如意算盤,終究漏算了李旦,這位相王殿下卻是長了本事,不屈不撓。

「通津渠巷道牆壁倒塌,是李裹兒自行安排,無須深究,便與牌匾墜落一起,栽給李旦便是……婉兒那邊,我無須解決什麼,遲早她會曉得,是你使喚了她在內侍省的人,應當是瑤環你要快些尋她解釋,莫要讓她誤會了」

謝瑤環先是恍然,再是嬌怒,咬了咬下唇,「沒良心的賊郎君,瑤環便不該幫你」

權策給她個賊忒兮兮的笑容,不再說話。

謝瑤環芳心登時被他的笑容揉了揉,軟得一塌糊涂,輕哼一聲,翩躚而去。

她是曉得權策的用意的。

她與上官婉兒同在武後身側,一文一武,手中各有重權,共事日久,兩人關系卻只是淡淡的,只因性情各異,行事風格大相徑庭,雖不說互看不順眼,也是話不投機。

後來有了共同的郎君,踫面更是尷尬無比,有些表面文章都難以維持,盡量王不見王,好在也有理由,她們都算是權策埋在武後臥榻之側的暗線,接觸多了,有暴露之虞。

現在,權策是有意識給她們解了這道緊箍咒,緩和兩人之間的關系。

「呼……」謝瑤環長長吐出一口氣,在她心目中,實在是欣賞不來上官婉兒八面玲瓏,處處賣好的作派,但她能如何呢?還不是只有順著那冤家。

「權相爺,陛下有請」張易之松松垮垮穿著寬松的袍服,出現在殿門口,烏黑青絲披散著,腳下踩著木屐,走起路來一搖三擺,嗒嗒作響,配上他俊秀超群的相貌,很有些濁世佳公子的派頭。

「有勞恆國公」權策道了謝,跟在他後頭入殿。

穿過重門疊戶,層層帳幕,溫熱之氣越發濃重,兩層粉色輕紗籠著,溫泉湯中熱氣氤氳,縹緲如同仙境,只能隱約瞧出人影。

「五郎,你退下吧,權策進來」

張易之才要揭開帳幕,聞聲愣在當場,回首看了權策一眼,眼神極為復雜。

「臣告退」

權策面無表情,他從張易之的異常當中察覺出,里頭若隱若現的場景,應當不是他該看到的,他此時入幕,想必一時三刻便會有不堪流言傳揚出去。

走到這一步,利益得失已經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羽毛,也就是名聲。

貪婪的名聲他尚且不願意背負,要將他歸類到內帷面首,他豈能甘心?

權策心念急轉,悠然一笑,「陛下,重回聖駕前,臣心頭雀躍,偶得兩句,吟給陛下听听?」

里頭沉默了一會兒,武後悠然出聲,「依你」

權策清了清嗓門,朗聲吟誦道,「晨出扶桑路,遙升若木枝。雲間五色滿,霞際九光披。東陸蒼龍駕,南郊赤羽馳。傾心比葵藿,朝暮奉光曦。」

「咯咯咯」武後的嬌笑聲漸行漸近,帷幕兩分,她的身形緩緩顯露出來。

青絲如瀑,隨意綰了個發髻,松松垂下,一直到臀後,身上穿著一襲粉色的紗衣,略微有些緊致,將前後的豐腴陡峭展露無疑,赤足拖著水跡,踩在地板上,面上有熱氣燻染出的桃紅色,笑意微微。

單看這副風情模樣,實在瞧不出她的真實年歲,已近古稀。

「難得你主動吟了首完整的詩,朕便出來瞧瞧,要是日頭不像你吟誦的那般,可仔細朕責打于你」

「臣戲弄文字,陛下賞光,臣的福分,陛下請」權策呵呵賠笑,後退半步,讓到一邊,躬身相請。

天光大白,日頭耀眼,武後出來的時候,眯了眯雙眼。

權策招呼來一個內侍太監,交代了幾句,便陪在武後身側緩步徐行。

「成王,也曾出息,只是眼界狹隘,心胸不廣,漸成這副模樣,若不是顧念過往,他如此造次,朕絕不會輕饒」武後面帶追憶之色。

「都是臣的過錯,臣沐浴隆恩深重,綿延至子女,恩出逾格,不怪成王殿下抱屈」權策的姿態擺得很低,將奏疏里的意思重復了一遍,「臣子權衡,年不滿兩歲,蒙恩封爵,而食朝廷俸祿,不為妥當,還請陛下收回」

「哼哼」武後斜了他一眼,「朕不忍心處置李千里,卻也不會縱了他,他不是掛念長女的封爵麼,那他便一直掛念著吧,連同其他子女一起,多掛念一些,他便曉得輕重利害了……」

「權衡的爵位穩當著,你不必多心,只是,這新生的小如意,朕不便再加恩」

「多謝陛諒」權策面上很是明顯地閃過一絲遺憾,強笑著謝恩。

武後嘴角翹了翹,回身伸手,拉住了權策的手,嘆息道,「神都那邊的孽障,卻是不肯安分,狄仁杰上表請罪,你如何看?」

「陛下,臣以為,自東宮起火,到通津渠牆壁倒塌,再到公主府牌匾墜落,這幾件事,應當有其關聯,保不齊同出一源,不宜孤立看待,揪住一處線索,抽絲剝繭,應能有所得」權策回答得很是利落,不動聲色地為謝瑤環做了鋪墊,「至于狄相,防賊難于抓賊,百密終有一疏,當屬時運不濟,非戰之罪」

武後輕輕點了點頭,眉頭微動,她本來還疑心,李裹兒出宮前夜東宮起火,武崇敏借故拒不發兵護衛,會有權策的影子在,眼下他提議將東宮起火也納入調查,足見坦蕩。

「呵呵,狄仁杰時運不濟,你的運道卻是好著」

權策赧然一笑,「臣有陛下天恩庇佑,自是諸邪闢易」

「哈哈哈」武後仰頭大笑。

「陛下,您瞧」權策見她心情好,上前兩步,指引著武後看向不遠處。

一處涼亭,上頭水柱噴涌,水流順著琉璃瓦傾瀉而下,水汽四散,在日光下,漸成一道道七彩之光。

「妙,妙矣」武後抓著權策的胳膊,笑得更加開懷。

下頭,大批內侍踩水車的,挑水的,用竹筒引流的,忙得人仰馬翻……6

盛唐破曉

盛唐破曉原創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