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一十九章 馬靈入伙

楊林身上有傷,就算已經經過了簡單的處理,一旦動起來,還是會流出鮮血。

公人們跟著血跡一路追了過來。

為首的都頭蹲來,在地上一抹。

火把照耀下,地上的黃土顏色顯得有些發黑。

「在這邊,他們帶著一個傷員,還想跑?這邊是死路,哼,給我追!」

公孫勝和馬靈帶著楊林一路跑到了城牆邊。

那城牆足有三四丈高。

「馬靈道友,你是本地人,咱們該往哪走。」

馬靈道︰「小事,看我的。」

說著他便將腰間的腰帶解了下來,然後翻進了旁邊的院子里,等他出來的時候,手里就拿了一個鋤頭的頭。

公孫勝道︰「你還真有辦法。」

馬靈說︰「二位也把腰帶解下來吧。」

他將三條腰帶系在一起,然後拴在鋤頭上。

隨後用力一拋,把鋤頭扔上了城牆。

鋤頭卡在了女牆的邊緣。

馬靈一拉,將身子攀在城牆上試了試,確定已經固定住,這才對其他兩人說道。

「好了,你們先上。」

公孫勝讓楊林先上去,然後自己在往上攀爬。

馬靈見街角處火光閃爍便知道有人來了。

公孫勝小聲喊道︰「馬靈道友,快上來。」

馬靈輕功了得。

他後退了兩步,往牆上一個沖刺,直接沖起了三丈高。

然後一把抓住腰帶,空中借力,又是一縱,直接落在了城牆上。

他將鋤頭取了下來,又將鋤頭卡在了城牆的另一邊。

另外兩人先沿著繩子一路溜了下去。

馬靈再將鋤頭上的腰帶解下來,隨後從城牆上一躍而下。

城牆外面的土質松軟,馬靈落地的時候雙腿微曲,毫發無傷。

只是衣服下擺沾了不少土

他將腰帶拆開又還給了另外兩人。

三個人趁著夜色一路狂奔,轉眼就已經看不見。

公人們追著血跡一路到了城牆邊。

「怪了,怎麼會憑空消失。你們去四處的民房里找,看看他們躲在哪了?」

公人們不顧百姓早已經休息,把整條街道都被搜了個底朝天。

卻一個犯人的影子都沒發現。

三人出了城,跟隨馬靈直奔他修行的道觀。

這是一個十分破敗的道觀,隱藏在深山中,門前的牌匾都不知道何處去了。

馬靈說道︰「這是我找到的一處廢棄的廟宇,平日就在此處修行。渴了就飲山泉,餓了就去挖野菜,偶爾也會打個獵打打牙祭。廟中還有不少米面,這位兄弟受傷不輕,咱們可以在此休息。等他好的差不多了再做打算。」

涿州知府遇刺,官府押下了海捕文書,四處緝拿一個身穿黑色道袍,背上松紋古劍的道士。

三人在山上待了一個月,等楊林傷勢恢復,風頭過去,這才準備下一步打算。

公孫勝與楊林找到了馬靈︰「道友,我們此行還有要事在身,得先走一步了。」

馬靈好奇的問道︰「不知兩位有什麼事,要是我能幫得上忙,只管開口。」

兩人對視一眼,反正此行沒什麼要緊事,跟他說說也不妨。

楊林道︰「小弟楊林,綽號錦豹子。道長在遼國,可能不知道。我是大宋山東濟州梁山泊的接引頭領,公孫道長是我們山寨的軍師。」

馬靈驚道︰「梁山泊,是那個數次大敗大宋官軍的梁山泊?」

楊林道︰「正是!公孫道長是薊州人,現在遼國北方戰情險峻,道長擔心家中老母被戰火波及,所以特來遼國將老母接去大宋,寨主命我跟隨照應。」

「原來如此,兩位這便要去薊州嗎?。」

公孫勝說︰「不錯,我們出來的時間不短了,又因為此事多耽誤了一個月。需得趕緊前往北方,待我見過師傅,接上老娘,立刻就回大宋去。」

馬靈聞此言,眼神一暗。

他跟公孫勝楊林二人脾氣相投,這才剛相處了,一個月他們便要走。

而且公孫勝是名門大派弟子。

與他論道的時候時不時就能揭開一些之前死活想不明白的東西。

比他這個野路子道士閉門造車好幾年都要有用。

說實話,他是很不想讓兩人走。

楊林是山寨的接引頭領,平日就負責為山寨尋找人才。

這馬靈有日行千里之能,一身武藝比起公孫道長也不弱,他又與山寨志氣相投。

不如請他上山來,也坐一把交椅。

說做便做。

楊林開口道︰「馬道長,我有句話不知道該不該說。」

馬靈道︰「咱們也算是生死之交,有什麼不好開口的,你只管講。」

楊林說︰「道長刺殺涿州知府,理應是看不慣貪官害民,魚肉百姓。此行正和我梁山替天行道之意。我寨主虛懷若谷,廣求賢才,似道長這樣的英杰,正是梁山渴求之士。我與公孫道長都與馬道長義氣相交,實在不忍分開。是故小弟也想請道長與我們一起上山,咱們聚義一處,共同殺貪官,除惡霸。造福百姓,替天行道。不知道長意下如何。」

馬靈一听二人是梁山的人,早就有了上山之意。

楊林一開口,他哪里會拒絕。

「兄弟此言,正合我心。」

公孫勝與楊林十分高興,當下便取山泉代酒,搓一捧黃土,拜祭皇天後土。

舉行了一份簡單的結義儀式,接納馬靈入梁山。

三人立刻啟程上路。

馬靈和公孫勝為了避人耳目。

讓楊林去山下的鎮子里買了兩套普通百姓穿的衣服。

三人換好行裝,往北而去。

馬靈問道︰「公孫師兄,你師傅可是那位傳說中的羅真人啊。」

公孫勝道︰「師弟也听過我師傅的名號。」

馬靈說︰「大遼境內得道高人不多,羅真人就是其中最有名的,小弟豈能不知。哎,我自八歲時,被一個瀕死的老道士收為門徒,傳我衣缽。可惜他一點東西都沒教過我,就咽氣走了。我在學堂外面听書識字,自己學道。時至今日,二十余年。也只能說是初窺門徑,沒有名師指點,說不定一輩子都入不了門。」

公孫勝明白馬靈的辛苦。

他看的道經都沒有問題。

只是因為沒有人指導,所以理解出了偏頗,想進步十分困難。

「師弟放心,這次回去之時,你便跟我一起去拜見師傅,到時候我幫你說說,讓師傅也將你收入門牆。」

馬靈聞言感動不已,立刻下拜道︰「多謝師兄!」

三人走了沒幾天,便到了薊州九宮縣。

公孫勝說︰「我家就在縣外四十里處的二仙山下。咱們今天現在縣里歇息,明天早起,再去也不遲。」

第二天,三人來到了二仙山下。

山腳下有一個小村子。

公孫勝領頭往前面走去。

卻見前面一個砍柴的樵夫正挑著柴火往山下走去。

公孫勝連忙施禮道︰「劉兄好,打柴去賣啊!」

樵夫一看,竟然是住在自己隔壁的一清道人。

「原來是道長啊,這一晃你都出去三四年了。可算回來了,你老娘可想你了,你快回去看看吧。」

「多謝劉兄幫我照顧老娘,我先回去了,改日請你吃酒。」

樵夫笑道︰「好好好。」

三人過了山嘴,只見前面有一座小村子,約有十幾間草房子。

周遭一道矮牆。

牆外面是一座小小的石橋,下面清溪流過,嘩啦啦聲響,十分悅耳。

最外面的一間房子規模不小,看樣子有三個房間。

門前掛著草簾。

一個婆婆撩開簾子出來。

馬靈見那婆婆蒼然古貌,鶴發童顏。眉發雪白,眼神明亮。青裙素福,布衣荊釵。

仿佛驪山老母,猶如山間雪松。

公孫勝連忙沖了上去,大喊道︰「娘,我回來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