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五三八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

慰撫使之後,進入大廳的,就是一幫年輕小將了。

其中功勞最大的是蘇烈,因為高大陽是被他俘虜的,而最為光彩奪目的,就是楊元慶了,這小子在前線干的事,被他爹在暗中運作之下,早就傳的神乎其神了。

什麼匹馬單槍入敵陣,橫刀立馬楊大郎之類的。

不過話說回來了,這次遠征高句麗,確實是這小子搶了最大的風頭,不過人家是拿命搶的,楊素嫡孫,身先士卒,不容易的。

楊廣當然是非常高興,你們家要是敢拖拖沓沓不上戰場,朕絕對會收拾你們,但如果肯賣命,朕也不會薄待你們。

所以楊廣直接給楊元慶賞了一個新官職︰虎威將軍,正五品,隸屬于左備身府,外加武勛十二轉的第四轉︰護軍,這也是正五品。

所以今後稱呼楊元慶為楊將軍、楊護軍,都可以,當然了,你叫元慶也可以,就看人家答應不答應。

楊元慶畢竟出身好,所以圍繞著他,朝會上眾臣聊了很久,基本都是贊揚其英勇無畏,楚公後繼有人。

其實就是沖著楊玄感楊約楊文思他們的面子。

功勞最大的蘇烈,反倒是第二個受賞的,沒辦法,朝中無爹。

「蘇烈,蘇定方,你俘虜敵軍主帥,希望朕怎麼賞賜你呢?」楊廣眼下正在興頭上,笑呵呵看向蘇烈道。

對方是自己兒子的人,他只要敢開口,楊廣這邊都敢答應,但是楊廣也知道,對方不敢獅子大開口。

蘇烈半跪在地︰「回稟陛下,卑職只知上報軍恩,不求賞賜,上陣殺敵乃臣分內之事。」

「欸~~~這里不是你謙虛的地方,」楊約笑道︰「陛下要賞你,有什麼就要說什麼,我軍中兒郎,不要學那些虛頭巴腦的,我听說你小子的正妻,是裴仁基的女兒?」

蘇烈趕忙道︰「回楊公,確實如此。」

站在蘇烈旁邊的裴行儼,心里已經開始緊張起來,妹妹嫁給蘇烈,以至于他們家經常被人笑話,蘇烈更慘,常被認為是吃軟飯的。

現在好了,蘇烈立功了,若是能封個勛爵,今後也能直起腰來了。

「還有這回事?」楊廣裝傻道。

蘇定方娶誰,楊廣不在乎,但是裴仁基的女兒嫁給誰,還是有必要知道的。

楊玄感哈哈笑道︰「正所謂好事多磨,蘇烈出身寒微,在太子的牽線之下,得以迎娶裴仁基嫡女,听說裴仁基因此,常被人笑話,如今蘇烈于前方立功,想來裴仁基知道之後,足以安慰了。」

楊廣冷哼道︰「朕之勇士,何人敢取笑之?」

裴矩一愣,趕忙道︰「門第有別,世之常情,裴家沒有人會恥笑蘇烈,更不會看裴仁基的笑話,至于外人怎麼說,我們也管不了。」

他等于把事情都推干淨了,我們本族可沒有笑話人家,都是外人說三道四。

「朕不喜歡這樣的常情,」楊廣沉聲道︰「好女配好郎,自古皆然。」

說罷,楊廣看向蘇烈︰「有什麼難處,只管跟朕說,朕給你做主。」

話外音就是,你不單單是朕兒子的人,也是朕的人。

蘇烈畢竟年紀還小,腦子里沒有那麼多多彎彎繞繞,老實道︰

「卑職並無難處,陛下厚恩,卑職萬死難報。」

給你機會你都不知道開口,太子的眼光不錯啊,這樣的人,朕也喜歡。

楊玄感趁機道︰「定方的宅院,是太子賞的,其門寒微,不足以京師立足,臣以為,不如陛下賜宅,更顯皇恩浩蕩。」

其實關于蘇烈的事情,楊廣都知道,楊浩去營地擄人也知道,人家總是裝不知道,不過是君王權術罷了,就是要讓那些以為能瞞過他的人露出馬腳。

像裴矩楊約這種謹慎的人,因為是近臣,所以他們很清楚,皇帝知道的遠比他們想象中更多,所以平時做事,會更加小心。

但是有些人不知道,如果心存僥幸,以為能瞞過楊廣,那就大錯特錯了。

楊浩在營地受辱的事情,事關宗室顏面,太子和老裴家往死的壓,所以動靜並不算大,當時身在洛陽的楊廣也樂得裝不知道。

當然了,那件事情今天身處朝會的,幾乎都知道,但是大家不會外傳,這是會得罪人的。

既然楊玄感希望自己賜給蘇烈宅院,楊廣便順水推舟道︰

「冊封蘇烈文安縣侯,食邑三百戶,賜侯府一座,寶馬十匹。」

蘇烈一愣,心中狂喜之下都忘了謝恩,還是身邊同樣興奮的大舅哥裴行儼給了他一肘,他才回過神來,趕忙謝恩。

平民封侯,非大功不封,楊廣是樂于這麼干的,因為這是給所有像蘇烈這樣平民出身的將領,提供希望。

說白了就是忽悠普通士卒,蘇烈是平民出身不假,但是人家的後台是太子,沒有後台這份功勞落不到你頭上。

封侯,這是爵位,楊廣還給了實職,就是楊銘當初舉薦的那個位置,左右翊衛主力精銳,驍騎軍長史。

楊銘當初的舉薦,那是大軍要遠征,臨時安排的,楊廣眼下給坐實了。

也就是說,蘇烈眼下是大隋六大主力之一的主將,當然了,腦袋上有六個直屬領導,也不好干。

接下來,裴行儼、楊萬石、來整、史萬寶、龐牛、史萬壽、郭嗣本、麥仲才、麥季才、薛祚等等等等,都有賞賜,但沒有比蘇烈更大的了。

隋軍南下之途,高句麗四個主帥兩個主將,按權力大小排名,應該是乙支文德、淵太祚、高建武、高大陽,主將為仲室韋、晏滿。

這其中,國內城的淵太祚,其實是官階最高的,但是乙支文德做為平壤以北最高軍事指揮官,在這場戰爭中,級別比淵太祚高。

六個人,死了兩個俘虜兩個,乙支文德是被麥鐵杖私自處決,沒有功勞,仲室韋死在了薛世雄派出支援的段絟手里,高大陽被蘇烈俘虜,晏滿被辛世雄俘虜。

但是段絟和辛世雄守在本部,沒有過來受賞,而楊廣喜歡當面封賞。

那麼就剩下麥鐵杖了,他已經趕到遼東了。

麥鐵杖剛一進來,便有內侍拎著一個坐墊放在中間︰

「麥總管于國有功,陛下賜座。」

麥鐵杖受寵若驚,趕忙道︰「臣有過錯,不敢就坐。」

楊廣笑了笑,一臉寵愛道︰「坐吧。」

熟悉皇帝性格的麥鐵杖不再推辭,就這麼坐下。

誰都能看出來,楊廣對麥鐵杖是分外恩寵的,所以大家也都在說些安慰的話,畢竟人家死的是嫡長,承繼家業的兒子,就好比楊廣死了楊昭,李淵死了李建成,這是非常大的打擊。

因為嫡長的培養,與其他兒子不一樣,投入的感情也不一樣。

喪子之痛,楊廣深有體會︰「朕那四弟有一女,年華正佳,便賜婚仲才,以示撫慰。」

老四楊秀的兒女,很多還沒有成婚,楊廣是肯定會扣著楊秀不放的,但是子女嘛,倒是無所謂,因為沒有威脅。

麥鐵杖直接就給感動的哭了,老淚縱橫道︰「臣出身卑微,犬子何德何能,得尚皇室貴胃。」

這下把個楊廣給愣住了,楊秀已經被廢了,他的閨女不是縣主,談什麼尚呢?

但是麥鐵杖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楊廣也只能順水推舟了,他知道麥鐵杖是無心之言。

在大隋,娶公主、郡主、縣主,這都叫尚,皇帝閨女是公主,太子閨女是郡主,親王閨女是縣主。

為什麼一定是尚呢?因為不是所有的閨女都能被冊封,楊廣自己還有庶女沒封公主呢,但凡被冊封的,基本都是嫡出。

可見嫡庶之別在大隋是有多麼嚴重,這都怪獨孤加羅。

楊秀有七個兒子,四個閨女,但是只有一個閨女是嫡出,楊廣本來打算賜給麥仲才一個庶出,這下好了,只能賜嫡的了,因為要封縣主。

麥鐵杖也是瞎貓裝上了死耗子,一句無心之言,兒子將來要娶楊秀的嫡出閨女,也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麥仲才的子孫後代,要沾上皇室血脈了。

楊廣笑道︰「冊封楊秀嫡長女為安豐縣主,賜麥仲才尚縣主。」

楊約和玄感對視一眼,也看出麥鐵杖是交了大運了,雖說是楊秀的閨女,但人家也是二聖的嫡出血脈,大隋皇室正統,麥鐵杖什麼身份?捕魚打獵出身。

麥鐵杖一個勁的哭,一個勁的磕頭謝恩,宇文述趕忙上前攙扶︰

「都是我的錯,我身為大總管,指揮不當,才致大郎戰死,公有怨言,述甘願受之。」

當著皇帝的面,麥鐵杖能說什麼呢?只能說︰

「非公之過。」

宇文述自打回來之後,就一個勁的在認錯,大包大攬的往自己身上攬責任,因為他知道,段文振就快回來了。

等到人家回來,此番大戰的整個過程,兵部是會來一次詳細復盤的,秘書省太史曹會將整個過程記錄在桉,列為正史。

與其讓人家揪出他的毛病,不如早早認錯,畢竟態度端正,也是可以減輕罪名的。

隋朝負責記載史事、編寫史書的那幫官員,可不會作假,有什麼寫什麼,楊廣也管不了。

這個部門的官員非常特殊,他們不會拍皇帝的馬屁,皇帝干的缺德事,他們都敢寫,但會適當的美化簡潔一些。

修洛陽,修運河死了多少人,那邊都給你記著呢,怎麼簡潔呢?一筆帶過。

一行字的背後,是數十萬條人命。

楊廣對此不是很在乎,因為他覺得自己的功勞遠遠大于過錯,後世只會夸他不會罵他。

如果楊銘不倒,隋朝不亡,楊廣死後的封號,肯定不會是「煬」,這個封號其實在楊廣之前,就已經有了,而且還是楊廣本人加封的。

沒錯,就是可憐兮兮的陳叔寶。

區別在于,歷史上楊廣是以帝王身份謚「煬」,陳叔寶是以縣公謚「煬」。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