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四十章 諸侯混戰

晉陽王宮。

花園之內。

趙平讓人在此開出約莫半畝田地出來,不過並不是用來種糧食的,而是趙平用來種植棉花的。

兩年前,影衛成立之初,趙平就派了一部分人前往交州一代尋找棉花,功夫不負有心人,今歲三月,影衛總算是找到了棉花,也帶了棉花種子回來,但數量卻很少,最多只夠種一畝地的。

這個時期,棉花是被當作觀賞花來種植的,也僅僅存在于交州一些世家大族的府內,影衛也是煞費苦心,總算是得到了一點種子。

眼下正是五月,是棉花種植的季節,晉陽的氣候也還好,因此趙平便在王府後花園內開出半畝田地,拿出一半的種子種上,另一半則是保存起來,誰也不曉得這棉花能否生根發芽,所以謹慎一點總是有必要的,畢竟雞蛋不能全都放在一個籃子里。

對于農桑之事,趙平懂的並不多,因此特地請來一老農,說了一些自己的見解,而後結合老農種植農作物的經驗,最終選了一種法子將棉花種子埋下。

半畝地說多不多,但趙平忙乎完,也是到了午膳的時間,但見一婢女急匆匆地跑進來,而後拜道︰「王上!高將軍求見!」

高順掌管影衛,趕著飯點來,自然不是為了蹭吃蹭的,定是有緊急消息要傳達,因此趙平便趕忙前往中院大殿召見了高順。

高順帶來一條讓趙平沒有意料到的消息,原來今歲三月,曹操的父親曹嵩過境徐州,結果竟然被劉備麾下原陶謙部將都尉張給殺害了。

劉備是從陶謙手中接任的徐州牧,陶謙麾下文武官員對這個來到徐州不到一年的外來客並不是太服從,因此劉備接掌徐州之後,大行封賞,籠絡文武官員,但也有人除外,那就是都尉張,因為是黃巾降將,因此被劉備很是輕視,直接派往一個小縣城駐守。

曹操掌控了青州之後,威震山東,便派人將其父曹嵩等族人從沛國老家接過來,曹家也是富甲一方,因此攜帶的金銀財寶不計其數,恰好經過張駐守的城池,在金銀財寶的誘惑之下,張直接殺害了曹嵩隨行三百余人,僅存幾人僥幸逃月兌。

消息傳到青州之後,曹操抱頭哀嚎不已,而後當即紅著眼楮,拔出佩劍,點起十萬大軍,皆披麻戴孝,如同潮水一般向徐州撲來。

劉備自擔任徐州牧一來,皆殫心竭慮,先是和糜家、甘家聯姻,而後又厚賞一眾文官武將,總算是勉強穩住了徐州的政局。

就在劉備準備先過幾天安逸的日子,享受了一下糜氏和甘氏的柔情之後,卻不想陡然收到了這一噩耗。

劉備听聞之後,嚇得大驚失色,趕忙喊來簡雍、陳登等人商量。雖然徐州富庶,但陶謙不修武備,所以徐州所有兵馬加在一起也不過五六萬,先前征討董卓又損失了一兩萬的兵馬,所以眼下徐州不過三萬兵馬,而劉備直接掌控在手中的只有一萬余兵馬。

簡雍追隨劉備最早,且對他忠心耿耿,因此建議劉備收縮兵力據城以守,畢竟彭城高大,易守難攻。而陳登則是認為,應該緝拿罪魁禍首張,而後休書一封向曹操講明原因,希望兩家罷手言和。

張飛則是叫囂著,要領兵數千前往擊破曹操軍,劉備急忙勸住張飛,而後听從了陳登的建議,派人緝拿張,但張卻早已躲入山中,自然是無功耳返,而派出去和曹操談判的使者,竟然被直接給砍了,並且揚言劉備馭下不嚴,害死其父,罪責難逃,不當為徐州牧,讓劉備將徐州拱手送上,而後再由他上奏陛下,派賢能之人前來擔當徐州牧。

自黃巾之亂起,至如今,年近四十的劉備好不容易才謀的一立足之地,自然不願拱手讓與他人,因此命麾下武將分別駐守各處城池,想著只要嚴防死守,待曹操軍軍糧耗盡自會褪去。

劉備多少有些異想天開,殊不知曹操為了謀奪徐州之地,儼然已經準備了近一年,這一年以來,除了從世家大族手中獲取軍糧錢財,曹操大行屯田,因此糧草充足,麾下帶甲之士十五萬余人。

由于劉備軍準備不夠充分,因此不出十日之內,曹操軍便佔領了瑯琊國,而東海郡守將臧霸見曹操勢力大,因此索性直接獻城而降,曹操軍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便佔領了徐州大半城池。

得知藏霸獻城投降之後,劉備大為驚慌,要知道藏霸手里可是握有一萬徐州兵馬,因此急忙命張飛、曹豹領兵數千駐守小沛,又命關羽、笮融領兵數千駐守彭城。

夏季來臨時,曹操統率數萬大軍包圍了下邳城,知道守城武將是張飛之後,也沒有派人去勸降,而是命麾下武將夏侯惇、典韋二人輪流上前叫罵請戰。

數日叫罵之後,張飛是個粗人,最終沒能忍住,打開城門,持丈八蛇矛朝夏侯惇殺來,二人旗鼓相當,交戰三四十回合未能分出勝負,最終力竭各自返回,待翌日再戰。

不成想張飛性格粗暴,每每喝醉酒總是會鞭打責罵麾下的武將,而副將曹豹儼然是深受其害,因此夜晚趁張飛休息之際,率領親衛打開南門,而後接應曹操軍入城。

張飛半夜被驚醒,得知曹豹叛逃氣的直跺腳,但彼時曹軍已經入城,街道上喊殺聲四起,張飛縱再是勇武,終無力回天,只得率領親衛殺出重圍,待張飛趕至泗水河畔時,麾下只有不足一百人馬。

彭城,劉備正著急的走來走去,曹操勢大,雖然他麾下也有 將,但畢竟兵力不足,他只能期待張飛和關羽這兩位結拜兄弟能守住城池。

不曾想沒過三天,張飛只帶不足一百人回來,張飛將曹豹叛逃一事告知劉備,並且自願擔下戰敗之罪,請求劉備從重處理。

劉備哪里會真的處罰張飛,因此將戰敗之罪悉數推給了曹豹,並且抓了曹豹全家,于菜市口斬首示眾,一直以來,劉備展現在眾人面前都是擺出一副以德服人的行為準則,而且從來不會因為下屬違法,而牽連其家人,如今這種舉動,讓一些對劉備觀感不錯的百姓不由得議論紛紛。

但更糟糕的是不但曹操惦記著徐州,而且南面的袁術也在惦記著徐州,因此袁術一听到曹操出兵十萬攻打徐州之時,當即命令紀靈、俞涉統五萬兵馬侵入廣陵。

廣陵守將糜竺麾下只有三千兵馬,自是不能抵擋袁術大軍,因此棄守廣陵,領軍進入下邳,而袁術也是在短時間之內就佔領了廣陵郡。

佔領了小沛,徐州外圍基本上就無險可守了,曹操本欲直接攻下下邳城,那麼徐州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了,可讓曹操沒有想到的是袁術在此時竟然動手了,而且已經佔領了廣陵郡,也在朝著下邳城進軍。

而袞州牧劉岱也是打著調停的名義,命大將于禁統率三萬人馬進入彭城國,似乎也想分一杯羹,而且劉備不知道和劉岱達成了什麼協議,駐守彭城的關羽竟然將彭城交到了劉岱的手里,而後領兵前往下邳去了。

如此一來下邳就有一兩萬的兵馬,若是曹操軍強攻,那麼損失肯定非常大,而之後劉岱和袁術則是隨時可以撿便宜,這是曹操並不想看到的,因此雖然曹操最終包圍了下邳城但卻只是圍而不攻。

趙平先前就收到了曹操進攻徐州的消息,在趙平心里,是認為劉備敗在曹操麾下是必然的事,畢竟劉備軍力和曹操軍力懸殊有點大,但沒有想到袁術和劉岱都參與其中,而這也讓劉備得以僥幸存活起來。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曹操這等聰明的人儼然不想當這個螳螂,因此戰事便僵持了下來。

而北邊,袁紹、公孫瓚、劉虞之間的矛盾也是逐漸加劇,袁紹向劉虞索要中山國,被劉虞拒絕之後,因此揮軍十萬進攻中山國,趙平收到消息之後,命常山國守將高嵐加強常山的守衛,嚴防袁紹奪取常山之地。

但袁紹同劉虞之間的戰爭打的並不是那麼順利,因為劉虞不僅行事有方,為政寬仁,安撫百姓,深得人心,而且用懷柔政策對待北方民族,如東部鮮卑、烏桓、夫余、濊貊等,在劉虞的「恩治」之下,都休兵勒馬,絕少侵擾幽州邊境,而且對中原王朝隨時朝貢,所以百姓對劉虞很是擁戴。

所以袁紹雖然領兵攻入了中山國,但每破一城,都十分艱難,打了兩個月的仗,勉強佔領了中山國一半的城池,但袁紹也損失了兩萬余兵馬。

袁紹麾下謀士審配獻言,可以派人重金游說北平太守公孫瓚,請他出兵進攻一起討伐劉虞,待事成之後,二人平分幽州城池。

彼時公孫瓚佔有右北平郡、遼西郡、昌黎郡擁兵十萬,而劉虞則是佔領著代郡、上谷郡、涿郡、魚陽郡、範陽郡、中山國六郡之地,擁兵十余萬。

前年,公孫瓚往南擴張,同袁紹干了一架之後,最終敗北,威望大不如前,好在去年跟隨趙平討伐董卓,因此獲得爵位官職,掌控三郡之地,擁兵七八萬,實力不比劉虞差上多少。

在袁紹使者審配的勸說之下,公孫瓚答應和袁紹組成聯盟,並親自統兵三萬進攻魚陽郡。劉虞主力在中山國同袁紹軍僵持,沒成想公孫瓚突然背後來了一刀,直插漁陽,威脅了冀縣。

劉虞一面收縮兵力,一面派人前往晉陽游說趙平出兵協助。

徐州的戰事趙平自然是插不上手的,幽州的戰事,趙平倒是可以插手,但是趙平又有些猶豫,因為趙平今年的目標是佔據涼州。

先前董卓被抓之,李榷投降之後,涼州大亂,群龍無首,金城太守韓遂乘機佔領了隴西郡、漢陽郡、武都郡。

而武威太守馬騰則是佔領了敦煌郡、酒泉郡、張掖郡,雙方各擁兵數萬,勢力旗鼓相當。

趙平如今麾下有第一軍團十五萬人,第二軍團八萬人,第三軍團八萬人,此外還有蒼狼騎六萬、玄武騎兩萬、至于陷陣營已經被趙平劃歸為重甲步兵營,隸屬于第一軍團。

趙平本來定下今歲舉行完第一場科舉取士之後,就出兵佔領涼州,因此趙平在長安、安定、北地駐扎了八萬第一軍團士卒、蒼狼騎三萬、玄武騎一萬,總兵力十二萬余人。

趙平對于是否出兵協助劉虞有些猶豫,因此召集了文臣武將前來商議。

大殿之內,趙平朝著眾人說道︰「袁紹和公孫瓚一起討伐劉虞,劉虞不敵,請求寡人出兵協助,寡人一時之間難以決斷,不知眾卿可有妙計?」

蔡邕出言拜道︰「王上!劉虞素有賢明,被百姓愛戴,臣以為王上當出兵協助劉虞擊退公孫瓚和袁紹,必能被百姓所稱贊!」

沮授出言道︰「王上!蔡尚書之言,臣不敢認同,如今涼州韓遂和馬騰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臣以為我軍當以攻略涼州為首要任務。」

老實說趙平是不想出兵幫助劉虞的,畢竟劉虞僅僅只是派人來游說,沒有許諾半分好處。雖然幫助劉虞能獲得一些聲望,但是聲望這東西如果拿萬千士兵的生命去換的話,趙平多少認為是有些不值的。再者趙平也擔心如果幫助了劉虞,那就等同于和袁紹公孫瓚開戰,那到時候,說不定就得三線作戰,這是趙平不願意看到的。

大臣和武將們有的認為該出兵,但也有的認為應該維持先前定下的計劃,爭執一番之後並沒有什麼結果。

趙平看了一眼胸有成竹的陳宮,而後問道︰「公台可有妙計?」

陳宮忙抱拳道︰「王上!劉虞僅僅派了一使者來游說,那麼王上可以答應使者,但卻不出兵,而是派使者去袁紹、公孫瓚那里道明來意,居中調停一下,看看三家能不能罷兵言和,若能罷兵,那最好,若不能罷兵,那主公也算是盡力了,至于劉虞那里,可以直接回,我軍糧草不濟暫時無法出兵!」

趙平最終采納了陳宮的建議,派遣使者前往三家調停,至于能不能調停成功,那還真的不好說,不過趙平左右不會看著劉虞被袁紹和公孫瓚消滅的,若真到了那一步,趙平絕對是要出兵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