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三章 蒙古人準備跑路

「嗯,寡人也相信,蒙古人堅持不了一年,就得被趕出中原大地。」

嬴政很自信,並且在他實際考察了倚天戰場的軍力和政務後,他決定加大對倚天戰場的支援力度。

「伯溫先生,想必你也知道,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啊!」嬴政意有所指的說到。

「大王的意思是,從現在就開始培養我們大秦的政務官?」

很明顯,劉伯溫也考慮過這個問題,不管是之前建立學堂,以便將來取仕,還是聯絡同鄉賢才,都是在為大秦儲蓄政務人才。

「不錯,隨著蓋聶先生和蒙恬、李信、王賁等人在戰場不斷取勝,收復的地盤越來越多,你們政務部門,人手會越緊缺。」嬴政指明到。

「回大王,的確如此,我們和蓋聶先生做了一些嘗試,但政務官的缺口依舊很大。」劉伯溫老實回答,不敢在嬴政面前隱瞞。

「寡人給你們兩個建議,你們可以參照實際情況酌情實施。」

「其一,將軍中一些受過傷殘、還有年齡偏大不宜繼續征戰的士卒,依其功勞、特長和本領大小,培訓一段時間的政務技巧,即可選任小吏。」

「我大秦的軍人,最不缺的就是忠誠,讓他們擔任小吏,執行秦法,寡人也放心一些。」

「其二,開科舉,前宋時期,科舉已經很成熟,但寡人要的科舉,不是讀一讀四書五經,寫一寫詩詞歌賦,就能勝任的。」

「你們要編訂專用的考舉用書,農田水利、財政賦稅、法律論述、朝局策論,科舉就要考察這些實用的東西。」

「寡人需要的,是能處理政務,是能辦事做事的人,不需要官老爺,不需要清流。」

「伯溫先生,你明白嗎?」

………………

這一刻,嬴政很霸道,即使知道目前缺政務官,但他只收能辦事的人,絕無收容士大夫和官老爺的想法。

「伯溫明白,願遵我王之命!」

劉伯溫當然明白,大秦的根基,是軍功授爵制度,只要從軍殺敵,就能提升爵位,成為貴族,即使犯法,也能用爵位抵罪。

在大秦,是不可能出現宋朝時,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嬴政也不可能受儒家大頭巾們的忽悠。

事實上,嬴政同意放開科舉制度,給讀書人一條出仕的道路,已經讓劉伯溫很感激了,如此一來,他就不愁政務官緊缺了。

他們之前不是沒想過,但怕對軍功授爵制度造成沖擊,而且,放開科舉,這也不是他們能決定的事情。

「此外,伯溫先生要處理好蒙古俘虜,這些人年輕力壯,都是放牧、屯田、開礦的上好勞動力啊!」嬴政感慨道,蒙古人,真是好人啊!

目前,大秦不缺耕地,哪些位置較偏,土地肥力不夠地方,就不用恢復成耕地,讓那些蒙古俘虜去放牧,集中養殖牛羊,為大秦提供充足的肉食。

而且,嬴政讓大秦征收的田稅很低,以便讓百姓的負擔輕一些。

但如此一來,國庫的錢就不太夠花,得對商業征收重稅,再加上朝廷的鹽鐵專賣,以及使用屯田法自產自足,就變得很重要了。

………………

「告訴那些蒙古俘虜,如果屯田的收成好了,可以給他們適當減刑。」嬴政如此安排道。

反正,隨著以後不斷征戰,嬴政缺什麼也不會缺俘虜的。

嬴政和劉伯溫、李善長等人就科舉取仕、選用小吏、俘虜屯田、大規模養殖牛羊、搭建溫室菜棚、建立試驗田、閹割養豬。

還有確保軍隊糧草供給,並對造船、修路等等或大或小的事情,進行交流安排。

治大國,如烹小鮮,這是至理。

嬴政給出指導和建議,由下面的人去結合實際情況,討論實施,最後將遇到的困難,或者不合時宜的地方,反饋給他。

如此,才讓嬴政不至于被繁瑣的政務纏住,才讓他有更多時間,思考、觀察,大秦那些方面做的不夠好,哪些方面,本來可以做的更好。

他是設計師,不是搬磚的勞動力,因此他需要很多打工人,來實施他的想法,落實他的設計和安排。

「伯溫先生,善長先生,蓋聶先生遲早要回到大秦本土,參與消滅六國,統一中原之戰,到時候,此界的大秦朝堂,宰輔空懸,需要有人來鎮守。」

「你們幾人,要努力為寡人分憂啊!」

最後,嬴政如此總結到,給屬下畫了一個名為宰輔的大餅。

事實證明,只要是文臣,就沒有人能拒絕一朝宰輔的誘惑,劉伯溫表示,他還年輕,從今天開始,他每天只睡三個小時足夠了!

李善長也表示,臣本淮右布衣,宰輔與我何加焉!但既然眼下有了機會和盼頭,為什麼不嘗試一下呢?萬一祖墳冒青煙了呢!

………………

時間就這樣一天天過去,各地的蒙古大員被羅網殺手和黑冰台密衛收割了一茬又一茬,以至于現在元廷的調令下來,根本沒人敢去上任。

大秦報每天都在報道收復了多少失地,斬獲多少俘虜,解救了多少百姓,為多少人分了田地和農具。

打到後面,都不用大秦官府提供糧草了,光是繳獲,就吃都吃不完,還有收復失地後,俘虜也不用秦軍看押。

當地百姓自發組織,用繩子綁了蒙古人就地看押,等待大秦朝廷來人接收俘虜,然後分田地除惡霸。

蓋聶、蒙恬他們帶領的秦軍,是越打越多,即使有戰斗減員,每到一地,當地人都是爭著搶著要參軍,你不收人家還不高興,大家都指望參軍殺敵,然後封爵呢!

然後被留下安置的傷員,都受到了英雄一般的隆重待遇,他們也確實是英雄。他們身上的一處處刀傷、箭傷,都是反抗暴元,收復失地,留下的榮譽象征。

由長安大秦官府舉辦的科舉,也如期舉行,取仕三百有六,大秦報將頭榜、榜眼和探花,通傳天下為之揚名。

大秦官府組織的屯田、修路、開礦、溫室大棚、大範圍養殖等也搞得風生水起。

畢竟,俘虜太多,白養著也不是個事,于是大型工程開了一項又一項,基建狂魔正式上線,反正干活的也不是漢人百姓。

只要給口飯吃,這些俘虜干活老積極了,他們真的是被秦軍嚇壞了,腦子不好使的蒙古人早在戰場完蛋了事。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蒙元要完蛋了,哪些大都的老爺們也準備收拾細軟,然後跑路。

他們當初早就有這樣的準備,所以也沒準備善待漢人,將耕地都變成牧場,隨意屠殺,暴虐地統治無所不用其極。

蒙古的有識之士都知道這樣不好,但誰讓他們沒辦法呢,蒙古人統共才多少人,不依靠血腥屠城、殘忍手段,難道溫情脈脈地和漢人,聊哥倆好,談儒家仁義嗎!

那才是扯澹。

就在這時,已經回到秦時世界的嬴政,收到了一個消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