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27章 大生產和大建設

十二月中旬,徐晨召集部落所有人,在山谷中進行了一場大範圍的燒荒行動。

這次的燒荒足足進行了三天。

首先是將選定的兩塊新墾荒區域的野草焚燒干淨,另外又專門用了兩天時間,將河灘上的大片的野草一把火燒了七八里,從山腳附近一直燒到谷口位置。

寒冬北風呼嘯,還夾雜著細碎的雪粒。

風助火勢,早已干枯的一人多高的荊棘雜草在熊熊火焰中化作灰盡,滾滾濃煙騰空而起,彌漫整個山谷,染透半邊天空。

如此龐大規模的灰塵煙霧,就連遠在幾十里外的烏族都看的一清二楚,一群去年參加過巴族燒荒的雇工們激動無比,嚷嚷叫喚著巴族開始燒荒種田了,我們也要燒荒種田。

于是幾個已經決定抱緊巴族大腿的部落首領,根本就不去征求烏族族長的同意,各自在山谷內選了一塊地也準備開始燒荒。

因為徐晨已經答應他們了,等到寒冬結束的時候,巴族會有人前來指導他們墾荒耕種。

而剩下一些部落家族的首領一看也不干了,這山谷是所有烏族共有生活的地方,怎麼能夠讓你們隨便圈佔,好地方都被你們佔了,我們去哪兒種地。

于是在這群首領的爭吵之下,烏族族長不得不召集所有部落首領開會商討,加上剛從巴族游玩回來不久的小女巫也大力支持開荒種田,並且表示這也是大巫生前一直希望看到的事情,于是一群首領在爭吵兩天之後最終達成了協議,在族長和小女巫的協調下,各自劃定了一大片耕種的區域,開始在一群雇工的指揮下清理隔火帶燒荒清理農田。

在這種事關部落的糧食安全問題上,無論對徐晨和巴族喜歡或者討厭,她們都必須接受這個現實。

巴族去年已經用他們的收獲成果證實了耕種的有效性,的確值得大力推廣。

至于修房子的事在烏族已經無法向巴族蒼族季族這些中小部落那樣統一規劃修建。

雖然所有見過巴族大院的烏族人和一群部落首領都想住上那樣的房子,但的確工程量太大,加上去年修房失敗的慘痛經歷,一些部落首領還處于謹慎的觀望狀態,眼下只有四個家族打算修房子。

跟隨徐晨出征回來的一群學習工已經在山下建好了兩座石灰窯,已經燒出來不少石灰。

另外去年的爛尾工程已經經過重新清理,四個家族決定聯合在原址基礎上重新劃定一大塊區域建房,到時候四個大院連在一起,構建成為一個龐大的院落。

眼下新的基腳已經砌好大半,木頭泥磚石頭也準備了不少,主要建設勞動力就是徐晨送給他們的一群拱火族俘虜。

這些人都是來勞動改造的,不用白不用。

而且用起來他們才發現,這樣打仗是真的好,既獲得了大量賠償的獸皮財物,又有了一群听話的強壯勞動力,也不需要吃的多好,只要保證他們不餓死凍死就行了,吃不飽還能讓他們自己去打獵,不听話揍一頓就听話了,簡直爽的一批。

看著這些俘虜每天在呵斥打罵下老老實實的干活兒,房屋建設一天一個樣的在延長增高,一大片房屋的慢慢開始出現整齊的雛形,那些沒有志願參加援助蒼族的部落首領甚至烏族族長都開始有些眼急和後悔。

此一時彼一時,當初在部落,她們屬于強勢派,擁有強大的話語權,但歷經巴族崛起和大巫去世,女巫叛逃並且大巫傳承旁落之後,她們在族群的地位和影響力正在快速消退,而這些以前實力弱小緊跟著徐晨的家族,則在快速的發展壯大。

一旦山下這些院落修起來之後,她們再也不需要為了爭奪睡覺的山洞與其他部落爭吵,大量的族人就會向她們投靠,部落的矛盾和分裂就會越發明顯。

因為最近她們的家族許多人已經開始不滿,私下埋怨是常態,甚至有許多年長的人直接當面指責她們這些部落首領沒有為整個部落的發展努力,使得自己家族錯過了發展的機遇。

面對族人的埋怨和指責,族長和首領也只有打落牙往肚里吞。

後悔已經來不及了,部落分裂已經不可避免,許多首領和族人已經不把族長的話放在心上了,他們每天羨慕嫉妒恨的去山下觀看正在修建的房屋和濃煙滾滾的石灰窯,熱烈討論的都是新房屋和院落,說的更多的卻是巴族和徐晨。

就連進山去開挖撿拾可以從巴族置換陶器的銅礦石,也成了幾個支持巴族的家族獨有的權力,其他家族無從染指,因為那個有銅礦石的山谷,已經被龍帶著一群強壯的獵人完全霸佔下來,每天帶著一群部落獵人在山谷中來回拉練訓練,同時守護開采權。

看著每隔幾天一群獵人就押著俘虜去巴族換回來一大堆的陶器麻布,其他家族只能滿月復心酸苦澀的旁觀,憤怒都沒有用,只能無可奈何的嘆氣旁觀。

幾家歡樂幾家愁。

在這個遠比去年更加寒冷的冬天,聯盟六個部落都不約而同的開啟了大生產和大建設的序幕。

在巴族的引領和先進技術傳授帶動下,這個寒冷的冬天雖然一樣難過,但卻都爆發出史無前例的活力,顯露出一副熱火朝天欣欣向榮的發展局面。

……

巴族山谷。

燒荒之後又下了一場小雪。

大片焚燒之後留下的黑色灰盡地帶,在經歷一場熱脹冷縮的交替之後,土壤竟然變得濕潤松散起來。

在徐晨的帶領下,除開正在建房的主力之外,剩下的人全部投入了大規模的農田開墾工作。

有去年墾荒的經驗,今年相對來說組織起來要輕松容易得多。

徐晨作為墾荒總指揮,先帶人在選定的燒荒區域大致劃定了一個墾區範圍,因地制宜的規劃田埂、道路、溝渠等基礎設施。

然後就由母巴和阿母分別帶領兩族男女,按照規劃開始清理里面的石頭、荊棘、開掘溝渠等任務。

去年種植了一百畝面積,雖然前後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但收獲還是非常喜人,因此今年徐晨的胃口大了不少,一口氣又規劃出來三百畝農田的面積,佔據了順河而下的大片山腳區域,長足有兩三里,幾乎佔據了河谷一側一半面積。

而且選定的位置全都是去年夏天漲水沒有淹過的區域,力求避免澇災減產。

至于干旱,徐晨眼下沒辦法顧及太多,因為想要修建合適的灌既溝渠,那就要對整個山谷來一次大規模的引水規劃。

他雖然有些想法,但眼下時間來不及不說,人手照樣不夠。

山谷之中引水最方便的莫過于野狼谷,地勢高,水源也比較充沛,但要從野狼谷修建一條幾里長的灌既溝渠穿過幾塊相連的農田區域,工程量不比修兩座大院的規模小,另外要保證供水穩定,還得在野狼谷口修築一道分水壩,同樣又是一個不小的工程。

因此這件事只能留到春耕之後再看情況。

實際上歷經一年熟悉之後,徐晨對這個原始時代的氣候環境也有了一些大致的認識,總體氣候炎熱濕潤,降水充沛,植物繁盛,春夏干旱的可能性很小。

另外就是眼下所謂的農作物其實都是野草,抗水抗旱抗蟲能力都比較強,除開結籽少的一批之外,其他方面的功能都異常強悍,不會輕易就大面積干死澇死,最多氣候異常造成結籽更少而已。

望天收,在很長時間內一直都是人類的主要耕種手段,屬于空手套白狼式的種田模式。

對于新農田建設,母巴和新任家族首領的阿母都十分重視,每天早起晚歸帶著族人辛勤勞動,男人負責用木杵石鋤清理荊棘樹根開掘溝渠,女人則簡單的用木棍挖掘石頭搬運到四周砌成田埂。

這是一件十分辛苦和勞累的事。

但所有人都任勞任怨的積極勞動,全都非常努力。

再過半個月就開春了。

要趕在開春之前完成農田清理工作。

徐晨沒有參與具體的開荒工作,因為他正在為一塊試驗田做準備。

種田想要獲得豐收,除開老天爺保佑風調雨順之外,還需要高產的良種才行。

望天收只是人力不夠時候的無奈舉動,但在他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還可以努力通過馴化改良種子,來提高糧食產量。

當然,這個過程更加耗費時間和精力。

但任何事都有個開始,既然決定帶領這些原始部落進入農耕時代,這種事自然安排的越早越好。

復雜的雜交手段他肯定更不會,但通過仔細翻耕土地,清理雜草,選擇飽滿粒大的作為種子,年復一年的不斷篩選,也能從野生植物中精選培育出來一些相對高產的作物。

哪怕一畝田只多收三五斤,四百畝農田也能多收一兩千斤的糧食,足夠一個小部落安穩的度過冬春。

人多的優勢在于大規模勞作,人少的優勢在好養活。

眼下大部分部落都是幾十人的小型家族式部落,種上兩三百畝農田,每年收獲數千斤糧食,磕磕巴巴也能吃上大半年,將會極大的改善溫飽問題。

雖然他不是神農氏,也不是袁聖人,但他還是可以繼承兩位聖人的遺志,回到這個蠻荒的時代帶領人類祖先戰天斗地,盡量帶領他們吃飽。

因為只有吃飽之後,才會有多余的精力來搞事,他的王圖霸業也才有成功的希望。

光靠掠奪,不是長久之計。

橫掃六國一統華夏的大秦帝國,就是倒在窮兵黷武的掠奪之下。

因為這種依靠戰爭積累功勛掠奪財富的方式,總有一天會後繼乏力,當奪無可奪的時候,就和傳銷一樣,騙不到足夠多的下線的時候,最終引起連鎖反應,轟然垮塌。

更何況眼下他所面對的都是一群又一群住山洞生食血肉幾乎沒有任何財產的原始部落。

他們除開人口,想搶都沒東西搶。

眼下食物就是最珍貴的財物,問題是哪家都缺。

所以,他面對的就是一個一窮二白的局面,就算是敵人,他也要先教會他們種田,薅羊毛也是需要付出的,先要有足夠的投入,培養起一批羊起來,這樣才能有薅的對象。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