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72章 摘錄伊始

第372章 摘錄尹始

「流放地」星系是「記錄者」的起源,也難怪「流放者」來到這里後,沒有發現這里有任何包括土著在內的文明。

因為「記錄者」曾經在這里進行了一次大清洗,清理了除了他們之外的所有文明。

李文淵不知道「記錄者」為什麼要這麼做,畢竟在這些他所得到的影像畫面中,最初的「記錄者」確實是一個真正的「親外型」失落帝國。

他們似乎對一切都充滿著天然的熱情與好奇,自從離開星球飛向太空後,他們便開始尋找著其他的文明並建立交流。

其中固然有部分「極端排外」的文明不歡迎他們,但是在「記錄者」的「朋友還是大炮」的外交方針下,哪怕是排外的文明,也不得不參與到星際社會中。

憑借著「先人一步」的科技,「記錄者」強行讓星系中的所有文明聯系到了一起,並隨著時間流逝讓這個不太穩固的星際社會變得穩定。

這之後,「記錄者」並沒有進入到「觀察者」的模式,而是依然在利用科技推進其他文明的前進腳步。

相似的事情人類在銀河不是沒有干過,結果就是因為思想難以跟上飛速進步的科技水平,社會直接從內部開始崩潰,暴亂都是輕的,更嚴重點文明倒退數千年也不是沒有可能。

「記錄者」做的事也導致災難性的後果,一場波及整個星系的毀滅性大戰爆發了,而且是由其他那些所有被提升的文明對「記錄者」發起的。

戰爭理由是「自由」,因為這些文明認為「記錄者」剝奪了他們自由成長的權利。

雖然「記錄者」最後贏得了戰爭,但是那些由他們一手提升的文明也倒退的倒退、滅亡的滅亡,星系仿佛回到了最初的模樣。

這之後的「記錄者」痛定思痛,開始干起了「觀察者」類似的事,偶爾提供一些技術,然後靜待文明的成長。

這段時間這里發生的變化和銀河極為相似,甚至于比銀河還要「和諧」得多。

因為「記錄者」雖然身居幕後,卻也不是說什麼事都不干,他們會從文明的土著時代起就主動「糾正」那些發展得不夠「正確」的文明,而這個「正確」的衡量標準僅僅只是不要成為「種族潔癖」那樣的極端。

而來到星際文明之間,「記錄者」也會在暗中清理一些可能會導致文明矛盾進一步升級的「不穩定因素」,雖然不會完全阻止星際文明之間的戰爭,卻也掐滅了「世界戰爭」爆發的導火索。

在時間的流逝之下,這片星系居然形成了一種詭異的「天堂」氛圍,文明之間的發展趨于和諧共進,逐漸往一種同心同德的「聯盟」形式靠近。

然而噩夢也在這之後到來了,「記錄者」突然變得瘋狂,親手毀滅了那些他們見證成長的文明。

雖然「記錄者」最後並沒有像「觀察者」那樣「自殺」,卻也離開了這個星系,再也沒有回來過。

李文淵確實沒有想到,「記錄者」居然就是起源在這個星系中的,而從「記錄者」尚未離開這里的經歷來看,他們最後的所作所為也與「滅絕者」無異。

可以說現在的「流放地」星系已經和四個「滅絕者」文明有關聯了,這種聯系性在他看來絕不是偶然。

「這里到底有著什麼淵源和秘密……」

心思急速轉動之時,李文淵才注意到了隨著「虛空連接」而從「大傷口」中被接受到的巨量的數據資料。

這些數據的到來引動了他意識空間中虛擬世界的報告,卻並沒有紅色的「危險警告」,而只是大量的「檢測到垃圾文件,建議清理」。

那些他所看到的與「記錄者」和「流放地」有關的影像畫面也是隨著這批數據一同傳來的,至于為什麼首先看到的是畫面,或許與他為自己設置的關鍵詞有關。

而在查看了一番這些數據的內容之後,李文淵有了一種頭皮發麻的感覺。

這些東西是難以想象的巨量「冗余文件」,其中的絕大部分都是錯亂字符和代碼,哪怕是「中央處理器」窮極了算法和解法,也並沒能從這些「冗余文件」中獲得什麼秘密。

它們就像單純地只是一串亂碼,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

然而讓李文淵頭皮發麻的並不是這些大量的「亂碼」,而是剩下那一小部分能夠解讀的數據。

這些數據同樣受到了加密,但他能夠立刻就解讀這些數據的原因,卻源自一個意想不到的存在——「無限神機」。

當初在與「無限神機」進行接觸後李文淵便分析了對方的數據信號模式,順便制作了一套解密系統以方便日後的交流。

然而這套解密系統現在卻自發地工作了起來,因為這一部分來自「虛空」的數據中有它能夠解讀的部分。

「虛空」中為何會存在與「無限神機」有關的東西?李文淵在看過這部分的內容後便得到了答桉。

在這串數據中,佔比量最大的是「觸發序列」數據,足足佔了整個數據體量的95%,是一種龐大而復雜的密碼文件,哪怕是李文淵都無法進行解密。

然而這串數據卻讓李文淵意識到了「摘錄者」——這個「無限神機」的創造者,其自我毀滅的原因。

以及另外的重大秘密——「虛空」的本質,以及「世界」的本質。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