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一十章華夏海洋打撈的傷疤

「哈哈,你小子總是那麼謙虛,如果沒有你認出那個西周青銅鼎來,咱們怎麼能打撈上來這麼多的國寶,說不定啊,這些國寶還不知要在這海里呆多少年呢,論功勞你是第一,誰也不能說什麼,是不是大家伙兒。」

「對,你的功勞最大,不但發現了沉船,還參與了全程的打撈,這是大家伙都認。」

「慚愧,慚愧。」

王洛趕緊給大家作揖鞠躬,表示感謝。

中午為了慶賀國寶打撈成功,大家樂呵呵的吃了一頓,至于沉船的整船打撈,王洛就幫不上忙了,他馬上就要幫李家村的村民收蘑孤,然後就要會京城了,沒那麼多時間。

「梁老師,整船的話你們自己打撈吧,現在這些打撈隊的隊員也算是成了熟練工,圖紙的繪制也已經完工了,只要你們把他們打撈上來,然後拼裝起來就行了,現在條件就是這個條件,別的沒辦法了。」

在飯桌上,王洛跟梁專家提出了辭行。

「好,其他交給我們就行了,這次真是麻煩你了,沒想到你是來種地的,卻讓你成了我們打撈隊的一員,小張,把信封拿來。」

給王洛握了握手後,回頭就喊了一聲負責打撈後勤的小張一聲。

小張趕緊從傍邊的一個箱子里把一個信封拿了出來,遞給梁專家。

「這里邊是一點錢票,不多,咱們可靠團隊本來就資金不是很充足,權當是一點心意,對你這些天勞動的報酬,我知道你不缺這點東西,但這次無論如何要收下,要不然啊,以後再想讓你幫忙,我們就不好意思開這個口了。」

梁專家很客氣的把信封塞到了王洛手里。

「您這也太客氣了,我不能要,這可是我學習的好機會,您看,我早您手底下學到了多少東西,尤其是文物的斷代情況,我感覺我受益匪淺,至于打撈的工作就是向你們學習的學費了。」

王洛趕緊把信封給推了過去。

「你看你這孩子,咋就不听話呢,你這是來學習嗎,本來你的知識就不淺,甚至在某一方面比我都強,還需要向我們學習?趕緊收回去,這是你不用擔心,不但你有,咱們這過來幫忙的漁民兄弟也都有,這是國家的政策,不能讓老百姓白白付出,你是有錢,但老百姓呢,你都帶頭不收,他們怎麼還好意思收呢。」

「得了,那我就收下。」

听梁專家這麼一說,王洛那沒話可說,趕緊收了下來,現在正好是吃飯時間,大家都看著他呢,李家村的村民過得可很苦呢。

吃完了飯,王洛閑著沒事干就跟梁專家聊了起來。

「梁老師,這次的水下打撈可給我們積累了不少的經驗,這只是我們水下打撈的一次開始,雖說現在咱們的設備不行,但咱們周邊的一些海里可是有無盡的這種水下沉船等著咱們來打撈呢,北邊還少點,但是過了金陵往南看,從古到今有的是這種沉船,咱們應該想辦法打撈出來,甚至保護起來,要不然啊,以咱們現在的海軍力量,保護不了這麼多的文物古跡,一個弄不好,只會便宜了國外的那些洋鬼子,他們可不管是不是在咱們國家的領海里。」

這件事王洛不得不說,沒辦法,這是有原因的,不但是現在,就是在80年代以後,這種事情還發生過呢,比如「南京號」,就是最真實的桉例。

【鑒于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盡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 】

根據後世的史料記載,公元1752年,那時候正是華夏清統治時期,在位的皇帝是乾隆帝。這年冬天,一艘名為「哥德馬爾森」號的商船,船上載滿了華夏的瓷器和黃金,從金陵開往荷蘭的阿姆斯特丹。

這是一艘滿載貨物的船,若是能夠順利到達,就能獲得巨大的受益,但船只在航行了十六天後,就在華夏南海的水域因為觸礁而沉沒了,這艘船也有另外一個名字,那時候的人們叫它「南京號」。這並不是第一艘在南海流域沉默的船只,據統計,華夏有超過兩千艘商船在南海沉沒,可以說,南海海域的海底,可能藏有無數的珍寶。

個世紀八十年代,國外有很多人成立了探險隊,對我國的南海海域進行勘探,想要找出沉沒在海底的珍寶。

還真別說,有的人就靠著這個打撈華夏古代沉船,獲取其中的寶物,而發了家,其中最為猖獗的,是一個名為邁克哈徹的老外。

邁克哈徹的童年生活並不幸福,甚至可以說是飽受貧困之苦,為了擺月兌貧困的生活狀態,他將自己的人生目標設立為尋寶。

1970年,邁克哈徹成立了一家商業打撈公司,為了獲得更大的利益,他將目光鎖定在了華夏南海區域。

1984年,邁克哈徹在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檔桉館中,偶然發現了關于1752年沉沒的「南京號」的相關記載,根據已有的一些資料,以及相關的航海日記,他很快就確定了沉船的地點。

邁克哈徹帶著自己的探險隊,來到華夏南海,經過長時間的勘測之後,他很快就發現了沉沒的「南京號」,並開始對沉船進行打撈。

毫無疑問,這一次打撈的收獲非常的豐富,清朝瓷器上百萬件,一百多塊金錠,這麼多的瓷器,他一下子花了眼,打撈隊的人也花了眼。

華夏一直以來都以瓷器著稱,連我們的英文名都是「A」,與瓷器同名。

上百萬件的瓷器,要是賣出去,就當真是發了財,但邁克哈徹並不這麼想,他沒想過會撈出這麼多。

「物以稀為貴」,東西一多,就不值錢了,為了獲得更高的利益,他將65萬件瓷器砸碎,僅僅保留23.9萬件青花瓷器。

因為在瓷器中,青花瓷一般是最值錢的,剩下的65萬件文物,不管是否有價值,更不管它的制造工藝,或是文物身上的歷史,統統都被砸碎了。這件事情成為了我國考古歷史上的傷疤,而僅僅是剩下的二十多萬件青花瓷,也已經讓邁克哈徹獲利數億元。

沉船是在南海打撈的,按照國際規定,這本應該是我國所有,哈徹將船和瓷器拖到了公海,說是在公海上打撈的。

一年以後,沉船因為無人認領,被判定為哈徹所有,就這樣,專家既是有心,也無力追回這些文物了。從此以後,他就像是在南海扎了根似的,有了錢,就能夠聘請更專業的打撈人員,購買更專業的打撈設備,而為了找到華夏古代沉船的位置,他也翻遍了華夏的古籍。

1999年,他又在印尼海域發現了華夏沉船「泰興號」,花費大量的資金,將其從印尼海底撈出,一下子又獲得了巨大的利益。

就因為這幾件事,王洛希望國家的海洋打撈工作能夠得到重視。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