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之後,沉誠依舊做他的師父,程英依舊當好徒弟,兩人之間仿佛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般,只是程英心中卻有了份期盼。
絕情谷一行後,東風商會核心成員們結束任務,各自回歸到原來崗位上,而沉誠則帶著陸程二人返回襄陽。
襄陽原本的安撫使呂文德受賈宰相的拉攏,與其結黨,已升為宋朝樞密副使。現在的襄陽安撫使,乃是呂文德的弟弟呂文煥。
這日,蒙古大軍又來攻城,但奇怪的是,先鋒隊乃是一群衣衫襤褸之人。其人手執棍棒木石,並無一件真正的軍械。且觀其隊列,亂糟糟的擁成一團,毫無陣勢可言。
這群烏合之眾緩緩靠近城牆,眾守兵正待射箭,卻听他們齊聲叫到︰「不要放箭,我們乃是宋朝百姓。」
這些百姓乃是襄陽北部附近小城鎮中搜羅而來。蒙古軍隊在襄陽附近燒殺搶掠,還驅百姓攻城,一來可以消耗守兵的箭失,二來,射殺這些百姓也是對守軍士氣的極大打擊。
陣後,蒙古精兵鐵騎成隊列驅趕著百姓們爬雲梯登城。
百姓不懂兵爭之理,若是上得城頭,定會打亂守軍的防御部署,而即便是死在城下,也可成為攻方的墊腳石。只要死的人夠多,僅憑尸首就能在城牆前築起一道斜坡。
安撫使呂文煥騎著一匹青驄馬巡視城頭,他守城日久,自然明白這些道理。此時斷不能讓這群烏合之眾接近。
「凡我宋朝百姓者,不得繼續向前!弓箭手準備,听我號令!」
炮灰們听了呂文煥的威脅,不由紛紛後退。但身後乃是蒙古精騎,他們又如何退得?
「後退者,斬!!」
蒙古人殺起人來毫不手軟,前有弓失,後有精騎,這些被包圍在其中的炮灰們,只得呼天搶地亂做一團。
但終究還是對蒙古人的恐懼佔據了上風,總有人會覺得,南方畢竟是宋人,會對他們留手,不放箭也說不定。
蒙古兵裹挾著宋人繼續向城牆移動,呂文煥見狀,也絲毫不心軟,單臂一揮,下令道︰「守城要緊,放箭!」
一時間箭如雨下,眾百姓紛紛中箭倒地,其余眾人被嚇破膽,再度向北闖去。但北邊蒙古人更是凶殘。殺人之狠,比之宋兵更有過之而無不及。
城頭郭靖見了這般慘狀,義憤難當,此時再听呂文煥下令道︰「放箭!」又是一排利箭射下。
郭靖大叫︰「使不得!這些都是大宋子民,快快停手。」
呂文煥道︰「若叫他們涌上城頭,這城也不必再守。都給我放箭!」
「呂安撫,且先停手,我去驅走蒙古兵,將這些百姓救回城中。」郭靖說罷,揮揮手道︰「丐幫兄弟和諸位武林朋友,大家跟我來。」
那日大勝關,郭靖一掌擊退霍都王子,又頂著身中劇毒的威脅打退金輪國師,早已被擁為武林盟主。听其號令,一眾協助守城的武林人士們紛紛緊隨其後,跑下城頭,于城門口集合。
呂文煥靈機一動,道︰「東風軍听令,出兩千人協助郭大俠出城救人!」
沉誠吞並宜城練兵五年,這一萬精兵雖免不了有些折損,但他與史嵩之聯系密切,這五年來時有補充,卻從未低于一萬之數。前些日子大小武拿著沉誠的手令帶兵來襄陽,但苦于無人指揮,這支部隊一直只是協助守城,等待沉誠到來。
後來不知出于什麼原因,呂文煥以這只東風軍乃是朝廷禁軍為由,從郭靖手里要過了指揮權,而後便是東風軍的至暗時刻。
哪里最危險,東風軍便被派往何處,哪邊攻勢最 ,則必有東風軍的身影。
什麼叫精銳?
蒙古兵攻城戰都能與大宋打出一比二甚至一比三的戰損比,這就叫精銳。
野戰能與蒙古兵打出一比二甚至一比三戰損比的東風軍,更是精銳中的精銳。
不過,其主力部隊此時正在向西推進。襄陽城北的這二十萬蒙軍,其實只是蒙古人的偏師罷了。
不需要人帶領,呂文煥只需派下令來,東風軍中自然在極短時間內兀自集結出二十個百人隊,手執長槍,行列整齊,向城門口進發。
一聲令下,西門大開,郭靖帶一眾武者,與兩千東風軍徑直沖了出去。眾百姓之後押隊的蒙古軍當即分兵來攻。
江湖武者雖不習戰陣,但奈何這幫人武藝高深,輪單體作戰能力要比蒙古兵強,而兩千東風軍手執長槍,面對沖來的蒙古騎兵更是毫不畏懼。只見他們三人一組,一人驚馬,兩人一左一右,直捅騎士。配合無間,殺傷速度卻要比這些江湖好手更高。
時有烈性之馬不為槍尖所驚,驚馬者卻毫不後退,長槍尾端抵地,硬抗馬沖。不過拼一個人馬俱亡罷了。
郭靖所領的江湖人士,無不為其烈性所折服,于是殺敵愈加凶 。三千步兵,對上一千騎兵,竟然沒費多大勁便將其全部留下。
眼見這隊千騎即將覆滅,斜刺里有沖出一支千人騎,揮動長刀,奮力拼殺。蒙古皆是百戰之師,但郭靖乃是江湖人士的魂。而沉誠這支東風軍,個個虎背熊腰,氣勢駭人,更有重賞相賜,比之當年岳家軍也不逞多讓。如何能叫這些蒙古兵奪了氣勢。
不過付出一些傷亡作為代價,這三千步兵竟又吃了蒙軍一千精騎。
被逼攻城的百姓見蒙古兵再無心思逼攻,頓時發一聲喊,四下逃散。
東邊號角聲響起,兩個蒙古千騎疾奔而至,切斷了眾人退路。接著西邊又是兩個千人隊弛來。四千精騎將郭靖等人圍在核心。
一東風軍百夫長抬手喊道︰「百姓已散,此番已盡全功,奇號百人團隨我斷後,偶號百人團護郭大俠向東突圍!」
郭靖不願先走,便對這群江湖人道︰「爾等隨東風軍向東突圍,我與這位英雄替你們斷後。」
只因那百夫長指揮若定,一支勁失疾奔其門面而來。出城之兵,皆攜長槍,那人正自協調諸軍,並未意識到危險來臨。郭靖運起輕功,疾馳直那人跟前,伸手接過箭失,啪的一下折成兩截,拋在地上。
「且戰且退,莫要糾纏。」
「郭大俠放心吧,我們東風軍的兵,個個怕死得很。決計不做無謂犧牲。」
那百夫長的話,引起周圍一陣哄笑聲。身處四千精騎的包圍圈,也不知這群人如何笑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