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九十三章 任務糧咋個交法?

「來,貝貝,舅舅給你戴上。」李衛國湊上去,手里拿著一個金項圈,小心翼翼地掰開,給小貝貝戴到脖子上。

「長命百歲,嘻嘻,三哥,這個是金的吧?」小當家還真認識上邊的四個繁體字。

而小貝貝也笑了,小胳膊還直扇呼,看樣子對舅舅的禮物很滿意。

「你個小財迷。」田大貴也在旁邊逗孩子,他自個沒孩子,所以特別喜歡孩子。

李金梅端著一盆煮好的牛女乃進屋,看到這一幕,也問了一嘴︰「戴一會就拿下來,把孩子都壓壞了,國子,你哪來這麼多金首飾?」

沒等李衛國回答,田大貴就說道︰「國子有的是金子。」

李金梅也沒怎麼理會,因為大貴叔說話一貫不怎麼著調。

她並不知道,這次田大貴說的是真話,李衛國手頭上的金子,都是論斤的。

吃飯的時候,李金梅就把小貝貝脖子上的項圈給摘下去,小孩子戴這個並不好,意思意思就得了。

吃完飯,田大貴開車拉著王燕回廠子,李衛國就叫上大山,也跟著去公社,往郵電局的信筒子里塞了幾封信,自己已經平安歸來,這消息當然要告訴吳小玉一聲。

然後李衛國就領著大山去公社院里,找到大胡子書記,看看能不能把大山的戶口落下。

大胡子下鄉查看秋收工作,直到中午,這才蹬著自行車回來,瞧見李衛國,第一句話就問︰「你們村的水稻啥時候收,上些日子去縣里開秋收工作會議,領導還特意強調,你們今年交公糧的事。」

「也就十天八天的事兒,孫書記,縣里啥指示?」李衛國把帶來的一罐子藥酒,給大胡子放到辦公桌上。

藥酒呈現出漂亮的胭脂紅,是鹿茸血酒。

大胡子瞧見這酒,臉上也難得地露出笑容︰「多少錢,回頭我給你。」

他兜里就幾塊錢,肯定不夠。

把藥酒小心翼翼地放進櫃子里,大胡子嘴里還說呢︰「這好東西可不能叫別人瞧見,不然一個個都跟土匪似的,非得硬搶不可。」

李衛國也笑著搓搓手︰「這不是想找孫書記辦事嘛,不送點禮哪成。」

「少扯犢子。」大胡子一揮胳膊,然後才繼續說正事,「縣里的意思是,你們交任務糧,就交稻谷。」

去年的時候,是用別的糧食頂替,主要是收上來那點稻米,糧庫也沒法處理。

李衛國就提醒道︰「孫書記,我們村產的稻米,價格貴,還能出口創匯,可別糟蹋嘍。」

「就是因為這個,縣里按照市場價收任務糧,然後準備賣高價,劉縣長還讓我轉告你,幫著聯系銷路呢。」孫書記也不藏著掖著,直接給李衛國交了實底兒。

這事怎麼說呢,擺明了是縣里想賺一筆。

不過李衛國也沒法子,取締任務糧,那還得等好些年呢。

孫大胡子說完正事,該輪到李衛國,一听說就是給大山落個戶口,大胡子滿口答應︰「縣里這次算是虧欠你們村的,別說落個農業戶口,就是農轉非都沒問題。」

「不用,不用。」李衛國連連擺手,雖然現在吃供應糧非常吃香,可是他知道,等到十年八年之後,就沒啥區別了;再過上幾十年,反倒是農村戶口,能享受更多的優惠待遇。

就是大胡子瞧著大山一頭長發,有點皺眉,懷疑有問題,這年頭,正經人誰留長頭發啊。

不過再仔細瞧瞧,大山一臉正氣,氣質跟那些二流子小流氓完全不一樣。

李衛國又解釋說,大山是東北那邊來的,是少數民族,大胡子也就不再懷疑,直接批了個條子,叫李衛國去辦理。

現在都下班了,只能等到下午,大胡子索性就把李衛國二人領到家里,蹭了一頓飯。

撈的二米飯,打的老茄子醬,倆人吃得都挺香,臨走的時候,大胡子的老伴兒,還塞給李衛國一張大團結,算是酒錢。

李衛國還是收了,等以後年節啥的,多給拿點東西就找補回來,都是家里自產的,也就不用再算錢。

二人又花了一個小時,把大山的戶口辦完,添加到李衛國家的戶口本上。

本來可以單獨設立一戶,不過戶籍員說還得花新戶口本的工本費,犯不上,就直接給落到一起。

也成,反正都是一家人。

李衛國家的戶口本,這兩年可是有著越來越厚的趨勢。

去年加了李小鹿,等到大姐結婚,大姐夫的戶口,也遷入進來。

然後是二哥結婚,把王燕的戶口也落進來,現在又多了一個大山,也算是大家族了。

要不是李玉梅上大學,把戶口遷走,還得多一口人。

對了,還有小貝貝,還沒落戶呢。

李衛國倒是挺樂呵︰人口越來越多,那才證明,家里越來越興旺呢。

他翻開戶口本瞧瞧,名字寫的是「李大山」,也不知道大山是真的姓李,還是跟李衛國同姓。

至于關系一欄,則直接寫著「姐弟」,因為戶主是李金梅。

再看看年齡,李衛國也有點忍不住笑,竟然填的是三十歲,比李金梅還大呢,也不知道怎麼就成了姐弟。

這年頭戶籍都比較亂套,也沒必要深究,反正大山以後可以名正言順出現在這個社會就成了。

「李大山,這名字不錯嘛。」李衛國樂呵呵地把戶口本揣進兜里,然後哥倆就一起步行往回 達。

李大山則使勁點點頭,他的內心很是激蕩︰終于又能有一個家啦!

不到兩個小時,倆人走完了三十里路,回家之後,李衛國把戶口本交給大姐。

李金梅也翻翻戶口本,翻到大山的那一頁,她恬靜的臉上,也不禁露出笑容。

「姐!」大山叫了她一聲,明顯能感覺到,大山的聲音有點發顫。

李金梅愣了一下,然後笑吟吟地答應一聲。

李小鹿也跑上前,拉起大山的手,十分依戀。

還有小當家,也眨眨大眼楮,歡歡喜喜地說道︰「以前有二哥和三哥,現在終于有大哥了。」

說完,她朝著大山甜甜一笑,脆生生地叫了一聲「大哥」。

這一聲,硬生生把大山的眼淚給叫了下來。

從這一刻開始,他真正融入到這個家里面。

李金梅也高興,張羅著晚上做點好吃的,慶賀一下。

好吃不如餃子,剩下的野豬肉正好用來剁餡子,一大家子,聚到一起,吃了一頓團圓餃子。

晚上的時候,李衛國跟著大山,去鹿場那邊,正好把王大拿和趙廣定老哥倆換回來,回家住兩宿。

趙廣定當然挺樂呵,嘴里四六不著調︰「嘿嘿,正好回家交公糧。」

李衛國和大山去倉房瞧瞧,花大姐明顯好多了,傷口已經結痂,能跟著倆人慢慢 達。

一方面是野生動物的生命力比較強悍,最主要的,還是李衛國的功勞。

可以瞧出來,這家伙的月復部明顯比較凸起,估計也快要生產了。

遠東豹是開春發情,一般三個多月之後下崽兒。

幼崽正好趕上夏天出生,等到了冬天,也長大不少,能夠抵御嚴寒。

這一只懷孕顯然有點晚,原因很簡單,種群數量越來越少,想找對象哪有那麼容易。

豹子都有屬于自己的領地,而且範圍都是幾十里,非常廣泛,平時都是單獨行動。

李衛國記得,幾十年後,遠東豹的數量,也只剩下四五十只,國內野生的遠東豹,估計也就幾只的樣子。

而種群數量越少,顯然越是不利于繁殖,相隔幾百上千里,肯定湊不到一塊兒。

不得不說,這也是生命的悲哀。

大山看到不遠處有一棵山釘子樹,就擼了不少山釘子,喂給母豹子。

「能吃嗎?」李衛國還真不知道這個,豹子不都是肉食性動物嗎?

還真別說,豹子吃得還挺來勁,就是吃起來有點費勁,它的牙齒,還是適合吃肉。

大山解釋說,遠東豹偶爾也會吃一些漿果;李衛國想想也就明白,這個大概就相當于葷素搭配吧,就像人喝茶差不多,補充肉類所不具備的營養成分。

不過這山釘子還真不錯,李衛國嘗了幾個,果味十分濃郁,于是也就順手采了一些,回家給妹妹吃。

別看山釘子的果實小,但是濃縮的都是精華。

而且這種果樹非常耐寒,所以嫁接的時候,通常都用它們來做砧木。

在家的日子,李衛國就過得十分悠閑,每天或者去水庫,或者去鹿場,實在沒事,就跟著大山去山里轉轉,隔三差五的,就獵殺一頭半大野豬回來,一半喂花豹,一半叫人吃了。

趙廣定都樂壞了︰「大山真不錯,你一來,咱們的生活水平直線上升。」

「還不是借了豹子的光。」王大拿道出實情。

趙廣定點點頭,還真是這個理兒,連帶著,看花大姐也不那麼討厭了。

李小鹿天天都往鹿場這邊跑,很快就成了大哥的小尾巴。

因為放農忙假,所以李小梅這幾天也跟著,天天在山里瘋玩,好不開心。

「吃飯啦,小梅,小鹿,回來吃飯啦!」到了中午,李衛國扯嗓子吆喝。

不大一會,就看到大山的身影,一左一右,跟著倆小家伙,都拎著小筐,里面裝著蘑孤和松塔啥的。

「三哥,大哥給我們打的松塔,正好炒個松仁玉米。」小當家就是厲害,都會安排菜了。

李衛國寵溺地揉揉她的小腦瓜︰「就知道吃。」

回到房子這邊,倆小丫頭第一件事就是去倉房看花豹。

很快,倉房里就傳出來李小梅的叫聲︰「生了,三哥,生啦!」

「你三哥可沒這個功能。」趙廣定接過話茬。

其實誰都知道,李小梅說的是母豹子,于是大伙都湊了過去。

李衛國直接進去,趙廣定則在外面探頭探腦的,他還是有點怕。

而且動物在生產的時候,最好不要受到驚嚇,搞不好真能把幼崽給吃了。

只見母豹子懷里多了兩個小不點,渾身濕漉漉的,粉女敕的小嘴,發出稚女敕的叫聲。

而花大姐則伸著舌頭,在兩只豹崽兒身上舌忝著。

無論是倆小丫頭還是大山,都不會給它帶來什麼不安。

「花大姐,你輕點啊。」李小梅蹲在那,瞧著母豹子把一只小不點給舌忝得直翻跟頭,實在有點看不下去了。

剛出生的小豹子,比小貓崽也大不了多少,眼楮緊緊閉著,顯得那麼弱小,叫人不禁心生憐愛,把小當家都眼饞壞了,恨不得抱在懷里,好好稀罕稀罕。

等到母豹子把小豹子的毛都舌忝干了,這倆小家伙就閉著眼楮,在母豹子懷里亂拱,估計是想吃女乃了。

不過它們一通瞎拱,也沒找到正地方,急得吱吱叫。

忽然間,一只小手抓起一只小豹子,幫它湊上去。

母豹子瞅了一眼,是李小鹿,還伸出舌頭,在她手背上輕輕舌忝了一下,舌忝得李小鹿連忙縮手。

小豹子看來是真的餓了,扒住飯碗子,使勁吸吮,還發出嘖嘖輕響。

另外一只哪受得了這種刺激,叫得更歡了。

李小梅也實在忍不住,抱起這只,也來幫忙,母豹子只是靜靜地望著她,並沒有任何舉動,雖然沒有李小鹿那麼親近,但是也並沒攻擊。

「嘻嘻,快吃吧。」李小梅這下心滿意足,蹲在那瞧小豹子吃女乃,嘴里還夸呢,「這倆小豹子,還真賣力氣。」

吃飽喝足,倆小豹子就開始呼呼大睡,李小梅也嘻嘻樂︰「三哥,你看它們,跟小貝貝也差不多,吃了睡,睡了吃。」

「來,把這盆雞蛋給母豹子喂食。」趙廣定端個小盆過來,里面打了幾個生雞蛋。

這待遇不錯了,一般只有母鹿生產的時候,能享受到。

李小鹿接過來,放到母豹子嘴邊,這家伙也吧唧吧唧地舌忝食起來,很快就吃個干淨。

李衛國也徹底放心︰「走吧,咱們不要在這打擾了,叫它們都休息。」

大伙都跟著出來,李小梅還把倉房門給關上,然後眨眨大眼楮說︰「給兩個小豹子取什麼名字好呢?」

「就叫大花小花好了,它們老娘叫花大姐,倆孩子叫大花小花,正好配套。」李衛國很快就給取好了名字。

李小梅歪著小腦瓜瞧瞧三哥,感覺這名字實在一般。

不過她想了一會,也沒想出什麼好名字,只能點頭同意。

可是很快又發現一個新問題︰哪個是大花,哪個是小花啊,看起來都一邊大?

十月中旬,稻花飄香。

大饅頭屯的村民都磨刀霍霍,準備開始割稻子,那磨的當然是鐮刀了。

一共有三十多戶人家種植了水稻,基本上都是全家老少齊上陣︰大人負責收割,小娃子拎著小筐,在後面跟著撿稻穗,力求顆粒歸倉。

一片片金燦燦的稻田,叫大伙心中都充滿成就感,還有滿滿的期待。

「陽光下蜻蜓飛過來,一片片金燦燦的稻田……」李小梅嘴里哼哼著歡快的歌曲,胳膊上挎著個小筐,將那些倒伏的稻穗,裝到筐里。

她家的稻田最多,所以找了不少幫工,畢竟村子里還有一小部分人家,沒種水稻,現在其它莊稼早都收完了,有閑人。

「這稻穗上得真實成,俺去年咋就沒想著改水田涅。」謝老摳也來幫忙,嘴里還愁眉苦臉地嘮叨著,他現在都後悔死了,經過兩年的驗證,水稻產量高,價格也高,比種旱田強多了。

就算思想再頑固的人,在事實面前,老腦筋也開始發生轉變。

「大伙都歇會,喝點水!」李金梅也抽空來送水,家里找了隊長嬸子她們幫忙做飯,幫工的不給錢,總得供飯吧。

人們便湊到田埂上,抽袋煙,喝點水,上了歲數的,就抽自己帶的葉子煙;年輕的習慣抽煙卷,李衛國早都給備好了,都是好煙。

李小梅喝了半碗水,然後咂咂嘴︰「哇,真甜!」

大伙一喝,只覺得又香又甜,原來水里加了不少蜂蜜。

李衛國這趟出門,沒少劃拉蜂蜜。

王隊長也用衣襟擦了把臉,然後美滋滋地喝了口水,不禁感嘆道︰「這日子越來越有奔頭,咱們這幸福的生活比蜜甜吶。」

趙廣定一听接過話茬︰「隊長,你這詞兒听著有點耳熟,俺在收音機里听過這歌。」

有大山在鹿場那邊照應著,所以田大貴他們都回來收稻子,他家全都是水田。

于是老趙就哼哼起來︰「甜蜜的工作甜蜜的工作無限好嘍喂,甜蜜的歌兒甜蜜的歌兒飛滿天嘍喂……」

李衛國知道,這是兩年前的電影《甜蜜的事業》里面的主題曲。

重新身處這個時代,他的感觸也更深,這確實是一個欣欣向榮的時代,一個美好的時代。

「有人來了,好像是公社的孫書記。」有人嚷嚷一聲,只見從村子方向騎過來幾輛自行車,為首那人胡子拉碴的。

王隊長和李衛國等人連忙迎上去,伸手打著招呼。

「听說你們村收稻子,我們過來看看。」孫大胡子把自行車支好,也走上田埂,舉目遠望,金燦燦的稻田,一眼都望不到邊。

這大饅頭屯的知青稻,現在是縣里重點關注的對象,所以孫主任也來到田間地頭查看,這時候的干部,都要下基層,跟農民打成一片。

「孫書記,你看今年的稻米,都跟小白胖子似的,真招人稀罕。」趙廣定搓了一小把稻米,還剝開外面的稻殼,露出里面青白的米粒。

大胡子也捏起幾粒瞧瞧,真不錯,他心里也有底了。

「孫書記,這水稻的任務糧咋個交法?」王隊長也比較關心這個問題。

農民種地是真不容易,要交農業稅,提留款之類,交公糧其實就是變向地上繳農業稅,直到三十年後,這項才徹底取消。

「縣里都給定量了,每畝地交一百斤稻谷。」孫大胡子給大伙宣傳了一下。

這個比例怎麼說呢,不多不少吧,有些地方,都達到百分之十五甚至百分之二十。

村民都紛紛點頭,覺得還行,在他們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主要是水稻產量高,大伙都覺得還是剩下的多。

孫大胡子也趁熱打鐵地說道︰「今年全縣都實行大包干,縣里準備評選萬元戶,進行表彰獎勵,咱們大饅頭屯的,一定要多爭取幾個,到時候戴大紅花,發獎狀,那才叫光榮呢。」

「算俺一個,必須算俺一個!」趙廣定樂得直蹦高,結果腳底下沒留神,一下從田埂出 下去,一坐在地上。

【鑒于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盡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 】

「這不是算的事,你得先達到標準才行。」孫大胡子也忍不住大笑。

老趙也不在意,嘴里繼續大呼小叫︰「去年俺就是半拉萬元戶了,今年肯定超!」

「這麼說,好像俺家也夠。」趙老板子也搭話。

然後大伙七嘴八舌的,也都吵吵自己能達標。

最後還是王隊長說得好︰「咱們的水稻真要是能賣到兩塊錢一斤,那種水稻的都能達標。」

哈哈,是這個理兒,大伙齊齊點頭。

王隊長又朝著李衛國望去︰「不過最有資格的,還得說是國子,都沒意見吧?」

這個肯定沒意見,說起來,大家都是跟著李衛國借光,這才能種水稻的。

而且李衛國還擁有多項養殖業,都十分紅火,收入別說一萬塊了,指不定幾個一萬塊呢。

大伙正熱烈討論的時候,又有一輛小轎車開過來,是田大貴的車,不過從車上下來的,卻不是老田。

「大姐夫!」李衛國看到鄭先農從車里鑽出來,後面還跟著吳教授,便連忙迎上去。

李金梅更是喜出望外,也緊跑上去。

吳教授一直在跟蹤調研大饅頭屯的水稻種植項目,知道差不多要收獲了,便領著鄭先農來搞調研。

鄭先農當然樂不得呢,他天天晚上睡覺做夢,夢里除了妻子,就是小貝貝。

大伙都是熟人,熱情地打過招呼,便簇擁著吳教授來到稻田里。

吳教授查看了稻穗,又搓了幾個米粒下來,最後還放在嘴里嚼嚼,便樂呵呵地連連點頭,對產量和質量,基本心中有數。

鄭先農也興奮地推了下眼鏡︰「老師,這產量只怕能達到一千兩百斤以上;而且您看,這米粒兒瞧著應該比去年還大一圈呢!」

他也是大饅頭屯種植水稻的發起者之一,看到這樣的成果,當然打心眼里往外冒高興。

只見吳教授笑眯眯地點點頭,說出一句讓李衛國欲言又止的話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