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還在明州時,因為鹽稅就想到過茶稅,之後也和老朱提過,並且一直在關注。
簡單說,明朝的茶稅,實在太低。
如同鹽稅一樣,這本可以是在國家財政拮據的時候采取措施彌補虧空的一個方法,可惜,曾經的明朝末期,無論鹽茶,都沒能用上。
當下,身邊倒是又有一個桉例。
簡單幾句,加上之前一些零星的觀感,朱 知道,旁邊某個綠茶姑娘,是個聰明的,至于其他心思,朱 不介意。
其實,就說曾經,‘綠茶’什麼的,變成了不是什麼好詞。問題是,站在朱 曾經的那個階層,誰介意身邊的花花草草是不是綠茶?
綠茶才方便。
沒負擔,玩了就過,一邊圖美色,一邊圖錢財,公平交易。
所以,還是要賺錢吶。
于是抽出幾頁紙推給對面的挑燈︰「幫我記一下談話記錄,挑重點。」
挑燈點頭。
朱 轉向綠茶姑娘︰「朝廷一直在醞釀新的茶葉政策,恰好你家是茶商,當一個桉例,不提現在,就說說你家以前的事情。」
綠茶姑娘準確抓住某個‘不提現在’,放松了一些,點頭,又小小聲︰「茶兒只怕說不好,讓小王爺怪罪。」
「不會怪罪你的,」朱 說著,瞄了眼對面垂首的青娘,笑著道︰「我會算你娘身上。」
青娘身子一顫,抬頭看了眼自己的小男人,見他帶著笑,轉向瞄了眼女兒,又重新垂下頭顱,臉色更紅。
朱 也已經開始︰「說說,你們家什麼時候開始販茶的?」
「從曾祖開始,」綠茶姑娘露出回憶表情,說道︰「大略是甲子前,曾祖那一房……分家後,拿了少的田地,不足家用,便想著做些營生。」
甲子前……大概60年前。
今年是1368……嗯,不對,按照公歷,現在應該已經進入1369年。
反正,高氏開始販茶是1310年前後。
那時候南宋已經覆滅多年,元朝算是穩定時期,百姓心思也就難免活絡一些。
稍稍梳理,朱 示意︰「接著說,當時的買賣情況,產地,價格,銷售,如此之類?」
綠茶姑娘道︰「初時,只是曾祖一個,帶了家僕當幫工,在山東各地采買茶葉。」
朱 知道中國茶葉的分布非常廣泛,還真沒注意過山東也會有茶,下意識問道︰「山東啊,都哪里有茶?」
綠茶姑娘眨了眨眼楮,說道︰「有山就有茶,泰山有泰山茶,沂山有沂山茶,嶗山有嶗山茶。」
「你這麼一說,我就懂了。」
朱 恍然。
或許這種說法不全對,但,以身邊姑娘這年代的這種總結能力,已經很難得。
說著還看向身邊的莊六娘︰「你們那有什麼茶?」
莊六娘貓一樣朝自家大人身邊蹭了蹭,說道︰「六兒長在陝西,那里沒甚麼好茶,就陝南山中出一些。後來……嫁到山西,也是一樣,都是各種販到塞外的粗茶。平日喝茶,還是從東南采買。」
朱 捏了女人一把︰「一听就是享福的,怪不得養成這刁蠻性子,動不動就要打人。」
「六兒錯了,再不敢了,」莊六娘身子更軟︰「能到了爹身邊,就是六兒最大福氣。」
不再理會身邊撒嬌的,朱 轉向綠茶姑娘︰「繼續?」
綠茶姑娘收回下意識看向某個女人的目光,想著自家娘親若能這樣能說會道……
听小王爺問起,連忙收回思緒,說道︰「最早時候,曾祖只是從東昌到泰安,收些泰山茶,來回不過一兩百斤。若說價格……茶兒就不知了,只是偶然听長輩說過,那時茶稅還是低的,生意也就好做,祖父跑茶不到十年,就在東昌開了兩家鋪子,家里也添置了不少田地。」
朱 配合追問︰「然後呢?」
綠茶姑娘道︰「然後就到了祖父,祖父把家里的鋪子擴大到了六家,也置辦了更多家產,每年還能從東南引入上好茶葉,家里的營生,不說東昌第一,也是前幾。只是,生意也逐漸不好做了,茶稅越來越高,與官府……也是越發不好交道。」
「記得數字嗎,價格,賦稅,如此這種?」
綠茶姑娘想了想,道︰「有個,最高一引茶到了12兩5錢,若只是如此,也還過得去,只是……還要上下打點,耗費更多。到了後來,家里就越少往南邊置辦茶葉了,路途越長,一路上……越是耗費。」
朱 抓住一個點︰「12兩5錢,是鈔吧?」
綠茶姑娘點頭︰「嗯。」
朱 再次回憶,到了綠茶姑娘祖父一輩,應該是1330年前後,當時數字恰好記得,因為那也是元廷海運輸糧最穩定的時期,當時的鈔幣,大概是1兩折合3錢銀子。
12兩5錢的茶引費用,大概是3到4兩銀子。
于是又問︰「茶葉……普通的,市面上多少錢一斤?」
綠茶姑娘道︰「早前,茶兒不甚清楚,現下,也是有好有壞,采買和零售也是不同,若是采買……小王爺說那普通的,現在是,一二十文,零售到五六十文。若是好些的芽茶,采買價格動輒一二百文也有,再高……就是論兩賣了。」
綠茶姑娘說著,目光還朝桌上的那份禮單小小示意。
禮單中有單獨列出來的幾樣好茶,都是父親求了人又給了大錢,才得以買來。總計10斤,花了500兩,也是別人知道要送給小王爺,才給了個折價。
而且,這也不是最好的,最好的……家里也置辦不起了。
另一邊,朱 則是下意識拿起炭筆計算。
按照50文的零售價,一引茶,100斤,就是5貫錢,合5兩銀子。
當然,這是現在,而且是最低檔的一級。
現在朝廷一引茶,只需繳納200文或300文的茶引錢,其中前者是葉茶,後者是芽茶,這是朱 在明州就知道的。
另外還有三十稅一的商稅。
總之,兩項加在一起,算500文,稅率也堪堪才10%。何況,綠茶姑娘說了,只是最便宜的茶葉,而朝廷區分的,只是芽茶和葉茶兩種,
若是普通茶葉的平均,朱 覺得,加一倍,算100文一斤,一引茶10兩銀子,綜合稅率就要降到5%。
這是現在。
往元朝推,剛剛說的,最高茶引費用是12.5兩鈔幣,折合算5兩銀子,平均一引茶零售價按照10兩銀子計算,稅率能到50%,這確實就有些高了。
而且,如果還只是稅的問題,商人也經營的下去。
朱 對此是有感受的。
問題就在于,不僅僅是稅的問題,綠茶姑娘也點出了,還要上下打點。總之,批發稅率100%級別,終端銷售稅率佔一半,再加上各種苛雜支出,生意可以想象。
計算一番,朱 示意︰「繼續。」
綠茶姑娘道︰「再就是,傳到了父親這一輩,生意越發不好做,天下也更亂了起來,感覺著山東要有兵禍,家里折價賣了店鋪田產,借著早些年在南邊的一點關系,舉家逃來了金陵。」
朱 听到這里,有些好奇︰「舉家南遷這決定,誰做出來的?」
綠茶姑娘頓了下,小聲道︰「大娘。」
朱 又問︰「你也是你大娘教出來的?」
「嗯……」綠茶姑娘更小聲地點了下頭,又記起來,抬頭道︰「寫字……是娘教的。」
朱 笑︰「你娘也就只能教一下這個了。」
對面青娘抬了下頭,又不好意思地垂下。
綠茶姑娘張了張嘴,想替自己娘親說說好話來著,一時間……沒想起來。
高家的販茶史,雖然聊的不多,主要是對面姑娘不怎麼想說,朱 也不勉強,剛剛一些,足夠他理出一個脈絡,順勢也轉了話題,接著問旁邊姑娘道︰「你年齡也到了,說親了嗎?」
綠茶姑娘頓時臉紅地垂下頭,倒是朱 對面,青娘關切地抬頭看過去。
頓了頓,綠茶姑娘才道︰「今年……倒是有不少說的,只是……這是父母之命,茶兒不敢多問。」
朱 笑著︰「這就不像真話了,你這性格,可不像不敢多問的?」
綠茶姑娘依舊垂著頭,開始絞指頭,稍稍遲疑,才終于鼓起勇氣︰「茶兒……還想著,請娘親……請……請小王爺幫著做主。」
「你娘就別想了,她連自己都做不了主,我,你也別想了,沒這立場,」朱 不怎麼掩飾地把話攤開,又笑問︰「你不會還想著進這里來,伺候你娘吧?」
沒想到小王爺會說到這里,綠茶姑娘一下子訥訥地更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朱 已經接著道︰「這就更別想了,傻姑娘,你看看你周圍,一個個的,都是妖精,你娘,如果不是我護著點,早被她們吃掉了,你跟著進來,且不說于禮不合,十六歲的小妮子,那也是被吃掉的命。」
朱 這話說完,不只是綠茶姑娘,周圍一群大大小小,都表情各異起來。
莊六娘還往朱 身上撲了撲,可憐兮兮︰「爹,六兒可不是妖精呢,六兒也是被欺負的。」
朱 捉了捉女人下巴︰「就你最沒臉說被欺負,是誰按著西瓜打來著?」
旁邊只能沾了床沿半坐的鐘離西瓜立刻點頭。
不要臉!
莊六娘配合著抬起韻致臉龐,眸子水汪汪︰「爹,六兒……六兒被爹欺負。」
朱 松開手,不再理會身邊的妖精,轉向綠茶姑娘︰「我猜呢,肯定是有人給你說親的,但你肯定是看不上了。女兒家挑一些也是沒問題的。不過,也不能因此耽誤了終身。回去好好想想,你是個有本事的姑娘,好好做,將來也能活的很好。以後呢,想來看你娘就來,雖然吧,她也沒什麼可看的,你這性子不會喜歡你娘……」
綠茶姑娘連忙打斷︰「小王爺,沒,沒……茶兒怎可能不喜歡娘親……」
「不用狡辯,」朱 道︰「反正,想來看就看,就當是扯虎皮了,只是呢,就不要再想著往我這里湊了,不合適。再一個,這虎皮扯回去,也不能胡作非為,安安心心規規矩矩地做你們的生意,我相信這樣足夠你們過得很好。因此,販私偷稅之類的不能做,更別說其他惡事,讓我知道了,你們一家能拉了我的虎皮,我也能揭了你們一家的皮,可是明白?」
朱 的某句話說的澹澹的,綠茶姑娘卻小小顫了下,知道這不是甚麼玩笑話,連忙點頭。
「那就這樣吧,」朱 又看了一眼那份禮單,說道︰「你們送的年禮我就收下了,不過,禮尚往來……」說著看向旁邊的采桑︰「你去和寫意說,回一套玻璃茶具,還有……呵,家里不是做了任些箱包麼,挑一個給……茶兒,就當是她娘親給她個人的。」
采桑答應著,綠茶姑娘卻是擺手︰「小王爺,這怎行呢,不能要……」
「沒什麼不能要,去吧,跟著采桑,」朱 擺手,又笑︰「你娘就不送你了,我要留下來,教訓教訓。」
綠茶姑娘開始掉淚︰「小王爺,娘……都是因為我,要教訓,就去教訓茶兒吧。」
朱 ︰「……」
你是真听不懂還是故意的?
只是擺手。
采桑便上前,要拉著綠茶姑娘出去。
見事如此,高綠茶也不堅持,卻又規規矩矩地給朱 施了禮,還和自己娘親道別一聲,才抹著淚跟隨采桑離開。
等采桑帶著綠茶姑娘離開,朱 拿過對面挑燈寫下的記錄,看到女人在記錄之外還標了不少注解,比如綠茶姑娘說的‘甲子前’,紙上標注為‘前朝武宗年間’,如此之類,滿意道︰「誰說女子不如男啊,我身邊簡直臥虎藏龍。」
元朝的各代皇帝,朱 了解過,卻也沒記住。
挑燈在對面盈盈躬身︰「大人謬贊,女兒不敢當呢。」
「既然這樣,再給你一個任務,整理一份歷朝的茶葉相關資料……呵,我在明州時已經有收集過一些,應該放在西花園書房了,你再和身邊姐妹們一起商討琢磨一下,總之,越多越好……給你三天時間。」
挑燈點頭。
「還有,關于新一年度的定制鋼筆主題,選擇《莊子》,這個交給洛水,你有想法也可以和她聊聊。」
挑燈再次答應。
朱 想了下,一時沒有其他,就說道︰「暫時這樣,都散了吧,嗯……乖乖青娘留下。」
青娘本來還想著剛剛離開的女兒,還想著大人說的要‘教訓自己’,當下,听小男人話語里多了個‘乖乖’詞匯,頓時不慌了。
甚至,在其他大小女人的羨慕中,當被小男人拉著來到東屋那有著房子一般大小床鋪的臥房,還有些……莫名的古怪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