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六十四章 拒絕

就在葉桓享受著艷福之時,南邊的東州泉港,原北漢帝國東方軍團的駐扎地,也是原北漢帝國最大的港口,現在是東齊帝國的地盤,當然,名義上是屬于東齊帝國,但是整個泉港還是牢牢控制在諸葛家的手里,並且東方軍團這支原北漢帝國的海軍也還是被諸葛家控制著。

東州雖然已經並入了東齊帝國幾年時間,按道理來說,東齊朝廷已經早就已經掌控好了東州之地,但是並沒有,東州帝國對東州的統治除了少數的幾個大城外,其他地方基本上就月兌離了東齊朝廷的統治。

造成這種現象的存在正是因為諸葛家的原因,諸葛家自從北漢帝國建立以來就本家就一直在東州發展,諸葛家不同于另外兩大世襲侯爵家族把重心放在了北漢都城,反而放在了東州,經過了五百多年的經營和滲透,諸葛家基本上已經是東州的土皇帝,東州上上下下各行各業都有諸葛家的人在控制。

諸葛家雖然投靠了東齊帝國,並且把東州的統治權交給了東齊帝國,但是東齊帝國不可能把整個東州官場上上下下都換成自己人,東齊朝廷也沒有那麼多人才,所以只能把重要部門的人換成自己人,或者是把地方上的主官換掉。

其實大部分的官吏還是效忠于諸葛家,東齊朝廷跟諸葛家雙方都是心知肚明,東齊皇帝林 一開始認為這種情況也不是不用接受,畢竟能這麼輕易地佔領整個東州,還是因為諸葛家的原因才成功的,未來東齊完全可以多花費一點時間改變形式就可以了。

只是隨著天下局勢的變化,讓東齊皇帝林 不能再放任東州這樣的現狀了,大漢王國正在變得越來越強大,只要是個聰明人都能看到如果不能一統南方地區的話,南方四國早晚會被大漢王國一一消滅掉的,這不是開玩笑的。

攘外必先安內,諸葛家就是東齊帝國的一個很不穩定因素,東齊皇帝林 不是沒有想過動用朝廷大軍直接消滅掉諸葛家,只是這幾年東齊帝國跟草原王國在橫州這個州博弈,在南方又與魏國和南楚帝國有著不小的紛爭,東州與大漢王國邊界東齊帝國也布置了大軍防備著大漢王國方面的動靜,可以說東齊帝國除了沒有來自于海上的威脅,基本上是三面環敵。

如果真的派出大軍去消滅諸葛家, 不說諸葛家本身就有十幾萬的大軍抵抗,東州也可以說是諸葛家的主場,東齊皇帝林 也沒有信心很快能消滅掉諸葛家,牽一發而動全身,到時搞不好會被其他國家佔便宜,甚至會面臨幾個國家的圍攻,這也是林 不敢出動大軍的最重要原因。

雖然不能出動大軍,但是東齊朝廷可沒少找諸葛家的麻煩,諸葛家名義上還是東齊帝國的臣子,諸葛家並不敢公開造反,東齊帝國沒少使用大義的名分打壓諸葛家,這幾年諸葛家與東齊朝廷的關系可以說是很差。

甚至有大臣建立皇帝林 派出大軍封鎖住泉港,要不就直接派出艦隊從海上進攻泉港,只要把泉港這個諸葛家最重要的賦稅來源地打爛,那麼諸葛家就完蛋了。

一開始听到這樣的建議時,林 是很心動,但是他還是有點理智的,要知道諸葛家沒有打出旗幟造反,那麼他們就還是東齊的臣子,朝廷這樣派出大軍直接去消滅自家的臣子,那就是純粹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會導致底下的那些世家門閥離心離德,有點得不償失。

作為東齊帝國的皇帝,林 很清楚帝國的那些世家門閥的力量,如果那些世家門閥聯合起來的,他們可以輕而易舉改朝換代,這些年林 雖然有意識地削弱世家門閥對于朝廷的影響,但是見效不大,那些世家門閥就如同帝國這棵樹上的枝干和樹根一樣,把這些枝干和樹根都削掉的話,整棵樹也就不存在了。

有時候林 心里都會很羨慕葉桓,畢竟葉桓建立的大漢王國根本就沒有依靠什麼世家門閥,倒不如說世家門閥還是阻礙,葉桓清理了那麼多的世家門閥,這也讓新生的大漢王國基本上沒有什麼掣肘,幾年的時間大漢王國就蓬勃發展,一下子就成為了天下最強盛的國家。

林 自然把大漢王國的發展看在眼里,他相信其他國家的國君也能看到,難道他們就不想照搬大漢王國的發展模式嗎?這怎麼可能會不想呢,他們是做夢都想照搬大漢王國的發展模式,只是他們要實施大漢王國的那些新政,整個朝廷的大臣都會反對皇帝的決定,這是因為這些國家的朝廷大臣基本上都是出身于世家門閥,他們與其說是帝國的大臣,倒不如說是世家門閥在帝國朝廷的代表,他們代表的首先是自己家族的利益,只要帝國的利益是對自己家族利益有損害的,那麼他們就會反對這樣的政策。

這幾年,南方四國的國君都在有意識地打壓自己國內的世家門閥,那些世家門閥的反應很激烈,畢竟天下出現了一個葉桓這樣的異類已經足夠讓他們心驚膽戰的了,現在看到林 他們也想有樣學樣,世家門閥怎麼可能忍受得了呢?自然是反應激烈了,這也是這幾年四國內部會變得越來越動蕩的最重要原因。

最後還是林 他們妥協了,再這樣搞下去的話,整個國家將會不復存在了,這就導致了他們四國國內的世家門閥變得更加囂張了。

東齊帝國皇帝,南楚帝國皇帝,草原王國的大可汗,魏國的國王,這四個可不是簡單的人,他們四國在邊界上的小規模戰爭可是從來都沒有停止過,那些參與戰爭的將領都是出身于世家門閥,這是四國國君有意識地削弱世家門閥對軍權的控制,反正就是消耗那些世家門閥出身的將領,大力提拔寒門子弟將領,還有那些中小型的家族,特別是對皇室忠心耿耿的小家族。

使用寒門子弟、中小型家族可制衡那些世家門閥,可以說效果還是很不錯的,特別是有一國之君在其中拉偏架,那麼效果就更加好了。

對于東齊帝國內部的這些情況,諸葛家父子倆自然是一清二楚的,不過今天他們父子倆在書房里商議的東西並不是因為這些事情,而是皇帝林 讓人給他們帶來了一個密旨,沒有書面聖旨,只是一個口諭,皇帝林 讓他們派出艦隊去護送德川商會回東瀛島,不過他們直接拒絕了,使用的理由就是東方軍團的艦隊里面戰船基本上都是年久失修,不能出海,只能遺憾地不能遵皇帝旨意了。

想著憤怒不已回神都的的那個太監,諸葛明的臉上就帶著幾分擔憂︰「爹,我們是不是有點太不給陛下面子了?」

「呵呵,明兒,不用擔心,我們的那個皇帝陛下雖然心胸不怎麼寬廣,但是他對我們的拒絕應該早就有心理準備的了,而且我認為這次只不過是他的一次試探罷了,成了自然可以削弱我們諸葛家的勢力,不成的話,他也沒有什麼實際損失,只不過他心里已經更加恨不得鏟除掉我們諸葛家。」

諸葛文,也就是原北漢帝國的定遠侯,現在也是東齊帝國的定遠侯,沒錯,也不知道出于什麼考慮,東齊皇帝林 並沒有改變諸葛文定遠侯這個爵位名稱,他臉上的表情顯得很平淡,並沒有因為被皇帝林 的嫉恨而擔憂。

听完父親的話,諸葛明臉上的擔憂之色變得更加深沉︰「爹,你就不擔心陛下下定決心來派出大軍來鎮壓我們嗎?」

「呵呵,他沒有那個膽量。」

諸葛文輕蔑地呵呵一笑,接著他說道︰「明兒,你要知道我們的這個陛下是最自私之人,任何可能會造成對他的生命安全或者是他的統治有一丁點威脅的事情,他都不會去冒險的,如果是以前天下和平之時,他的這種性格可能不會出現什麼問題,但是現在整個天下風雲變幻,進入大爭之世,他的這種性格注定會失敗的。」

說道這里,諸葛文停頓了片刻,好像想到了什麼似的,臉上帶著幾分深沉,他問自己的兒子︰「你覺得誰或者哪個國家最有希望一統天下的?」

「自然是漢王葉桓!」

諸葛明一點猶豫都沒有就回答了自己父親的問題,這個問題根本就不需要考慮,大漢王國這幾年的發展整個天下的人都看在眼里,只要是個聰明人都幾乎能看清楚未來的局勢到底會變成怎麼樣,諸葛明又不是蠢貨,他自然也是看得很清楚。

「沒錯,明兒你說的沒錯,未來一統天下的必然是大漢王國,這點是毋庸置疑的,我們諸葛家慢了一步,當年我們就不應該投靠東齊的,唉!」

說道這里,諸葛文嘆息了一下,他臉上帶著幾分後悔之色,當年投靠東齊這步棋現在看來那是臭不可聞,如果當年能跟劉家和張家一樣直接北上遼州的話,他們諸葛家就不會變成現在這樣進退兩難了,被東齊皇帝林 猜忌和忌憚,想要重新投靠一個勢力那就更加不可能了,不管是草原王國、魏國、南楚帝國或者是大漢王國,這四大勢力都不可能接受諸葛家的投靠,畢竟諸葛家是直接背叛了北漢帝國的,名聲有點臭,就算投靠其他勢力,他們諸葛家的形勢也只會變得更加惡劣。

「爹,要不我們諸葛家開始找退路了,海外有很多島嶼,那些島嶼只有一些土人,以我們諸葛家的實力完全可以霸佔那些島嶼,我們諸葛家到時可以直接建國都行,你覺得呢?」

對于兒子諸葛明的建議,如果是幾年前,諸葛文肯定會直接拒絕,並且把他臭罵一頓的,畢竟他們諸葛家是千年世家,是中原夏族人,怎麼可能去海外蠻荒之地呢,這怎麼可能對得起諸葛家的列祖列宗呢?不過現在形勢不同了,諸葛家可以說走到了一個決定未來生死存亡的岔路口,一個不下心可能就會導致家族的滅亡。

「嗯,可行,這個任務就交給你去做,不過注意保密,挑選的人手都要是家生子,你記住了嗎?」

深思了片刻,諸葛文最後還是覺得兒子的建議還是很不錯的,他知道南楚帝國的張家也是南下暹羅,在暹羅穩定了下來,幾年的時間就重新變成了一個可以左右暹羅王國的權勢之家,諸葛文覺得自己的家族在海外建立一個國家這個選擇會更好。

「好的,爹,我記住了,我會小心的。」

諸葛明心里終于松了口氣,他對于諸葛家在中原的未來根本就不看好,只要未來大漢王國一統天下建立新皇朝的話,整個天下的世家門閥都會進入大洗牌,諸葛家這樣的大世家門閥就是首當其沖的,到時不說滅族,跟滅族也會相差無幾的,倒不如早點找好退路,就算到了萬一情況,他們諸葛家也能從中原大陸上全身而退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