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戩走後,依然留在玉虛宮靜室的元始天尊終于還是開了口。
「為何?」他說,「揠苗助長,恐怕要事與願違。」
玉鼎真人知道師尊在問什麼︰「弟子是覺得,所謂‘劫數’便是避無可避,終究要來這麼一遭,遲來早來都是來。」
「但這麼早就把開山斧給她」
「若不了卻此事,弟子怕是她也無心修道,玉泉山時便是如此,只求法而不問道,談何修仙?」玉鼎真人說。
雖然他這麼交待了,但他很清楚,元始天尊想要的並不是這種回答。
自從老師成聖後,玉鼎真人就愈發覺得元始天尊越來越缺乏所謂的「人情味」,給人的感覺更加接近那鴻鈞道人了。
不僅是元始天尊,便是那太上老君也是如此,唯有通天教主還是老一套,但元始天尊也不太瞧得上通天教主修道的那一套,只是對外不怎麼說罷了。
果不其然,元始天尊問的是另一件事情。
「開山斧是小事,但應劫之人若是少了一個,不合天數,卻又為之奈何?」
「想必不會吧?」玉鼎真人到底還是沒敢打這個包票。
元始天尊倒也沒有追究下去︰「罷了,辦正事要緊,畢竟是你的徒弟,那韋護和土行孫也安排下去了?」
「是。」道行天尊和懼留孫也連忙應道。
元始天尊點了點頭,便沒有再追問。
「差不多了喚白鶴童子來,起鑾駕,去媧皇宮。」
話說另一邊,姚遠和楊戩也終于趕回了昜國。
看到那熟悉的山,熟悉的水,楊戩卻沒有絲毫要奔回故國的意思。
「走吧。」她直接對姚遠說,「桃山在那邊。」
「不回去看看?」姚遠問。
「不。」小姑娘把嘴一都。
姚遠見她這樣,便知道背後肯定有故事。
「那就不去了,不過等我們走時,帶點這里的高粱吧?」姚遠轉而建議道。
雖然說小米也能釀醋,但山西高粱釀造的醋卻是一絕,姚遠覺得沒有地道陳醋的餃子和面條感覺就不對味。
其實山西這個地方在宋朝以前也是用小米釀醋,但後來發現用高粱釀酒後剩下的酒糟釀醋更好用後,後面就也開始直接用高粱釀醋了。
好不容易來一趟山西,當然要帶點當地種的高粱了。
楊戩順口便答應了︰「我記得,稷也是上糧,不過比黍和粟要便宜些西市有賣的。」
說罷,她便帶著姚遠走到了一處河邊的空地,然後畫下了一道符。
姚遠認得出來,那是一道召喚土地的符咒。
當那符消失于空氣後,姚遠便听到了一陣彷如腳步聲的聲音由遠及近,匆匆而來。
而當那腳步聲近了後,一個身影便從石縫中鑽出,露了身形。
姚遠定楮看去,發現那身影和自己認知中的土地神形象完全不同,並非一個慈眉目善、頭發花白的老公公,而是一個頭戴草帽,身披烏羽的小孩子。
「哎呀,我還道是誰,這不是楊戩嗎?修道有成回來了?」那土地出聲問道。
隨後,那小鬼又重重地一拍自己的腦袋︰「嗨,瞧我笨的既然你用的是法旨,那麼定然是學到了。」
楊戩雖然現在興致不是很高,但看到這土地後神情卻舒緩了不少,想來應該是認識很久的。
「寧我這次回來,是來救我媽媽出來的。」她說道。
「呀!這麼快就學到了開山之能?」那土地訝異道,「我知道你不懼天條,不過那桃山不比普通山,要開它可不容易。」
楊戩取出了那把未耜形狀的長柄武器︰「瞧,大禹治水留下的開山斧,沒問題吧?」
那土地神被嚇了一跳,上下仔細端詳了那開山斧許久後,才輕輕地搖了搖頭︰「我也不知道,如果是法寶的話,應該有些許可能,不敢保證能開那桃山。」
「你只管告訴我山基在哪,我自己去開,不要你擔責任。」楊戩道。
「哎,這是什麼話?」那小鬼生氣了,「我與你爹娘乃是舊識,豈是怕事之輩?」
楊戩連忙道歉︰「對不起啊,沒說寧叔你怕事。但你畢竟是土地啊,我開了山,你的職位不就沒了?」
「嗨,我即便不是土地,也是鬼仙,不去天庭也能在岳府、幽冥找個活干,天庭神職尚缺大半,我倒想看看到底是誰怕誰。」土地神顯得很豁達,「來,隨我土遁啊,你會土遁了嗎?」
「會啦。」楊戩說著便抓起了一把土,迎風一撒。
見她會土遁,那土地神便也一揚塵土,讓它包裹住了自己,姚遠也用後爪刨起了一把土。
一人一怪一狗駕起土遁,須臾便來到了桃山,遁入了一座深洞當中。
進到洞穴深處後,那土地對著洞底一塊貼著符的巨石便是一指︰「就是它了,」
楊戩從身後抽出了那開山斧︰「好,且等我片刻我這就 了它。」
她說罷便抬起了手,將那開山斧狠狠地插進了那鎮山之石的下面。
就在開山斧插進去的瞬間,石頭下便迸發出了三股濃濃的黑氣。
姚遠見情況有異,一個箭步便沖到了楊戩身前。
那黑氣從石中遁出後就猶如滴落水中的墨汁一般,瞬間便散滿了這座不大的洞穴。
在那墨汁般的黑氣黏滿了整座山洞後,那一絲絲的「墨汁」進而開始張牙舞爪,露出了黑龍的頭形。
「哪里來的鼠輩,膽敢毀我桃山?」那黑龍喊道。
對這樣的突發狀況,不管是姚遠還是楊戩都有點始料未及,就連土地神都愣住了。
雖然說姚遠想過,這桃山既然是天庭用來鎮壓仙女的,總要有什麼看門的,不過土地神好歹是「本地人」,總該有所了解才對,但沒想到土地神和天庭兩個系統之間居然連信息都不共享。
不過結合方才土地神對天庭的藐視之語,只能說天庭對于「基層」的控制一點都不深厚。
也對,想來那天帝也不過是鴻鈞道人的一個道童罷了,要不是東皇太一作死,他哪來的機會當天帝,更別說對凡間有什麼影響力。
突然間,姚遠能夠理解為什麼天帝要死乞白賴地要「封神」了。
在此前他一直都不明白,為什麼上天做官明明是好事,玉帝卻還要仿佛求著凡間的能人異士加入一樣,甚至不惜求到三清那里去搞什麼封神榜。
就憑現在這基層控制力,他不從民間封神的話,他哪來的基層影響啊?
再聯想到清朝剛剛入關,從皇太極到康熙那陣子,清廷拼命地開「恩科」科舉考試,將民間那些地主文人階級綁架到考場去考試,和眼下這狀況不能說是大同小異吧,也只能說是毫無二致。
為啥那些文士在科舉的卷子上亂涂亂畫,甚至是寫罵清朝的詩,清朝那些考官也要硬著頭皮「錄取」?不就是因為朝廷對漢地十八省的民間毫無影響力嗎?
至于這麼做的後遺癥也很好處理——等到雍正、乾隆年間,地主階級基本都被納入到清廷統治範圍、朝野基本穩定了,皇帝再開「文字獄」,搞掉一批不听話的文士就好。
都是滿滿的算計啊。
望著那三頭黑龍,姚遠居然一時間覺得它們有些可愛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