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生三諾(二十)

十記殺威棒,掀起軒然大波。

朝野熱議,頗有不少朝官對以往幾乎透明的義興郡王李重俊印象頗佳,贊頌不絕,稱許他執法如山不畏權貴,文人士子吟詩作對謳歌,一場酒醉之後,金吾長史張旭草書一幅卷軸,為神都富商巨資購下。

殘酷的事實證明,朝中京中,不滿二張兄弟的人大有人在,正因為這股子憤懣不滿,才會將一件略施薄懲的小事大肆炒作宣揚,面對二張兄弟黨徒的遭遇,興奮得不能自已,口口相傳,唯恐有人不知。

李重俊的聲望有多高,有多光鮮,二張兄弟就有多尷尬,多難堪。

宮中的張易之倒是沒有任何反應,照常履職,提前完成春官衙門的差事,便出宮去了新安縣公府。

另一頭,名聲大振的義興郡王李重俊,卻是跪在東宮正殿,以頭搶地,苦苦告罪求饒。

皇太子李顯看看李重俊,又看看旁邊端坐的韋氏,神色頗為不安,一句話沒有說出。

許久,韋氏終于開口了,面無表情,冷聲道,「你倒是有本事得緊,學會拿著雞毛當令箭了,還沖著自家人耍威風,甚好,好得很」

「母妃恕罪,母妃恕罪,孩兒慮事不周,一時草率,未曾思及中間各種關系,願領母妃責罰」李重俊又是叩頭。

一句話落,韋氏旁邊站著的李裹兒眉頭翹了翹,隨即恢復平靜。

「嗤」韋氏嗤笑一聲,臉色更加難看,冷笑道,「好一個未曾思及各種關系,你不是還傳令訓誡韋汛了麼?怎的?轉眼便不承認了?」

李重俊眉頭跳了跳,有些驚愕,緊咬牙關,又叩了個響頭,「孩兒無狀,冒犯舅舅,願得良機,向舅舅負荊請罪」

「哼哼,好一個負荊請罪」韋氏面上閃過危險的怒意,李重俊說來說去,都是用請罪敷衍,愣是沒有拿出一個確實交代,卻是翅膀硬了,「堂堂義興郡王請罪,韋汛怕是要折了壽數,你不曾將韋汛放在眼里,那定是也不認本宮這個嫡母了」

「也罷,本宮卻是伺候不起你了,速速退下」

「母妃……」李重俊畢竟才只是個半大少年,再如何堅忍,听到韋氏決絕言辭,也是六神無主,伏地大哭。

韋氏冷哼了聲,雖粉面含霜,卻沒有拂袖而去,方才的做作,當只是逼迫姿態,並非真心。

她也是無奈,東宮四子,親子李重潤已死,李重福包藏禍心,幼子李重茂才只有一歲,短時間內難以指望得上,還真就只有李重俊能夠拿出手。

李裹兒眼珠轉了轉,上前一步,遞上了台階,「母妃,家丑不可外揚,他或許不是有意,東宮中有小人作祟,何不處置了那傳令佞人,以此警示內外?」

「哼」韋氏冷哼一聲,不置可否,顯然在等著李重俊表態。

「母妃,手下人做事,都是餃命而去,奉命而行,若是因此之故獲罪,則孩兒實在沒有擔當,枉為男兒,忤逆舅父的罪過,孩兒願一身承當,自罰家法三十杖,以贖罪過」李重俊抹了眼淚,咬牙回絕。

他有自己的考慮,他不惜將不是自己做的事情認下,為的就是借題發揮,積累名望,若是經手之人遭了殃,勢必落下一個委過于人的惡名,得不償失。

韋氏的面色冷得嚇人,站起身勃然作色,「朝野聞名的義興郡王,本宮哪里敢家法處置?」

「母妃莫怒」李裹兒伸手扯了扯韋氏的衣袖,「母妃,他才得了大兄教導,不識禮義,許是身邊有人作祟,何不增派些親信人手到他身邊,也好多加匡扶?」

韋氏聞言,顏色稍霽,瞥了李重俊一眼,「義興郡王,意下如何?」

李重俊不敢再猶豫,連忙道,「願听從母妃教導」

「哼,看在你初犯的份兒上,此事便罷了,日後行止,須念著些,沒有東宮在後頭,你這個郡王究竟有幾分分量?外頭章懷太子名下的郡王,過的是怎生日子,你自己瞧著」韋氏訓斥了幾句,不願說輕了,也不能說太重,感覺頗為憋悶,拂袖而去。

韋氏走後,李顯才算是活了過來,站起身,打量了李重俊一番,輕輕嗯了一聲,頗為滿意。

「重俊我兒,性非頑劣,容止端重,所行可見章法,然而,于大局處,頗見支絀,以致今日之失,眼下你有大郎為師,福緣匪淺,也當有幾個伴當,與你同學共進,你可自行留心著,有所心儀,告知為父,為父替你安排」

「孩兒遵命」李重俊拜謝,面上殊無幾絲笑模樣,反倒憂心忡忡。

他那殿中,有內侍膽敢攔下求見之人,假傳他的命令,給他闖下大禍,現在又要接納韋氏安插的人手,怕更見千瘡百孔,蝸居方寸之間,尚且不由自主,談何宏圖大業?

李顯以為他是擔心二張兄弟那邊的報復,拍拍他的肩頭,指點道,「莫要憂慮,上進一些,多向大郎討教學問,自可諸邪不侵」

「是」李重俊強作歡顏。

李顯似是頗有教導了兒子的成就感,背著手便離去了。

殿中只剩下李重俊和李裹兒兄妹。

李重俊躊躇了下,上前拱手致謝,「方才,多謝……多謝郡主美言了」

李裹兒高傲的揚起脖頸,瓊鼻之中輕哼了一聲,仍舊像一只驕傲的孔雀,「莫要謝我,若真有心肝,便……好生听大兄的吩咐,相信他,不會害你的……心頭有事,直接對他說,萬萬莫要耍弄小心思……算不過他的……落敗了還好,最難過的,是回不去了……」

李裹兒神情有幾分淒然,她懇求千金公主的事情,得到了權策應承,但仍是通過千金公主轉達,無一言半語,也無只字片紙,令她頗為幽怨。

李重俊一開始認真听著,後頭越發不像,驟然間似是接觸了什麼秘事,心頭一陣慌亂,「我都記下了,日後我在春坊求教,郡主若有暇,可一道前來」

李裹兒見他說得小心翼翼,頗有些真心誠意,心中嘆息,真真是個傻子。

嘴上嗤笑,「東宮之大,何處我不得去,要你相邀?」。

盛唐破曉

盛唐破曉原創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