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一百七十二(上一章不要訂閱有錯)收獲油菜籽和大豆

回到誠鑫這,過了一天,早上起來,填飽了五髒廟,他就坐到了電腦面前,然後點開了郵箱。

「我去,這些人速度真快啊,這才一天,郵箱就被他們要到手了?」

誠鑫沒想到,這才一天,那些娛樂公司就給自己發郵件邀歌了。

數了一下,一共十二封郵件,從名字上看,誠鑫也知道,這些全是國內排前面的娛樂公司了。

挨著看了一下內容,都是客氣的邀請誠鑫幫它們寫幾首歌。

還好,沒有哪個公司傻逼到讓誠鑫幫他們做一張專輯的。

就算他們願意出錢,誠鑫也不會給一家公司太多的歌曲,寫專輯?那更不要想。

想了一會,誠鑫點開郵件,挨著一封一封的回復。

基本內容就是給它們寫三首歌,六十萬一首,寫好過後發給他們,讓他們自己選買還是不買。

當然,誠鑫可不會答應他們立馬就給歌曲,一家三首,十二家一共三十六首,誠鑫分成了幾個月。

這兩家這個月,那兩家下個月的,一直排到了快年底了。

幾家給誠鑫發郵件的娛樂公司,第一時間就看了誠鑫的回復。

雖然都覺得價格有點高,不過誠鑫也說了,讓他們自己決定要不要,所以他們也沒有在意。

至于時間?那更不是問題,找哪個作曲人邀歌不等個幾個月的?能給寫就不錯了。

回復完郵件,誠鑫就出了電腦屋,至于寫歌,這不是還早著嗎,一個月就抄那麼幾首,慌個啥?

到時候用吉他一彈,加點鼓聲,來點電子琴,一首小樣半天就搞定。

現在他可是要忙著其他事情呢。

忙什麼事?

誠鑫菜地下邊種的菜籽和大豆,早就可以收了。

大豆就不說了,村里沒人冬天種,但是菜籽,四月底,村里人家幾乎都收完了。

誠鑫也是前幾天去外面耽擱了,不然他也早就收了。

「喂,哥,幫個忙,在老爺子那拿兩把鐮刀過來,順便過來幫我收一下油菜和豆子,在不收,我怕外殼都爛了掉地里了。」

誠鑫沒有第一時間下地里收菜籽,而且給鐘濤打起了電話。

一是讓他幫忙拿收割用都鐮刀過來,二嘛,也是讓他過來幫著一起收,畢竟一兩畝地呢。

在等待鐘濤的時間里,誠鑫也沒有閑著,進到雜物間,把原來還沒有建房子時,用來蓋家具或者建房材料的篷布,給扛了出來。

兩大塊篷布,被誠鑫抱到了水泥壩子里,然後打開。

兩張大篷布,直接就把水泥地給全鋪上了還有多余的。

鋪上篷布,也是為了以後好收菜籽,畢竟油菜籽很小,要是放地上也不好收,月兌粒的時候會搞得到處都是。

剛鋪好篷布,鐘濤和老爺子六過來了。

「爺,你怎麼來了?」

「今天沒事做,過來幫你收菜籽,我還打算明天過來提醒你呢,村里其他家的都曬干了放屋里了,就你這還沒有離開地里呢,」老爺子說到。

「嘿嘿,最近忙,給忘了,反正現在也不晚。」

沒有在多說,爺孫三人就去了菜地下面,然後就開始收割了。

還好有老爺子幫忙,不然兩兄弟可能上午半天,都收不完這一大片油菜和豆子。

現在的壩子上,堆了高高的幾層豆桿和油菜桿,還得等他們曬幾天太陽,才好月兌粒。

又是一連三四天,誠鑫都待在家里給那些娛樂公司抄歌呢,順便等著壩子里的東西被太陽曬干一點。

三天,誠鑫把企鵝的六首歌做好了,看外面的油菜也曬得差不多了,誠鑫就準備月兌粒了。

砍了一根竹子回來,弄成了一二十根篾條,然後去老宅找了一副連蓋回來,接著就開始月兌粒了。(有叫連枷的,地方不一樣叫法不同)

拿著連蓋來到油菜堆旁邊,清理了一點空地出來,再抱一些油菜桿放上面,接著腿一點,拿起連蓋就開始往上面拍打月兌粒。

反復的拍打,等上面的油菜籽都月兌落後,接著就把油菜桿放一邊。

等差不多有一人能抱過來的一捆後,用篾條給捆起來,然後抱到廚房後邊去。

誠鑫的廚房在修建的時候,房檐比牆體長出了一兩米,主要就是為了存放柴火,擋住雨水用的。

忙活了一天,誠鑫也就剛好把油菜給弄完,看來豆子還得等等。

第二天,誠鑫一早起來吃了飯後,立馬就去壩子里。然後用漏篩,把昨天月兌完粒的油菜籽給篩了一遍。

不過漏篩是篩不干淨的,還需要用風車給吹一遍,所以,又跑去老宅,和鐘濤一起,把老爺子的風車也抬了過來,然後就又開始篩了起來。

這風車篩油菜籽得慢慢來,扇葉不能搖快了,不然風大了,把油菜籽都給從風車後面吹出來了。

下料的速度也不能太快,下多了風小吹不干淨。

一直搖了一個小時,第一次搖風車篩油菜籽的誠鑫,才把這一堆油菜籽給吹干淨了。

被吹干淨的油菜籽,誠鑫也沒有收起來,還得曬曬太陽,把油菜籽里的水分給曬干。

所以,去掉雜質的油菜籽,又被誠鑫鋪平在了壩子上,還沒有收起來的篷布上。

在搞定油菜籽後,誠鑫和堂哥又開始換著月兌豆子了。

下午,兩兄弟一人挑著近百斤的豆子,到了老宅去。

沒辦法,誠鑫那壩子就那麼大,曬著油菜籽,沒地方在曬豆子了,所以給弄老宅這邊來曬。

這樣誠鑫算是把活干得差不多了,只需要在曬幾天,然後把他們裝袋放進雜物間就行了,以後需要的時候在取。

誠鑫大概估計了一下,自己那些沒有用過化肥的油菜,雖然沒有應為靈液而增產。

但是,和那些施了化肥的產量也差不多,大概曬干過後不會低于六百斤,七百都有可能。

至于豆子,也和油菜籽差不多,不是說重量,是產量比例方面。

那半畝豆子,曬干後也有一百多斤不到兩百。也算是高產了,畢竟比不了春大豆。

一連又是三天,誠鑫感覺油菜籽曬得差不多了,就用早已準備好的大麻布口袋,全給裝了起來。

用秤稱了一下,差三十斤七百斤,誠鑫那是相當的滿意,這算是高產了吧。

豆子也被誠鑫從老宅給收了回來,老爺子那就沒有給他們留了,他們自己也種得有。

油菜籽和豆子放好後的第二天一大早,誠鑫就迫不及待的帶著家里的大油桶,然後挑著才曬干的一百斤油菜籽,到村里的打米房去榨菜籽油了。

打米房在村子的半山腰,這是村里太通電過後,有村民自己買的設備開的。

雖然是山村不通路,不過也攔不住聰明人。

一台整機太大太重?把他拆了不就輕了?然後用馬駝進來在組裝不久行了?

打米房里面的設備也挺齊全的,榨油機一台,大米月兌殼機一台,一台打玉米面的,外加一台磨面粉的,最後還有一台炒制的。

一百斤油菜籽,榨出了四十五斤的菜籽油,驚訝的榨油的劉大爺,問誠鑫這玩意是不是轉基因的?

他在村里榨了幾十年的油了,還第一次看見一百斤能出四十五斤的油菜籽,一般也就三十五到三十八斤左右而已,四十的也就見過幾次。

呵呵,這老頭還知道轉基因?

誠鑫說不是,是找朋友買的一些種子公司的實驗品種,不過這東西還不穩定,稍微不注意就絕收。

一听容易絕收,劉大爺也就不在多問了,出得在高有什麼用?一絕收,那起碼好多年才能補回來,不劃算。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