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五十五章 三生三諾(十八)

「他張柬之是何角色?有何資格籍沒控鶴府工地的錢帛款項?」

「你張同休是吃素長大的?可還有一點用處?眼睜睜瞧著旁人運走自家錢帛,你,你連一只守戶之犬都不如……」

春官侍郎張易之的簽押房中,張昌宗跳腳大罵。

在座的除了此間主人張易之,挨罵的張同休,還有同為春官侍郎的宋之問。

春官尚書嚴善思的日子頗不好過,麾下的兩名佐貳官是同黨,還有一個是宮中內寵,施政顧忌頗多,許多差事都不敢放手交辦,總要召見經手的郎官督促過問,謹防遭到欺瞞,出了婁子,事務量陡增。

老尚書七十高齡,披星戴月,老而彌堅,相貌愈發清 ,有些仙風道骨的感覺了。

張昌宗口沫橫飛,罵了足有半個時辰,中間飲了幾口茶,一直沒有停過,張同休的臉色由一開始的羞愧發白,變成了憤懣漲紅。

宋之問這個外人也是如坐針氈,好幾次都將眼神看向主位上安坐的張易之,想著他出面和緩一下,但張易之卻沒有張昌宗那麼好的中氣,眉眼發青,神思縹緲,並沒有注意到宋之問的視線。

良久,張同休實在忍無可忍,咬著腮幫子,憤然高聲道,「是我沒有能耐,也沒有福分,不該痴心妄想,到神都來貪圖這場富貴,我這便辭官,回定州,恭祝二位能三頭六臂,走出這陽關大道,榮華一世,綿延子孫」

撂下滿口決絕的話,張同休狠狠一揮袍袖,轉過身,大踏步便走。

「你……」張昌宗面上掛不住,神色陰狠。

「站住」張易之總算回過神來,沉聲呵斥,「同姓同宗,一損俱損,有這股子火氣,有這股子志氣,莫要沖著自家人」

一句話,抽了兩人的耳刮子,張昌宗和張同休都安靜了下來。

張易之站起身,憂心忡忡,「眼下多事之秋,明里暗里,敵對之人不知凡幾,團結一致尚且不知前途如何,若是一盤散沙,自亂陣腳,到得異日,想要灰溜溜返回定州老家,都不可得」

「五兄,可是縱火案查出了眉目?是哪家王八羔子?」張昌宗的火氣一點就燃,  兩步沖到他面前追問。

張易之搖搖頭,「縱火案和控鶴府暗探屠殺案,都毫無頭緒,只有個隱約的方向,跑不出朝堂上那幾家人去,我已不抱希望,這兩宗案件,與李重潤謀殺案有因果干系,我又何必操心,反正上頭有權策頂著,他不是朝野公認的調和高人麼,且看著他怎麼定案?」

「哼哼,陛下也不知怎生想的,總要將權策那廝放在咱們頭頂上,忒也不爽利,要是他又像上次那般,又要拿著咱們當槍使,該如何是好?」張昌宗怒氣咻咻,煩躁的走來走去。

「休要胡言亂語」听到陛下兩個字,張易之感覺腰肢都在發酸,這幾日張昌宗在控鶴府工地嚴防死守,他一人在仙居殿側殿當值,身體都要掏空了去,「上次是他握著咱們把柄,又有陛下雷霆,才不得不從,眼下嘛,哼,須不是那麼容易任他拿捏的」

「不是案件的原因,那,又是哪里作妖?」張昌宗更加疑惑。

張易之重重嘆了口氣,「你空掛著右監門衛大將軍的虛餃,卻調不動一兵一卒,真遇了變故,太也吃虧,我便安排了李嶠,與南衙各處軍衛聯絡,豈料受到巨大阻力」

「相王府和梁王府握著虞山軍和右武侯衛,搞些暗地里的小動作,上不得台面」

「權策門下的走狗控制著左武侯衛左右監門衛右領軍衛和右玉鈐衛,嚴密門戶防範我,將領軍將領控制得死死的」

「這些還則罷了,最可惡的是左領軍衛的南陽王武延基,不只拒絕了我的招攬,還到處串聯,詆毀于我」

「你我兄弟,在南衙里,名聲已然臭了街了」

張易之一席話說完,眼角的青色蔓延到整張臉上,喘著粗氣,身板都有些晃悠。

張昌宗沒了方才的跋扈張狂,臉上陣紅陣白,陛下欽封的右監門衛大將軍,混成了光桿,真真抬不起頭。

張同休和宋之問都是垂著頭,不言不語,以免觸了張昌宗霉頭。

嘆了口氣,張易之又道,「神都各大勢力,都是親故遍布,盤根錯節,枝蔓牽連,我等驟然起勢,根基不穩,猶如空中樓閣,方才族兄說得對,我等沒有三頭六臂,多個人便是多一份力量」

「那我回定州一遭,多招呼些族人鄉黨」張同休立時請命,他心頭也是後怕,由奢入儉難,真讓他放下官位,回去做地主老財,怕是熬不住。

張易之抬眼看了看他,搖搖頭,「千金殿下的夜宴帖子,是難得機緣,可多交結人脈,還是莫要耽擱,你去傳個話,請二兄昌期告假,以探親之名返回定州,不必大張旗鼓,暗里發動,族人鄉黨,有意之人都可自行來神都,多多益善」

張昌宗等人都沒有意見,是人總有用處,俊俏有力的,可以薦舉入宮,有些文采的,可以留在府中為幕,時機合宜,再舉薦入朝,廝殺漢子,可以補充控鶴府暗探,便是地痞流氓,也可以用作眼線。

張同休點點頭,站起身來,「我這就去辦」

張易之微微點了點頭,目送張同休離去,又對張昌宗道,「六郎,控鶴府工地已經步入正軌,有羽林衛在,當無大事,你今日起,便返回宮中」

張昌宗有幾分猶豫,「若是再出禍事……」

「休要多言,羽林衛既是奉旨駐守,出了事,也當他們擔責」張易之不由分說,扶了扶額,武後的寵幸,他是實在支應不起了,張昌宗再不回宮,他怕是熬不到控鶴府修成。

張昌宗閉口,不再多言。

「宋侍郎,南衙針插不進,文官這邊,極為重要,來年春闈的安排,可有進展?」宋之問看了全場的戲,終于被點名了。

「公爺,下官做了些努力,進展不大,下官打探清楚了,貢舉郎中藺谷,與嚴尚書走動密切,又與葛大夫同年進士,底子深厚,輕易難以動搖」宋之問神色微苦,好容易抱上二張兄弟的大腿,咸魚翻身,得了實權官位,卻是步履維艱,頗費腦水。

「哼,嚴善思這老頑固,且不去理他,藺谷不動,便從貢舉司下頭的人著手,要錢給錢,要女人給女人,我卻不信,這世道,還有多少大公無私的」張易之嘿然冷笑。

「還有翰林院那邊,地方舉試都是翰林學士主持,保不齊貢試也有他們的份兒,你且多與往日同僚聯絡,找些自己人,時機合宜,我會推他們一把」

「是」

宋之問嘴上應了下來,心中卻是暗暗叫苦,翰林院多是酸腐之人,慣是不識時務,他聲名狼藉,哪里還能找到自己人?。

盛唐破曉

盛唐破曉原創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