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66章 沒糧食?跟海王借!(求訂閱)

當余閑一行人趕到事發的南城門時,場面已經一片狼藉了。

一群本該守城的士卒和民夫正在對峙著。

其中已經有一些士卒和民夫身上帶了血,更有幾個躺著的。

「都住手!」

二叔縱馬趕到場中,勒住韁繩後,拔劍怒喝道︰「誰再敢造次!殺無赦!」

余閑差點忍不住想鼓掌。

在家里那麼久,何曾看到二叔如此殺伐果斷的英姿。

見知府來了,這些士卒和民夫方才罷手,但氣氛依舊一片蕭肅。

「到底出什麼事了?」

二叔用劍指著一名軍餃最大的百夫長。

那百夫長欠身作揖,道︰「大人,這些民夫不肯听從調遣,肆意滋事,還請您嚴懲!」

「你胡說,明明是你們克扣糧餉,我們只能喝全是水的稀粥,都吃不飽肚子,根本沒力氣,還逼著我們不停干活。」一個民夫爭辯道。

「糧餉都不足,現在分配給你們的,是上頭定好的,你們憑什麼不滿意?」那百夫長沉聲道。

「我們也是人,要吃飯!」那民夫毫不妥協。

「都住嘴!」二叔喝止了雙方的爭執,但他的臉色卻更難看了。

很明顯,這是一場因為糧餉分配不均而導致的內部爭端。

如果把士卒比作正式工,那這些民夫就是臨時工,都是為了應對戰事,臨時從城里抽調來的。

按照不成文的規矩,苦活累活,基本都是民夫負責,而糧餉卻遠不如這些正式的士卒官兵。

想了想,二叔從馬背上跳下來,對那名百夫長招了招手︰「你過來。」

等把那名百夫長召到面前後,二叔低聲道︰「你給我從實招來,到底有沒有克扣糧餉?」

「大人,冤枉啊,卑職怎敢?」百夫長叫屈。

「我身後站著一名法家大先生,你有沒有克扣糧餉,抑或是誰在糧餉上動手腳,一問便知,現在老實交代了,我尚可以給你一條活路!」二叔露出威嚴之色。

那百夫長看了眼身穿法家特有黑袍的典正和典非,一咬牙,道︰「大人,實不相瞞,這糧餉確實有少,但卑職真沒有動手腳,而是衛所那邊給借走了許多。」

聞言,二叔眯了眯眼,氣得跺了跺腳。

他是知府,主要是負責雲州府的政務。

而現在,雲州府處于緊急狀態,軍政事務自然經常會有交錯。

像現在指揮使關通和其他將領率軍各路征討平叛,就時常會有「越權」的行為。

就說衛所軍隊的糧餉,平時都是朝廷直接供給,但現在秋收不景氣,朝廷的糧餉征收本就困難重重。

而雲州由于是民變造反的重災區,非但交不上錢糧稅銀,還得朝廷傾力補助,搞得本就不富裕的國庫更加捉襟見肘。

因此,衛所軍隊的糧餉也就捉急了,但為了支撐戰事的消耗,衛所也顧不上這麼多,干脆就直接從雲州府「借糧」了。

「之前關將軍曾與我商量借糧之事,但城內這麼多的嘴巴要吃飯,實在接濟不了,結果他居然……」二叔忿然道。

「特殊時期,權宜之計,時常有之。」

這時,跟在後頭的典史湊上來,低聲提醒二叔。

二叔也了他一眼,道︰「方典史,此事,你是不是早已知曉的?」

典史的臉色一僵,苦著臉道︰「大人可別冤枉了下官,下官和您是一條船上的。」

對這解釋。二叔嗤之以鼻,也是心如明鏡。

這典史,是前任知府朱梓在任時的典史。

後來二叔過來接任,時局動蕩,也不允許他再組建屬于自己的班子,就把這位「老人」給留下來了。

而之前的王主簿因為勾結長生教造反作亂,已經被下了大牢,二叔連主簿的工作都一肩挑了,因此,現在的雲州府衙門里,除了二叔,就屬這個典史的權力最大。

比如許多糧餉的運輸分配,都由這典史在負責。

要說他不知情,衙門里的狗都不信。

「大人,要不,我以問心術問一問好了,一切自然水落石出。」典正朗聲道。

他前不久已經進階到了法家五品問心境,如今又被皇帝選入北斗司,正是要大展宏圖的時候。

那典史見狀,臉色明顯緊張了許多,急切道︰「大人,此時可不好再鬧內訌了,叛軍隨時可能會襲擊雲州城啊。」

這話明顯帶著威脅的性質。

二叔也是怒不可遏,卻是真的有些忌憚。

畢竟現在形勢嚴峻,許多事務,他的確離不開這個典史。

若是此刻再把典史給干掉了,那他就成「孤家寡人」了。

而且也會極大的影響衙門上下的人心,反倒給了長生教的可乘之機。

但如果就此便宜放過了典史,那他的權威何在?士卒民夫的矛盾何解?律法規矩又該何存?

「大人,此時,軍務更勝政務,還望您三思。」典史苦口婆心的勸道,但眼中明顯有些得瑟。

的確是他偷偷和衛所聯絡,暗中將城里的糧餉「借出去」的。

但他可不是為了眼下局勢,而是為了自己的口袋。

畢竟借出去多少糧食,這就是一筆湖涂賬。

他只要稍微運作一下,就能從中截留一大筆,而黑鍋則全部甩給了衛所那邊。

平時他是不敢這麼做的,但現在的局勢,他看得很清楚。

這位新任知府不敢隨便動自己,甚至還得倚重自己。

為了一點糧餉而動自己,那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至于秋後算賬,等撈夠了,秋後自己疏通了上官,就可以去海州逍遙了。

雲州能不能保得住,這是新任知府和指揮使要擔心的,他才懶得操心,反正他是不看好的。

所以他最近鉚足力氣撈油水,就想趕緊離開這個泥潭之地。

「好,你很好!」二叔攥了攥佩劍,但卻有些踟躕不決。

典史察覺到這個細節,神情頓時松弛了許多,道︰「大人,下官的丈人在海王府當差,身兼要職,如果雲州缺糧餉,興許下官可以請岳丈從中疏通,請海州那邊接濟一些。」

從藩王手里借糧?

根本不可能!

這典史純粹是想亮出自己的靠山!

就在此時,一直冷眼旁觀的余閑突然走上來,道︰「跟海王借糧就不必了,倒是我想跟你借一樣東西。」

典史一怔︰「借什麼?」

「借你的人頭一用!」

話音剛落,余閑手起劍落,典史那血淋淋的人頭就直接滾落在了地面上!

這一幕,直接嚇得周圍人全都目瞪口呆。

連二叔都呆愣住了。

鴉雀無聲之際,余閑用劍尖戳住這顆人頭,高舉起來,另一只手則掏出皇帝的腰牌,振聲道︰「聖上早已察覺到有人在發國難財,特地派我前來協助余知府調查,發現方典史在糧餉里中飽私囊、截留甚多,還將髒水潑給衛所的弟兄們!」

「現如今,方典史已經伏法,他截留下來的那些糧餉我們也即將分發給大家,大家很快就有飽飯吃了。在此,我也傳達一下聖諭,只要我們衙門衛所和諸位弟兄們齊心協力,長生教的這些叛匪只是些烏合之眾,不足為慮。但如果誰敢再擾亂軍心、影響士氣,下場便是如此!」

看到典史人頭的血流沿著劍鋒流淌而下,再瞧余閑那煞神一般的言行舉止,那些士卒和民夫頓時都噤若寒蟬。

「聖上英明!余知府英明!這位欽差大人英明!」起先那個和百夫長爭執的民夫頭目振臂高呼。

在他的帶動下,民夫們立刻發出了激烈的歡呼,那些士卒被感染之後,也紛紛高呼支持。

看到這一幕,二叔、牧歌等人都啞然失語了。

唯獨內心久久激蕩著。

……

「未經調查審判,擅殺朝廷命官,是大罪啊……」

站在城門上,典非弱弱的滴咕道。

典正用腳偷偷踹了一下沒眼力的弟弟,道︰「這典史欺上瞞下,無缺手持聖上腰牌,先斬後奏也不為過。」

「接下來,需要勞煩典正師兄收拾爛攤子了。」余閑又扭頭跟二叔提議道︰「當下,典史一職,不能空缺,典正師兄精通律法,品格正直,我認為他是臨時兼任典史的理想人選。」

典史屬于未入流(九品之下),由吏部銓選、皇帝任命,不過知府擁有很大的提名權,相當于可以直接任命,再在朝廷里走個流程。

典正是法家新一代的棟梁之材,又有法家五品的修為,當一個典史綽綽有余。

二叔沒有多想就采納了這一建議,畢竟他手頭根本無其他可用又可信的人了。

「可以,那接下來就勞煩典正先生了。」二叔對典正拱手。

典正也當即回禮︰「幸不辱命!」

「那個,之前的方典史,也要麻煩典正先生費心查一查了。」二叔帶著懇請的意思。

這佷子直接當眾殺了方典史,正如典非說的,屬于擅殺朝廷命官了,上綱上線是要治罪的。

哪怕余閑手持皇帝的腰牌,擁有特權,但也要需要一個合情合理的解釋,否則一樣得被追究。

所以,只能委托典正接任後,趕緊去查一查方典史的罪證,把先斬後奏的流程給走了。

「明白。」典正心領神會,隨即問余閑︰「無缺,容我多嘴,其實你剛剛是不是有些魯莽了,最好的處理辦法,應該是將那典史先捉拿了,再拷問判桉。」

「這也是事急從權,如果想穩住人心,這個典史就必須立刻死!」余閑看著底下城門口,已經恢復秩序的士卒民夫。

「至于這個典史有沒有貪墨糧餉,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得讓底下人都知道,造成糧餉克扣的罪魁禍首是這典史。」

「我懂了,你是想以這典史的性命,化解士卒民夫們的不滿情緒。」典非恍然道。

聞言,他和二叔、典非等人皆面露欽佩之色。

多虧了余閑的當機立斷,才避免了事態惡化。

「你剛剛說,已經找到了那典史貪墨的糧餉,接下來大家就能飽餐,可現在這些糧餉去哪里拿?」牧歌問道。

余閑問二叔︰「城里剩余的糧餉,在不餓人肚子的情況下,能維持幾日?」

「不足五日。」二叔嘆道。

余閑卻一片輕松︰「那我們也去借糧吧。」

「去問誰借?」

「海王!」

……

在那天離開梵清靜齋後,海王直接打道回府。

相比時局動蕩的雲州,隔壁的海州尚算太平。

原因,除了海州的民變較少,也得益于海王的戰略部署。

眼看長生教在雲州到處禍亂,海王只是作壁上觀,哪怕皇帝指令他增援,他也是象征性的派人去干幾架,主要的精銳部隊都駐守著通往海王的各大關隘。

海王府。

靜室里。

「殿下,此番沒能把碧秀帶回來,是臣之過失,還望恕罪。」

清微道人見海王這幾天始終一臉陰霾,主動請罪。

海王擺擺手︰「非你之過,誰知道突然間跳出來幾只蚱蜢,壞了好事。」

「這個余閑,本王早有耳聞,這半年多在聖京聲名鵲起,時常攪得天翻地覆,連父皇都不得不側目對待。」海王沉吟道︰「最關鍵的是,他和皇兄一家走得極近,之前他的二叔就去了雲州,現在他也跑來了雲州,恐有麻煩。」

「殿下,記得臣卜的那一卦吧?」清微道人斟酌著措辭,道︰「若是太子繼位,您自然可以繼續當一個閑散王爺,專心問道。但如果太子出了意外,再給皇太孫繼承了大統,您的處境就不妙了。」

「給那小屁孩坐上了龍椅,削藩是必然的,本王自然不能坐以待斃。」海王直言不諱︰「皇兄仁厚,不會虧待我們這些兄弟。但他兒子就未必了,哪怕那小子頑劣湖涂、少不更事,但給太子妃這些人鼓動一下,肯定會對我們這些藩王動刀子!」

「這個余閑曾給皇太孫當過伴讀,從他那一夜的表現來看,是個狠角色,不能給皇太孫留下這麼一號肱骨之臣。」海王陰惻惻道︰「鎮邪塔開啟那天,那小子如果真敢來湊熱鬧,你與天師教聯手,把那小子也給丟進鎮邪塔里封印了!」

「明白。」清微道人輕笑道。

這時,有人在外面叩門,道︰「殿下,有自稱是天羅衛的人,在王府外面求見。」

海王當即臉色大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