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後,李正的生活還是和年前一樣。
每天上學,寫作,逗止若。
經過一段兒時間,《畫眉鳥》的最終銷量已經統計出來了,簡體版和繁體版的全球銷量超過了兩百五十萬冊,加上《血海飄香》的一百六十多萬冊,《大沙漠》的一百八十多萬冊,《楚留香》系列三部曲的銷量達到了七百萬冊。
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這一消息被長江文藝出版社通過《羊城晚報》傳達到神洲大地。
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特別是在文學界,很多作家寫了一輩子書,其銷量甚至達不到這個數字的十分之一,可想而知,這個數字刺激了不少人。
一時間,眼紅的,嫉妒的,欣慰的,興奮的,人生百態,在全國各地上演。
【《楚留香》三部曲銷量超過七百萬冊!】
【一書封神!看‘獨孤求敗’的崛起之路】
【大陸新晉武俠宗師實至名歸!】
【李正力壓梁羽生,看新老武俠宗師更替!】
【……】
當然,梁羽生寫的《萍蹤俠影錄》,其銷量也不少。
在長江文藝出版社爆出李正寫的《楚留香》系列作品的銷量後,第二天,河楠人民出版社也爆出了梁羽生寫的《萍蹤俠影錄》的銷量。
上冊銷量超過一百三十萬冊,中冊銷量超過一百五十萬冊,最近的下冊,其簡體版銷量達到了一百四十萬冊,繁體版達到了八十萬冊,合計兩百二十萬冊。
所以《萍蹤俠影錄》三冊加起來的銷量也是超過了五百萬冊。
雖然不及《楚留香》系列的七百萬冊,但也是歷年暢銷榜上排名前列的存在,所以沒有人會小看這本書。
而且梁羽生也是自爆,《萍蹤俠影錄》是其本人寫的最滿意的作品,而且這是他的封筆之作,用這一本小說封筆,他也無憾了!
這則新聞是在假期期間,第三冊銷售期間,出版社聯系記者對梁羽生進行采訪時,他親口說的,當時也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進一步促進了《萍蹤俠影錄》下冊的銷量。
李正那時正在家里,還是許蘭給打的電話,李正才知道的。
李正也沒有意外,前世,《萍蹤俠影錄》是大家公認的梁羽生武俠小說的扛鼎之作。
要不是《楚留香》系列,除了比較經典的,寫古帥其他的小說還不一定能打得過。
雖然《楚留香》的銷量比較高,但是在很多人看來,其深度是遠遠不及《萍蹤俠影錄》的。
《萍蹤俠影錄》這本小說可以說是堂堂正正,既包含了個人感情,同時又包含了家國情懷,社會各界人士都對其進行了高度的評價。
比如我們的老朋友,復旦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李文鷹,他就專門在雜志上發表了一篇評論。
【縱觀梁羽生先生以往的作品,一向善于摹寫文采風流、文武兼修的名士型俠客,其中最為光采照人的當推這本《萍蹤俠影錄》中的主角,張丹楓。
梁先生對這個人物的出色塑造,也正是本書最為成功之處。
俠士行走江湖,總要經受數不清的風波坎坷。在「江湖」這個濃縮了的社會環境中,俠客的武功、智慧、道德、信念等無不受到極為嚴峻的考驗。
作為一個有才情、有抱負、武藝卓絕的翩翩佳公子,張丹楓本是張家洗雪國仇家恨的最佳人選。
但是張丹楓目睹黎民百姓屢受戰亂之苦,深知他們渴望干戈止息的安定和平生活,于是他毅然決然地把自己一身的文才武功毫無保留地奉獻給祖國和百姓。
張丹楓有著華夏古代哲人深沉的憂患意識,並將之升華為一種對祖國民族興滅繼絕、扶危濟困的感情。
家世的慘痛使他以羊狂玩世來發泄內心的郁忿,愛情的波折曾經使他忘性迷情,然而在社會職責面前,他終能極有分寸地把握大局,處理一切。而當時局穩定、新貴專權之時,他又能審時度勢,寄情山水,獨善其身。
從傳統文化角度來評價,張丹楓無疑具備了完美的道德和健全的人格。
盡管他是這樣一位大英雄、大豪杰,梁先生卻傾盡心血刻畫了他「亦狂亦俠真名士,能哭能歌邁流俗」的狂放不羈,正是有了這樣的性格基礎,張丹楓才能拋卻宿怨、揮灑千金、生死付諸一笑,從而使他的高風亮節顯得更為可信、更為感人……】
香港武俠文化研究學者,潘斌評價道︰
【梁羽生先生最近寫的《萍蹤俠影錄》,內容文辭優美,嚴謹而不失自然,毫無凋琢造作。
在小說情節進展中,不失時機地配合時間、地點、環境、人物身份和心境,夾以詩詞歌賦,不但使小說氣氛于殺伐中顯出幽雅,也使小說情節張弛互補,頗具韻味。
武功招式的描寫也飛揚靈動、精采紛呈、引人入勝,讀來不見血腥氣,只覺詩意盎然……】
台灣著名武俠小說評論家,葉洪生評價道︰
【這部小說出色地通過情仇恩怨的矛盾沖突,將國事與家事、民族與個人的命運有機結合起來,而小說完整的故事情節,又在上述復雜激烈的矛盾沖突中一波三折地得到豐富和發展。充分體現了梁羽生先生駕馭歷史、把握人性的功力。
梁羽生的武俠小說極少編織離奇的江湖神話和武林門派紛爭,而是始終注意貫徹現實主義的創作意圖……】
天涯網站上,還有人專門總結了《萍蹤俠影錄》中出現的詩詞。
比如卷首的開篇詞《浣溪沙》︰
【獨立蒼茫每悵然,恩仇一例付雲煙。斷鴻零雁剩殘篇。莫道萍蹤隨逝水,永存俠影在心田。此中心事倩誰傳?】
卷尾的《清平樂》︰
【盈盈一笑,盡把恩仇了。趕上江南春未杳,春色花容相照。昨宵苦雨連綿,今朝麗日晴天。愁緒都隨柳絮,隨風化作輕煙。】
此外,還有幾首七言︰
【長江萬古向東流,立馬胡山志未酬。六十年來一回顧,江南漠北幾人愁。】
【中州風雨我歸來,但願江山出霸才。倘得濤平波靜日,與君同上集賢台。】
【誰把蘇杭曲子謳,荷花十里桂三秋。哪知花卉無情物,牽動長江萬古愁。】
【……】
當然,也有不少喜愛《楚留香》的讀者,總結里面的一些經典語錄︰
【人們所真正懼怕的,通常都不是事物的本身,而只不過是他對那件事的想象而已。】
【恐懼原來就比快樂更能令人合群。】
【無論多麼深的傷痛,日子久了,也會漸漸澹忘的,否則這世上只怕有一半人要活不下去了。】
【「遺忘」,本就是人類所以能生存的本能之一。】
【……】
綜合起來,銷量上,《楚留香》系列超過了《萍蹤俠影錄》兩百萬冊,而在社會各界的評論上,後者佔了上風,畢竟符合主流價值觀。
但是看銷量就知道《楚留香》在青少年中更受歡迎,畢竟誰不喜歡盜帥楚留香呢。
所以,李正和梁羽生這次對決可以說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但是即便如此,以梁羽生的地位來看,李正可以說佔了很大便宜。
同時,也正是因此,李正才算是真正得到文學界很多人的認可,默認了其大陸武俠名家的地位。
而且現在梁羽生也和和眾多港台名家一樣,正式封筆了,所以,接下來基本上就是李正一個人的舞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