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一十二章 南衙南衙(終)

因尚醫局的御醫說辭各不相同,一味推搪,無人敢于開出藥方,安樂郡主的病情每況愈下,漸露不祥之兆。

太子妃韋氏愛女心切,求得武後恩旨,攜女出宮,向號稱骨鯁聖手的老御醫蒯世金求診。

一行人感到思恭坊蒯世金的宅邸,卻是不巧,老御醫不在府中,已然去新安縣公府為貴人們請脈去了。

「我可憐的裹兒啊」韋氏撲到躺在車輦上的李裹兒身上,哭嚎有聲,似有錐心刺骨之痛,聞者傷心,見者落淚。

「還愣著作甚,速速前往新安縣公府」隨從的內侍,操著尖利的嗓音呼喝,一陣兵荒馬亂,車駕轉向,向著上林坊疾馳。

許是宮中待久了,並不知曉外間規矩,車馬沖到義陽公主府門前廣場,並不停歇,竟有直沖大門的勢頭。

「來人駐馬」隨著一聲暴喝,兩道人影凌空躍起,各自伸出一條腿橫掃。

沖在最前頭的東宮衛率校尉頭上和胸前,挨了兩記暴擊,像破敗的稻草人一般,打著旋兒月兌離馬鞍,倒飛回去。

「噗……」轟然摔落在駐馬竿前,吐出一口鮮血,令朱紅色的駐馬竿,更見鮮紅刺眼。

「太子妃殿下駕前,誰敢放肆?」一名中郎將上前來,戟指那兩人,厲聲呵斥。

「臣折沖都尉薛用拜見太子妃殿下」

「外臣突厥千戶阿史那力拜見太子妃殿下」

兩人齊齊躬身拜見,薛用派了人回府傳訊,阿史那力令人將那負傷的校尉移到一邊,免得有礙觀瞻。

兩人都沒有請罪的意思。

不管是誰,都沒有在一品公主府門前橫沖直撞的道理,主人們或許有容人之量,他們職責所在,卻是認不得誰是太子妃。

「好大狗膽,傷了東宮衛率,還敢妄動,是作死不成……」那中郎將自覺方才呵斥一聲奏效,威風凜凜,再度開口給東宮掙面子,右手按著橫刀柄,威脅意味濃厚。

「義陽殿下,乃大周一品公主,禮制尊貴,此門此第,無人可以奔馬,無人可以動刀兵」薛用眉頭深皺起來,不再退讓,「除非,你要造反」

「嗆啷」阿史那力將彎刀拔了出來,振臂一呼,廣場前巡弋的公主府護衛雲集上前,將一行人包圍了起來。

「都退下」一聲輕喝傳來,權策一襲青衫,輕袍緩帶,站在石階上。

薛用和阿史那力應了聲是,率眾潮水般退去,拱衛兩旁。

那面如土色的中郎將,趕忙下馬,率領一眾下屬,單膝跪地,行了大禮。

權策緩步來到車駕前,面沉似水,「臣權策,拜見太子妃殿下」

簾帷兩分,韋氏終于露面,面上悲傷不已,「右相快快免禮,裹兒病重,衛率急切,有所沖撞,還望莫怪」

「臣不敢,安樂郡主既是病重,當延請名醫診治才是,何以到臣府上來?」權策溫文有禮,卻暗藏機鋒,韋氏盡可以搬出尋蒯世金看診的理由來,蒯世金仍在義陽公主府,還是已然離去,答案,卻在權策一念之間。

一個不字,足可讓韋氏的算盤成空,再尋媾和良機,不知何年何月。

韋氏縱容東宮衛率在義陽公主府門前撒野,等同踐踏義陽公主的顏面,他為人子,豈肯善罷甘休?

韋氏氣息一滯,心頭怒濤翻涌,面上卻強擠出個笑容,「听聞義陽姐姐愛孫心切,親自操持針線,為元光縫制衣裳,可皇姐到底不年輕了,傷了眼楮可是不好,東宮有各色寶石五十匣,改日給皇姐送來,做珠繡使」

「多謝殿下,殿下來得卻是正好,蒯御醫正好在府中,或可給安樂郡主瞧瞧」權策不為己甚,順當帶過,展臂延請。

入府之後,蒯世金為李裹兒看診,義陽公主和雲曦等人打了個照面,便各自去了。

權策未在正堂待客,而是將韋氏請到了書房。

「這院子叫琴心,可見大郎不是無情之人,何以待我如此冷酷?」韋氏像條美女蛇一般,纏繞到權策身上,雙手四處蠕動。

權策輕聲一笑,淡然道,「殿下,蒯御醫有骨鯁之名,並不像宮中御醫那般畏首畏尾,安樂郡主那邊,恐怕瞞不了多久」

韋氏動作一頓,拂拂衣袖,起身在他對面落座,「你我都知曉,眼下局面不可久持,退一萬步講,即便我坐不穩東宮,你權相爺,也落不下什麼」

好一招先聲奪人。

權策從容依舊,「殿下說的是,只是局面再持續下去,恐怕想要得到些什麼的,便不是我了」

韋氏心中一跳,頹然嘆氣,權策說的,正是她最憂慮的,眼下張易之無差別攻擊,相王和梁王也有一腦門官司,忙于應付,但若他們醒過神來,也對搖搖欲墜的東宮下手,那才叫一個不可收拾。

吱呀,門開。

姚佾端著一壺茶,兩個茶杯,幾樣點心進門來,屈膝對著韋氏福禮,將東西擺在桌案上,又退了出去。

款款從容,落落大方,清新淳雅,秀色可餐。

韋氏嘴角動了動,想要奚落權策幾句,終是忍住了,正事要緊。

蒯世金不愧骨鯁聖手之名,安樂郡主李裹兒的怪病,經他診治,竟然一夜之間痊愈,能跑能跳,滿面紅光,全然不像以往氣息奄奄的樣子。

朝中局勢風起雲涌,平恩郡王李重福謀害太孫一案,不再糾纏細枝末節,鋪陳抓人,沿著主線飛速推進,漸近尾聲。

與慘烈浩大的辦案過程相比,收尾卻是平淡無波,右武侯衛大將軍王孝杰無罪開釋,官復原職,太子側妃董氏得了白綾,令其自縊,董氏全族流放嶺南,平恩郡王李重福認罪懇切,寫下千言血書悔過,得張易之求情,武後降其封爵為平恩侯,回東宮教養。

唯有左監門衛大將軍孟佗和右監門衛大將軍柳晟下場慘了些,斬首抄家。

經過一番眼花繚亂的運作,右羽林衛將軍武秉德起復,由北衙轉任南衙,任官左監門衛大將軍,右監門衛大將軍由鄴國公張昌宗兼領。

張易之一番雷動,東宮聲望疲軟,枝蔓損失慘重,骨干雖仍在,弱勢格局已是難以扭轉。

梁王武三思損失微小,王孝杰死而復生,未動筋骨。

相王李旦的政治基本盤松動,他做皇嗣八年,苦心而來的南衙鐵桿支持勢力,左右武侯衛已經落入權策和武三思的手中,左右監門衛又遭權策和張易之分食,牌面上,他是損失最慘的。

權策的黨羽根系,已然深深扎入南衙之中。

東宮,明德門。

李顯撐著一根杖藜,看著李重福蹣跚走來,噗通一聲跪在膝下。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我兒切莫消沉」李顯撫著他的腦瓜,溫言勸慰。

「正是此理,且去梳洗,稍後到後宮,去給張家兩位國公請安」韋氏難得和顏悅色,「畢竟,你是恆國公的佷女婿」

李重福腦中嗡的一聲,不可置信地望著韋氏,他的殺母仇人,他還要伏低做小,去請安?

強行咽下滿口腥咸,李重福深深垂下頭顱,擠出了一句干澀的話,「曉得了」

恨意滔天,他卻已經不知道該對著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