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59 劉備親至歷陽縣2

「小將軍,你現在在魏延將軍軍中擔任何職啊?」劉備看著面前這個年紀不過二十歲的小年輕,好奇地問道。

「讓將軍您見笑了。小子之前是魏將軍手下的軍假司馬,只是這次在進攻歷陽城的時候,犯了事,被趕出了軍中,現在,暫時擔任歷陽城的縣尉一職。跟您交接過後,小子恐怕要到汝南郡的那個縣擔任縣尉去了。」李明苦笑著搖頭說道。

「哦!這麼說來,李縣尉,你就是那個李明!」魯肅聞言,驚訝地問道。

隨著孫策軍撤走,魏延徹底打開了歷陽縣的城門,隨便城內外的百姓進出這里,故此,劉曄審理兩個案子的起因過程,來龍去脈,以及審判的結果,也隨著城中商旅們的離開,迅速被傳播到了大江南北。而李明,柳虎,柳絮,張家這是個名字和家族名,也隨即變成了江淮地區百姓們耳熟能詳的人物。

「哦,魏將軍居然為了這點小事就把你趕出軍中,李校尉你就不生氣嗎?」劉備聞言一听,目光一凝,故意用話試探著問道。

李明一听這話,就不願意了,他有些生氣地質問道︰「劉將軍,你說這說的是什麼意思?公子制定的軍規就是如此,誰也不能違反。若不是魏將軍看在我岳父苦苦哀求,以及劉軍師的面子上,不把小子一擼到底就不錯了。說實話,小子這一次能夠當上這個臨時的縣尉,已經感到非常幸運了,小子又怎麼會生氣呢?」

「哦!原來如此,是孤,……是我說錯了話,還請李校尉你見諒。對了,李校尉,你方才說得軍規是什麼意思。」劉備也沒有想到因為他的一句試探的話,惹得這個小年輕這麼大反應,急忙致歉道,最後,他又多嘴問了一句。

李明聞言,面色稍緩,如實回答道︰「什麼意思,公子規定,軍中,別部司馬一下的軍官不得在戰時娶親,而校尉一下的軍官不得在戰時納妾,如有違反者,具體的處罰,要視具體的情況而定。

如果在戰時強搶民女者,事後,若是該名女子不願意嫁給犯事的軍官或者士兵的話,立即將犯事者處以絞刑。若是該名女子同意的話,杖責犯事的士兵二十軍棍,軍官一擼到底,士兵依然要留在軍中多效力一年。殺人奪民女,凡是參與殺人的,一律處以腰斬之刑。」

「嘶,你們公子在處罰的時候,就不管犯事者功勞的大小嗎?」劉備聞言倒吸了一口涼氣,驚訝地問道。

之前,外人都以為,劉曄如此判案,是他自己的這麼想的,可是,從李明听到這個金玨親自制定的軍令後,劉備和魯肅同時想到,恐怕劉曄如此判案,是魏延的意思。

「呵呵呵,我們公子說了,軍隊打贏了,不是將領或者軍師一個人的功勞,而是全軍將士齊心協力的結果。如果各個都以自己有功勞為名,在民間隨意禍害百姓的話,那我們這些當兵的究竟又是為了什麼而當兵嗎?僅僅就是為了滿足所謂的主公爭奪天下嗎?

公子在制定全部軍規的時候,就向他手下的所有的將領、文官,親兵和士兵們說得非常清楚,如果他的手下有人隨意殘害普通百姓的話,最好做的干淨一些,若是讓他察覺了,哪怕是成廉、李封或魏將軍,他也會命人將犯事人的頭顱砍下來,用來祭奠那些枉死的百姓的。

二位听到這里,肯定都會想,公子制定的軍規如此嚴厲,他就不怕幾位重要的將領起兵背叛他嗎?公子那個時候,就點明了,他是歡迎自己手下的將領背叛自己,到時候,就要看背叛自己的將軍有沒有能力擊敗他,就要看他們手下的士兵會不會跟著他們一起背叛自己。」李明聞言笑了笑,像是打開了話匣子一般,滔滔不絕地解釋道。

李明的話剛一說完,魯肅便點出了一個極為關鍵、李明的話中卻並未涉及的問題,道︰「哦,李縣尉,你家公子對百姓如此看重,那麼,他對地方上的世家又是什麼樣一種態度呢?」

「這位先生果然不是一般人啊!」听了魯肅問得問題,李明發自真心地稱贊道。

緊接著,李明回答道︰「兩位,這話,小子也就是看你們是劉使君派來的,才說的,你們最好不要外傳。有人當著公子的面問過這個問題,那個老頭好像是蜀中名士秦宓。

公子當時回答,光武皇帝創立的東漢,比高祖差遠了,可以說是從根子上就爛了。不但皇帝被外戚把持,就連地方政務都被地方世家說把持。世人都說桓靈二帝是昏君,可是,大奸臣梁冀是誰除去的,不是那些所謂忠臣和世家子弟,而是桓帝自己靠著幾個太監,就滅了權傾幾朝、已經危及到劉氏皇權的梁冀。

至于靈帝,若是他不提前殺了竇武,誰又能夠保證,他就不會在靈帝死後,成為下一個梁冀或者董卓呢?竇武如果姓馬,而不姓竇的話,黨錮之亂時靈帝真還未必會殺他。大漢境內各個州郡縣的世家把持著地方的政務,侵佔了天下越來越多的田地。

朝廷要養士,要養兵,在北面要修繕長城,要防範鮮卑人和烏丸人屢屢侵邊,西面要防範羌族人和氐族人逐步侵蝕掉整個涼州,進而是扶風郡,甚至是整個關中地區。在南面,還要防範荊州益州的蠻族,揚州的山越發動的叛亂。

可是,無論是養士、養兵,還是修繕長城,都需要錢糧支持,打仗向來也拼的是錢糧。而大漢朝廷的賦稅收入已經被地方上的世家侵蝕一空,朝廷向地方官員催逼賦稅,地方官員要麼不敢得罪地方上的世家,要麼與他們勾結在一起,把賦稅強加在那些已經失去了自己家中土地的普通農民。

所以,黃巾軍之所以會起兵,不是朝廷或者桓靈二帝逼得,而是地方上的世家們逼得。」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