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零二章 膝蓋中箭

二月十五,望日大朝,武後御武成殿。

權策領眾御史站班侍立,他的身後是形銷骨立,瘦得月兌相的侯思止,再後面,是躍躍欲試,滿臉興奮的傅游藝,此君越過侯思止,望著權策的背影,視線熱切灼人,他只顧往前看,沒留意背後,閆百里木木地盯著他,神情陰晦。

權策當先站穩,與侯思止交換了個視線,侯思止面如死灰,很是生無可戀,而權策卻斗志熊熊,狠狠扯了扯嘴角,有道是先禮後兵,上兵伐謀,隔空交手,不痛不癢,你大可不理不睬,待我出招短兵相接,但願你還能置若罔聞。

朝議的重點事項,仍舊是制科會試,李若初報了家底,今科參與會試的人數為四萬兩千七百人,與以往主要來自于關隴、山東之地不同,此次士子來源,遍布大江南北,連孤懸海外的瓊州都有舉子參考。

武後淡淡頷首,對李若初的工作,不甚滿意,「諸卿,可還有國計民情,奏報以聞?」說話的時候,視線下澈,在站班御史們身上掃過,在侯思止身上停留了一下。

「臣,侍御史傅游藝,有本稟奏」傅游藝橫跨一大步,立在大殿中間,「近日東都洛陽,詩歌禮樂大盛,太史公有雲,《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今侯御史受挫而作三生石上,亦不遑多讓,然而臣之所言,非止于此,自天後移駕以來,東都百業昌明……神龍移居,簪纓東望……東都陶笛聲起,趙郡門閥障破……侯御史一償夙願,美人如玉劍如虹,天後展布恩威,士民同樂心同聲……皎皎東都,神靈護佑,天命所歸,人心所向,何須多言……臣無德無能,躬逢盛世,不勝犬馬孺慕之情,謹為天後賀」

武後听得一笑,嘴角扯了扯,俯視群臣,悠然道,「朕之東都,竟然能成就如此姻緣,也是一樁美事,諸卿以為呢?」

「東都凝聚八方天意,四海人望,全賴天後英名所致,佷臣為天後賀」武承嗣當先出頭,眾多大臣如同听到了沖鋒號,前僕後繼,大肆逢迎。

侯思止也懵頭懵腦出列謝恩。

方才奏報制科口干舌燥的春官尚書李若初,此刻臉色漆黑,陰沉得能擰出水,他不是趙郡李氏出身,東拐西繞,好容易攀上了趙郡李氏的親戚,有門閥助力,才能官運亨通,眼下趙郡李氏遭到傅游藝如此算計,他豈能坐視?認真琢磨了傅游藝的奏疏,卻只能頹然嘆氣,傅游藝將侯思止小賊求親一事,與武後的天命人心相連,委實無法置喙反駁。

李若初聯想到前期制作陶笛,譜曲三生石上,鬧得滿城風雨,只當侯思止小賊不過是痴心妄想的跳梁小丑,卻不料此刻竟成層層鋪墊,環環相扣,李若初看向御史班首,八風不動的權策,視線陰沉,侯思止小賊能成勢至此,都是此子明里暗里張目,到底居心何在?

凝眉沉思之際,突地感覺身上被什麼東西扎著了,仰頭一望,天後的視線一放即收,李若初腦子一陣空白,一把拽住身邊同僚,疾步沖出坐榻,「臣以為,侯御史因天後福澤,得以成就姻緣,不如由天後下制賜婚,成就一段佳話」

武後勉強笑了笑,擺手不同意,「罷了,婚姻乃兩姓之好,兩家各自情願,才是正理,朕,不便插手,免得世人以為朕強壓脅迫,反倒不美」

「臣諫言無狀,天後恕罪」李若初趕忙伏地請罪,武後叫起,李若初听令起身,特意沖著侯思止露出個慈祥的笑容,按輩分,侯思止要娶的李家貴女,乃是他的佷孫女,地地道道的晚輩。

「哼」一聲冷哼傳來,卻是隔壁的夏官尚書婁師德,方才急切之下,李若初拽住的人,卻是這個硬骨頭,李若初心中叫苦,連連拱手致歉,婁師德扭開臉,置之不理,端坐坐榻上,巋然不動,被拽住了也好,姿態已經做出,無須再說那違心的腌話。

朝議在一片恭喜聲散去,侯思止得了實惠,又出了絕大的風頭,權策上前戲謔道,「恭喜侯御史,你那衣帶,總算可以不必再寬了」

眾朝臣听聞,只有傅游藝隨聲而笑,旁人大多干巴巴咧著嘴,少有人敢出聲。

侯思止也不尷尬,團團拱手,淺笑道,「人生一世,值得一往無悔之事不多,但能遇到,休說衣帶漸寬,便是拋將十萬頭顱血,也是值得的」

短短一句話,讓這個白無常多了些人間氣味兒,眾朝臣道喜的聲音真誠了幾分,稀稀拉拉的笑聲漸漸匯成一片。

趙郡李氏在朝子弟頗多,東都的消息朝發夕至,次日,由李氏老族長親筆寫的同意婚約信,飛馬送到了侯思止府上,約定春末夏初,結兩姓秦晉之好,侯家老太喜出望外,逢人便要說道一番,令下人拖著兩車錢帛,滿大街搜羅好物事,要拿來做聘禮,影影綽綽听到消息,說是什麼伊水畫舫幫了兒子大忙,在伊水邊擺起香案,張羅了三牲六畜,令人天天焚香拜祭,倒是可愛得緊。

侯思止好事得成,制科會試也登場,應試之人太多,任何一個貢院都裝不下,只得分散到好幾個地方,春官衙門人手不足,翰林院的學士待詔傾巢而出,擔當考官,此次會試的組織可算是凌亂,洛陽府衙的衙役捕快使盡渾身解數,仍是不成,這些人與長安的不同,承擔大型任務的經驗不足,出了不少狀況,還曾鬧出有考生的僕役直接穿堂入戶,為其送食盒,卻全程無人監管的大笑話。

會試結果公布,錄取貢試三千余人,幾家歡喜幾家愁,東都又沸騰一陣子,熙攘了一番,那是落第士子們最後的瘋狂,待他們各回各家,東都也清淨了下來。

只是,東都清淨了,權策卻膝蓋中箭了。

他的下屬,侍御史閆百里上奏,彈劾權策利用權勢,制科舞弊,奏疏中列舉了與他詩文唱和,往來交好的士子四十五名,人人榜上有名,「其人行事之張狂,心性之貪婪,野心之浩大,可見一斑」。

彈章上達鸞台,宰相未置一詞,原件轉呈殿內省,武後批閱,令權策上奏疏自辯。

權策枯坐書房,無聲苦笑,與我交好的士子,有四十五名?我怎麼不知道。

士子當中,他只是與葛繪相熟,喚來葛繪一問,未能解惑,卻更心驚,四十五名士子,都是與葛繪熟識的,也就是那日他作詞之時,站在二樓欄桿旁為他助威的,他們全數通過了會試,排名還都非常理想。

花這麼大功夫,保送這許多人通關會試,只是為了陷害他一把?

權策凜然心驚,這麼大動作,非一般人所能為,這又是得罪了哪路神仙?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