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43章 功成身退

興平二年,十月十五,下元節。

歷時兩個月的幽州戰事結束,最終該以公孫瓚的自盡未遂結束。

近乎是同一時間,韓馥上任及州刺史,孔融上任幽州刺史,劉備升任大將軍的詔書,便發到勝利會師的段煨,與劉備手中。

說是下發,其實段煨出長安之時,這份詔書就在他手中。

這也是為何,需要段煨這位大將軍級別的將領,領兵的原因。

除了約束李肅和馬騰之外,拿下劉備,也是他的任務之一。

這份詔書,只有內容,沒有時間,什麼時候宣召,他段煨,只需要填個合理時間進去即可,劉虞等人,就是這麼陰險。

在宴會上,突然亮出這份詔書。

劉備怎麼看,都有些摔杯為號,三百刀斧手加身的即視感。

照例,摩挲了一番腰間的劍柄之後,劉備眼中閃過一分不甘之色。

最後還是接下了詔令,人在矮檐下,哪能不低頭。

段煨是什麼人,趁劉備答應下來之時,已經讓人開始犒勞冀州軍了,主要目的,自然便是炫耀朝廷大軍的政策,便宣布一些小事……

帳中,劉備與段煨,李肅等人飲宴。

冀州軍大營之內,騰驤右衛的輜重營軍士們,正在和冀州軍聊天打屁。

「兄弟,朝廷大軍,不愧是朝廷大軍啊,物資這麼豐富的嗎?竟然還有肉吃。」

「嗨!兄弟,吃肉算什麼,家里邊沒事,才能安心打仗立功不是,我們那邊可是……听說劉使君仁義,不知道你們那邊待遇怎麼樣?」

「哎,一言難盡……」

……

類似的對話,在冀州軍大營中,各個角落發生著。

很快,冀州軍中便流傳一個共識,他們不久之後。

也會接受改編,得到那個,什麼騰驤右衛一般的待遇……

當劉備回到自家軍帳之時,滿頭大汗的沮授,正在大帳之中來回踱步,等劉備回來之時,不等劉備發問,沮授便趕緊道︰

「主公,怎的才回來啊,方才騰驤右衛那些人……」

「我知道了……」

「主公是不知道他們有過分……什麼?主公你知道了?」

「嗯,我被升為大將軍,入大將軍府,不日將率領騰驤右衛五萬大軍,南下與車騎將軍朱,圍剿亂賊……」

沮授一時間竟然有些沒反應過來。

「主公,是大將軍兼冀州牧嗎?」

見劉備搖頭,沮授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那冀州呢?」

「朝廷另有安排,冀州不設州牧了,刺史不日上任……」

劉備看了一眼不知所措的沮授,笑道︰「公與勿憂,我已向朝廷表奏你為青州刺史,審配他,另有安排……」

兩日後,劉備帶著李肅,開始南下。

而冀州舊部,則是被段煨,就地改編成武驤右衛。

至于武驤左衛的編制,被涼州的李傕給佔了。

只能說,命好,有賈詡給他說情。

而武驤右衛的主將,卻是誰也沒有想到的張飛擔任。

這算是給劉備的一點補償,不過張飛卻是不能隨劉備南下了,他需要前往南陽,參與和劉表的談判之中。

劉備升任大將軍,率軍南下的事情。

很快便落入曹袁聯軍耳中。

在雙方數十萬大軍,連綿數百里的戰線上,袁術率先發起突襲。

然而讓袁術懵比的是,曹操和袁紹,非但沒有出兵援助,反而是在自己回營之時,發動了突襲,將袁術一舉成擒。

在袁紹的「好言相勸」之下。

袁紹的好佷子袁耀,獻出傳國玉璽。

在袁紹等人的一番操作之下,十一月中,傳國玉璽,便能擺放到了政事堂之中。

至于為什麼不是小皇帝桉頭?

不好意思,小皇帝正在面壁思過。

至于是誰讓他這麼做的,除了他們老劉家的長輩,還有誰?

當然了,根據《大漢律》,傳國玉璽放在政事堂,也並無不可,不是說了嗎,政事堂代行丞相事宜,全權處理國家事務。

丘志清原本對這個石頭不感興趣的。

不過在其有一次拿著它蓋戳之時。

忽然感覺,它好像從自己身上吸走了什麼東西。

細細查看,又是什麼都沒有。

不免讓丘志清感到好奇,一探查之下,差點把自己給埋了。

里邊是無邊的國運之力,雖然有些衰朽,卻是散發著一絲涅槃重生的意境,更讓丘志清無語的是,那股衰朽之力。

竟然直沖他陽神而去。

不及多想,丘志清陽神之上,騰起一絲火焰。

不等衰朽之力臨身,便灰灰了去。

他的陽神是沒事,不過他的道體,卻是如同一下子老了二十多歲一般,瞬間頭發都斑白了不少,這可不是他攻擊精進。

《先天九蛻》更進一步的成果,而是他被這衰朽之力波及,道體進一步損傷的結果。

不等丘志清有什麼動作,傳國玉璽之上,再次傳出一道光芒,直逼丘志清額頭。

「還來!」

丘志清眼中紫色光暈一閃,便將這團流光定在自己面前。

片刻之後,丘志清眼中紫色光暈散去。

流光沒入他額頭之內。

其中,是一套功法,或者說是《人皇法》更為貼切。

其中主張的,便是怎麼用王朝之力,或者說信仰,國運都行,主張就是用這種東西來修煉,後邊還有一份封神法。

「天子封神秘錄」,講的也是如何使用這些東西,用來封神的。

丘志清看的的如痴如醉,不說練習吧。

反正就是對他的道門敕封神靈之一塊的空白,有了些了解。

總體來說,這部功法,以及法門,對他來說,並沒有什麼用。

而之所以他能激活玉璽,拿到這份傳承,一來是他自己道行夠高,二來,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他竟然有了蛟龍氣運。

也就是說,他努努力,還是有機會當皇帝的。

順帶說一下,這里沒有什麼天注定這種說法。

張魯告訴他,就連掐指一算,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載什麼的,都是扯澹。

最厲害的術士,也只能說看到後來的一些片段,或者畫面。

你要說是什麼事情,他也是一臉懵比,頂多給個測測運勢。

這再次驗證了丘志清自己修煉推算之術的結論,浪費時間,知道了也幾乎無法改變,還是好好修煉自己的內丹術吧。

爭取早日將陽神和道體合一,步入天仙道。

搖了搖頭,改好印章後,將傳國玉璽,放回盒子中,蓋上。

傳國玉璽中,那種吸引之力,丘志清自然是感受到了。

不過對他來說,那點誘惑,便如清風拂面一般,難以讓其心湖起漣漪,更別說,讓自己沉迷其中了。

同時,這傳國玉璽,也解開了丘志清心中的一個疑惑。

那就是劉宏是從哪里得來的傳承。

如果所料不差,應該就是這枚傳國玉璽給他的。

畢竟他是正兒八經的天子,給他傳承,也是應該的。

只不過劉宏本人,應該是太費力,導致只拿到了前邊的傳承,一直拿不到後續傳承,不然打「張角」應該不會那麼費力才是。

還把自己給玩死了……

事情的轉變,讓政事堂眾人,有些猝不及防,不過依然還是給出了回復。

命曹操為豫州刺史,袁紹為揚州刺史,麾下部隊,就地改編。

命劉備,呂布,押解袁術,班師回朝。

命朱就地改編曹袁聯軍,鄒宜進軍江淮……

其實,丘志清可以理解劉虞等人的想法,無非還是怕丘志清平定天下後,突然反水,這才讓劉備和呂布快點回長安。

同時讓曹操和袁紹,依然當他們的刺史。

雖然看似瓦解了他們的勢力,可底子還在。

長安安安穩穩,自然可以穩穩的壓住他們,讓他們安安心心的為朝廷出力。

可要是丘志清敢在這個時候,反悔出手的話,那就別怪他們了。

這才是一群大漢臣子的正常反應,想要獲得人們的信任,哪有那麼容易的,王莽砸壞了在世聖人這塊招牌。

以後就再也沒有人敢稱在世聖人了。

董卓起了外軍入京這個壞頭,今後兩千年中。

都不敢放外軍入京城。

而他丘志清,就是典型的外軍入京,怎能不然他們防備。

劉備,呂布等人先行,大軍由各自衛將軍率領。

在年底之時,兩人押解袁術,來到長安。

劉虞第一時間,便將劉備接入府中,兩人相談了一晚上,誰也不知道,他們說了些什麼,只是第二天出來之時。

劉備隨身的佩劍,便不見了蹤影。

不過這也不是什麼大事,畢竟那柄劍,光看那粗麻布包裹的劍柄。

就知道配不上劉備而今的身份。

換掉也好,只有少數之人不這麼認為,反倒認為那些以貌取劍之人,有些可笑。

簡直是有眼不識金瓖玉……

所謂年末大朝會,其實就是一大群臣子,和皇帝的見面會,見面了,皇帝也沒什麼話說,他的權力已經被劉虞安排完了。

喜歡的話,討幾個,幾十個,幾百個老婆。

養養花,  鳥,畫畫畫,別瞎捉模。

對了,改日我幫你從張魯那里要來幾本房中術,你練練。

听沖和說,他們天師府這東西老多了。

就這樣,劉協被劉虞安排的明明白白,來參加這個大朝會,可來可不來,該給他的生活費,一分不少。

反正來了也是听年末匯報,听結余。

听來年的預算,等等,無聊……

興平三年(第二十六年)的第一個常朝。

這也是曹操,袁紹等人,來覲見劉協之後,第一次參加所謂的常朝。

來到長安之後才發現,原來,朝廷還能這麼玩,把劉協的玉璽一搶,把獨屬于丞相和皇帝的權力一分。

便弄出了個政事堂,將軍府,和六部,都察院出來。

之後他們便可以拋開皇帝,自己玩了。

這給曹操和袁紹,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啊有沒有。

更讓他們驚喜的是,他們這第一次上這個所謂的政事堂常朝,便讓他們見識了,政事堂相國的提名和產生。

事情就是這麼魔幻。

六十歲的黃琬,正值壯年,卻非說家中老母身體不佳。

需要辭官回鄉奉養老母,根據《大漢律》,規定。

他的辭呈獲得另外四人中的三人同意,便生效。

同時,黃琬有權提名繼任人選,其他四人亦然。

而後就發生了眼下一幕,六十歲的黃琬離職,一百多歲的張懿,在兩個提名人,劉備,以及劉焉之間,細數他們的功績,最後等在坐的諸位投票。

劉備是黃琬的提名,劉焉,卻是劉虞的提名。

他想把這個不安分的老小子,提 回長安,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只不過蜀中確實是不好用兵。

等他奉召修路,把路修好了,再把難免南蠻搞定了,再去接收不遲。

最後不出意外的,自然是劉備勝出,提名劉焉,之時放出一個信號,告知外地刺史,州牧,他們也有機會進入政事堂而已。

當然了,大將軍也有,比如劉備,徐榮,皇甫嵩……

這麼一算,貌似將軍確實更多一些。

袁術,被貶為庶民,公孫瓚被發配勞役,去漢中開闢道路。

這是刑部士孫瑞的判罰,他這是用的功過相抵的評判方式。

雖然丘志清並不認可功過相抵,不過在其他人都表決通過的情況下,他的反對,自然無足輕重。

倒是這個結果,讓天下間,擔心朝廷秋後算賬的那些人,松了口氣。

其中自然要數曹操和袁紹了,按丘志清的想法,他們是絕對討不得好的,特別是曹操這廝,竟然屠城……

不過事實,也證明,劉虞等人的遠見。

三年後,興平六年(第二十九年)。

丘志清算是完成了,當初和張角一起,說出的「致太平」誓言,江東孫策獻上民策,歸附朝廷。

劉表劉焉,更是直接上書,主動恢復上計,部隊接受改編。

興平七年(第三十年),正月十五,上元節。

四年前的同一天,黃琬隱退。

而今,丘志清以年老體衰為由,提出致仕。

並且提出,政事堂和各級官員,應當有個任期,給大家一個機會。

讓很多人不解的同時,也難以掩蓋心中喜意,畢竟更高的風景,誰不想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