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一百零四章 出品方、發行方、院線

事實證明,白括雖然是個三十來歲的大男人,但是他確實有一顆少女心。

在拿到了《初戀這件小事》的劇本,並且看了一遍後,白括那顆少女心,狠狠的心動了。

初戀這件事,一點都不小。

這一場暗戀,賭上的是兩個少年少女的青春!

《初戀這件小事》中,女主角小水的初戀就是一場暗戀。

她對阿亮學長的關注和追逐里,藏著太多人青春的影子。

這部電影,讓每一個經歷過學生時代的人,都不由得想起情竇初開時,曾留在自己記憶深處的那個人。

此外,影片對于小水的暗戀過程以及她在暗戀中的成長,還有她和身邊人的友情,都展現得細致入微。

最最重要的是,這場看似沒有結果的暗戀,縱然再酸澀再難過,最終成就的都是女主自己。

因為這一場暗戀,她變的更好了,變得更漂亮了,更自信了,也成長了。

比起那些只會圍繞著「 腿、打胎、前途、金錢」四個矛盾點,翻來覆去拍來拍去的青春片。

這部《初戀這件小事》,無疑是好得多的多。

每個人的青春無論是什麼樣的,或轟轟烈烈,或平澹無奇,但是都不可能是只充斥著打胎、 腿、金錢這些東西。

就像很多看膩了國產青春片的觀眾所言。

似乎國產青春片里拍出來的劇情,都不是大家曾經經歷過的青春,只是導演想象出來的青春。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青春片,和郭小四的《小時代》系列,似乎也沒什麼不同,反正都是一些無痛申吟,一些遠離大眾真實生活的幻想世界。

對絕大部分普通人來說,《初戀這件小事》中,那懵懵懂懂的少女暗戀,那為了能夠「配得上」暗戀對象,而暗自努力,甚至做出不少糗事的樣子,才是大家記憶中青春期的樣子。

明明喜歡卻又不敢說出口。

默默地關注著對方的一舉一動。

為了多看喜歡的人一眼,上廁所都要繞遠路。

因為他/她的一點點溫柔流露,就幻想他/她是不是也有注意到自己。

這些看起來沒有多麼「戲劇性」的劇情,才是真真正正,讓觀眾能夠看到自己青春影子的地方。

在現實中,大家更像小水。

看著喜歡的那個人默默努力、默默心動,這才是真實的大多數人。

如果說,那些充斥著「車禍、出軌、墮胎、第三者」的青春片,是拍給學生時代的「壞孩子」們看的電影。

那《初戀這件小事》,就是拍給大部分平澹、默默無聞、默默努力的度過青春的那「大多數」們看的電影。

青春不一定那麼轟轟烈烈,初戀可能也只是一件只有自己和身邊幾個朋友知道的「小事」,但是卻足夠讓人回憶了。

這也是為什麼這部電影在前世能刷爆網絡,上映十年依舊能入選豆瓣250大電影,被譽為小清新電影的極致。

看完劇本後,白括那叫一個驚訝。

驚訝于魏來居然能將少女的那點小心思,拿捏的如此恰當。

驚訝于魏來居然能寫出這麼一個,細膩又溫暖的青春故事。

想起魏來之前寫的《惡作劇之吻》,白括心中不免有些猜測。

這魏導看起來少女心比他還要更重啊!

正在《靈魂擺渡》劇組拍攝的魏來,自然是不知道,自己在白括這邊,又獲得了一個「少女心」的評價。

不過他也收到了白括支持他拍攝這部電影的回報。

這部電影成本不高,一千萬以內的經費,就足夠拍攝出來了。

不管是對白括還是對魏來來說,都不算是什麼大事。

就算最後拍出來虧的血本無歸,也不至于讓新生的未來影視工作室傷筋動骨。

考慮到魏來如此年輕的年紀,正是需要多「歷練」的時候。

白括自然是願意讓魏來多拍拍電影,試試錯的。

只要多鍛煉幾次,魏來總會在電影領域站穩腳跟的。

再說了,雖然沒有做過電影制片,但是白括還是覺得,這部《初戀這件小事》,能拍出來的話,應該不至于會虧的。

青春片的受眾實際上一直都很廣,而且是出了名的小成本大收益的題材。

能拍得好,至少保本再小賺一波是沒問題的,比起那些投資動不動幾個億的大片,風險低很多。

在確定了這部電影要籌備立項後,白括在忙活著挖牆腳之余,也在做這部電影的劇組籌備工作了。

既然魏來打算自己全資,也就是讓未來影視工作室做出品方,那劇組的籌備之類的事情,當然不能再假借光線影視之手了。

還好白括已經是自家人了,他能夠發動人脈,幫忙組建電影劇組。

不然要讓魏來真的凡事都自己去安排的話,他還真安排不過來。

不過這些事情,暫時都還是瞞著光線影視做的。

畢竟明面上白括還沒有從光線影視離職。

至少也要等《靈魂擺渡》拍完殺青之後,白括才會正式離職。

而魏來也會和光線影視攤牌,換一種合作方式。

如果順利的話,《初戀這件小事》的發行方,肯定還是光線影視的。

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一部電影的制作發行之中,出品方、發行方、院線之間的權重,以及分走多少利益。

在一部影片從立項到最終落地的全部過程中,出品方(投資方)、發行方、院線,是電影行業產業鏈中極為重要的幾環。

簡單的說,出品方大多數情況也就是投資方,電影的制作成本是由出品方負責的。

作為電影投錢的人,一部電影拍完之後,這部電影的版權、相應收益、周邊權益等都歸出品方所有,後續的院線票房,也有很大一部分屬于出品方。

但是電影光拍出來不行,得去放映,這就需要發行方的工作。

發行方去做拷貝、申請密鑰、排檔期、把拷貝寄發影院、做宣傳、購買廣告、談判分帳比例、跟院線簽合同。

還有去全國各地的影城做活動、做宣傳、定影城的廣告位、盯排場、做監票等等。

這些工作都是專業活,一般單純做影視制作的公司,是沒實力再去兼顧發行的。

當然,像光線影視這樣的大型傳媒集團,就出品和發行都能做。

而院線就更不用說了,電影最終拍出來,得在院線放映才行,不管是出品方還是發行放,手頭都沒有院線實業的,只能指望各地院線。

所以各地院線影城,實際上才是一部電影中,拿最大頭的一方。

幾方之間的關系就是投資方的片子拍完了,委托發行方來代理發行,發行方拿著片子找到院線,安排旗下的影城放映。

等放映結束後,票房中除了交稅費的,57%的錢都要留在影院,算是影院一方的收入。

而投資方只能拿到43%,而且還得從這43%里,拿出4%-6%給發行方作為發行代理費。

而這,還是最理想的情況。

以上所述的分賬配比方式,只是原則上的「理想方案」。

實際上,對于制作方、發行方來講,真正能夠入賬的,其實遠遠低于這個比例,一般都不超過40%。

其中的原因很復雜,主要是在院線面前,制片方是弱勢方,很難強勢的拿到好的分成比例。

這時候,就要靠發行方去和院線談分賬了。

這也是為什麼都說一部電影,票房要達到投資的三倍以上,投資方才能賺到錢的原因。

相反,對院線來說卻不用承擔這些壓力,只要放映的電影能收回電費、場地費,院線就是賺的。

假設《初戀這件小事》的總投資是一千萬,那至少要拿到三千萬的票房,魏來才能算是賺到錢。

沒到三千萬票房,那分到手的錢,可能還不到一千萬,就得虧本了!

所以投資電影,一直都是一件高風險的事情,很容易出現影院方面賺了,發行方面也賺了,但是投資方卻虧本了的事情。

但是,高風險往往也代表著高收益!

一部一千萬投資的電影,如果能拿下1-2億票房,那可就是血賺了,能有10倍的回報率,而且回報周期只有不到一年!

如果能拿到四五個億的票房,那更是賺到制片公司一夜暴富,靠著一部電影就能賺到普通實業公司十年都賺不到的利益!

這也是為什麼華夏21世紀頭個十年,有那麼多煤老板選擇進軍電影行業的原因。

煤老板們靠著挖煤,賺錢雖然穩定,但是收益也一直都很穩定。

並且挖煤能不能賺錢,其實都是取決于國家政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和種地一樣,也就是靠天吃飯。

所以他們一直都想再找個其他賺錢的門路。

但是煤老板們出身都不是很好,說的直接點,就是都沒太多文化,搞不了什麼金融運作。

這個時候,投資電影就很適合他們了。

一部虧了,也無非就是虧個幾千萬。

但是萬一賺了,一下子能賺幾個億!

而且手握大把鈔票的煤老板們,還能在娛樂圈里「呼風喚雨」,享受各種女明星的「特殊服務」。

「暴發戶」們最喜歡的就是這種緊張刺激的事情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