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說服渝州大學並不是一件太難的事情。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成就萬古之名。這是每一位讀書人都曾經擁有、想要實現的東西。

只不過現在的人,都比較現實,將這些心思都給隱藏起來了。

理想總是得要面對現實的,還是老老實實的搬磚,當個有用的打工人。

墨塔技術研究院就如此的掛牌了,完全歸屬于墨塔工業旗下。

按照墨塔工業和渝州大學達成的協議,墨塔工業將會和渝州大學進行聯合研究,由墨塔工業出資金、研發設備、場地,後期還有人員。

渝州大學會派遣人員到墨塔技術研究院,除了學校任職教師之外,還有就是在讀學生。

在墨塔技術研究院工作期間,由墨塔技術研究院支付工資。

除了在墨塔技術研究院工作之外,渝州大學的教師依舊在學校執教。

陳懷慶覺得這樣子挺好,執教、研究兩不誤。

出了研究成果之後,學術成果歸渝州大學,墨塔工業享受商業成果的商業開發權,並且墨塔工業還會給一筆錢給渝州大學用于學校的教學。

另外,陳懷慶準備在墨塔技術研究院首先執行員工等級制度。

不能夠叫員工等級制度,階級性太強了一些。

換上一個叫法,墨塔職員階餃制度。

沒有搞之前的什麼三十三階制度,就只是先搞了一個九階制度。

每一階餃都會有一個階餃津貼,一階每月20塊錢,九階有三百塊錢的階餃津貼。

九階津貼現在就只有三個人有,都是渝州大學的三位教授。

一位是畢元義,另外一位是材料方面的教授,還有為研究機械設計的教授。

三位教授帶著自己的學生,可是為墨塔工業的發展,做出了極其大的貢獻。

陳懷慶也是和三位教授開玩笑般的提過一嘴,以後墨塔技術研究院當中,可能會出現比他們階餃還要高的人,甚至是他們的學生。

對此,三位老教授倒是看得相當開,甚至還有些高興。

學生比老師強,那才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說明什麼?

說明做老師的教得好啊!

要是弟子之中,沒有一個人超越自己……

想一想,這個老師做的,還挺可悲的,完全不合格啊!

後浪推前浪,前浪被拍在沙灘上,這才是至理。

後來者居然比不上先行者,那豈不是說,事業後繼無人。

都後繼無人了,那我們現在拼死拼活的干嘛啊?

所以,三位教授很高興,未來的墨塔技術研究院能夠出現更加優秀的。

而且在和陳懷慶談過之後,就跑回去和自己的學生說,讓大家是加油。

還說,陳懷慶已經和他們說過了,以後津貼一個月一千,只要有本事,那就可以拿到。

一個月一千,那十個月就成萬元戶?

萬元戶啊!

在這個年月,萬元戶還是屬于被人們羨慕的對象。

實際情況是,現在社會上已經有很多的萬元戶了。

基本上此時敢大著膽子搞個體工商戶的,大多都賺到了錢。

此時全國有多少個體工商戶?

截止1983年底,全國個體工商戶590.1萬戶,比1982年增加326.5萬戶。

這些還只是去辦理了個體工商戶登記的,還有不少人沒有去辦登記。

反正無論如何,這群先富起來的人群,全部都屬于墨塔工業的潛在客戶群體。

他們都有強烈改善生活條件的想法。

買輛摩托車改善一下出行條件,沒有任何問題吧?

今年買摩托車,明年就買小轎車!

墨塔技術研究院暫時的還沒有自己的辦公地點,所以就放在渝州大學校內了。

對此,渝州大學也沒有意見,因為陳懷慶答應會給上一筆場地租用費,並且在此期間購買的一些儀器設備什麼的,在搬離的時候,可以適當的給渝州大學留上一些。

借陳懷慶的雞來下蛋,這種便宜佔起來一點都不要覺得不好意思啦。

陳懷慶實際上也想要扶持渝州大學,畢竟很肯定的一點,只要墨塔工業和渝州大學這種友好的關系持續下去,未來的渝州大學就將會成為墨塔工業源源不斷的人才輸出地。

能夠得到一所高校的智力支持,那就屬于在摩托車上加了火箭發動機,直接一飛沖天哦!

當然,一個不注意,也是會被摔死的。

這點就得要靠陳懷慶了。

墨塔技術研究院,陳懷慶並不準備給放在下後村這邊。

這地方,不能夠離渝州大學太遠。

還好,現在的城市建設並不像以後那麼的夸張,很多地方都還有著大量空閑的土地。

想要找一個合適的地方修建墨塔技術研究院還是相當容易的事情。

墨塔工業現在屬于在市里面重點扶持的一家企業,所以當墨塔工業申請要用地的時候,倒是很快就批了下來。

畢竟墨塔工業走的正規程序,而且還給錢。

賣地賺錢!

陳懷慶的野心相當大,直接拿下了兩百畝地來作為墨塔技術研究院的用地。

為了拿下兩百畝地,這還找了關系才是辦到的。

一百畝地用作研究院的修建,另外一百畝地用作研究院附屬設施的修建。

比如說住宿樓、幼兒園、小學以及一家社區醫院。

公園什麼的,那自然得要有。

生活在綠色之中,整個人都要舒暢很多。

要研發人員保持心情的舒暢很重要。

用腦工作的人,得要靈感的。

什麼時候更加容易激發靈感?

肯定不是在重壓之下,重壓之下只會爆發潛能,不會迸發靈感。

靈感得要在心情愉悅、身心放松的狀態下才更加容易來。

陳懷慶又是跑去渝州建築工程學院那邊,讓他們是出一個設計。

對此,渝州建築工程學院倒是很愉快的接了下來。

當然了,陳懷慶也是對設計有著要求的,希望建築的外觀有華國風,而在內部空間上面,得要盡量的大。

作為實驗室,在里面得要安裝一些實驗設備什麼的。

建築還得要有抗震性,最少得要抗住八級地震。

現在國內的建築,基本上沒有抗震的要求。

學的蘇聯,那邊地震少。

反正陳懷慶印象之中,就沒有听說過北邊有地震的事。

又是去二建那邊,說了準備建墨塔技術學院的事情。

一切都就緒之後,陳懷慶也是得要考慮自己的香江之行了。

去香江,陳懷慶也是有要親自看看花了500萬美元買的二手設備的意思。

根據孫從萱那邊傳來的資料來看,這次購買的設備,是將米國一家摩托車廠直接連鍋端了。

這場摩托車廠在1982年的時候,因為還不上銀行欠款而破產。

廠里面有一條發動機生產線和兩條摩托車生產線。

雖然都是七十年代的生產線,可放在全球範圍內,也並不差。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