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八十三章︰心態過敏

台下傳來哄笑聲,藤原圭的臉也微微泛紅。

明明才寫了賭博題材的小說,但是實際上賭技卻差得要命,這或多或少讓人有些不好意思。仿佛那個小說里,和各種對手斗智斗勇,玩轉游戲規則和人心的開司是作者本人的反面。

不過這也不能怪藤原圭,曰本人的麻將水平真的不是一般的高……而且藤原圭第一場比賽的對手是一個五十多歲的女畫家,據她所說,搓麻將搓得指紋都快沒了……這種狂熱分子,怎麼打得過?

藤原圭慘敗的消息後來被服部淳山知道了,他氣得直拍大腿。可惡,如果不是痔瘡的緣故,我早就親自上了……

這時有馬桂香在他耳邊輕聲問道︰「什麼麻將名人賽?」

藤原圭苦笑著小聲道︰「文化界一群人自己組織的比賽,我和宮田都參加了,但是都輸的很慘……」

曰本人愛打麻將,文化界更是麻將高手頻出。

有馬桂香小聲道︰「沒關系,你下次帶我一起去……」

藤原圭忍不住看了她一眼,原來不僅擅長電子游戲,麻將也是個中好手?

主持人又叫了幾個名人,仲代英及此刻正低著頭想入非非呢,忽然听到耳邊有人喚他的名字,有些茫然地抬起頭來,卻發現台上主創和台下的觀眾都在看著自己。

這時才想到,來這之前已經有人和他打過招呼了,說是在點映會後,主持人會和他進行交流,于是硬著頭皮站起來,臉皮有些微微臊得發紅。

他感覺自己被藤原圭惡意挑釁了。通過這部電影。

因為這部《告白》和《白夜行》有太多共通之處了,比如說都由有馬桂香擔當主役,都是切換不同的主觀視角來講述整個故事。但是這部片子要遠遠好于自己拍攝的《白夜行》。

對啊,POV視點人物寫作,我怎麼沒想到用這個方法呢?明明《白夜行》原著就是用的這個手法,如果把這個手法沿用到電影里豈不是更好。而仲代英及卻用的傳統的隨著時間軸推進劇情的敘事節奏。他現在十分後悔,甚至不斷地在腦中幻想著,如果當初在《白夜行》里用了這個手法的話,這部電影會不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成績?

但是現在做什麼都遲了……當初如果要是堅持讓藤原圭做藝術顧問就好了……還有大野長治那家伙,當初他似乎也提了些意見,當時怎麼沒稍微听取一下呢?

正胡思亂想著,被主持人叫到名字。仲代英及感覺他人的目光打在皮膚上有些火辣辣的,仿佛旁人的眼光中都有些譏諷的意味。

他現在自尊心有些過敏,所以恍忽間都能听到其他人的「心聲」︰

「同樣是懸疑片,這家伙和藤原圭完全不是同一個水平嘛。」

「還是入行幾十年的電影導演呢,連藤原圭首次觸電的作品都比不過。」

「記得他還把《白夜行》這部片子的失敗歸咎于演員,真是無恥啊,同樣的演員,在不同的導演手里,看來能發揮出不同的效果呢。」

「……」

一時間,仲代英及的腦門有汗水沁出。

「仲代監督,您是職業監督,藤原監督這是首次擔任電影導演,您能以前輩的身份點評兩句《告白》這部電影嗎?」主持人笑著問道。

仲代英及一听這話,更是心亂如麻,他這是什麼意思?諷刺我嗎?諷刺我的《白夜行》拍得不如這部《告白》?

這時,一個圈內攝影師轉過頭來,微笑著看向仲代英及。

這笑容在此刻的仲代英及看起來尤為刺眼,覺得這家伙也在恥笑他。

手里有錘子看啥都是釘子。其實主持人問得也只是一個普通的問題,很容易作答,旁人也並沒有恥笑他的意思。因為和藤原圭拍了同一個類型的電影,不如對方,所以就嘲笑他?想多了,大家也不是第一天在圈子里混了,被藤原圭打敗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呃,我,這部片子它……」

仲代英及內心緊張,外加羞恥感變強,一個普通的問題回答得磕磕巴巴,周圍人看得奇怪,但也沒多想。

又回答了幾個媒體記者的問題,今日點映會算是徹底結束了。

點映會結束後,幾名相熟的人跑來和藤原圭聊天,相互寒暄。穿著和服的松本近衛門也攏著袖子,在夫人的伴隨下緩步走了過來,一來就親昵地撫著有馬桂香的後腦勺,「你這次的表現突破很大,已經有名演員的樣子了,非常好。」

松本近衛門滿意地說道。

「我呢,我呢,爸爸。」有馬間齋趕緊湊上前來,伸出食指指著自己鼻尖問道。

「你也非常不錯。」松本近衛門笑著說道。

松本近衛門對有馬間齋一向嚴格,平常就算做得再好,也只能在他這里得到一個一般的評價,要是做得有一點不好,那就是狂風驟雨般的斥責,雖然嚴厲,但是世代白鶴屋家主都是這麼過來的,也沒辦法。

這是他為數不多的一次夸獎有馬間齋,有馬間齋知道父親嚴格,連他都夸自己了,看來這次自己的確表現得很好。

一時喜不自勝,看來當影帝有望了。

事實上,有馬間齋這一次的演出表現的確非常優異,雖然他表面上吊兒郎當的,但是由于家風嚴謹,本人在片場是非常認真的。外加他本身其實也演藝天賦不俗,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比有馬桂香更有些才能在身上。

「爸爸,今天我們晚上有空,不如一起吃個飯吧。」這時有馬桂香攀著松本近衛門的手臂說道。

松本近衛門有些奇怪︰「好啊,吃個飯又怎麼……」

說到一半反應了過來,「我們」一起吃個飯?他下意識地轉頭望向藤原圭。

藤原圭正和別人說著話,然而眼神卻看了過來,向著松本近衛門微笑著點頭示意。

松本近衛門也微微鞠躬示意,然後小聲對女兒說道︰「也行,他……去家里吃,還是在外面吃?」

「都行,爸爸。」

「都行,都行的話……這……」松本近衛門有些局促,雖然早就意識到藤原圭和自家女兒關系不一般,但是那層窗戶紙一捅破,他也不知道該怎麼做是好了。

在藤原圭和有馬桂香正式確立關系之前,松本近衛門和藤原圭相處得像是忘年交,經常在一起喝酒打橋牌,還會聊一些和劇作有關的問題。

其實藤原圭轉生之前比現在年紀要大很多,也算是經歷過風霜的中年人,再加上對時代問題有遠見和獨到看法,所以松本近衛門也很願意與他交談,忘記了這是個比自己年紀小了二十多歲的人。

所以當他在八卦雜志上看到自己的女兒挽著自己「好友」的胳膊的照片時,一時有些難以接受,把雜志啃得都是牙印。

有馬桂香跑去和藤原圭說了,讓他一起去家里吃飯,而過了一會兒有些失望地回來了,說︰「今天不行了,他今天晚上接了雜志專訪。」

「沒關系,那等下次好了。」松本近衛門說道,語氣忽然變得輕松了很多。他還需要時間來接受,自己的朋友和自己的女兒談戀愛的事實……

點映會結束,千葉慎一看完電影準備離開,離開之前還特意去找了一下藤原圭,伸出手道︰「藤原老師,電影我很仔細地看過了,非常不錯。恭喜你,又一次轉型成功了。」

藤原圭和千葉慎一握了握手︰「您過獎了,非常感謝您一直以來的支持。」

千葉慎一道︰「我只是盡了一名職業評論家據實而論的職責罷了,你的作品的確一直以來都保持著高水平,所以我會寫文章向讀者和觀眾推薦,如果哪天你的水準下降了,我也會實話實說,不留情面的。」

千葉慎一推了推自己的黑框眼鏡說道。

點映會今日算是正式結束了,觀眾們紛紛散場,散場後,白井英二搶先一步來到藤原圭身邊,幾乎寸步不離。原因很簡單,今天來點映會的還有一些其他電影發行公司的人,怕他們直接來接觸藤原圭——你們都離這個男人遠一點。

作為制作部的專務,白井英二對電影是有著很強的鑒賞能力,以及對市場反應也是有預判能力的。他在今天之前其實一直沒有看過正片,不是看不到,而是刻意不去看,他想等著點映會這天,邊看邊觀摩觀眾反應,以得到最真實客觀的一手反饋。

而結果讓他有了不少信心,似乎這些口味苛刻的專業媒體人對《告白》都非常的看好,這部電影的勝率眼看著又多了幾分。

而他也更有底氣要求院線增加這部電影的排片了。

但是心態卻並沒有放送下來,反而變得更緊張了,因為害怕最可怕的一種情形出現——叫好不叫座。

評價高和上座率高有時真的是獨立發生的事件,無論是叫好不叫座和叫座不叫好,在各個國家的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都不罕見。名利雙收自然是理想狀況,但是無論對于主創來說,還是對于投資人而言,非要在兩者情況當中選擇其一的話,大部分人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畢竟錢拿到手才是實際的,夸獎聲只是助興用的。文娛業畢竟也是商業。

當然,藝術片除外。很多藝術片的表現形式就是注定賺不到錢的,外加投資也小,投資人也不指望能賺錢,甚至不指望回本,就是為了沖擊A類電影節,給制作方提升口碑用的,這種情況不做考慮。

但是對于一部商業片來說,叫座不叫好,就有些悲催了。對于主創和投資人來說,這種情形出現也很尷尬,耳邊一片叫好之聲,一看票倉,空得能跑馬。甚至很多叫好之人,都未必看過這部片子。

在白井英二看來,《告白》的確是一部不錯的片子,但是由于這部片子風格化也相對濃烈,白井英二害怕除了專業影評人外的普通觀眾不喜歡。

當然,白井英二料想這部片子無論如何是要比《白夜行》劇院版要強的,不說別的,光是藤原圭的個人號召力就甩出仲代英及好幾條街去,「鬼才作家首次執導電影」的噱頭也相對響亮,所以他覺得怎麼樣,這部電影都不會比《白夜行》的票房表現差。15億票房應該是不成問題吧?

點映會結束後的第二天,有關于這部片子的各種影評和討論便出現在各種雜志報刊,甚至娛樂節目上。《告白》一詞不斷出現在潛在觀眾的視听範圍內,盡可能地增加他們走入電影院,觀看這部電影的興趣。

點映會後第三天,千葉慎一的評論文章在報紙上刊登了,這位評論家分享了自己的觀影感受︰

「《告白》——90年後最好的日語懸疑電影。」

「看過這部片子,我只有一種感受,藤原圭不愧是年輕一代最出色的作家。」

「電影導演,其實有另一個稱呼,叫做電影作家,本質上也是作家的一種。不同的是,編劇通過紙筆寫作,而導演通過膠片寫作。」

「這部片子是藤原圭的第一部電影,也是他自編自導的影片。我對藤原圭的創作編劇能力是有著非常高的信任的,所以在看這部片子之前,我已經料想到了這部電影的劇情會非常精彩,但是作為導演,是否能有著出色的鏡頭語言的能力,將那精彩的故事表現出來,我還抱有疑慮。」

「然而,電影開始不到一分鐘,我就徹底打消了這份疑慮。」

「作為導演,電影手法非常老辣,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將極豐富的內容,注入到電影片段當中,卻並不會感覺到紛亂冗余,這體現了藤原圭非同一般的導演功力。」

「電影手法堪稱華麗。甚至這部電影當中,作為導演的藤原圭還略勝作為編劇的藤原圭一頭。明明是新人導演,卻演化出了非常鮮明的個人風格,而且運用起來極為老辣,令人驚嘆。」

「……」

千葉慎一把藤原圭夸了一通,這麼高的評價,這也的確刺激了一部分觀眾,讓他們產生了去劇院一探究竟的想法。但是也有一些人說風涼話,因為千葉慎一對藤原圭作品一向評價頗高的緣故,有些人甚至給千葉慎一起了「藤原圭的職業馬屁家」稱號。覺得這篇文章是馬屁家故技重施了。

千葉慎一也算是道心堅固,沒有為了撇清關系,而刻意去給出一些批評性評價。

而是在文末給出了自己對《告白》這部電影的總結性評價︰這是一部佳作,喜歡懸疑風格影片的觀眾推薦觀看,相信看過電影的你,會贊同的我的評價。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